發明汽車前
『壹』 什麼時候發明的第一輛汽車
卡爾·本來茨 1844-1929
他是一個德國機械技師自,很多人說他是汽車的真正發明者。在1885年本茨製成了三輪汽車。這領先於戴姆勒的四輪汽車1年。但是戴姆勒在本茨的三輪汽車間世前1年造出了第一輛兩輪摩托車。
卡爾·本茨發明了許多不同型號的汽車,但它們都像馬車式樣一樣,發動機裝在車後,乘客相對而坐。
本茨的妻子貝爾塔是世界上第一位女司機。1888年,她帶著她的兩個男孩開著汽車沿著崎嘔的馬車路走了100多公里遠,從曼海姆到普茨海姆。
有一段時間本茨處於他事業的顛峰,但是最終他破產了。在1903年,他被迫讓出了他創建的公司董事長位置。在1926年,即他去世前3年,這家公司與戈特利布·戴姆勒30年前創立的公司合並。
本茨在曼海姆工作,戴姆勒在康斯塔特工作。雖然兩地相距125公里,但是他們卻從來沒有見過面。
『貳』 最早發明汽車的人
汽車百載歷史中,聲明自己是汽車最早發明者的不下幾百人,但發明世界第一輛汽車的桂冠當德國工程師卡爾·賓士莫屬了。卡爾·賓士1844年出生在一個火車司機的家庭,幼年的耳濡目染,培養了他對車輛,內燃機及機械構造的濃厚興趣,長大後到鐵工廠當學徒,在綜合技術學校畢業後在曼海姆辦了一家機械廠,從此,他如願以償,潛心研究機械。終於在他34歲那年,首次研製成功了一台二沖程煤氣發動機,並於1883年創建「賓士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
1886年卡爾·賓士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的三輪汽車,並於同年1 月29日為發明專利立案,因此1月29日被認為是世界汽車誕生日,1886年為世界汽車誕生年。該車裝有卧置單缸二沖程汽油發動機,785CC容積,0.89匹馬力,每小時行走15公里。該車前輪小,後輪大,發動機置於後橋上方,動力通過鏈和齒輪驅動後輪前進。該車已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電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掛、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掣動手把等。其齒輪齒條轉向器是現代汽車轉向器的鼻祖。當時,由於該車的性能還未完善,發動機工作時噪音很大,而傳遞動力的鏈條質量不過關,常常發生斷裂,因而在汽車經過的道路上,人們看見的經常是人推車而不是人坐車。在那個馬車的時代,汽車受到人們的嘲笑,被斥之為無用的怪物。賓士夫人貝爾塔為了回擊社會輿論的譏諷,於1888年8月帶領兩個兒子駕駛著經過賓士反復改進的汽車從曼海姆出發,途徑維斯洛赫添油加水,直駛普福爾茨海姆,全程 144公里。這次歷史性的試驗為汽車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因此,賓士夫人被稱為世界上第一位女汽車駕駛員。如今,這輛賓士1號車陳列在德國汽車發源地斯圖加特市的賓士汽車博物館中。
1885年製造第一輛摩托車,1886年發明第一輛汽車。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世界上相繼出現了一批汽車製造公司,除戴姆勒和賓士公司外,還有美國的福特, 英國的勞斯萊斯、法國的雷諾、標致、雪鐵龍、義大利的菲亞特等。這個時期, 人們的主要精力在不斷改進汽車的機械結構方法。即想辦法讓汽車行駛起來,速度要快,操縱要穩定。在車身造型方面還沒有專門的設計人才,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沿用馬車的型式,因此,當時人們把汽車稱為無馬的「馬車」。 德國 賓士專利1號車(Benz Patent Motor)1886年 型式:卡爾·本茨製造的最早車型,3輪,最早採用差速機構,後輪為鏈傳動 發動機:單缸,排量984ml 功率:0.89HP(英制馬力,1HP=0.746KW) 最高車速:15km/h
『叄』 汽車的發明史及發展過程
汽車歷史
車的誕生,車的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了點點滴滴。汽車自上個世紀末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一百多年。從卡爾.本茨造出的第一輛三輪汽車以每小時18公里的速度,跑到現在,竟然誕生了從速度為零到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只需要三秒鍾多一點的超級跑車。這一百年,汽車發展的速度是如此驚人!同時,汽車工業也造就了多位巨人,他們一手創建了通用、福特、豐田、本田這樣一些在各國經濟中舉足輕重的著名公司。這篇資寫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五大汽車強國之際,讓我們一起來回望汽車的發展歷史,體會汽車給我們帶來的種種歡樂與夢想……
1.汽車的遠祖
在原始社會,人們發明了一種簡單的工具,將圓木置於重物的下面,然後拖著走,重物即可由一個地方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這被稱作為早期的木輪運輸。後來人們發現用直徑大的木輪運輸速度較快,於是木輪的直徑越來越大,逐漸演變為帶軸的輪子,這便形成了最早的車輪雛形。車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首先發明的。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部車輛,也是在我們祖先靈巧的雙手和智慧的開拓下,最早駛上了歷史的舞台。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有黃帝造車之說,故黃帝又號稱軒轅氏。軒是古代一種有圍棚的車,轅是車的基本構件。所以車輛應當是黃帝首先發明的。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初大禹時代, 有一位管車的大夫奚仲,是中國車子的創造者,也是世界上第一輛車子的發明者。另據史料記載:公元前1600年的商代,我國的車工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能製造出相當高級的兩輪車,採用輻條做車輪,外形結構精緻華美,做工也不十分復雜。到西周時期(公元前771年),馬車已經很盛行了.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221-770年),各諸候國之間由於頻繁的戰爭,馬車便納入了戰爭的行列,對於當時來說,這便是代表一個國家強盛的極明顯標志。陝西臨潼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戰車式樣,代表了2000年前車輛的製造水平。
700多年前的宋代,有位進士名叫燕肅,是一位機械工匠,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燕肅啟奏皇帝,詳細說明了製造指南車和記里鼓車方法,經允許,他重新製造了中國古代文明的指南車和記里鼓車。
十六世紀的歐洲已經進入了"文藝復興"的前夜,歐洲的馬車製造商風起雲涌,馬車的製造技術有了相當的提高。中世紀的歐洲,大量地發展了雙軸四輪馬車,這種馬車安置有轉向盤。車身方面,出現了活動車門和封閉式結構,並且在車身和車軸之間,實現了彈簧連接,使乘坐之人感覺極為舒適。
『肆』 汽車是多少年前發明出來的、
1801年發明的,英國發明家特里維希克製造了一輛四輪蒸汽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