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如何創造美

如何創造美

發布時間: 2020-11-23 06:49:11

㈠ 作為一名藝術的研究者,一個美的學生,我該如何創造

藝術發掘與創造需要:
純潔的心靈、生活的熱愛、虔誠的態度,深入的生活、獻身的精神、飽滿的激情,最後是否有勇氣面對人生困苦和磨難!沒有假惡丑暗影就沒有真善美的光明,這是最好的審美源泉。
贈貝多芬名言: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
痛苦能夠毀滅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毀滅。創造就需苦難,苦難是上帝的禮物。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

㈡ 如何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

那你需要知道他們眼中的美,只有知道了他們眼中的美的樣子,才能讓他們創造美的事物

㈢ 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談談公民如何創造美實踐美

此問題實在是涵蓋太廣。
1.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升思想道德品質,追求高的道德水平。
2.從小事做起,重在行動與參與,積極參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3.繼承優秀文化傳統,推陳出新,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4.立足於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與實踐,創造人民群眾真正需要的大眾文化。

㈣ 從審美角度如何創造美的作品

從我這一個普通人來講,只知道:不要產生審美的疲勞,首先換然一新接震撼再接著迷入。回味無窮啊!(^_^)

㈤ 如何創造美麗與影響力 請詳細回答.

一個人的魅力,不在於圖有的外表,而是內涵與人格。美是不能從外貌判內斷出來的,美也不能容從一瞬間感悟到的,只有內在美與外在美交替,經過長時間的生活,才能讓人感受到你真正的魅力。
你說的影響力我還是頗有感觸的。給你這么一句話:人的一生不是在影響別人,就是在受別人影響中渡過。
做為一個現代人,應該成為有影響力的人:領導就是發揮你的影響力影響別人。何謂影響力?就是一個人從「內在的思想,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外在形象,並散發出一種自然的魅力,進而能使人在不知不覺中,被影響的一種力量。」你想影響別人,引導社會的腳步,就必須做到「戒」、「定」、「慧」。何為「戒」、「定」、「慧」?
「戒」是止惡修養:依或資定

「定」是息緣靜濾:依定生慧

「慧」是破惑認真:依慧成佛
每個人對於他人的影響都不同,但相同的是,你只由靠自己的人格樹立起他人對你的敬仰、威望、信任,你才能更好的發揮你的影響力、領導力,從而實現你心中的目標

剩下的就靠你自己感悟了!

㈥ 如何創造美國

【建立過程】:
1607年,一個約100人的殖民團體,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在以後150年中,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定居於沿岸地區,其中多來自英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義大利和其他國家。歐洲移民通過大規模屠殺印第安人,搶奪其財物,大規模佔領印第安人的土地。18世紀中葉,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它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18世紀中葉,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已有了裂痕。隨著殖民地的不斷擴張,逐漸使他們意識到事態發展的嚴重性,從而萌生獨立的念頭。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反英國殖民者傾銷。1774年,來自13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召開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並接受處分。1775年,在馬薩諸塞州列剋星頓點燃戰火,北美獨立戰爭爆發。1776年5月,在費城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並於7月4日簽署著名的《獨立宣言》,以此為契機,《獨立宣言》被認為是美國建立的開端,此日(7月4日)亦被美國作為國慶日。
【國家簡介】:
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波多黎各自由邦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美國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列明 9,372,610 km²,1997年修正為963萬平方公里(加上五大湖中美國主權部分和河口、港灣、內海等沿海水域面積),人口3.1億,通用英語,是一個移民國家。
美國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超級大國 ,其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創新等實力領銜全球。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大國,其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技術水平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其科研經費投入之大、研究型高校企業之多、科研成果之豐富堪稱世界典範。雖然當前面臨各種國內外問題,美國還是因其較為健全的法律制度、健康的生活環境、頂尖的教育資源等,繼續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來這里追逐美國夢。

㈦ 如何創造美並發現美,有長一點的文章嗎 急啊!!!

