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煤化工
❶ 煤化工項目,那裡的最火,對現代生產生活有什麼影響
一、發展中國煤化工產業的優勢: 1、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價格相對低廉中國已探明可開採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三,年產量居世界第一。品種以褐煤到無煙煤各個煤種,特別是低變質、中低變質煤種佔有較大比例。 2、國家政策支持,政府大力扶持,企業堅固的資金和技術後盾實行「節能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的能源政策。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煤化工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各級政府加大對煤化工項目發展的支持力度,政策傾斜獲得更多的資金投入,不少實力強大的能源企業也審時度勢有選擇地參與發展煤化工,加大投資,重視研發。同時,外資與民營資本也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大規模進入煤化工行業。大型高效潔凈加壓氣流床煤氣化裝置,新工藝超大型甲醇生產裝置,煤炭直接液化、間接液化裝置,煤基烯烴(MTP、MTO)裝置等各項商業化示範工廠的建成。 3、市場需求有保障,產業化前景樂觀新型煤化工產品主要是煤炭液化生產油品燃料,煤基甲醇、二甲醚進一步加工生產乙烯、丙烯等。生產上述產品不僅對平衡我國能源結構,解決石油短缺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而且有利於改變傳統煤化工的產品格局,實現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產品的相互補充。二、影響煤化工發展的制約因素: 1、周期長、投資高、技術水平高是煤炭化工本身的固有特性,要將其從不清潔的能源轉化為清潔能源及化工原料,所需的環節多、流程長、技術要求高、難度大,投資高。 2、資源量高度集中根據2003年公布的數據,國內煤炭基礎儲量排前15名的省區占總量的96.1%,其中排前3位的山西、內蒙和陝西佔61.82%,僅山西就佔有中國煤炭基礎儲量的31.29%。同時,中國煤炭資源的地區分布還有2個特點:一是煤炭資源儲存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呈逆向分布,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格局仍將長期存在;二是煤炭資源與水資源呈逆向分布,富煤地區大都缺水。3)環境污染嚴重煤直接燃燒的排放已成為中國環境的主要污染源。目前,我國SO2和CO2排放量分別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其中85%的SO2的排放來自於煤炭的使用。一次能源以煤為主給中國的環境保護帶來沉重的壓力。2發展煤化工面臨的機遇和風險2.1機遇1)目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工業化發展的中期,經濟結構化特徵日趨明顯,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時,許多替代能源的新技術大部分已有開發成果,其中許多已商業化或接近商業化。 2、受國際原油、天然氣價格上漲以及國內油氣資源不足、石油進口日益增加的影響,加速發展煤化工已成為煤炭和化工行業關注的熱點。 三、目前煤化工行業發展的現狀及其點評,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目前,國內部分煤炭企業和產煤地區把建設新型煤化工工程作為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方向,並在加緊實施以煤化工調整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 我國煤炭工業長期以來以結構零散、無序競爭為主要特徵,傳統的煤化工行業也是高消耗、高污染的行業。以簡單的擴張數量為主,不注重優化結構、治理污染的粗放式增長模式造成了煤炭資源的大量浪費。研發不足導致技術滯後煤化工行業持續發展的支撐力量在於技術進步。 另外,煤化工技術開發尚未被提升至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地位,我國煤化工技術與國外先進技術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技術進步速度也比較緩慢。 