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發明
⑴ 古代的四大發明是什麼
四大發明 [sì dà fā míng]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展開
四大發明是中國古代創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學技術,包括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四大發明的說法,源自英國漢學家艾約瑟。
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經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界文明發展史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中文名
四大發明
外文名
Four Great Inventions
內容
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
發明時間
東漢
影響
間接加劇全球化
快速
導航
發明磁針
南北兩極
春秋時代
四種方法
推測方位
發明造紙
造紙文化
發明火葯
發明印刷
源於唐朝
西漢時期
歷史意義
歷史起源
盡管中華文明有很多重要的成就都以「四大」「五大」等命名,如四大美人、四大古典小說、四書五經,四大發明的概念卻來源於西方學者,並在之後被中國人接受。義大利數學家傑羅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個指出,中國對世界所具有影響的「三大發明」:是司南(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葯。並認為它們是「整個古代沒有能與之相匹敵的發明。」1621年,英國哲學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書中提到:「活字印刷術、火葯、指南針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
1861~1863年,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將這些發明的意義推到了一個高峰,馬克思在《機械、自然力和科學的運用》中寫道:「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變成了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恩格斯則在《德國農民戰爭》中明確指出:「一系列的發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義,其中具有光輝的歷史意義的就是火葯。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英國漢學家麥都思指出:「中國人的發明天才,很早就表現在多方面。中國人的三大發明(航海羅盤(司南),印刷術,火葯),對歐洲文明的發展,提供異乎尋常的推動力。」
來華傳教士、漢學家艾約瑟最先在上述三大發明中加入造紙術,他在比較日本和中國時指出「我們必須永遠記住,他們(指日本)沒有如同印刷術、造紙、指南針和火葯那種卓越的發明」。這個發明清單被後來的著名英國生化學家、歷史學家和漢學家李約瑟發揚光大。
發明磁針
指南針前身——司南
指南針是用以判
⑵ 中國古代有哪幾大發明
造紙術、火葯、指南針、、印刷術
⑶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是
印刷術是宋代的畢升所發明
造紙術是漢代的蔡倫所發明
指南針是上古的黃帝所發明
火
葯是北宋的一個煉丹的人所發明
⑷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造紙術是漢代蔡倫發明的,
印刷術.是宋代畢升發明的,.
指南針.是上古的黃帝所發明
的
火.葯.是北宋的一個煉丹的人所發明
⑸ 中國古代十大發明有哪些
下面這十大發明是按照發明的年份排列的。請注意,它們都是發明和技術上的進步,而不是自然界的發現,雖然中國在自然界的發現上也有很多領先於西方的例子
-
比如,西方公認威廉姆·哈維與1628年發現了血液循環現象,但是中國公元前二世紀的文獻中就已經對此有了記載。
1.
條播
(公元六世紀的封建社會時期)
中國人大約在公元前六世紀時開始採用條播法。這種技術可以使莊稼長得又快又壯,同時也方便播種,灌溉,除草和收割。
2.
指南針(公元前四世紀的封建社會時期)
這個就不用說了吧,世人皆知的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3.
播種機(漢朝
-
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這個播種機被用來將種子以均勻的深度撥入地下,並以土掩蓋。歐洲同樣的發明最早出現於公元1566年,直到1800年前後才被廣泛使用。
4.
鐵犁
(漢朝
-
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帶有寬犁板的鐵犁的出現是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標志。直到17世紀這個技術才在英國和荷蘭出現。這項農業技術的出現導致食物的極大豐富,被很多專家認為是工業革命的先決條件。
5.
深度鑽井(漢朝
-
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中國於公元一世紀左右發明了深度鑽井技術,鑽探深度可達4800英尺(1.5公里)。他們所使用的技術和今天現代工程師使用的技術並無二致。中國古人用麻繩把金屬鑽頭綁在竹子編成的纜繩上,將天然氣引導地面做為制鹽的燃料。直到18世紀中期歐洲才出現深度鑽井。在美國,最早記錄的深度鑽井發生於1820年代的西弗吉尼亞州。
6.
船舵
(公元前202年
-
公元220年)
中國古代的航海術遠遠領先於西方。西方最早記錄的使用船舵的歷史開始於1180年,而中國人早在一世紀就開始使用設計復雜的船舵了。
7.