美麗的清晨,美麗的校園

轉眼,我已經在校園度過了三個春秋,校園的一切都是美的,美得讓人無法忘記,校園清晨的美麗,成為我記憶中最亮麗的風景,把那美的一角展示出來,表達我對母校培育我三年的感謝與對她的祝福。

當第一道曙光爬過校園那道阻隔外界世俗喧囂與煩惱的圍牆,投向這一方圈著知識與智慧,圈著永遠至尊的凈地時,最早迎接黎明的是我們這些「八九點鍾的太陽」,清早鍛煉的同學在五線譜似的跑道上跳著,跑著,就像一個個跳動的活潑的音符,構成了一麴生氣蓬勃的交響曲,不斷奏出「拼搏、奔跑、追趕」的強音和「嬉戲、玩耍」的樂章。校園早晨獨有的節奏之美,成為我最熟悉的旋律。
第二道曙光給了種滿花草的花圃。白茫茫的濃霧漸漸地散開了,水晶般晶瑩的露珠,成了點綴花瓣和綠葉兒的花邊。花瓣上的飽滿的晶瑩剔透的珍珠,在晨風吹拂下像一個個水晶玻璃球在滾動。一陣陣淡淡清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清晨的校園,清晨的夢。我的初中三年,就在這美麗的環境中度過。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我走了,但那情那景那美依舊永遠在身邊。
太陽把第三道霞光投向了教學樓,金色的霞光把它從背景——廣闊的天空中勾勒出來,好巍峨!透明潔凈的窗玻璃映襯著初升太陽的光華,明敞的空間洋溢著溫暖與活力。辛勤的園丁與我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完成著知識的傳承與人性的提升。校園中的水潭也倍受著晨曦的青睞。閃爍著細碎鱗紋的清澈見底的水與斑駁彎曲的石橋給人的是一種古老的平靜與祥和。潭邊那參差的垂柳卻在晨光下伸展和梳洗自己嫩綠的枝葉兒,它們身上洋溢著綠色的生命活力。
校園的香氣與色彩,總是美得讓人動容。

美,就在身邊。

美,就在衡山縣第三中學後面的小山上。在三中後的小山上,有一水潭,名曰白龍潭。
這天傍晚,我來到山上,來到白龍潭邊。這向西緩緩流去的潭水,清澈,晶瑩,透亮。白龍潭很藍,它藍似天空,但比天空藍得純正;它藍似海洋,卻比海洋藍得晶瑩;它藍似俄羅斯小姑娘那藍晶晶、水靈靈的眸子。白龍潭潭邊,有一層石塊。石塊有稜有角,雖參差不齊,倒也別有一番情趣。晚風輕輕吹,潭水微微地湧向前方,卻著小小的漣漪,一層又一層。風大了,潭水猛烈地向前涌,拍打著邊的怪石,濺起小小的水花。呵,真美。
夕陽西下,殘余的,微微的陽光,終於戀戀不舍地告別這晶瑩的潭水。夕陽的倒影映在水中。啊,那一層一層,那一條一條的半圓的水紋線條,難道不是在勾畫著夕陽的身軀?線條慢慢向下勾畫著,很深,也很密。彷彿已到了水底,顏色也由赤變黃,漸漸過渡。嗯,很美。
看著潭水,我心中感慨萬千。猛一抬頭,看見對面的草地上,有朵朵小花:紫的、黃的、紅的、藍的……不計其數。似乎要把這碧綠的草地點綴得光彩奪目。草地的深處,是樹林。在這鬱郁蔥蔥的樹林之中,幾座黑瓦白牆的磚瓦房時隱時現。我似乎已到了詩中畫處。哇,好美。
「撲嗵」的聲音一陣接一陣。我回過神來,看著下水游泳的人把平靜的潭面打破。嬉戲聲、打鬧聲、尖叫聲匯成一片,給這寂靜的白龍潭帶來了生機。
幾個不會游泳的小姑娘坐在石塊上,靜靜地看著別人戲水,任憑潭水漫過她們的小腳丫。
「撲嗵」!一個戲耍的女孩踩在石塊上,腳下一滑,不慎跌落水中,她大聲呼救,游泳的人們立刻游過來,大家紛紛拉住女孩,將她送上岸。又從自己帶來的干凈衣服中取出外套給女孩披上。啊!真美。
天藍,水藍;草綠,林綠;心美,人美。這是詩中,這是畫處;這是神奇的大自然;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美,就在山上的白龍潭;美,就是人們美好的心靈;美,就在我們的身邊!

㈧ 如何培養學生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

我們應該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在教學中滲透美育,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美育因素。以表現自然美的《草原》、《火燒雲》;表現社會美的《撈鐵牛》、《誠實的孩子》;表現藝術美的《月光曲》等等。這些文章不僅表現客觀存在的自然美,社會美和經過加工塑造的藝術美,而且表達了作者的審美情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從中獲得美的感受,提高欣賞美的能力,又能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對他們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塑造美好的心靈,培養高尚的情操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我重視美育滲透,進行了如下的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一、 引導觀察感受美感受美是一種重要的審美能力。法國藝術大師羅丹說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葉聖陶先生也有一句名言:「只要動手去采,隨時都會發現晶瑩的寶石。」由此可見,培養學生感受美的能力主要是通過觀察。世界就像五彩繽紛,變化無窮的萬花筒一樣,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和人間社會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美的源泉,也都是觀察的對象。在課堂教學中,我總是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文中的插圖,展開合理想像,讓學生感受圖畫之美。如在教學古詩《小池》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看圖,想想圖上都畫了哪些景物?學生很快就看出圖上畫著泉眼,泉水,樹陰,小荷,蜻蜓等景物

