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思維訓練
『壹』 創新思維訓練本課程涉及了哪些內容
在尚未涉及到校本課程開發這個概念之前,我一直這么認為:我們學校尚未形成一門正式的校本課程。但是,自從閱讀了吳剛平撰寫的《校本課程開發》一書,我對「校本課程開發」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校本課程開發的具體活動方式,包括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和課程創編六大類。因為我們平時所說的「校本課程開發」,指的是「校本課程」的「開發」,即把「校本課程」看作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對應的課程板塊,把校本課程開發設定在有限的活動范圍之內。它和「校本」的「課程開發」是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的。所以對「課程的選擇」這一方面並不涉及。
一、課程改編
課程改編是指針對原有課程准備對象不同的群體進行的課程上的修改。校本課程開發中的課程改編主要是指教師對正式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加以修改以適應他們具體的課堂情境。在一個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社會中,教師可能面臨越來越多的課程改編任務。
經常有老師為了教學的方便或出於經驗的考慮,通過增加、刪減、改變順序與重點等方式對國家課程等加以修改,從而更好地適應班級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比如:有的內容太難,放在這個單元學習,學生接受起來有點難度,所以老師把這一內容移到後面去教。還比如:某一課課文中出現了多個關聯詞,但是教學目標卻並沒涉及到關聯詞教學。老師憑借經驗,感到這方面的教學比較重要,那麼在教學中會比較注重關聯詞的理解和運用。這一些都屬於是課程的改編。我認為進行課程改編需要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但這些因素大致可以歸納目標、內容選擇、內容組織、學習經驗、學習資料等五大類。
二、課程整合
課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識體系而以關注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學習的課程開發活動。課程整合的目的是減少知識的分割和學科間的隔離,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識體系統一聯結起來,傳授對人類和環境的連貫一致的看法。課程整合的一個主要理由是必須減少因知識劇增對課程數量的影響,防止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如美國學校的社會學科就是作為一門課程來開設的,它把地理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有時還有歷史等串聯在一起。但是在我校,目前為止,只有在解決某一個問題時,需要用到其他學科的知識,而沒有專門的課程的整合。
三、課程補充
課程補充是指以提高國家課程的教學成效而進行的課程材料開發活動。課程補充材料可以是矯正性練習、報紙和期刊剪報、聲像材料、教學片和電影短劇、畫圖、模型、圖標、游戲和電腦光碟。這些材料有助於實現內在於正規課程中的課程目標。在學校這一級,教師既可以在市面上挑選補充材料,也可以與同事一道合作開發,或者獨立進行開發。
比如上一次毛老師執教《詹天佑》這篇課文,花了較短的時間學完課文,指導學生明白:《詹天佑》這篇課文就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來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接著老師又發給學生一張補充練習,上面印有另外一篇描寫人物的文章,然後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來學習這篇短文。這樣的目的,就是為了指導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來學習,是「學以致用」的充分表現。而這個「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來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正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不但要理解,寫作時也經常要用到類似的方法。這因為這項技能的重要性,光靠一篇課文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課程補充。
四、課程拓展
課程拓展是指以拓寬課程的范圍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開發活動。課程拓展材料的目標是拓寬正規課程,為學生提供獲取知識、內化價值觀的掌握技能的機會。這些東西與學生所學課程專題有關,但超出了正規課程所覆蓋的廣度和深度。
六年級學生在學習《一本男孩子必讀的書》之後,為了了解魯濱遜其人其事,領略他在25年的荒島生活中所提新出來的那種堅持不懈和創新精神,班級了開展了世界經典名著《魯濱遜漂流記》的漂流書閱讀活動。這樣的課程拓展,一是因為學生對此書特別關注,有著濃厚的閱讀興趣,二是還和學校的特色之一——書香校園的構建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圖書漂流活動,是我校的特色項目,是非常有創造性的閱讀活動。所以這樣的課程拓展,在政策上也是學校所允許的一種延伸性學習。
五、課程創編
課程創編是指全新的課程單元的開發。如突出學校特點的「特色課程」、「鄉土教材」以及時事專題。此外,學校為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變革和科技進步而開發新興的專題或學科領域,也屬於課程創編活動。
