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新型政黨制度

新型政黨制度

發布時間: 2020-11-23 11:29:55

A. 為什麼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具有歷史的必然性。

政黨制度是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政黨制度,是由該國的經濟、政治、社會、歷史發展等多種因素所決定的。各國政黨制度的不同體現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多樣性。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具有現實的優越性。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在共產黨執政的前提下,各民主黨派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政黨制度。它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和現實優勢,有利於加強全國人民的團結和發展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有利於正確處理社會各階層的矛盾,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定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服務。

三、西方多黨制不符合中國國情,我國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在西方國家,兩大政黨(通常它們又聯合其他小黨)交替上台,輪流執政,表面看非常民主,實質上都是這些國家資產階級內部矛盾斗爭、力量對比變化的結果;無論誰在台上,都不會根本改變這些國家資產階級專政的本質。

(1)新型政黨制度擴展閱讀:

優勢:

一、符合中國國情的新型政黨制度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在中國,政黨發展和政黨制度選擇經歷了漫長的過程。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從沒有政黨到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的誕生,從中華民國初年政黨林立到「政黨議會」在雜亂中宣告失敗,從蔣介石國民黨一黨專制獨裁到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結成統一戰線合作奮斗,中國人民在迎來新中國誕生的同時,也選擇確定了新型的政黨制度。

二、宣揚「政黨輪替論」是要取亂中國

國家建設和政治發展從來就不存在千篇一律的模式。政黨制度同樣如此。不尊重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不顧本國國情,盲目照搬別國政黨制度模式,決不會成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從生成之日起就受到各種敵對勢力的指責和詆毀,它的生命力在持續不斷的攻擊中磨練得越來越強大。

三、理直氣壯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

我國政黨關系的發展已經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軌道。理直氣壯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是黨和人民對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充滿自信的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凝結著黨和人民的政治智慧。我國不採取一黨制,也不採取多黨制或兩黨制,是因為確信順應歷史潮流、符合民心民意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具有巨大的優越性。

參考資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歷史必然和巨大優勢-人民網

B. 我國的新型政黨制度形式是什麼這一制度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一種新型政黨制度形式。第一,這一制度創立了一種嶄新社會制度形式。第二,這一制度創立了一種嶄新的政黨關系。第三,這一制度創立了一種嶄新的執政的方式。第四,這一制度創立了一種嶄新的民主實現形式。這一制度的基本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親密戰友。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其執政的實質是代表工人階級及廣大人民掌握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具有法律規定的參政權。其參政的基本點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 第二,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第三,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第四,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以憲法和法律為根本活動准則。

C. 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

一是民主性。

中國政黨制度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和實現形式之一,其民主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參與、利益表達和民主監督。與西方政黨輪替制度相比,中國的政黨制度具有更為廣泛的參與性。

二是穩定性。

從政治功能的穩定性來看,政黨的輪替本身就具有不穩定性。而中國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揮多黨合作獨特優勢,是團結合作關系而不是對立競爭關系,這就具有與生俱來的穩定性。

三是高效性。

中國共產黨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這就增強了全社會「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率和意志,成為其鮮明的特徵和優勢,這也是我國在經濟發展中能夠實現彎道超車、變道超車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是整合性。

在現代社會,政黨制度是實現政治整合和社會整合的重要機制。實現有效整合是政治進步、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中國政黨制度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合作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強大的整合功能。

(3)新型政黨制度擴展閱讀:

我國政黨制度的特點:

1、我國的政黨制度代表性更廣泛,執政的合法性更突出。

在政黨制度問題上,我們可以借鑒世界上一些國家政黨建設的好經驗。但是,從根本上講,政黨制度的確立和建設要從歷史出發,與國家現實情況相結合。

因而我國絕不搞多黨制,而是根據自身國情,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種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擴大公民政治參與的范圍,集中全社會的意志和智慧,使政黨的代表性更為廣泛,合法性更為突出。

2、我國的政黨制度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縱觀當今世界,凡是經濟發展、政治穩定、人民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其政黨制度相對來說都比較成熟、有效、符合國情,都有其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特定的文化傳統。

只有這樣,其政治制度才能紮根於國家、民族的深厚土壤之中,才能在國家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成為穩定社會、維系國民共識的正能量。

D. 我國現階段堅持和完善新型政黨制度形式有什麼意識

也不知道是我落伍,還是現代人太前衛,

你的句子有問題啊,

它的意義應當在於它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一種新的思路和方向.