㈨ 怎樣創造生活的美

美有很多方面。就拿人來說,有外表相貌美,健康美,內在美等。
我們生活的周圍相信就有更多美的地方。所以首先我想說的是你
要去發現生活的美。第二我想說的是,通過
學習,提高自身的修養,通過通過辛勤勞動創造財富,修繕周圍的
實境美。

㈩ 如何創造美的人生的論文

「永遠不要放棄希望,只要有一個好故事和聽你傾述的人」。這是昨晚看的一部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中的一句話。可主人公仍然堅守著自己的人生觀,放棄了希望,永遠地離去了。

很久沒有看過這么打動人心的作品了,很久很久了。今天上午於十點又在央視六套重看了一遍。

主人公的名字叫1900,是在一艘古老的如同一座城堡的蒸汽機驅動的大海輪上的餐廳中被一個黑人鍋爐工撿來的棄嬰,他們相依為命,可幼年時「爸爸」即因工傷去逝,他躺在病塌上聽著「兒子」的叫聲微笑地去閉上了眼睛。

1900是船上的「兒子」,他長大了,他所有的才能即是一個有著很強的音樂領悟能力的腦子和精粹的鋼琴演奏能力,曾擊敗過著名的爵士音樂創始人一位蠻橫的黑人音樂家的挑戰。

他一生都生活在船上,從未下過陸地。除了他的精神世界,他只有一個演奏小號的知心朋友。最後他終於因與這個社會的不容而與這艘古老的大船同歸於盡了。

整個電影是由那個小號手的斷續的回憶構成的。古典、傷感、懷舊而迷人,豪華的場面,鮮亮的各種服飾等等本可編織出一幅幅鮮艷得令人炫目的畫面,可影片卻好象故意將其弄得黯淡和迷茫,有些類似古典油畫的那種色調,使本就傷感的情緒更加凄迷而感人。然而卻一絲也看不出刻意做作,如同張藝謀的那些所謂傑作。整個影片就如同在聽一個人平靜地娓娓敘述著一個從前的故事。甚至令人不敢相信這是義大利的影片,極類似英國的一些不朽的影片的情調。

生命是一個人的一切,而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一個人的靈魂,一個高貴的靈魂。在這個靈魂中,愛情又是僅有的一切。可以說在現實中是沒有1900這樣的人了,他的一生表面上只為這只孤獨的在海上到處飄盪的大船而存在,實際上我以為他只是為著他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己的純粹的靈魂而活著。他不想融入「陸地」的現實,當他看到望不到盡頭的高樓林立的城市時,他覺得茫然、害怕、厭惡。也只有1900才是真正只為自己的靈魂而活著。其他的人都在舍本求末地異化著人生。當然每個人的靈魂都是高貴的,沒有高低之分,問題是人們往往用別的東西將其異化了,使人辨不出靈魂原本的形狀了。

他只能用他的即興的音樂來表達和詮譯他的情感,他所有的愛,對「父親」,對這艘生命之船,對他的唯一的朋友,以及對那個與他的生命擦肩而過的陌生姑娘的愛,都是那麼純靜,無聲,靦腆和真摯。最不能令人忘懷的是那首他第一次而且亦是唯一次錄音時,對著舷窗外那個姑娘而在鋼琴上娓娓傾述的那段很簡單卻異常優美的愛意和嚮往的音樂,美得讓人只能在心靈深處默默地流著淚。請聽那段錄音時的彈奏吧:請按動黑三角播放按鈕收聽

(可惜因臨時想起要錄音的,沒能創造一個良好的錄音環境,且前奏也沒錄下來,只錄下主題,此外愛人在廚房炒菜的聲音亦來雜其中,見諒)

那是一段多麼短暫而又多麼純潔的感情呀,僅僅默默地隱藏在心底,即使深不見底,表面卻依然非常平靜,並不是為了得到,而只求能用音樂表達,眼睛的遙望和簡短的話語,就勝卻無數人間的那種激烈的拚死拼活的行為和大言不慚的誇張的言語以及孔雀翹尾式的歌叫。愛情,這種人類純而又純的感情,靈魂中最彌足珍貴的精華,是不能隨隨便便地表達的,特別是藉助一些下三濫的書和歌曲。只有在1900靈魂中體現出的這種隱隱的憂傷的深深的僅自己才知道的這種愛情,是不能隨隨便便獻給一個不配得到它的人的,特別是那些下賤的(當然不是指影片中的那個好姑娘)雖然表面上很體面很風光很有本事的人。這種只有在精典作品中才真正出現過的感情除了詩歌音樂和默默無語外,就再也找不到它所存在的載體了。

