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規矩創造

規矩創造

發布時間: 2021-01-18 13:03:27

『壹』 公務員面試如何處理規矩和創新的關系

一在機關待久了,就會不思進取,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任何一個工種,做的時間長了,都有可能會感到悶,特別是一些在機關工作的同志,在單位坐班的時候比較多,幾年後,就會覺得工作沒有了激情,過於平淡,甚至有人這樣把機關工作總結為一杯茶、一枝煙、一張報紙就是一半天。有樣的認識是極其錯誤的,對單位和人本身的發展極為不利,尤其是對於年輕人而言,如果在黃金時間不努力工作,不思進取,到頭來會後悔不迭的。這個的工作方式和處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將傷害單位利益,最為直接的是損害群眾利益,不利於社會的進步。 作為出生於80年代的現代青年的人,在學校時不僅僅學到了應該學到的理論知識,同時,恩師們還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個有知識有頭腦的人必須時刻要求自己嚴格要求自己,居安思危;在成都參加社會實踐的一年的時光里,在那個發展頻率高速度、工作高頻率的省會城市,大家都在你追我趕,讓我清楚的知道不進則會後退。而後在鄉鎮工作的四年的時間里,面對煩瑣、枯燥的鄉鎮工作,較差的工作環境時,我最直接的想法就是要好好工作,努力運用自己的所學所知為改變落後的農村盡最大力量。所以在鄉鎮工作的整整四個年頭里,我時刻換著法地調動自己工作的積極性,始終保持著高壓奮進的態勢,摒棄一些同事不思進取的壞毛病,努力工作,好好做人,我堅信,只要我們年輕的一代始終保持這樣的工作方式和觀念,這樣的「潛認識」會在世上漸漸消退 注:學生作答 我看了,答得還行,但由於沒找准或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所以沒有高度,以下供參考。 一有人說:機關呆久了,會不思進取。你怎麼看? 對這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 首先,公務員是代表國家履行公職的人員,機關工作有其嚴格的工作紀律、嚴密的工作程序,按職責依法行政、照章辦事,在法規和政策的規矩內開展工作。不可能像自由職業者有廣闊自由發揮空間。久而久之,可能形成習慣性思維。但我認為機關呆久了並非完全=不思進取,這涉及到我們如何處理規矩和創新的關系問題。 其次,不能把規定、程序辦事理解為不思進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謂規矩就是法規、規則、政策。一個社會沒有規矩的約束是一個混亂無序的社會;一個機關(團隊)沒有規矩的約束是一盤散沙沒有戰鬥力的團隊。作為必須嚴守黨紀國法,堅決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依法行政;絕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絕不能各行其是,違反規矩亂干。 第三,我們也不能強調規矩而按步就搬、墨守成規、不思進取。所謂創新就是求新、求異、求變、求發展,創新是人類進步的靈魂。要把上級精神同本地的實際結合起來,大膽創新、開拓進取、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執政為民。如我有幸成為一名公務員,我一定爭取做一名既嚴守規矩,又有所創新的公務員。 註: 1、不思進取與公務員職業沒有直接因果關系。其實,從事什麼職業、什麼工作是不思進取還是開拓進取,關鍵是人,而非物。 2、此題還可從基層公務員職務晉升的角度去分析。受公務員領導職數限制,能當上科長、處長、廳長畢竟是少數。同時,提拔不同職位的領導,一般有年齡限制。到一定年齡,仕途便船到碼頭、車到站,因此,可能出現在機關呆久了,會不思進取的現象。 3、也可從公務員職業比較穩定的角度分析,公務員職業穩定,絕大多數公務員往往一干幾十年,直到退休。同其它職業比較,公務員職業下崗、失業率最小,一般來講不犯大錯誤,不會失業,有的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判緩刑也能保住工作。同時,公務員的工資福利、獎金與個人干多干少、干好乾壞聯系不大。在機關呆久了,提拔無望、失業無憂、福利不少,可能會不思進取。 總之,我們可從多角度去回答此題,面試題沒有標准答案,只要言之在理、言之有理、言之是理就行,一般來講,更鼓勵考生視角獨特、觀點新穎。下面這題也可從不角度去分析回答。