如我校的《朱棣文陪伴我成長》《成功與超越》這2本校本教材的學習。這2本書的內容,都是和「朱棣文」有關的,是為了彰顯我校的特色——「朱棣文精神」的,是安排進「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這一具體的科目中進行的。
還比如我校即將開始的學習,校本教材《仰望星空》。這一校本教材的學習,是為了配合我校天文台的使用,從而彰顯我校的科技特色的,被安排在「綜合實踐」這一具體科目中進行。
這2套校本教材的開發,是在學校這一層面上進行的,具有非常顯著的學校特色。
綜上所述,我校不是沒有校本課程,而是我們認識上出現了偏差。我們的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所作所為,都在開發校本課程,只是缺少了規范性、系統性,顯得有點隨意和零亂。
『貳』 創造性思維訓練途徑有哪些
繪畫 繪畫可以在畫架上畫,在桌上畫;可以是彩色畫,也可以是素描畫。在畫架上畫時,應將畫架放在一個比較好的位置上,可以看見一些新東西,並把它畫入畫中,在小紙上畫畫與在畫架上畫畫不同,它的特點是更容易處理、更普遍。兒童及要畫彩色畫,也要畫素描。要先替孩子准備好做圖用具,如蠟筆、濃與淡的鉛筆和粉筆等。
戲劇表演 兒童的表演是一種原始的戲劇。兒童記得自己曾見過的東西,記得自己經歷過得有意義的事情。他們能想像如何去影響成人的世界。在這種記憶和想像的基礎上,進行戲劇的表演。
剪貼和製作 再用雜亂和零碎的材料進行剪貼和製作時,膠水和糨糊是很有用的,不過要給兒童准備一塊濕布擦手,身邊必須准備很多材料,諸如針織品、紙、棉花、羊毛、砂紙、塑料片、草、松果、貝殼、羽毛以及所有可以想像出來的別的東西。這些材料形狀不同、色彩不同、結構不同,因此,可以粘貼成許許多多不同的東西。另一種粘貼活動的材料是用來搭建築物的材料
觀察大自然 經常讓孩子投入到自然的懷抱,觀看大自然的千姿百態,是一項開發創造性思維的行之有效的活動。觀察大自然要有系統性,要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里堅持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成人要幫助孩子觀察,幫助他們准確地說出所見到的東西。例如,在秋天,採集紛紛飄落的樹葉、果實和草;在冬天,量冰柱、堆雪人、滾雪球;春天時,可把新枝綠芽帶回家,讓孩子觀看上面的葉子和小花,在枝葉上找新芽,觀察樹、草、花的特徵。這些活動可以促進孩子的藝術能力。
『叄』 創新思維訓練
針對您提到的這個問題,可以有以下幾種解決途徑:
首先理清在孩子教育問題上,你認為自身目前存在哪些問題,逐個羅列出來,進行分析,從而找到解決方案;
1)不管處於何種階段,有一點是亘古不變的,如果想要孩子朝著好的方向發展,家長在教育上始終中堅持 「以身作則」。好習慣的養著,很大一部分來自父母的引導。比如多閱讀少刷手機,多帶孩子實踐少偷懶等等;
2)如果媽媽本身屬於脾氣比較急的,就得學習下情緒管理,可以多找下這方面的書籍來看,各方面提升下自己;
3)多設身處地為孩子考慮,換位思考,回憶當年自己處於初中這個時期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當年自己會希望父母以什麼樣的方式去處理,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屬於當前自己家庭狀況的方案;
4)你提及的「創新思維訓練」其實只是一個工具,就如同現在大火特火的「思維導圖」,任何東西都是需要實踐經驗的。
5)另外,建議多讀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這個對於孩子的教育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希望以上幾點可以幫助到你~
『肆』 直覺思維訓練屬於創造性思維訓練嗎
一、指導思想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為指導思想,本著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教育過程中開展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創造性思維是未來的高科技信息社會中,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開創性人才所必須具有的思維品質。學校如何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在加強學生全面素質培養的同時,注重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培養出來的人對,具有高素質、富有創造力,以適應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這是擺在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所以,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必須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二、培養目標1、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活躍學生的大腦。2、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應用。3、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三、拓展內容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獨立性思維品質、發散性思維品質以及想像力等。四、時間安排2008年至2009年度下學期。