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木創造
『壹』 日本的鐵臂阿童木是根據那個動畫片創造的
就是根據鐵臂阿童木這個創造的,動畫片是根據手冢治蟲的漫畫拍攝而成版的,電影版也權是根據漫畫拍攝而成,我不清楚你為什麼這么問,如果你問的是鐵臂阿童木的汽車掛件的話,那個是動漫的周邊產品,由紀念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蟲先生而創建的版權公司——手冢製作公司出品。
『貳』 阿童木是什麼意思
阿童木是手冢治來蟲創造自的日本漫畫人物。
阿童木又稱鐵臂阿童木、原子小金剛。阿童木於1963年首次動畫化,後又於1980年和2003年兩度重製。2009年,又在好萊塢電影中首次以三維面貌出現。是一個具有強大科技力量的高智能機器人小孩。
阿童木誕生於2003年4月7日,製作者是天馬博士,因為兒子飛雄在交通意外中死亡,為了紀念兒子天馬博士製造了阿童木。
(2)阿童木創造擴展閱讀
阿童木的性格特點:
阿童木堅強勇敢,無私無畏,責任感極強,超過人心的善良與寬容,活潑開朗,對所有人都很溫柔。非常喜歡交朋友卻總因為是機器人而被嫌棄。
阿童木是一個擁有一顆比人類更善良與更懂得包容的「心」的機器人。因為有「心」,他能像人類一樣感受喜怒哀樂,因為有「心」,他能靠自己的「思想」行動,因為有「心」,他能在一次次經歷中成長,阿童木堅信著人類與機器人能成為朋友,即使自己身為機器人也相信著人類 。
『叄』 阿童木以前是叫什麼名字
原子日本漫畫界一代宗師手冢治蟲筆下的經典人物和經典作品。
舊譯《小戰士》、《無敵小飛俠》(港譯)或《原子小金剛》(台譯)。「阿童木」是日語「アトム」的直譯,而「アトム」這個詞語源自英語的「Atom」,意即「原子」。
1951年4月,《阿童木大使》開始連載,首次登場他還是作為配角,次年4月份,《鐵臂阿童木》在《少年》漫畫雜志重新開始連載。1961年,手冢治蟲創辦了蟲製作公司,首先把《鐵臂阿童木》製成動畫,從1963年元旦起在電視台播放。這部動畫在電視台連續播放4年,一直保持很高的收視率。 「阿童木」成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日本國產電視動畫系列片。在長達四年的播出期間里,創下了未曾有過的高收視率,捲起了一股巨大的熱潮。在1980年和2003年分別被再次拍攝為新版動畫,並且在2009年再次推出CG版電影。
《鐵臂阿童木》剛問世時,轟動了日本。這個聰明、勇敢、正義的小機器娃娃幾乎是人見人愛。這部長篇連載故事加上後來製作的同名動畫在電視台播放,先後持續了13年。《鐵臂阿童木》還改變了一些人對連環畫的偏見,那些以前認為兒童連環畫會影響學業甚至還會受到不良影響的家長們,開始鼓勵孩子看連環畫。
1960年製作電視動畫《鉄腕アトム》(蟲プロ版),《鐵臂阿童木》(蟲製版),黑白版,共193集,在1963年至1966年於日本富士電視台播放,並取得全國平均30%的收視率佳績。其後此片被譯成英文版本,並銷往世界各地。NTV在1980年重新繪制了阿童木(《鉄腕アトム》彩色版,共52集),1980年代在香港播放了此版本。同年12月中央電視台引進黑白「蟲制」版的《鉄腕アトム》播放(命名為《鐵臂阿童木》),阿童木也是最早引進內地的日本動畫作品之一,播出後廣受歡迎。富士電視台在2003年第三次重繪阿童木,命名為《自動機器人·鐵臂阿童木》(アストロボーイ?鉄腕アトム)(日本截止到2004年3月28日為止,第三版播出了50集),香港的無線電視翡翠台從2004年初開始播放第三版。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於2004年12月28日至2005年2月13日期間在其少兒頻道播出了49集。