『貳』 qq群創造貴族學院需要什麼規矩

貴族家族 班級 學生會 拉線格式 社團 校規(群規)主線人物(人設)校史 宣傳語

『叄』 為什麼說規矩建立的同時就給違反規定的人創造了巨大的利益

是的,准守規矩的人只能老老實實的生活,而不遵守的人就會有風險但是收益也很大

『肆』 有關規矩與創新的美文

創明日之新
創新——創造嶄新的事物,打破傳統陳規,這無疑在我們的心中樹立了一種新的意識見解,勇於改造創舉出的成功又是另一片風景,它是收獲成果時必不可少的主調,創新——鍛造成功。
人才進行工作,天才進行創造。這句名言告訴我們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一個人,天才的人,需要創新來盡顯才能。如果我們只是滿於前人所遺留的理論與技術,從不加以思索的享受這份成就,那麼對於我們的進步又有何而言?曾經有那麼一位科學家,在年輕時,他便愛好思考,得出了電力理論,便興奮的去告訴了他的老師,可是卻並不盡如人意,甚至遭到老師的諷刺,但卻並沒有動搖她的自信心。他堅持創新將自己的理論寫成學術論文,被否決之後又寄給有名的化學家,他以實際行動捍衛著自己的創新成果,最終被專家肯定了他的結論,他繼續豐富電離理論並獲得諾貝爾獎。沒有他人的肯定與信任,但我始終堅持做我的自我創新。他以獨一無二的創新奏響了整個時代的新號角。創新的意識,無疑早已在他的血液中流淌著,形成打破舊規矩的勇氣,我們可以尊敬他稱它為天才,因為他是在進行創造一種新的發明———他就是瑞典科學家,阿侖尼烏斯。
創新,能使我們取得更大的發展,有時候,一次小小的打破陳規,便會讓我們獲益匪淺也許又有人會說,我們太平凡了,也創造不出什麼大發明,但偶爾一件小事,平常事中也蘊含著勇敢創新的這個大道理,讓我們一起在故事中領悟道理。面對眼前的困難,換個方式,變個方法,也往往會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有一則寓言故事十分的形象深刻。第二次龜兔賽跑中,兔子原以為自己會贏。驕傲自滿。一邊向前跑一邊嘲笑烏龜的速度慢。結果沒想到遇到一段下坡時,烏龜將自己巧妙地縮進殼里,竟出乎意料地勝利,而兔子還只是死板地慢跑著,最終羞愧的低下了頭。是創新,賦予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最有力方法。偶爾創新會帶來強勁的成功的催發力量。是啊,假若單單是墨守陳規,那麼每天的生活又該怎樣去做到豐富多彩,相信只有每天活出不一樣的自我,勇於實踐自我創新能力,才會為我們的人生抹一縷亮麗。那為何不勇敢嘗試一下?
創明日之新,鑄明日輝煌。請在你的人生路上挖掘你的潛力,尋求創新的前進之路。

『伍』 規矩與創新的作文素材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這是一句司空見慣的老話,老是擺在人們的嘴巴邊,但踐行的人寥寥無幾。我認為,規矩真的很重要。 何為規矩?顧名思義,規矩就是人在某種場合人為制定的大家應共同遵守的東西。說的或許有些抽象,那就簡單些,可以說成是制度、法度、法規、規則,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如同炸彈一樣,一觸即發。不可違背,不可無視。 那為什麼規矩自有其重要性呢?為什麼不可隨意踩踏這條紅線呢? 家庭里,我們要尊重長輩,關心父母,不可大聲嚎叫影響別人。如;回到家說一聲「媽,我回來了」、「爸早等」。飯桌上,不要把所有食物占為己有,顯得太自私,要學會謙讓。學校里,向老師問好,上課不擾亂秩序。很多方面都要有它的存在!這樣就可以維護好秩序,不影響他人,顯得人人都有教養,社會才會安定,人人快樂生活,國家才能長治久安,這樣不好嗎?那沒有它呢!交通亂成一鍋粥,課上吵得跟集市一樣,飯桌上引起別人的偏見,工作上事倍功半,社會上動亂不安,隨時會引起軒然大波,這樣是我們所盼望的嗎? 遵守了規矩社會國家才可欣欣向榮,一片光明。不言而喻的,在每個人心中是一豎堅硬的牆,一片浩瀚的大海,一顆高聳的樹,一塊沉重的石頭。違背了它,毀的是整個社會、國家,我們能不遵循嗎? 不以規矩,難成方圓!有了規矩,遵守了規矩,社會才會安定,國家才會長治久安,欣欣向榮。所以再說一下:規矩很重要,要由我們來遵守。