五、實施方法通過多種途徑與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1、集中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創造性數學思維的訓練,除了要注重研究學法,激發學生敢於創新的精神,鼓勵學生發表獨特見解外,還必須結合創造性思維的結構特徵,對學生加強各種思維的訓練。 (1)加強正向和逆向思維訓練 加強正向與逆向思維訓練,培養雙向思維轉換能力,是進行創造性數學思維訓練的重要環節。有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數學基本概念的過程中,在發展他們的概括、判斷、推理能力而形成計算能力的同時,學會了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思維的方法,但很多概念之間存在著互逆關系,如加與減,乘與除等。因此,在加強正向思維訓練的同時,要加強逆向思維的訓練,有意識地、適時地幫助學生實現由正向到逆向的思維方向的再現,使學生的思維擺脫單一化狀態,而呈雙向型。這對學生掌握知識,擴展他們的認識結構,培養其面對復雜數學情境而能正逆回環自如地思維的靈活性有十分理要的意義。只要不失時機地進行雙向思維的訓練,學生就會掌握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從中選取解決問題的捷徑,從而使創造性數學思維得到培養。 (2)重視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的有機結合 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是根據解決問題時思維的方向及方式而劃分的。集中思維是通過分析、綜合、判斷、推理得出正確結論的同一答案,有一定的模式可循;發散思維是沿著各種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途徑去探索和思考解決問題的。前者有利於思維的邏輯性和正確性,後者則有利用思維的靈活性和廣闊性。集中思維與發散思維既對立又統一,是創造性思維的兩種形式。在創造性思維的醞釀階段,從發散思維到集中思維,再從集中有機結合起來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才能得到發展。 發散思維的訓練方法,是在學生掌握集中思維的基礎上,有意識創設情景,讓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克服原有思維的束縛,積極地開展聯想。聯想是創造性思維的起點,加強聯想能力的訓練,可以為思維加工提供豐富的信息,在思維信息量上形成優勢。這樣不但可以使學生對已有的知識理解更加深刻,提高思維水平,而且學生思維的創造性成分會越來越多,思路越來越寬,方法越來越靈活。 (3)重視邏輯思維與直覺的有機結合 創造性思維,在一定意義上說,是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的統一。根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研究,數學能力強的學生,不僅具有較強的邏輯能力,直覺思維也很突出,他們對一些事物能有敏銳的觀察、迅速的判定、豐富的想像,並能有較快接觸到問題本質的能力。計算活動中必須把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創造性數學思維的結構是十分復雜的,它是各種思維的綜合體現,同時還包括了很多其他智力因素,如縝密的觀察、創造性的想像等。因此,培養學生創造性數學思維能力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必須結合內容貫穿在計算活動的始終。2、在各科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創造性思維拓展訓練。積極營造有利於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輕松愉快的學習、生活環境。在教育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的活躍輕松的氛圍。(1)創設思維情景,誘發學生的創造欲;(2)啟迪直覺思維,培養創造機智;(3)培養發散思維,提高創造思維能力;(4)加強課堂討論。 3、開展有利於拓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游戲活動。4、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不斷豐富實際經驗和體驗。5、開展第二課堂。以素質教育為基礎的第二課堂,可以讓學生的思維面更加活躍,對今後的學業有很大幫助。開設諸如圍棋等的第二課堂,對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十分有利。6、動員各種力量的參與和重視。應該動員和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積極力量,突出拓展創造性思維訓練工作的重要性、時代性、實效性。
『伍』 創新思維訓練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請分別舉例陳述自己對創新思維訓練方法的見解
創新思維訓練有兩個維度,一個是組織內集體訓練;一個是個人自我訓練。從訓練的過程講,有如何產生創新的想法,以及對想法進行篩選兩個階段。一般組織集體訓練最常用的激發創新想法方法是頭腦風暴。操作時,有以下幾個步驟。
1、設立目標,即要解決什麼問題
2、設立討論規則,比如別人提出想法時不能隨意打斷,鼓勵提出盡可能多的方案。
3、可以設立硬性指標,比如在規定的時間內(5分鍾),每個人必須提交給定數量的方案或想法(比如3個),緊迫感也是促使產生更多想法的因素之一。
4、收集整理和討論評估,給出更易實施的方案,大家一起參與討論。
個人自我訓練,也可採用頭腦風暴,操作上可以靈活些,但要注意隨時記錄下以備忘,因為好的想法和思路隨時都可能出現。
『陸』 創新思維訓練題答案
第二個是往水井裡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