『肆』 蠟筆小新的媽媽全名是什麼多啦A夢的妹妹叫什麼創造阿童木的博士叫什麼阿童木的妹妹叫什麼
1 野原美伢 2 哆啦美 3 天馬博士 4 烏蘭
『伍』 在經典動畫片《鐵臂阿童木》中阿童木的創造者是誰
天馬博士
出自《復鐵臂阿童木》制,阿童木的父親。
作者手冢治蟲。天才科學家天馬博士的兒子Tobyo(80版中文譯為飛雄),在車禍中身亡,天馬博士痛失愛子,傷心不已,他嘗試按照兒子生前的模樣製造了一個機器人—— 阿童木。
『陸』 為什麼有阿童木來源於中國的說法
阿童木的作者手冢治蟲是看了中國漫畫(動畫)孫悟空後受到啟發,才創造了阿童木的存在,老蟲是非常喜歡孫悟空的,他的作品我的孫悟空,LZ可以去看看。
『柒』 阿童木是誰製作的求大神幫助
1989年手冢治蟲因胃癌去世,享年61歲。 手冢治蟲 性別: 男 代表作 : 《鐵臂阿童木》 《森林大帝》 《火鳥》 《怪醫秦博士》 如果把日本動畫發展史分成階段,並用不同時期的大師斷代,無論有多少畫家參加競選,無論投票者怎樣投票,「漫畫之神」手冢治蟲都將以全票當選日本動漫界開山鼻祖。 回顧日本漫畫的發展,我們會發現,和任何本國藝術面對外來文化強勢入侵一樣,今日Anime(英語系國家特指日本動畫)雖然威震歐亞,它走過的來路也是崎嶇坎坷。 看過《劍客浪心》的朋友一定記得,維新時期,著名劍客無論其派別,都有畫師專門為其畫像出售的情節。其實,那就是日本漫畫雛形,民間草筆。 十九世紀後期,受歐美文化傳播和日本經濟發展的影響,日本草筆由單幅畫像逐漸發展出故事章節,卻不成氣候,蓋當時,所謂漫畫也只不過是下層人民的娛樂。 一門藝術的突破重圍經常需要等待一個人的出現。 手冢治蟲(公元1928~1989年)誕生於關西大阪,本名手冢治,後改名,中學時開始漫畫創作。1946年,手冢應征加入動畫公司,因被評定為「不適合動畫業」而未果。翌年,手冢治蟲在《每日小學生新聞》上開始自己的漫畫連載生涯,從此踏上漫「漫」之路。 1947年,手冢發表了他生平第一部重量級作品,『新寶島』。他借用電影拍攝手法,如變焦、廣角、俯視等配合故事發展來表現漫畫畫面,從而讓凝固的漫畫「活了」,日本漫畫新世代也隨之誕生。世人所謂「日本漫畫」,實際自19歲的醫學生手冢開始。 1951年,手冢治蟲自大阪大學醫學部畢業,遷居東京,全情投入漫畫創作。 1952年(昭和27年),《鐵臂阿童木》(又名《原子小金剛》)問世,轟動日本。除了茶水博士,作為阿童木真正的父親,手冢治蟲賦予了小機器人純真、善良、勇敢、百折不撓的精神內涵。配合當時戰後日本人急需精神重建、渴望擺脫外國勢力干預的時代背景,他成功改變了日本國民認為漫畫「幼稚」的偏見。《阿童木》漫畫以及後來的動畫TV版斷續連載13年,手冢治蟲憑借一個小小的機器娃娃,奠定了自己在日本漫畫界的地位。 1956年,手冢加入著名的「東映動畫」工作室,擔任Layout一職(畫面前圖,賽璐珞片的依據),這是他進入動畫界的開始。 1961年手冢治蟲創建「手冢治蟲動畫製作部」,第二年更名為「蟲製作公司」(MUSIHPRODUCTIONS),意為永不凋零。