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型產業
① 深圳新產業老闆是誰
② 深圳產業升級的方向,高新技術產業現狀如何
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下簡稱深圳高新區)成立於1996年9月,面積11.5平方公里,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五大科技園區之一。2005年高新區工業總產值1367.58億元,同比增長25.7%,是96年高新區建區之初的13.7倍;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324.32億元,同比增長30.91%;工業增加值260.13億元,同比增長26.2%;出口87.46億美元,同比增長22.8%;累計實現稅收262億元。2005年高新區在佔全市0.6%的土地上實現每平方公里工業總產值118.92億元。高新區被國家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亞太經合組織(APEC)科技工業園區」、「 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示範基地」和「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等。
管理模式:深圳高新區由市政府統一領導、統一政策、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實行「開放式」管理體制,即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之下,不改變政府各部門現有職權管轄范圍。三級管理體制是指:決策層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有關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方針、政策;管理層負責日常行政事物;服務層為企業和科研教育提供服務。在高新區建設中,政府的主導作用是:產業導向、制定政策、創造環境和提供服務。
投資環境:為促進和保障高新區的可持續發展,高新區條例已正式實施。高新區積極營造完善的產業生態,激情的人文生態和良好的環境生態,實現「三網合一」的寬頻網路,區內用戶可通過10M/100M信息口實現高速上網。高新區獲得ISO9002質量管理、ISO14000環境管理、SA8000社會責任管理三大體系認證。6萬余名園區人匯聚這里,體現「敢於冒險、勇於創新、寬容失敗、追求成功」的園區精神。
招商引資:隨著投資環境的日益完善,高新區招商引資的磁場效應愈加明顯,大批國內外企業竟相入駐,逐漸形成了電子信息產業群、生物工程產業群和新材料產業群。國內大企業有華為、中興、聯想、長城、TCL、創維、海王、東大阿爾派、創智等;跨國公司有IBM、菲利浦、康柏、奧林巴斯、愛普生、朗訊、哈里斯、湯姆遜等。
自主知識產權:2002年深圳高新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已佔「半壁江山」。華為、中興的程式控制交換、移動通訊和接入設備;長城的計算機系統;金蝶、創智的軟體產品;飛通的光器件;邁迪特、邁瑞的醫療器械;科興、匹基的基因工程產品;海王、海普瑞的醫葯產品;長園的新材料等,都在國內外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高新區聚集了一批擁有核心技術的高水平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研發基地:許多企業都在高新區設立研發中心,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研發經費已超過銷售收入的10%,高新區已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以大學、科研院所為依託,輻射周邊地區,拓展國內外,「官產學研資」相結合的研究開發體系。兩院院士活動基地、大學研究院、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和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構成了服務中小科技企業的公共技術平台。
深圳虛擬大學園:名校在深圳,匯聚高新區。由41所海內外著名院校組成的深圳虛擬大學園,經過三年多的發展,已形成了高層次人才培養、大學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基地。幾年來共培養碩士以上研究生8000餘名;各大學已在深圳創辦企業100多家,成果產業化項目100多個。虛擬大學園利用大學的有效人才、有效技術,在有效環境下,為深圳做出有效貢獻。
總裁俱樂部:深圳市創新總裁俱樂部是由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服務中心出資創辦,從事調查、溝通、協調、交流合作咨詢服務等非贏利社會服務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俱樂部實行會員制,會員為高新技術企業、金融投資、中介服務機構、科研機構等單位的總裁,高科技產業管理與研究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個人且在單位擔任主要領導職務。旨在構築官、產、學、研、資總裁交流碰撞、共享互動的平台。
③ 深圳市海科興戰略新興產業園在哪裡
深圳市海科興留學生產業園,是深圳市、龍崗區引進和發展留學生經濟的重大戰略。深圳市留學生產業基地項目是深圳市創新型產業用房、龍崗區重大建設項目。地處深圳東部工業組團的龍崗區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帶上,位於寶龍—碧嶺高新科技園片區,毗鄰深圳市大工業區,產業帶以IC製造、電子通訊、汽車製造為主導產業,匯集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高新技術企業。交通四通八達,接駁深汕高速、深惠高速、水官高速、機荷高速等高速公路。根據最新坪山新城規劃,園區三面環路,一面依山,區位獨立,環境優美!