成本因素是導致煤化工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確定的風險。煤化工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受到以下多種因素的影響:一是石油價格,國際市場石油價格上漲導致石化產品的生產成本迅速提高,煤化工產品的相對投資價值隨之顯現,這也是觸發煤化工行業投資熱情的重要因素。國際油價會出現周期性的漲跌,因此煤化工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也會有周期性的變化;二是天然氣開發利用的制約,石油價格的高漲也引起了投資者對天然氣行業的關注。天然氣化工的市場前景同樣被許多投資者看好。天然氣的開發利用在某些領域內會對相應的煤化工形成替代關系;三是煤炭價格。國家為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率,改善煤炭工業的經濟運行情況和安全生產形勢,正逐步加大對中小型煤礦的整治力度,預計將有大批中小型煤礦被關閉。同時,隨著經濟發展,電力用煤要求將會快速增長,在此期間可能會出現煤炭產量的增加跟不上需求增長的局面,從而導致煤價走高,煤化工企業的生產運營成本增加,影響產品市場競爭力。3發展煤化工產業的對策我國煤化工產業應為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優質能源保障。 在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解決3個關鍵問題:(1)解決水供求不足,水資源是建設新型煤化工工程的重要基礎條件;(2)拓寬資金籌措渠道,實行投資主體和投資方式的多元化;(3)重視組織管理和培育高素質的技術隊伍,實行先進、科學、高效的管理和經營模式。 2)重視煤化工產品投資方向。現代煤化工產品大體可分為傳統產品和能源替代品兩大領域,對於前者應選擇那些與石油化工路線相比具有比較優勢的煤化工產品。能源替代產品是新型煤化工的潛在市場,前景廣闊,是今後發展的重點,主要包括以下產品類別:(1)煤制油;(2)醇醚燃料;(3)甲醇制烯烴和甲醇制丙烯。新型煤化工與傳統煤化工的區別主要在於:採用潔凈煤技術,先進的煤轉化技術以及節能、降耗、節水、治污的新技術來發展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領域。 3)注意投資區位的選擇。在項目選址時應側重於煤炭資源條件良好,煤種與規劃項目匹配程度高的地區。另外,如果當地煤化工發展具備一定基礎,也有利於項目投產後產業鏈的進一步延伸。依據上述條件,山西、河南、雲南、貴州、山東、安徽、寧夏、陝西、內蒙、新疆等傳統產煤大省、自治區在發展煤化工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區位優勢,而具體的工程項目必須著眼於坑口和煤、水資源條件具備的地區,直接將煤轉化為二次清潔能源及化工產品。 4)綜合發展「多聯產」系統是今後的發展方向。多產聯合系統的工藝方面將煤化工、發電、建材、冶金等相結合,產品方面應形成化學品、液體燃料、電力、熱力、煤氣、建築材料和金屬材料等關聯生產,以達到資源、能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環生產以及環境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具有規模化、大型化、一體化、基地化等特徵的多聯產裝置相對於單產的煤氣化裝置在綜合投資規模、生產成本、能耗等關鍵指標上展現出巨大優勢,是大型企業的發展方向。 5)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技術開發及其產業化加大投入、重視研發,積極支持和促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技術的開發及其產業化。在技術開發、工程化推進以及商業化運作等方面積累豐富的經驗,為今後大規模產業化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未來幾年的幾個重要的工程項目如下:(1)大型的高效潔凈的加壓氣流床煤氣化工程;(2)新工藝超大型甲醇及二甲醚產業化示範工程;(3)煤炭直接液化和煤炭間接液化示範工程;(4)煤基甲醇制丙烯、煤基甲醇制烯烴示範工程;(5)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及多聯產示範工程;(6)煤制合成氣與甲醇相結合的碳一化工系統工程;(7)煤制合成氣直接還原鐵礦石生產海綿鐵及多聯產示範工程。6)煤化工體系關鍵設備和材料的國產化保持煤化工行業的競爭力,必須降低煤化工項目的單位投資,其中不斷提高設備和材料的國產化率是重要因素之一。 幾個重要項目如下:加壓干法氣流床煤氣化裝置關鍵設備內件;超大型甲醇合成反應器;大型輸送設備;耐腐蝕、耐磨蝕的新材料及重要閥門、管件等;特殊儀表;新型催化劑。
