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黃酒發明者

黃酒發明者

發布時間: 2021-01-15 05:57:08

Ⅰ 白酒是誰發明

酒的品種繁多,就生產方法而論,有釀造酒(發酵酒)和蒸餾酒兩類。釀造酒是在發酵終了稍加處理即可飲用的低度酒,如葡萄酒、啤酒、黃酒、青酒等,出現較早。蒸餾酒是在發酵終了再經蒸餾而得的高度飲料酒,主要有白酒、白蘭地、威士忌和伏特加等,出現較晚。

最初的酒是含糖物質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自然形成的有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大量的含糖野果,在空氣里、塵埃中和果皮上都附著有酵母菌。在適當的水分和溫度等條件下,酵母菌就有可能使果汁變成酒漿,自然形成酒。

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人類釀酒的歷史約始於距今四萬~五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新人」階段。當時人類有了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的食物,從而有條件去模仿大自然生物本能的釀酒過程。人類最早的釀酒活動,只是機械地簡單重復大自然的自釀過程。

真正稱得上有目的的人工釀酒生產活動,是在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出現了農業之後開始的。這時,人類有了比較充裕的糧食,爾後又有了製作精細的陶制器皿,這才使得釀酒生產成為可能。根據對出土文物的考證,約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就已出現雕刻著啤酒製作方法的粘土板。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已用大麥、小麥、蜂蜜等製作了16種啤酒。公元前3000年,該地區已開始用苦味劑釀造啤酒。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中國仰韶文化時期已出現耕作農具,即出現了農業,這為穀物釀酒提供了可能。《中國史稿》認為,仰韶文化時期是穀物釀酒的「萌芽」期。當時是用櫱(發芽的穀粒)造酒。公元前2800年—前2300年的中國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不少尊、斝、盉、高腳杯、小壺等酒器,反映出釀酒在當時已進入盛行期。中國早期釀造的酒多屬於黃酒。

中國是最早掌握釀酒技術的國家之一。中國古代在釀酒技術上的一項重要發明,就是用酒麴造酒。酒麴里含有使澱粉糖化的絲狀菌(黴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利用酒麴造酒,使澱粉質原料的糖化和酒化兩個步驟結合起來,對造酒技術是一個很大的推進。中國先人從自發地利用微生物到人為地控制微生物,利用自然條件選優限劣而製造酒麴,經歷了漫長的歲月。至秦漢,制酒麴的技術已有了相當的發展。

南北朝時,制酒麴的技術已達到很高水平。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記述了12種制酒麴的方法。這些酒麴的基本製造方法,至今仍在釀造高粱酒中使用。

唐、宋時期,中國發明了紅曲,並以此釀成「赤如丹」的紅酒。宋代,制酒麴釀酒的技術又有進一步的發展。1115年前後,朱翼中撰成的《酒經》中,記載了13種酒麴的製法,其中的制酒麴方法與《齊民要術》上記述的相比,又有明顯的改進。

中國古代制曲釀酒技術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在發明蒸餾器以前,僅有釀造酒,在中國主要是黃酒。中國傳統的白酒(燒酒),是最有代表性的蒸餾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說:「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所以一般人都以為中國在元代才開始有蒸餾酒。其實,在唐代詩人白居易(772—846)雍陶的詩句中,都曾出現過「燒酒」;另對山西汾酒史的考證,認為公元6世紀的南北朝時已有了白酒。因此,可能在6~8世紀就已有了蒸餾酒。而相應的簡單蒸餾器的創制,則是中國古代對釀酒技術的又一貢獻

Ⅱ 日本和韓國真的是在「抄襲」中國的端午節嗎

文史君說

中國地域廣大,民眾眾多。雖然有27個民族都過端午節,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端午節日活動,也不完全相同: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懸掛菖蒲、插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盪鞦韆、塗雄黃、飲雄黃酒、吃粽子等。其中,很多民族、地區都比較盛行的是龍舟競渡、吃粽子。然而,正如晏子所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上述古代中國端午節日元素傳播到古代朝鮮、日本後,韓國、日本在傳承古代中國若干端午節日風俗的同時,又依據本民族的自然環境、思想觀念、風俗習慣,對端午節的內涵進行了改造,形成了與中國端午節節日內涵迥異,具有鮮明本民族特色的端午節節日內涵。

Ⅲ 38度白酒放了12年還能喝嗎

汾酒可喝,竹葉青慎喝,因其是配製酒。老酒沒有不跑酒的,只是跑的多和少而已。這度數,放12年沒有什麼問題的,最多喝起來淡了一些。

竹葉青超過5年不能喝,配料有葯材,過期之後葯材有毒副作用。

低度酒存放時間久了,直接飲用不如用來勾調普通酒。比如喝玻汾的時候,兌上少許老酒,這樣玻汾的口感就會好很多。

(3)黃酒發明者擴展閱讀:

白酒(外文名:Liquor and Spirits),以糧谷為主要原料,以大麴、小曲或麩曲及酒母等為糖化發酵劑,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而製成的蒸餾酒。

又稱燒酒、老白乾、燒刀子等。酒質無色(或微黃)透明,氣味芳香純正,入口綿甜爽凈,酒精含量較高,經貯存老熟後,具有以酯類為主體的復合香味。以曲類、酒母為糖化發酵劑,利用澱粉質(糖質)原料,經蒸煮、糖化、發酵、蒸餾、陳釀和勾兌而釀制而成的各類酒。

而嚴格意義上講,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兌而成的配製酒則不能算做是白酒。白酒主集中在長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貴州仁懷、四川宜賓、四川瀘州三角地帶有著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蒸餾酒產區,分別為中國三大名酒的茅五瀘,其白酒產業集群扛起中國白酒產業的半壁河山。

白酒為中國特有的一種蒸餾酒,是世界六大蒸餾酒(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中國白酒Liquor and Spirits)之一,由澱粉或糖質原料製成酒醅或發酵後經蒸餾而得。

白酒又名燒酒、白乾,是中國的傳統飲料酒。據《本草綱目》記載:「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創始,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指蒸鍋),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國白酒的生產已有很長的歷史。

優質白酒必須有適當的貯存期。瀘型酒至少貯存3~6個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貯存期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貯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為低度酒。

Ⅳ 曹操在兩軍對壘的危急時刻,為什麼還要溫酒敬關羽壯膽酒

《三國演義》一個有趣的現象,喝酒時,有時候會將酒熱過再喝。關羽請戰華雄時候,兩軍對壘的危急時刻,曹操敬關羽的「壯膽酒」,需要先人熱酒給關羽。曹操與劉備也有一段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小說之中關於「煮酒」或「溫酒現象,還有很多,就不一一枚舉了。那麼喝酒之前加熱酒,這其中有什麼奧妙嗎?



雖然溫酒不傷脾胃,能夠起到保健作用。同時,經過溫熱的酒,喝起來更加綿甜可口,可以讓人體會到「溫酒澆枯腸,戢戢生小詩」的意境。並且,溫酒還有加熱滅菌的功能,但事實上大部分人喝酒時候,並不會這樣講究,更不會儀式感十足地「燙一燙」然後開始再喝。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