E. 試述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一種社會主義的新型政黨制度。

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一種社會主義的新型政黨制度,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兩黨制或多黨制有根本的不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兩黨制或多黨制,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實質是資產階級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競爭在政治上的反
映。表面看來是不同政黨「輪流執政」,實際上只不過是資產階級把政權從左手換到右手,又從右手換到左手,最後受益的是資產階級而不是廣大人民群眾。
背景資料:「兩黨制」與「多黨制」。兩黨制是指資本主義國家中由兩個主要資產階級政黨輪流執政的政黨制度。而不是說,這些國家只存在兩個政黨。只是說有兩個主要政黨和政權發生聯系,它們交替執政,輪流坐樁。兩黨制最早產生於英國,在當代社會,最為典型的還是英國和美國的兩黨制。英國是議會制度下的兩黨制,即由在議會中席位最多的政黨組成內閣,成為執政黨,席位次多的政黨作為法定的反對黨,有監督政府的責任。美國是三權分立制度下的兩黨制。美國執政黨的標志不是在國會中佔有多數席位,而是贏得總統職位,由於總統與國會分別選舉,贏得總統選舉的政黨在國會中不一定佔有多數席位。
所謂多黨制就是在一個國家中存在著許多政黨,其中任何一個政黨都不能得到法定的多數單獨執政,而通常與其他政黨聯合行使政權的政黨體制。多黨制最早起源於法國。西方大部分國家採用的都是多黨制,像法、德、意都是典型的多黨制國家。
我國的政黨制度建立在公有制佔主體地位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具有如下特徵:
第一,我國的政黨制度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
第二,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以四項基本原則為共同准則,以實現不同時期的總任務為共同綱領,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共同目標。
第三,各民主黨派都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
第四,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以憲法為根本活動准則,各民主黨派都受到憲法的保護,享有憲法規定范圍內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F. 中國特色的新型政黨制度形成的標志是什麼

中國特色的新型政黨制度形成的標志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G. 什麼是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政黨制度,

「鄧小平理論概論」課在講到我國的政黨制度時,一些學生往往提出:我國為什麼不實行兩黨制或多黨制,而必須堅持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筆者就此問題談幾點看法。

一、資本主義國家採取兩黨制或多黨制是由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所決定的現代意義上的政黨制度,是在資產階級革命和資產階級代議制形成後出現的,是適應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產物。由於資本主義私有制和資產階級自私自利的本性,資產階級內部存在不同的利益集團,並且形成了各種政治派別。這些集團和派別由於共同的階級利益使他們聯系在一起共同剝削工人階級,共同維護資產階級專政,同時,各集團和派別間又為了各自的利益彼此爭權奪利,存在著尖銳的沖突。為使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政策能代表本集團的利益,並且平衡各集團的利益,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經過長期和反復較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形成了兩個或幾個勢力相當的資產階級政黨,出現了兩黨輪流執政或多黨聯合執政。這種制度從根本上適應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是資產階級各個集團間經濟利益矛盾的政治表現形式。
二、中國為什麼不能搞西方的兩黨制或多黨制

一個國家採取什麼樣的政黨制度,是由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所決定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有制或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制度,決定了在政黨制度上只能是以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為前提,否則就會改變國家的性質,至於社會主義國家是採取一黨制,還是採取共產黨領導

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這是由各社會主義國家的具體國情所決定的。中國的國情決定了中國只能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1.這是由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所決定的。西方國家的兩黨制也好,多黨制也好,執政的總是資產階級政黨,無論哪個政黨上台都不會改變資產階級的大政方針,都不會改變資本主義性質。在社會主義的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是以社會主義為其奮斗目標的,如果搞多黨制,容許資產階級性質政黨存在,一旦上台,就會改變社會主義性質。事實上,兩個性質根本不同的政黨,也不可能輪流執政。只要中國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就必然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中國由共產黨領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由共產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動搖了中國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亂,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67-268頁)

2.這是由中國的階級結構和階級關系決定的。現階段,我國有兩個基本的階級——212人階級(包括知識分子)和農民階級,他們之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並結成了一個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一致的共同體,這個共同體的總代表就是中國共產黨。我國雖然還有不同的階層、不同的社會團體和職業群體,但這種差別是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差別,是全局和局部的矛盾,不是政治原則、政治方向、政治目標的分歧。這種差別產生的矛盾不需要以輪流執政的方式來調節和緩和,可以通過民主、協商的方法加以解決。如果採取政黨斗爭的方式,只會加劇矛盾的激化。

3.中國搞兩黨制或多黨制,就會造成國家和人民的分裂,陷入動亂,造成社會發展的停滯和倒退。在中國,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會出現多個政治重心或權力中心,必然會出現國家和人民間的分裂,造成政局動盪和不安。民國初年,我國也曾政黨群起,但它們誰也不代表人民的利益,不過是軍閥利用的工具,根本沒有什麼民主政治可言。中國現在如果仍搞那一套,肯定會天下大亂,四分五裂,不僅危及社會主義事業,也會使中國的現代化成為泡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它根本不同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兩黨制或多黨制,也有別於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的一黨制。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與建設相結合的一個創造,是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冊,第821頁)。