當那段音樂在片首和中間不時地出現以及於片尾以變奏的形式最後出現時,你的心真可以說美好得有些讓人承不了。優美、傷感、純潔、一往情深卻又如水中月鏡中花的無奈,令人如此遐想,如此黯然神傷。如同純靜的音樂,使你不想再回到冷酷的現實中去。年輕時我曾想:人生,只要在努力工作能解決溫飽的前提下,何不鑽到我所喜歡的書籍、詩歌、音樂等美好的東西中去,盡情地享受?別的一切,真的一點也不稀罕。如同在這艘古老的蒸氣機推動的豪華大船上演繹的全部的人生,和這八十八個琴鍵上演繹出的那無限豐富的人的內心世界。現實如此醜陋,如同那千變萬化縱橫交錯的城市,望不盡各種慾望的盡頭,只有大海才如此純靜,單純,透明,一眼可望到頭,還有人們那原生的善良的心。

有一幕感人的場景:當他在低等倉為那些下等人即興彈奏時,周圍的那些形態各異,黝黑骯臟的臉上,都突然呈現出那麼美麗真摯的表情,人們一邊專注地欣賞感動著,一邊不時地啃嚼著麵包、蘋果,紡織著毛衣等,琴師的心隨著手指漸漸地與這些人們善良真誠的心交融在一起,並逐漸達到一種完全共鳴的高潮,一位義大利農民提出要這位從沒聽過義大利鄉間舞曲的鋼琴師演奏塔蘭泰拉,音樂家僅憑這些人哼唱出的幾個音符就嫻熟地演奏起來,那飛快而難度極大的指法和南歐人的火熱激情瞬時水乳交融又如水銀瀉地般漫延開去,人們在美妙激情的樂曲中全都歡快地跳躍抖動起來,這些形形色色,面目粗獷甚至醜陋至極的下等人是那麼地感動快樂,他們美好善良的天性充分坦露無遺,在這個世界上,他們雖然面目醜陋,吃相丑惡,沒有風度,然他們憑著自己的雙手,誠實地吃著自己掙來的粗黑的麵包,創造著美好的世界,此時音樂家把他們雖然飽經苦難卻天真爽朗無比善良的天性充分挖掘和顯露出來。看著這些可愛的面孔,能讓你由衷地同情和愛上他們。這個場情真讓人感動。

一個高貴的靈魂,在默默飄泊的人生中,從孤獨到輝煌,再到沉寂,象顆瞬時劃破夜空的流星,除了僅被一個唯一認真聽其傾述的人在心靈深處默默地懷念著外,就再也沒有留下一絲痕跡,如同那盤他唯一的已經破碎的錄音母片一樣。誰知卻深深地感染著另一個毫不相干,命運迥然不同的陌生人。那支曲子將久久地迴旋於這個陌生人也就是我的腦際,伴隨著對人生的回憶,對美好的憧憬,以及對往事的深深的憂傷,一種只有男子漢才有的沉默的憂傷。

船終有被淘汰的時候,如同一個人的生命,終有盡頭。可船上生船上長,一生都沒踏上過陸地的1900卻選擇了與船共同結束生命的命運。當老友用臨時修復好的那盤錄音母盤在破舊的已被裝上上百噸炸葯的船中播放時,終於將隱匿於船中的鋼琴師招喚出來,可還是沒有勸成他出船,海上那平靜以及只與音樂相伴的短暫的一生將成為他永遠的經歷。我簡直不想再重復他們最後的訣別。他和他的船及音樂,亦即他唯一的生命一起在爆炸的火光中升入天堂。影片中爆炸前的一瞬的一個鏡頭:最後的音樂中,他的雙手在空中模擬地彈著(鋼琴已被拖走拍賣),彈著……

人生,我終於想通了小時老是想不通的一個問題,為什麼那麼有詩才的受到蘇聯人民那麼熱愛又有那麼多榮譽的馬雅可夫斯基為何會突然自殺?人們總是從政治角度去想像,可我現在明白了:人生,他情願在只有自己內心世界創造的美好人生中離去,而不願在醜陋的現實世界中,在詩一般美好的心靈與各種丑惡的矛盾中痛苦地終老。大概只有天堂才是最美好的。

去他的,規定!

去他的,戰爭!

去他的,這個丑惡的世界!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