❷ 傳統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怎麼區別
傳統煤化工涉及焦炭、電石、合成氨等領域。新型煤化工通常指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等。我知道一家名為惠生(南京)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的企業就以煤為原料,採用潔凈煤生產技術,長期供應清潔能源產品的新型煤化工企業。
❸ 新型煤化工 c1化工技術是指什麼
所謂的C1化工,指的是碳一化工。而碳一化工是指以含有一個碳原子的物質,如CO、CO2、CH4、CH3OH、HCHO,為原料合成化工產品或液體燃料的有機化工工藝。碳一化工產品領域包括合成氣合成燃料和燃料添加劑、合成低碳烯烴、合成低碳醇,同時也包括甲醇、甲醛、甲酸甲酯和醋酸及其它們的系列產品。
❹ 新型煤化工企業里,標桿企業有哪些
有不少呢,我知道抄一家惠生清潔能源就是典型的代表;惠生清潔能源以煤為原料,採用潔凈煤生產技術,通過緊密合作的方式,為下游的企業客戶長期供應高質量的一氧化碳、甲醇、氫氣、合成氣、硫磺等清潔能源產品;煤炭對於「貧油、少氣、富煤」的中國而言,是主要的化石能源,隨著社會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在全球對替代化工原料和替代能源的需求越發迫切、節能減排大勢所趨的大背景下,惠生清潔能源使用潔凈煤技術生產的煤化工產品不僅成本相對較低,而且對於中國減輕燃煤造成的環境污染、降低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有很大的意義。
❺ 新型煤化工是不是高新技術產業
按照國家高新企業認定辦法中規定:
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見附版件)內,持續進行研究開權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台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一)在中國境內(不含港、澳、台地區)注冊的企業,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並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二)產品(服務)屬於《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還有很多銷售收入方面的規定。我們國家的新型煤化工都是採用引進技術,研發都不再企業內部進行,而且企業不具備核心技術,所以很難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❻ 煤化工的中國煤化工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前瞻 技術進展
新型煤化工是指以潔凈能源和化學品為目標產品, 應用煤轉化高新技術,建成未來新興煤炭-能源化產業;結合煤炭資源開發和煤炭生產建設的發展,建成若干大型產業基地或基地群。新型煤化工是煤炭工業調整產業結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方向。
新型煤化工與傳統煤化工的區別:新型煤化工通常指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等等。傳統煤化工涉及焦炭、電石、合成氨等領域。
新型煤化工以生產潔凈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產品為主,如柴 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氣(以上產品見圖2--煤的間接液化)。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甲醇、二甲醚以及煤化工獨具優勢的特有化工產品,如芳香烴類產品。(以上產品見圖1)。還有電力、熱力等(以上產品見圖2--煤基多聯產示意圖)。
新型煤化工的特點