④ 深圳市新產業健康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市來新產業自健康工程有限公司(Shenzhen New Instries Health Engineering Co., Ltd.)成立於2016年11月,主要生產 超強白芸豆澱粉阻斷劑及白芸豆相關副產品深加工。
法定代表人:付振義
成立時間:2016-11-28
注冊資本:2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1813234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田街道民田路新華保險大廈16樓
⑤ 深圳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具體所指哪些產業
深圳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化項目的重點支持領域為:
(一)下一代信息網路;
(二)移動互聯網;
(三)物聯網;
(四)三網融合;
(五)新型元器件和專用設備。
⑥ 廣州深圳有哪些高新技術產業
電子信息產業
新材料及新能源
生物技術
光機電一體化
環保及其他
⑦ 深圳的產業結構
縱觀深圳市20多年來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變化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非農化趨勢明顯。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由於受城市化發展和土地資源的限制,以及農業生產本身的特點所制約,其發展規模和速度,遠不及第二、第三產業,因而比重逐年降低。開放以前,深圳還是個落後的農業社會,但到1996年,第一產業在其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已經下降到1.6%,深圳已成為一個完全的工業社會。深圳的經濟增長主要表現在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
其次,1993年以前,第二產業發展速度相對快於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的比重相對穩定,三次產業構成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第一、第二產業的變動上。1993年以來,第三產業發展速度加快,佔全市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993年的42.9%上升到近幾年已接近50%。第三產業與第二產業已形成並行發展的格局。按發展趨勢估計,第三產業在深圳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將繼續上升。
第三,不斷優化和升級是深圳市產業結構變化的主趨勢。深圳的產業結構以「三來一補」作為起點,經歷了蛙跳式的演進,使幼稚的高新技術產業很快成長為深圳產業結構中的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強經濟與技術的結合,使傳統產業逐步引退,高新技術迅速崛起,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不斷產生新的經濟亮點。近年來,深圳開始致力於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確立了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先進工業為基礎,第三產業為支柱的經濟發展戰略。推動經濟建設由數量型、資源消耗型的粗放經營方式向質量型、效益型、集約化經營轉變,走技術先進和內涵發展的道路,不斷推進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第一產業注重扶持「三高」農業、創匯農業,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產業化;第二產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企業裝備水平和產品技術含量;第三產業以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產業、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推動全市第三產業上規模、上等級。三大產業結構由1979年的37:21:42調整到2000年的1.2:50.5:48.3,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
第四,各個產業產業內部的發展變化也相當明顯。農業生產打破「以糧唯一」的單一格局,按貿工農綜合發展的方向調整農業生產布局,使農村經濟從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農業生產朝著集約化經營和外向型方向發展。
第二產業內部結構不斷向著新型化的方向轉化,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則有不同的支柱產業。特區成立的前10年,「三來一補」的加工業是第二產業的主體,「八五」時期建築業成為了第二產業中發展最為迅速的行業。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從1990年初起步,近10年得到迅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已成為深圳經濟發展第一增長點。1991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僅22.9億元,1998年達655.18億元,產值年均遞增54.2%,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8.1%提高到35%。隨著深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的不斷完善,深圳已經形成了計算機及其軟體、通訊、微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群,並在周邊地區形成了很強的產業配套縱深優勢。
⑧ 深圳新興行業有哪些/
高端電子技術
⑨ 深圳眾新產業運營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眾新產業運營有限公司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戰略的浪潮下應運而生,立足於中國的「設計之都」深圳這方沃土,致力於「創新驅動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實踐先行。深圳眾新產業運營有限公司致力於「創新驅動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實踐先行,提供以產業培育和發展為導向的「產業全價值鏈系統服務」。
法定代表人:黃超
成立時間:2015-09-29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711404066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盛平路歐意軒花園1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