從此,手冢開始了自己的動畫生涯,他將《鐵臂阿童木》加以改編製作,並於1963年元旦開始在電視台播放,這也是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片。《阿童木》僅其動畫就在日本連載四年之久。從此,日本漫畫界形成了將成功作品改編為TV動畫長片的不成文慣例,有人戲稱手冢為漫畫人的碗里添滿了米飯。 《森林大帝》(《Kimba,TheWhiteLion》)是繼《鐵臂阿童木》,中國內地引進的第二部動畫長片,同樣也是手冢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它除獲得日本國內一系列大獎外,還得到威尼斯銀獅獎的鼓勵,並遠銷美國。後來,迪斯尼根據Kimba的故事製作了名噪一時的《獅子王》(《LionKing》),甚至連主人公的名字也叫辛巴。 這對於因崇拜迪斯尼而加入漫畫業,成名後又一直擔任抵抗迪斯尼入侵旗手角色的手冢,不知是否能算是個善意的玩笑。 1971年,手冢辭去蟲製作公司社長工作,1973年蟲公司因經營困難而倒閉。 手冢沒有因為結束公司而消沉,他開始了漫長的旅行,足跡遍布全球,以推廣自己「夢一般詩意」的創作理念。這段時期,他還完成了自己另兩部重要作品:《火鳥》、《怪醫秦博士》。 1989年手冢治蟲因胃癌去世,享年61歲。 1991年夏,日本東京舉行過一次規模空前的漫畫展覽,共展出500多名當代著名畫家的作品。大會為紀念手冢,在展廳中心建立了他生前住所——「時和庄」的模型,窗口處還特意塑造了一批著名漫畫中的主人公模型,以此向這位「漫畫之神」致敬。 手冢是個偉大的夢想家,是他賦予日本漫畫以堅強的個性和強烈的地域文化色彩,並引領日本漫畫界逐漸走向深層次思考,從此和歐美「高大全」的超人式漫畫劃清界限。 手冢不僅嚴格完成了一個動畫家的使命,他還遺澤後代畫家。他一直注重培養日本漫畫後繼力量,並堅持舉辦同名漫畫大賞。很多知名畫家,如北條司等,就是從獲得這個大賞開始,踏上了自己的創作之路。 毫不誇張地說,手冢治蟲,不僅是機器娃娃阿童木的父親,也是整個日本現代動畫的父親。 手冢治蟲作品一覽 漫畫作品 《新寶島》 1947年 《森林大帝》 《漫畫少年》 1950年11月~1954年4月 在創作的最初考慮圓滿結局,但在中途受到《小鹿班比》的影響而將主題改變為:「生命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鐵臂阿童木》 《少年》 1951年4月~1968年3月 近未來題材,時間設定2003年,漫畫版中有一些比較嚴肅的部分,後來在改編成動畫時被刪掉了。 《藍寶石王子》 《少女俱樂部》 1953年1月~1956年1月 《好朋友》 1963年1月~1966年10月 日本漫畫史上的第一部少女漫畫作品。 《三隻眼》 1974年7月~1958年3月 受到《福爾摩斯探案集》的影響創作的作品。 《佛陀》 《希望之友》1972年9月~1983年12月 對神話題材進行了嚴肅而有現實意義的改編。 《Black Jack》 《少年Champion》 1973年11月~1983年10月 塑造了「Black Jack」(秦博士)這個具有代表性的判逆形象,作品對社會進行了嚴肅的批判。 