馬具(分裂時期
-
公元220年
-
公元581年)
在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公元四世紀)的楚國出現了木質的馬軛。這個重要的發明直到970年才傳到歐洲,而它的普及則用了200年時間。
8.
瓷器(隋朝
-
公元581
-
618年)
瓷器起源於隋代,其技術到唐代達到完美,宋朝時達到頂峰。中國的瓷器舉世聞名。直到1708年德國物理學家Tschirnhausen發明了歐洲瓷器中國對瓷器的壟斷地位才告以結束。
9.手紙(隋朝
公元581
-
618年)
紙張是中國的早期發明之一。最早把紙用作衛生用途開始於589年的隋朝。公元851年,一個阿拉伯旅行家驚奇的發現中國人不是用水而是用紙來清潔自己。而在1700年代晚期的美洲殖民地,人們常用的仍然是玉米核和樹葉。羅馬人則把海綿綁到棍子的一端用作清潔工具。
10.活字印刷
(宋朝
-
公元960
-
1279年)
這個也不用多言了。
⑹ 中國古代究竟有哪幾項大發明
中國人在歷史上至少為人類進步提供了二十二項原創性重大發明,如下:
1)粟作和稻作中國是世界三大農業起源中心之一。距今約近一萬年的農業革命以穀物種植為主幹,對中國上古文明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北方地區早期以粟黍為主,南方地區則以水稻為主,兩者都原產於我國,為先民們的主要糧食來源。袁隆平的超級水稻栽培技術堪稱世界級的原創性重大發明,可視作中國稻作在現時代的延續。
2)蠶桑絲織考古發掘表明,這一技藝之始創是在距今五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約與黃帝時代相當。作為蠶桑絲織的母國,中國的絲織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著名的絲綢之路對東西方貿易和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3)琢玉古語雲:「玉不琢不成器。」紅山文化、凌家灘文化、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都經琢制而成。那是一種以輪帶動作精細加工的工藝,可琢深孔和細如發絲的紋飾,是上古時期的一種高精技術。
4)漢字漢字是中國人無與倫比的一大發明。從陶文、甲骨文、金文到漢隸、楷書……漢字的創建和衍變,它的形、音、義之構成,都自成一格,與世界上其他文字迥然不同。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漢字將隨著中國的崛起進一步走向世界。
5)木結構營造技藝數千年來,中國人的居室、作坊、宮殿、廟宇均以木結構建築為主體而與歐洲古代以石構建築為主判然有別。它是中華民族的又一獨特創造,其建築形式與技藝諸如樑柱結構、榫卯聯接、前堂後室的格局,城市的中軸線對稱布局、斗拱、藻井等均自成體系,對中國的周邊國傢具有重大的影響,在現時代也仍有現實的價值和發展空間。
6)青銅冶鑄術中國的青銅文明雖較為後起,但技術上卻後來居上且自成體系。諸如具原創性的井巷木結構支護、豎爐、「硫化礦-冰銅-銅」冶煉工藝、分鑄法、失模法等技藝均由先秦礦師和鑄師率先發明,為創建位居世界前列的燦爛的商周青銅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
6)十進位值制記數法逢十進位、以所在位置定該數之值,稱作十進位值制記數法。中國至遲在春秋時期已經採用十進位值制記數和作四則運算。這是中國人在數學領域內的一項原創性重大發明,之後為世界各國所普遍採用。
7)以生鐵為本的鋼鐵技術中國早在春秋時期便已發明了生鐵冶鑄術,比西方約早18個世紀。從而創造了輝煌的鋼鐵文明。
8)中式烹調術中式烹調術在炊具、技法、菜式、餐具等方面都與西方大異其趣。諸如用鐵鍋炒菜,用筷子進食,至為豐富和色香味俱全的各色麵食細點、八大菜系、素席、葯膳以及著名的北京烤鴨等等,無不膾炙人口、彰顯著中國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的獨創、卓越與精緻。
9)中醫被譽稱為岐黃之道的博大精深的中醫體系約自周代起逐步形成,後經長期發展趨於成熟和得到完善。在五行生剋、經絡和臟腑學說的理論指導下,舉凡望聞問切、方劑、炮製、針灸、正骨等醫術無不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數千年來和藏醫、蒙醫等一道,為國人的健康、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貢獻。