(1)以清潔能源為主要產品。新型煤化工以生產潔凈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產品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氣、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隧〉、電力、熱力等,以及煤化工獨具優勢的特有化工產品,如芳香短類產品。
(2)煤炭一能源化工一體化。新型煤化工是未來中國能源技術發展的戰略方向,緊密依託於煤炭資源的開發,並與其它能源、化工技術結合,形成煤炭一能源化工一體化的新興產業。
(3)高新技術及優化集成。新型煤化工根據煤種、煤質特點及目標產品不同,採用不同煤轉化高新技術,並在能源梯級利用、產品結構方面對不同工藝優化集成,提高整體經濟效益,如煤焦化一煤直接液化聯產、煤焦化一化工合成聯產、煤氣化合成一電力聯產、煤層氣開發與化工利用、煤化工與礦物加工聯產等。同時,新型煤化工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廣泛利用,推動現代煤化工技術在高起點上迅速發展和產業化建設。
(4)建設大型企業和產業基地。新型煤化工發展將以建設大型企業為主,包括採用大型反應器和建設大型現代化單元工廠,如百萬噸級以上的煤直接液化、煤間接液化工廠以及大型聯產系統等。
在建設大型企業的基礎上,形成新型煤化工產業基地及基地群,制砂設備。每個產業基地包括若干不同的大型工廠,相近的幾個基地組成基地群,成為國內新的重要能源產業。
(5)有效利用煤炭資源。新型煤化工注重煤的潔凈、高效利用,如高硫煤或高活性低變質煤作化工原料煤,在一個工廠用不同的技術加工不同煤種並使各種技術得到集成和互補,使各種煤炭達到物盡其用,充分發揮煤種、煤質特點,實現不同質量煤炭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新型煤化工強化對副產煤氣、合成尾氣、煤氣化及燃燒灰渣等廢物和余能的利用。
(6)經濟效益最大化。通過建設大型工廠,應用高新技術,發揮資源與價格優勢,資源優化配置,技術優化集成,資源、能源的高效合理利用等措施,減少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綜合經濟效益,選礦設備。
(7)環境友好。通過資源的充分利用及污染的集中治理,達到減少污染物排放,實現環境友好。
(8)人力資源得到發揮。通過新型煤化工產業建設,帶動煤炭開采業及其加工業、運輸業、建築業、裝備製造業、服務業等發展,擴大就業,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豐富的優勢。
甲醇生產化學品
以煤基生產化學品,主要是將煤先製成甲醇,再將甲醇製成其它化學產品(見圖2——甲醇生產化學品流程)。
a)甲醇制烯烴
甲醇制烯烴(Methanol To Olefin,MTO)是煤制烯烴工藝路線的核心技術,是將甲醇轉化為乙烯、丙烯的工藝。MTO工藝開辟了由煤炭或天然氣生產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的新工藝路線,是最有希望取代傳統的以石油為原料製取烯烴的路線,也是實現煤化工向石油化工延伸發展的有效途徑。
其中烯烴分離技術是整套工藝流程的核心技術,目前國內比較成熟的烯烴分離技術有——惠生MTO烯烴分離技術。該技術採用用一個非清晰切割的預切割塔把碳一及更輕組分與大部分碳二分開,預切割塔的塔頂出口氣體進入油吸收塔,用吸收劑(碳三、碳四或碳五)吸收碳二及更重組分達到碳一與碳二的完全分離。吸收塔底部出口的吸收劑送到預切割塔頂部進行再生。(見圖3)
MTO烯烴分離技術特點是
1、流程簡單,無深冷分離單元,無乙烯製冷壓縮機,設備投資少,能耗低;
2、採用切實有效的方法脫除氮氣、氧氣、CO和DME等含氧輕質氣體, 流程簡單、可靠,對原料中這些組分的變化適應能力強;
3、採用先進技術和合理的設計,在低能耗的情況下保證乙烯、丙烯的高收率;
4、採取有效措施防止系統內結焦和結垢以及安全措施,確保裝置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
5、整體流程由常規單元集成優化而成,各單元均有成功的生產運行經驗,技術安全可靠,無工業化風險。
b)煤制乙二醇
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戰略物資,用於製造聚酯(可進一步生產滌綸、飲料瓶、薄膜)、炸葯、乙二醛,並可作防凍劑、增塑劑、水力流體和溶劑等。合成氣制乙二醇是煤制乙二醇工藝路線的核心技術,是將合成氣經草酸酯加氫合成乙二醇的工藝。
❼ 什麼是新型煤化工