《火鳥》 《COM》 黎明編1967年1月~11月 大和編1968年9月~1969年2月 宇宙編1969年3月~7月 鳳凰編1969年8月~1970年9月 復活編1970年10月~1971年9月 《漫畫少年》 望鄉編1976年9月~1978年3月 亂世編1978年4月~1980年7月 生命編1980年8月~12月 異形編1981年1月~4月 太陽編1986年1月~1988年2月 手冢治蟲創作生涯的顛峰之作,最後一章《現代編》未完成。 動畫作品: 《鐵臂阿童木》(黑白) 日本第一部TV版動畫,上映收視率達到47%,各國平均收視率30%。 《森林大帝》(彩色) 日本國產第一部彩色TV版動畫。 《悟空大冒險》(彩色) 日本第二部彩色動畫系列片,曾在中國上映。 《神奇的美樂蒙》(彩色) 手冢公司正式成立後策劃的第一部電視系列片。 《鐵臂阿童木》(彩色) 在原作的基礎上大膽進行改編,更加適應電視觀眾的需要。 《W3》(彩色) 獨創動畫,具有實驗性精神。 《熊貓書籍》(彩色) 24小時電視節目「愛拯救世界」動畫特輯。 《FUMOON》(彩色) 24小時電視節目「愛拯救世界」動畫特輯。 《火鳥2772》(彩色) 榮獲多項國際大獎。 《跳》(彩色) 實驗性動畫。 《三隻眼》(彩色) 手冢去世後第一部被動畫化的手冢作品。 《Black Jack》(彩色) 至今連載中。
『捌』 阿童木的背景故事
1961年,手冢治蟲創辦了蟲製作公司,首先把《鐵臂阿童木》製成動畫,從1963年元旦起在電視台播放。這是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片。這部動漫在電視台連續播放4年,一直保持很高的收視率。
說起《鐵臂阿童木》,雖然並沒多少人會記清楚在1981年中央電視台播出的這52集動漫的具體情節,但十萬馬力,七大神力,無私無畏的阿童木的旋律不光是娛樂匱乏年代的珍貴記憶,更稱得上是一種科學幻想的啟蒙--從此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科技的種子,因為幫助阿童木飛翔的不是雲和翅膀,而是可以噴火的設計。2003年是阿童木的誕生之年,然而人類科技發展得仍並非手冢治蟲想像般美好,阿童木這個擁有自我心靈意識的機器人,他在藝術、時尚領域的回歸似乎代表著新的未來希望,一種真正的電腦樂觀主義。
這個被漫畫大師手冢治蟲設定在2003年4月7日出生,1980年代初通過中央電視台的系列動漫啟蒙了一代少年兒童幻想世界的機器人偶像,於2003年9月19日和20日分別在武漢和北京享受到一份特別的誕生祝福。由國內新崛起的藝術品牌TETSUWAN與湖北楚天音樂廣播聯合籌劃的鐵臂阿童木誕生紀念活動,將有立足日本東京,活躍於世界電子音樂舞台的著名TECHNO DJ西村真(SHINNISHIMURA)遠道而來,聯同國內著名DJ楊兵、WENGWENG為兩地青年分別打造融合了童年夢幻、東方美學和阿童木主題音樂混音的不眠之夜。阿童木與孫悟空,哪吒,奧特曼齊名。
『玖』 鐵臂阿童木的製造者是什麼博士了
很高復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阿童木迷制哦。
是天馬博士,天才科學家天馬博士的兒子Tobyo(80版中文譯為飛雄),在車禍中身亡,天馬博士痛失愛子,傷心不已,他嘗試按照兒子生前的模樣製造了一個機器人,(2003年版→)不知什麼原因將他解體。茶水博士後來又將這個機器人恢復,並改名為阿童木。
『拾』 阿童木的主要人物介紹
1、阿童木
阿童木一直以為自己的名字是天馬杜比,是大都會最出色的科學家天馬博士的十三歲兒子。其實,他是一個最先進的機械人,是博士依照其於實驗室意外身亡的愛兒外貌及性格創造。