10)髹飾髹飾是漆藝的古稱。中國是漆樹的原生地,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便用漆裝飾和保護器物。戰國漆器已有很高水平,所制器物為世所珍重。明代黃成所著《髹飾錄》是漆藝的最早專著。
11)制瓷中國是瓷器製作的母國,其英文名稱China即由此而來。原始瓷早在商代便已出現,青瓷燒制技藝至東漢趨於定型。之後,歷唐宋至明清,各類瓷器精彩紛呈,成為民眾居家必用之物,且大量外銷產生了世界性的巨大影響。
12)造紙術中國古代又一重大的原創性技術成就。發明與推廣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文字書寫載體及傳承方式,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為印刷術的發明與推廣應用創造了前提條件。
13)漏刻漏刻借水流量測度時間,漏指漏壺,刻為箭刻即有時間刻度的標尺。漏刻起源甚早,漢代將單壺沉箭法改成雙壺浮箭法,提高了它的計時精度。在公元18世紀以前,漏刻一直是世界上最精確的計時儀器。
14)印刷術印刷術由中國始創。從隋唐時期的雕版印刷到北宋的活字印刷。中國印刷術傳播到了韓、日等國,之後又被引入歐洲,對世界文明發展產生了巨大促進作用,這是國際學術界所公認的。
15)茶的栽培和焙制中國是茶樹的原生地。經過長期的實踐,人們逐漸掌握了茶樹栽培、茶葉焙制及飲用的成套技藝,養成了飲茶的習俗。唐代陸羽據此撰述了名為《茶經》的專著,被後人奉為茶聖。
16)指南針中國人早在戰國時期便具備了某些磁學知識。用磁針導航始自宋代。指南針和船尾舵、水密隔艙、對風力的有效利用等傑出發明為遠洋航行的航向把握、動力與安全性提供了保障,從而改變了人們對地球的認識,極大地擴充了人類文明的發展空間。
17)火葯火葯的發明與煉丹術有緊密的聯系,硫磺、硝石和木炭混合加熱的爆燃現象是在唐代發現的。黑火葯的配方首載於北宋曾公亮所著《武經總要》。其後由阿拉伯人傳至歐洲幾經改進,在軍事上顯示了巨大威力,並在工業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18)深井開鑿技術四川自貢地區至遲自宋代起即開鑿小口徑的卓筒井,用以汲鹵煮鹽。之後,約於明代發展成使用沖擊式頓鑽法以及泥漿提升、固井防塌、鑽具打撈等技法的成套深井開鑿技術,至清代井深可達千米,是為現代油氣深井開鑿之先河。
19)水運儀象台由蘇頌、韓公廉於公元1092年創制的水運儀象台,是以水為動力、由一系列齒輪機構傳動、集天象觀測、演示和計時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天文儀器。是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鍾,也是古代最大最復雜的機械裝置,標志著中國中古時期天文儀器和機械設計製作所達水平。
20)珠算算盤是最早的計算器之一。「珠算」一詞始見於戰國,但用算盤做珠算成熟於宋代,有《清明上河圖》所繪實物為證。這一發明極為卓越和獨特,充分表現了中國人的巧思和想像力。
21)火箭由噴射推進的火箭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至遲在公元13世紀上半葉,筒式的飛火槍已在戰爭中使用。明代火箭武器的射程可達三四百米,並出現了集束式火箭、飛彈型火箭、二級火箭和往復式火箭的雛形,是為現代火箭和導彈的先導。
22)曲發酵釀造技術白酒、白蘭地、威士忌並稱為世界三大蒸餾酒。其中,唯獨中國的白酒是由人工制曲、用內含黴菌和酵母的曲種來發酵的,這是人類最早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工程實踐。這一技藝還廣泛用於醋、醬和醬油的釀制。韓國的大醬、日本的醬湯也都源自中國。
⑺ 中國古代的大發明家有那些
第一名:萊昂納多·達·芬奇(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計算器
提到達·芬奇和他的發明時,你最好問這樣的問題:「什麼東西不是他發明的?」因為他發明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達·芬奇的工作日誌里繪有許多東西的設計圖,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計算器的設計。試想如果缺少簡單的復雜的數學運算,那科學將會是什麼樣子。