三、在比較中認識我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

1.本質不同。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政黨制度是國家政治制度的中心,它反映社會各階級、階層的利益和要求。資產階級的兩黨制或多黨制,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即私有制經濟基礎上的,是資產階級實現其階級統治的工具。它既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共同利益,也反映了它們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名義上是兩黨或多黨,實質上是資產階級的一黨制。鄧小平明確指出:「資本主義國家的多黨制有什麼好處¡那種多黨制是資產階級西方國互相傾軋的競爭狀態所決定的,它們誰也不代表廣大勞動人民的利益。」(《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67頁)我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建立在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上的。我國的民主黨派已成為各自聯系的一部分社會主義的勞動者和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聯盟,他們是愛國統一戰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是多黨合作的基礎,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間沒有根本利益的沖突,各政黨都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斗。由於社會的、歷史的原因,我國還有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社會集團,他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在具體利益和要求上也存在差異,因而各民主黨派在與共產黨一起維護共同利益的同時,也要反映和維護各自所聯系的那部分群眾的具體利益和要求。這說明,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的合作是長期的;另一方面,多黨合作反映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愛國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具體的差異性。

2.政黨間的關系不同。資產階級的兩黨或多黨之間,是在朝黨和在野黨、執政黨和反對黨的關系,是政敵關系。在我國,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間是親密合作的友黨關系,是執政黨和參政黨的關系。我國的民主黨派有與共產黨合作的悠久歷史。民主革命時期,作為民族資產階級和上層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政治代表的民主黨派,在反帝反封建、建立民主富強的新中國的目標上與中國共產黨是一致的。中國的社會性質和民主革命的任務,決定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革命中的領導地位。共同的政治目標和國民黨反動派對中間力量的排擠,使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坦誠合作,並最終認同了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新中國成立後,民主黨派協助中國共產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積極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共同致力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這些充分表明,各民主黨派是與中國共產黨長期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親密戰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中,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這是由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所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核心地位的形成,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鄧小平指出:「我們的國家也是多黨,但是,中國的其他黨,都是在承認共產黨領導這個前提下面,服務於社會主義事業的。:,(同上,第267頁)我國民主黨派雖然不是執政黨,但是參政黨。民主黨派「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冊,第823頁)。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進行各種形式的協商,民主黨派在議政和監督中起著重要作用。民主黨派的許多成員在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中擔任重要職務,是名副其實的參政黨。

3.功能和作用不同。西方的兩黨制或多黨制,作為資產階級實現其政治統治的工具,其作用在於調節資產階級內部的矛盾,維護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有利於資產階級挑選自己的代理人。多黨角逐的熱點自然在競選,這種每隔一定時間定期舉行的政黨選舉活動,表面上喚起公眾的政治參與意識,使廣大公眾捲入到競選的漩渦之中,享受資產階級的「民主」,熱熱鬧鬧地為資產階級捧場,實際上所起的是欺騙人民的作用。在資產階級的兩黨制或多黨制下,有時也承認工人政黨甚至共產黨的存在,它們也可以進行競選。但在這種金錢選舉中,工人政黨沒有壟斷財團作後盾,得不到大量的金錢支持,自然難以在競選中取勝。在資產階級「民主」國家裡,並沒有哪個真正的工人政黨在競選中獲勝並長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服務於社會主義事業的。各民主黨派參與國家政權,參與國家重大問題的決策與討論,反映各黨派所聯系的勞動者和愛國者的利益、意見和要求,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民主的真實性和廣泛性。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既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又是合作共事的關系。這種關系,有利於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實現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的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能避免兩黨制或多黨制帶來的社會動盪,同心協力為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服務。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體現了我國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點。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是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於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促進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實現黨和國家的總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H. 如何理解我國新型政黨制度 大學毛概問題簡答

我們毛概就寫個論文就OK了,這些你問老師去吧還是。

I. 中國政黨制度的發展和創新有哪些

(一)特點

1、我國政黨制度特點之一:政治基礎----堅持共產黨領導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我國政黨制度特點之二: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是我國政黨的顯著特徵

3、我國政黨制度特點之三: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4、我國政黨制度特點之四:根本活動准則----憲法和法律。各黨派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5、我國政黨制度特點之五:根本任務----發展

6、我國政黨制度特點之六:政治協商,通過多種形式實行政治協商

(二)、我國政黨制度優勢

1、有利於加強和改善共產黨的領導。

2、有利於建設民主制度

3、有利於實現中國統一

總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發揮了共產黨的領導作用和民主黨派的參政作用,有利於實現我們的宏偉目標。

J. 《參政黨視角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主要特徵》講了什麼 怎麼解讀這篇文章

參政黨視角下,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主要特徵為了講什麼了?怎麼解讀這篇文章?如果想了解非常細致的了解,到網路去查詢一下,網路會給你一個詳細的解釋,你可以去看一下大家的評評論。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