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物的載體

創造物的載體

發布時間: 2021-02-09 21:06:55

⑴ 物不具備神智,物是創造不了世界

不能創造物質,卻可以創造客觀世界


1、人類可以創造新的物質形態,包括汽車、飛機等等。

2、客觀世界包括精神客體,例如,雕塑、影視作品等等都是人創造的。

按照唯心論的觀點,物質世界無非是被我們感知到的東西,而「感知」實際上是一種意識。因此有「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名言。如果不是被感知到,人們如何證明物質的存在呢?所有的證明都需要以感知和經驗為條件,包括接受教育、接收信息、數學計算、物理實驗、邏輯推導等都是通過主觀意識而進行的一種感知物質世界的行為,脫離了意識,我們無法判斷和證實物質世界的存在。在這個意義上來說,物質世界不是被創造出來的,而是被我們的意識感知到的,而物質在未被意識所感知之前,我們無法斷定它們是否存在。人們只能用意識研究世界,包括我們現在所進行的對話一樣是一種意識過程,我們能證明真實存在的只有「我們正在思考」這件事本身,即「我思故我在」。


按照神學的觀點,世界之所以會按照既定的規律有序地運行,都是神的力量。物質世界的規律和秩序如此完美,無疑是一種無所不在的超自然的強大意識所創造,人類的思維、意識和行為能力也都是這個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神的造物而已。

⑵ 各種藝術形式都有哪些不同的物質載體和表現手段

在社會的歷抄史發展中,襲人們創造了各種藝術形式、這些藝術形式的主要區別就是各有其獨自的物質載體和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段。文學的物質載體是語言、文字;美術的物質載體是紙張、畫布、顏料、油彩,它的主要表現手段是色彩、線條、構圖和造型;音樂的物質載體是聲音;

戲劇的物質載體是人們在舞台上的行動(表演活動),除舞劇外,主要以語言、歌唱和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電影的物質載體是人們的表演通過科學技術的方法攝制在膠片上,用電光在銀幕上放映出來;曲藝的物質載體是一至二、三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其主要表現手段是說和唱。

⑶ 什麼是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

漢字是來中國文化的載體.是自中國人用於表達思維的文字元號.豐富多彩,博大精深。
中國人有個經典的說法,叫做「讀書必先識字」。漢字是中華文化存在的基礎。漢字承載了許多歷史記憶,每個字都有文化內涵和很長的演化傳承;漢字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和符號,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漢字起的作用,所謂「書同文」;漢字是當代文化傳播和交流的載體,它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厚~

⑷ 什麼是載體活動

一是要明確載體活動確定的基本原則。大而言之,開展黨建載體活動,根本目的是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的,就是要通過各類活動,把全社會各階層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起來,形成統一的思想和行動,為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奮斗。小而言之,就是通過開展主題活動,為實現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心任務而賦予一個有力的抓手,使之更具可操作性。為此,我們確定載體活動就是緊緊圍繞當地實際,堅持簡便、實際、管用這一原則,切忌把載體活動大而化之,籠而統之,很難操作。
二是要堅持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載體活動要追求形式和內容的統一,若只求形式,忽視內容,就會犯形式主義;若只求內容,忽視形式,就會失去其應有的影響力和宣傳力。為此,要尋求形式與內容的有機統一,既要有豐富的內涵,還有彰顯鮮明的時代特徵;既要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使黨員幹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還要發揮其宣傳性、示範性,進而推動科學發展上水平。
三是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各地情況千差萬別,不盡相同,要因地制宜,有所側重,追求特色,打造品牌。比如,在農村可以整合「建爭帶創」、「共產黨員承諾制」活動,開展「三建兩融四培養」活動,實現產業發展、黨員發揮作用與幹部培養選拔三位一體;在社區可以開展以充分調動駐區單位和發揮在職黨員作用的「1+X」活動,將社區內的其他載體活動融入其中,一並推開,以實現載體活動的系統化;在機關可以開展「聯系農村、聯系社區,創建五好黨組織」的「兩聯一創」活動,實施以城帶鄉,促進城鄉黨建一體化

⑸ 哲學物質是運動的載體和承擔者是什麼意思

物質是不能被創造和消滅的,世界上各種事物的存與亡,只是物質具體回形態在一定條件下的答轉化。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有著無限多樣的形態,無窮的變化發展,但歸根結底都是客觀實在的外在表現,都是物質的外在表現。意識只是高度發展的物質的一種外在表象。

(5)創造物的載體擴展閱讀:

運動和變化是物質的根本屬性,運動產生時間,變化產生空間,宇宙創生於物質。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各種不同表現形態。物質是運動的,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物質有保持原有平衡狀態的屬性(即慣性)。

運動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又時刻破壞著平衡,慣性維護平衡與作用造成變化成了物質最基本屬性的矛盾,正是這一矛盾推動著物質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到多分子體系的轉化,推動著物質從多分子體繫到原始生命的演化,推動著物質從原始生命到動植物到人類的進化。

「萬物如此,皆因其本。」慣性維護平衡與作用造成變化這一矛盾是其他所有的有意義事物的存在條件,是一切意義的來源,人類活動與它發生著關聯,並產生著價值。

⑹ 意識可以轉化成物質與創造物質的區別

意識可以轉化成物質,但是意識不能創造物質。

意識可以轉化成物質,是指意識指導實踐,對物質進行加工改造,改變物質的具體形態,從而把意識中的「藍圖」轉化為現實中存在的具體物質形態,如在意識范疇內設計一幢建築的藍圖,然後用建築材料把這個建築建設出來,把藍圖轉化為現實的建築物。

物質本身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唯一稅務所特性,因此物質是不能被消滅,也是不可能被人創造的。

(6)創造物的載體擴展閱讀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

無論是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還是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它們都不依賴於人的意識。這種不依賴於人的意識的客觀實在性就是物質性。

整個世界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對意識具有決定作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意識不是自生的和先驗的,認識世界的形式是主觀的,認識世界的內容是客觀的。

物質對意識具有決定作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若不承認物質對立於意識之外則無客觀實踐坐標,意識是對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

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首先表現在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還突出地表現在意識能夠反作用於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