達·芬奇堪稱文藝復興開山鼻祖,他能畫(比如傑作《蒙娜麗莎》),能雕塑,也能發明。他那至今令全世界著迷的日記,描繪勾勒了從人體到直升機和坦克的很多事物。
最酷的事實:達·芬奇日記長達13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2005年,一名英國外科醫生還利用達·芬奇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這件事情本身就讓人吃驚,你若知道達·芬奇當時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一點概念都沒有時,那簡直就是驚詫了。
第二名:尼古拉·特斯拉(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無線電
雖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沒有因此得到認可,但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最終還是肯定了他的專利申請,確認是他而不是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
特斯拉也許就是為標新立異而生的。雖然他發明的一種稱做「交流電」的輸電方法應用至今,其實他研究的焦點集中於電的理論應用(遺憾的是許多研究成果仍停留在繪圖板上)。就是這個總是自己製作實驗設備(比如用來聚集電能的著名的特斯拉線圈)的特斯拉,提出了范圍涉及從X射線到地震儀的一系列觀點。
最酷的事實:特斯拉直到生命快要結束時還在研究一種致命射線。他的觀點聽起來有點象科幻故事,美國聯邦調查局確實也看不出什麼有趣的東西,結果胡佛總統只好下令將特斯拉的科研資料收走並宣布為「絕密」。
第三名:亞歷山德羅·伏特(義大利)
最著名的發明:電池
伏特雖然沒有發現電,但是他卻想出了一個可將電攜帶的好點子。要知道「伏特電池」可是現代電池的先驅。
伏特一生職業都在搞電的東西。早期他發明了起電盤(即一次充電單板電容),一年之後致力於封閉室燃氣點火發電實驗,在此過程中他發現了沼氣(甲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種氣體。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卻是「伏特電池」,其實就是一堆鋅片和銅片交互排列,再加上兩種金屬片之間為增強導電性而浸了鹽水的布料而已。但就是這種粗陋的電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屬-化學組合生電的奧秘。
最酷的事實:1810年,拿破崙授予伏特伯爵稱號,以表彰這位偉大的義大利發明家。但榮譽並未就此打住,1881年,以其名字作為電壓的單位「伏特」。
第四名:亞歷山大·貝爾(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電話
「你能聽到我講話嗎?」
「是的!」
我們能聽到對方講話,多虧了亞歷山大·貝爾發明的電話。
現在有那麼多的電話提供商,但正是亞歷山大·貝爾的功勞造就了世界第一個(也是實力最強的)電話公司——貝爾電話公司。貝爾並不只是個單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調(實際上他在自己屋裡就搞了原始的空調系統)、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該概念導致生前從未見到的創新發明——電腦)等。
最酷的事實:亞歷山大·貝爾還是世界上第一個金屬探測器的發明者,他組裝這個裝置是為了發現美國總統詹姆士·加菲爾德體內的子彈。結果探測器倒是能工作,不過就是定不出子彈的位置,因為檢查時加菲爾德總統躺在了一張金屬架床上。
第五名:艾薩克·牛頓(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微積分
如果你費好大勁總算上完了高等數學課程,那你或許就不會是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熱心崇拜者,因為你遇到的難題基本上就是他的錯——是他發明了微積分。