「煤化工」最近一次出現在官方文件里,是發改委下發的《關於加強東西互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意見》,要求「開發利用煤炭資源,建設大型煤化工基地」。 地方上,內蒙古提出了「到2020年把內蒙古東部地區建成國家重要的現代煤化工基地」的目標,並初步規劃在東部地區建設呼倫貝爾、霍林河、錫林浩特三個國家重要的現代煤化工基地。 其他地方也不甘落後,新疆、山西、安徽、雲南、寧夏、河南等省區也紛紛拋出壯語,積極籌建世界級煤化工基地。 這不禁讓人想到三年前傳統煤化工的窘境。 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經過化學加工使煤轉化為氣體、液體、固體燃料以及化學品的過程。煤化工分傳統和新型兩種,傳統的涉及煤焦化、煤電石、煤合成氨(化肥)等領域,新型煤化工通常指煤制油、甲醇、二甲醚、烯烴四種。目前國內傳統煤化工已有很長的歷史,新型煤化工才剛剛起步。 2004年以來,傳統煤化工開始過剩,發改委的文件指出,根據各地在建和擬建項目情況及未來市場需求預測,2010年電石和焦炭產能仍將大大高於市場需求。 產能過剩將會引發企業間的惡性競爭,導致產品的價格下降,經營風險顯著上升,因此,國家政策已經將其列為限制發展的范圍。化肥市場有限,已經飽和;焦化也受到國家的限制。 正當所有的輿論都對傳統煤化工喊停的時候,峰迴路轉,新型煤化工開始進軍。隨著國際國內投資者紛紛進入,新型煤化工開始從實驗室走向生產。 陳亞飛建議一些做傳統煤化工較成熟、規模大的企業逐漸向新型產業發展,積極走出去,充分利用已經具備的技術、人才、管理優勢,採用參股、控股等形式與西部煤炭富足地區進行合作,同時與科研院所聯合,尋找有市場潛力的項目,做好前瞻性准備,培育新的產品,慢慢轉型。 新煤化工時代 目前在建的新型煤化工項目有30項,總投資達800多億元,新增產能為甲醇850萬噸,二甲醚90萬噸,烯烴100萬噸,煤制油124萬噸。而已備案的甲醇項目產能3400萬噸,烯烴300萬噸,煤制油300萬噸。 從市場上看,石油資源短缺,油價一直高位運轉,以煤化工產品替代石油是一種趨勢;從戰略上看,石油是戰略資源,1/3靠進口,而且存在有錢買不到的情況,儲備石油很重要;從成本上看,4噸煤一噸油,有明顯的成本優勢;並且,在探明的能源儲量中煤炭佔94.3%,「缺油、少氣、富煤」是中國的基本國情,發展煤化工是必然選擇。 一個新的煤化工時代已經誕生。 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說,新型項目也是各有利弊。企業新一輪搶灘煤化工領域,存在很大的技術和資金風險,每個企業只能自己衡量,兩者相利取其重,兩者相害取其輕。其中,煤制甲醇、二甲醚已經投產,產量也位於世界前列。甲醇盲目發展的勢頭逐漸顯現,繼續發展下去,到2010年甲醇供應就將明顯過剩。另外,甲醇在替代交通領域原料上,存在熱值低、機械腐蝕性等難以克服的問題,所以關於甲醇汽油的相關國家標准遲遲不能推出。 發改委在2006年7月就曾發文:不再批准年產規模在300萬噸以下的煤制油項目、100萬噸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項目、60萬噸以下的煤制烯烴項目。 與甲醇的擔憂不用,同是替代交通領域的材料,二甲醚卻更為專家所認可,二甲醚是民用市場上最為成熟的替代燃料。發改委出台的關於煤化工產業管理意見上,也明確的將二甲醚定性為具備前景的能源替代品,適合中國能源結構的燃料。 煤制油和烯烴尚處在工業化試驗和示範階段,徐斌說,「還存在技術和工程上的風險」。 陳亞飛說煤制油是個高利潤行業,只要原油價格在每桶40美元就賺錢,由於國際石油價格高位運行以及石油的稀缺性,煤制油等能源替代性的煤化工有巨大利潤空間。 「煤制油只有我國和南非在做,只要有一條生產線成功,就是了不起的進步。」徐斌說。 煤制油和烯烴不是中小企業能做的,只有神華、兗礦等大型企業集團才能真正進軍這些領域。按照國家不低於300萬噸以下的要求,一萬噸要一個億的投入,一個項目至少要300億元。 目前國內首屈一指的是神華集團。2008年正式投產的內蒙古鄂爾多斯煤制油項目備受關注,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煤直接液化技術,由神華集團自主研發。規劃規模500萬噸油/年,一期工程的第一條生產線為100萬噸油/年,已被中國煤炭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列為煤化工示範工程。除了內蒙古外,神華在寧夏、陝西等地也有煤化工項目,年產52萬噸煤基烯烴項目是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規劃建設的重點項目,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以煤為原料生產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項目,計劃2009年竣工投產。