由於阿童木無法滿足博士的期望,因此慘遭博士遺棄。阿童木不僅無法接受父親不再愛自己,更要承受自己不是人類的可怕事實。
大都會的史東總統極欲將阿童木的超能力變成殺人武器。阿童木在「地面」流落,加入了一批以收集機械人零件的童黨。他假裝成人類並贏得一眾小孩的信任,其中包括比他年長的女孩歌娜。
但童黨首領哈馬發現了阿童木的真正身份,並逼他成為鬥士,參加極度兇殘的機械擂台。阿童木被史東總統拘捕並帶回大都會,並安排天馬博士負責將阿童木的能源關掉。
阿童木已是萬念俱灰,只因他已成為無家可歸的孤兒。他在能源消失前原諒了博士所作的一切,令博士陡然發現自己面前的其實是獨一無二的發明。
博士於是將阿童木放走,並希望他能負起天生的重任--拯救大都會及「地面」的存亡。
2、天馬博士
天馬博士是個畢生鑽研先進機械人的科學家。他設計的多項尖端科技對大都會成為烏托邦實在功不可沒。
博士生命唯一的溫暖來自他摯愛的兒子杜比,而他也跟其父一樣熱愛科學及擁有火爆的性格。當杜比因一次實驗室意外而身亡,博士傷心欲絕。
他決定要創造一個兒子的替身,一個擁有杜比的外貌與記憶的機械人。他更游說同是科學家的茶水博士,利用對方新研製的藍核能量作為機械人的能源。
天馬博士的發明終於成功了,但這個新兒子阿童木卻跟杜比大不相同。阿童木性格沖動、貪玩、更對家中的其它機械人充滿同情心。天馬因愛子成狂,無法看見阿童木可貴的一面,竟決定要將他廢棄。
當阿童木得知博士不再愛他,而且自己甚至不是人類時,他決定離家出走。其後,天馬博士終於發覺自己一直低估了自己創造的機械男孩。兩父子最後終於團圓並和好如初,令人感動。
3、茶水博士
茶水博士的外型像是被壓扁的愛恩斯坦。他是個充滿神經質及理想的科學家,也是天馬博士於科學省的同事。當他發現自己發明的藍核能量被史東總統的軍隊搶走,令茶水大為震驚。
盡管阿童木的超凡機械設計來自天馬博士,但他的人性卻來自善良的茶水博士。茶水就像是對阿童木關懷備至的叔父,對這個機械人的了解甚至比他父親更深。
4、柯娜
柯娜是以哈馬為首的童黨里其中一員。這個十七歲的少女既漂亮又足智多謀,儼如眾小童的母親一般。當阿童木初遇歌娜,她裝作鄙視這個小孩及大都會的一切。
阿童木擔心揭露自己的身份,因此裝作自己是個普通的孩子。其實柯娜也同樣隱藏一個秘密:她亦是從大都會離家出走,並且非常掛念父母。
當阿童木幫助她致電回家,兩個互不相乾的人開始變成好友。但其後哈馬揭穿阿童木的機械人身份,令柯娜非常傷心。不過,阿童木在格鬥場上展現的無私性格,令柯娜發現對方毫不簡單。
在拯救大都會的決戰中,柯娜奮力營救阿童木。她最後終能和父母團聚,但女兒的好朋友竟是個機械人,卻令爸媽啼笑皆非。
5、史東總督
史東總督天生與沖突掛鉤,他在任何地方都會找到它;假使沒有沖突,他也精於挑起禍端。史東身為大都會的軍隊總司令,對於毫無敵人而感到沉悶。
他決定與「地面」來場軍備競賽。他一心想獲取作為阿童木能源的藍核能量,作為他的機械士兵「和平戰士」的能源。
史東為人猜疑與狂暴,他偏離的邏輯有如導演寇比力克的作品《密碼一一四》。在他眼中到處都有敵人,而且他亦相信大都會的存亡在於比敵人早一步想到下一步。
史東能夠隨時單手將大都會摧毀,無論是拗手瓜還是投擲原子彈,他都會去得最盡。當他最後大失常性時,他的邏輯其實跟他在位時相差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