『陸』 過分守規矩會影響思想和創新嗎

「無規矩不成方圓」,然而強調規矩有時又不利於創新,請談談「規矩」和「創新」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

作為一名新人,我們要在堅持原則、服從上級領導的前提下獨立思考,在工作中充分發揮個人創造性,堅持實事求是。積極向領導學習、向實踐學習,盡快掌握工作技巧和練就熟練的工作藝術,創造性的促進工作有效開展。

『柒』 有規矩底線的重要性

分析如下:

1、原則是建立在底線之上的做人處世的規則與規范及寬容度,原則是對與錯,是與否的辯證,是水平方向的量。

2、底線,就是最底的水平線,是最下的水平,所以底線是多與少,高與低的辯證,是垂直方向的量,底線是做人與處世對人格的遵重,也就是人格遵嚴原則可因生命的生長成熟而變化,但底線是無法更變的立世根本。

3、通常我們說,一個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說的就是底線的問題。而說什麼事情沒的商量,就是原則的問題。

4、原則是相對於自己的,可規矩自己。底線是自身相對於別人的,可攔人。如果聯系坐標系的話就是,底線是縱軸,底線以上有無窮多值,而原則是橫軸,只有正負兩個值。

5、原則應該還有一些退步的餘地,可以為一些事情稍微變通。底線是最後的原則,應該是必須堅持的,一旦放棄了或者改變了應該就是人或者事變質了。

(7)規矩創造擴展閱讀

底線引申意義:

1、社會學、經濟學和心理學術語,指人們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談判雙方討價還價時心裡可以承受或能夠認可閾值的下限、或某項活動進行前設定的期望目標的最低目標和基本要求。

2、如:2009年2月9日晚,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就任以來首次黃金時段新聞發布會,會上奧巴馬屢屢提及「底線」一詞。

3、他說,確保創造400萬就業崗位是現階段經濟政策的「底線」,也是他推動大規模經濟刺激的核心目標。

『捌』 怎樣辯論「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不成方圓,要有創新才能進步」

何成方圓?答案好簡單,君不聞先秦人已知「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古老的漢漠拉比法典開始了人類文明之光;秦王用法家嚴律治世,打下秦朝江山一統;高祖入關與民約法三章,打下漢朝開國基石;諸葛丞相揮淚斬馬謖,始令蜀國三軍一心,敵於強魏。而項羽亂封諸候,天下叛之。古來兵法之首必須嚴明軍紀,如周亞夫細柳治軍,不難看出規則的重要。①
然而,以之規矩,定成方圓乎?武王伐紂後封天下諸候,姜尚封於齊,改革舊制,變易風俗,不半載政通人和;周公之子伯禽到魯地上任,政令繁瑣,無意改革,三年政局初定,周公聞此嘆曰:魯國日後服北面事齊。果然齊國躋身春秋五霸。魯國卻被人稱之:周禮盡在魯矣。國力每況愈下。可見死守成規也難成方圓。②
當初籃球運動剛剛興起,規則也不過幾條,可隨著比賽中各種現象的出現,新的規則應運而生,逐步形成了現在的繁多條款,卻使比賽愈加規范,成為最受人喜愛的體育運動。
可見,恰當的規則使世界更加有序,然而隨著不斷的發展、變化,也要有突破才能發展。③
昔日漢人寬袍大袖,不免風度翩翩,卻被夷狄之人打得落花流水,於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成就千秋霸業。魏武曹操提於禁於亡卒之間,識許諸於荒野之際,得到了大批有才幹而身份低下的下層軍官,才破袁紹,敗呂布,建立強魏,但這種制度使大批士族支持漢帝,曹操—生不得稱帝。其子以九品中正制收盡天下官宦,完成了朝代更替的使命。前面說過秦以嚴以定民,卻因苛律失天下,漢高祖約法三章以定民心,以老莊之道休養生息,儒家之道得天下人才。可見,突破了陳舊的束縛,才有長足的發展。④
即使今天我們描述死守舊制的「墨守成規」,也是當年墨子針對公輸班攻城新法的創造之舉。
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中國改革開放春風吹綠了神州。真理正是我們需要的規則,但更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是我們需要規則的真諦,「上胡不效法先王」是我們突破規則的有力依據。當生產關系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突破了唐詩莊重的筆法,宋代詞章纏綿後世,我們也應明白突破規矩的重要。
何成方圓,以之規矩,應時而易,始成方圓。