在新疆,神華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持有新礦集團51%的股權,並與其開發千萬噸級煤炭液化項目。 中煤集團是繼神華之後的國內第二大煤炭企業,自2006年8月成立「中煤集團能源及煤化工技術中心」後,哈爾濱60萬噸烯烴、220萬噸甲醇項目相繼實施,預計投資達到百億元。另外,中煤也開始推進在鄂爾多斯的煤化工項目。 對於煤化工,兗礦集團顯得與眾不同。它選擇了海外發展,德國威斯特伐倫州的魯爾區被稱為世界「煤的故鄉」,兗礦集團在這里建成了魯西南煤化工基地。山東煤炭自己瀕臨枯竭,國家鼓勵兗礦這樣的大國企走出去。而兗礦對自己的重新地位也把煤化工列為了主業之一。 除了煤炭企業,煤化工熱也波及了其他央企。近期,山西晉城的煤化工產業就引起了中海油、中化集團極大興趣,兩大集團將聯袂在晉城煤化工產業中作戰略投資。另外,山東魯能、中國華電、國投集團等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也相繼在新疆等地簽訂協議,預計投資過千億元。
❽ 中國煤化工的前景
由於中國屬於富煤貧油少氣,隨著石油價格的高漲,煤化工在中國發展迅速。
目前,煤內化工除傳容統煤制焦外近幾年向新型煤化工發展,主要包括:煤制油(直接和間接法)、煤制醇醚燃料、煤制烯烴等方向。
目前,新型煤化工大多處於建設或工業試驗裝置狀態,煤制甲醇、煤制醋酸已有工業化生產,煤制油(神華直接法)目前尚未正式生產,煤制烯烴仍在建設中。相對石油化工而言,當國際油價在40美元以上時,煤化工有成本優勢。
由於煤化工對於水需求、二氧化碳排放、cod、二氧化硫排放較大,制約了其發展。國家在煤化工政策導向上一方面鼓勵大型示範工程,為替代石油做技術儲備,另一方面由於對環境污染較大,並不鼓勵一窩蜂搞煤化工。
❾ 新型煤化工有哪些特點
一、以清潔能源為主要產品。新型煤化工以生產潔凈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版工產品為主,如柴油、汽油權、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氣、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隧〉、電力、熱力等,以及煤化工獨具優勢的特有化工產品,如芳香短類產品。
二、煤炭一能源化工一體化。新型煤化工是未來中國能源技術發展的戰略方向,緊密依託於煤炭資源的開發,並與其它能源、化工技術結合,形成煤炭一能源化工一體化的新興產業。
❿ 新型煤化工產都有什麼樣的門檻啊
在新的核准目錄出台之前,年產50萬噸及以下煤經甲醇制烯烴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甲醇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項目,年產100萬噸及以下煤制油項目,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氣項目,年產20萬噸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項目都將被禁止。
惠生工程(中國)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教授級高工李延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相關部門有關煤化工行業規范的通知近幾年發布了不下4次,此前多是鼓勵建議,這次是明確禁止,尤其這次將審批權上收到國家層面,在規模上更提高了煤制甲醇的門檻。按照產業政策,政府鼓勵發展煤制油、煤制烯烴、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氣、煤制乙二醇五類新型煤化工項目。盡管主管部門在逐漸收緊和規范煤化工項目,但主要的煤炭資源區和大型能源企業都已經制定了未來5-10年的煤化工發展和投資規劃。其中,新疆、內蒙古、山西、陝西、貴州、寧夏將是未來煤化工大發展的主要省份。
據不完全統計,新疆已將36個大型煤化工項目列入自治區「十二五」規劃綱要,其中僅煤制天然氣項目就達20個,以40億立方米煤制氣240億元的投資來估算,這20個項目的投資就高達5000億元;陝西省也已經發布規劃,擬投資5000億元建設27個現代煤化工重大項目;作為老牌煤炭大省的山西,也將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投資8000億元發展煤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