說明 這個是高考的滿分作文 看看能不能用的上 自己適當的修改吧

『玖』 關於遵守規則的名言警句

遵守規則的名言警句17例:

1、紀律是勝利之母。--蘇沃洛夫

2、學校沒有紀律便如磨房裡沒有水。

3、要有必要的清規戒律。--毛澤東

4、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條件。--黑格爾

5、人民的安全是最高的法律。--培根

6、邪惡的法律是一種最壞的暴政。--伯克

7、紀律是達到一切雄圖的階級。--莎士比亞

8、掙斷線的風箏不僅不會得自由,反而會一頭栽向大地。

9、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魯迅

10、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

11、節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慾望的控制。--柏拉圖

12、我們現在必須完全保持黨的紀律,否則一切都會陷入污泥中。

13、自由是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做任何事的權利。--孟德斯鳩

14、我們不能不僅靠人類內心愛自由來維護自由。--約翰.亞當斯

15、在今天的科學中,只有集體的努力才會有真正的成就。--別林斯基

16、法律永遠不會產生偉大人物,只有自由才能造成巨人和英雄。--席勒

17、如果你敢於宣稱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歌德

24 遵守紀律的風氣的培養,只有領導者本身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才能收到成效。

25 紀律是集體的面貌,集體的聲音,集體的動作,集體的表情,集體的信念。

26 任何一個新的社會制度都要求人與人之間有新的關系,新的紀律。--列寧

27 教導兒童服從真理、服從集體,養成兒童自覺的紀律性,這是兒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

28 在危險關頭,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思格斯


(9)規矩創造擴展閱讀

遵守規則的詩句:

1、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賓士天下。——孟子《孟子·離婁上》

2、孟子曰:「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 孟子 《孟子·盡心下》

3、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管子版法》

4、言無二貴,法無兩適。——《韓非子。問辯》

5、懸衡而知平,沒規而知圓——韓非子

『拾』 一個普通人只能做出規規矩矩的東西只有非凡的天才才能駕馭創造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1、巨匠是在嚴格的規矩中施展他的創造才能的。
2、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淮南子
3、我這輩子說過最讓人無從反駁的話就是:被子根本不用疊,本來就是攤開來睡的,但這句話第一個被人反駁掉,懂么,這是規矩,人類之所一悲哀,就是有太多規矩……——韓寒《三重門》
4、對於一個藝術愛來說,如果能夠打破常規,完全自由進行創作,其成績往往會是驚人的。——卓別林
5、凡事都有規矩。——德謨克利特
6、一個普通人,只能作出規規矩矩的東西,只有非凡的天才才能駕馭創作。——雨果
7、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生活處處需要規則。人們遵守規則,生活才會有秩序,否則就會亂成一鍋粥。規則是為了保證我們在良好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學校制定了各種紀律和行為規范。這些校紀校規就像校園里的「紅綠燈」,時刻提醒我們注意自己的言行。
8、常制不可以待變化,一塗不可以應萬方。——葛洪
9、法則可以避免錯誤,卻決不會賦予美。——塞·約翰遜
10、誠取天地正氣問人間暖涼,法引規矩方圓律世間萬象。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