如果你現在學習物理,無論是談到重力問題(一個蘋果從樹上下落的故事,不管真假,確是一個有力的例證),還是光線和光學原理,你還得從艾薩克·牛頓爵士的研究成果開始。牛頓第一個提出「光是由粒子構成的」,這原理讓他研製出了反射望遠鏡(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此外,牛頓還在聲、熱原理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
最酷的事實:人們很容易認為科學家就是一群不問世事的實驗室「耗子」,不過牛頓是個例外:他曾給英格蘭國王當了將近兩年的法官,干著處決假幣偽造者的買賣。他這段法律生涯快結束的時候,手下還有10個待處決的罪犯。
第六名:霍華德·休斯(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飛機設計
霍華德·休斯並沒有發明飛機,他作為「環球航空公司(TWA)之父」主要寫了些關於航空公司的書籍。如今環球航空公司雖已成歷史,但航空旅遊業多虧有了霍華德·休斯才興旺發達。
他曾經對客機提出了一系列的創新設計。比如他重新設計了「H-1」,使可收放式起落架、連桿和連接件等收進機體內部,從而減小了飛行中的空氣阻力。這種創新改進對二戰時期的一系列戰斗機設計都有影響。
說霍華德·休斯是個怪人那是貶損他。他可是出身於著名發明家之家,其父親老休斯發明的油井鑽頭可讓採油設備採到了以前人們接觸不到的資源。霍華德·休斯晚年低調隱居,在年輕風光之時卻是征服航空界和好萊塢的大人物。無論是開發水陸兩棲飛機,還是幽會好萊塢紅星凱瑟琳·赫本或貝蒂·戴維斯,他總是那樣我行我素。
最酷的事實:1972年,休斯受雇於美國中情局,為中情局的一次行動打掩護。這次代號為「珍妮佛計劃」的行動,目的是打撈在夏威夷海域沉沒的蘇聯潛艇。這次行動的效果有限。1975年,一名強盜搞走了休斯的一些秘密資料,將其與中情局的瓜葛抖了出來。
第七名: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雙焦距眼鏡
我們都知道閱讀是根本,但看卻是讀的先決條件。多虧了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的雙焦距眼鏡,即使視力低於20/20的人也能瀏覽網站的網頁。在寫作《可憐的理查得編年史》,幫美國贏得法國的承認(此舉可是扭轉了美國革命的形勢)和到處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當空兒,富蘭克林還是對科學做出了相當重要的貢獻。我們許多人或許記得社會研究課程里描繪他在暴風雨中放風箏的畫面。這個實驗讓富蘭克林了解到許多電的知識,也給我們帶來了避雷針。
最酷的事實:發明家和「種馬」(愛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往往不會扯到同一個人身上,但本傑明·富蘭克林卻是個例外。他是他那個時代最能對女人大獻殷勤的男人,而且他在法國女人中的好人緣也確實有利於美國事業。
第八名:詹姆斯·瓦特(英國)
最著名的發明:改進型蒸汽機
今天我們是不會把蒸汽當作主要能源了,可回到工業革命早期,蒸汽卻是大出風頭的時候。詹姆斯·瓦特花了大量時間改進蒸汽機,驅動世界向前進步。
瓦特雖沒有發明蒸汽機,但卻能讓蒸汽機為人工作。事實上,正是瓦特的創新改進使世界發生了從農業為主到工業為主的重大轉變。除對動力和機器做出如此大貢獻外,瓦特還發明了旋轉機和一種可自動調整機器轉速的被稱作「飛球」的裝置。
最酷的事實:功率的單位「瓦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一直被公認為是世界最偉大工程師。
第九名:約翰內斯·古騰堡(德國)
最著名的發明:現代印刷術
約翰內斯·古騰堡要把所有的小東西拼湊一起,做成了一台活字印刷機。在你意識到他的印刷術可能會掀起一場信息革命這樣的事實之前,你覺得他的想法似乎有點不那麼偉大。
我們誰也不知道《聖經》出自何人之手,但知道其出版發行者的名字:古騰堡。沒錯,此前中國人活字印刷已用了幾百年,但古騰堡是第一個將字印成書籍出版,而不是絲帛書。這項創新使范圍更廣的人能夠接觸到知識,從而催生了「啟蒙時代」。古騰堡作為發明家數一數二,但作為一名商人卻是倒霉蛋。他的印刷術改變了世界,但這並沒有讓他發財,而且在一場狀告自己出資人的官司中,他連這項技術的發明權也丟掉了。
最酷的事實:在債務纏身的困境中,古騰堡靠給美因茨大主教「打工」艱難度過晚年,大主教給他提供食宿,以幫他戒掉嗜飲惡習。
第十名:托馬斯·愛迪生(美國)
最著名的發明:燈泡
再沒有比燈泡更能代表創新的發明了。事實上,愛迪生的發明對世界造成如此深遠的影響,以至於被戲稱為所有偉大思想的象徵。
人們一想到愛迪生很容易把目光聚到燈泡上(他實際改進並使之可行的一個發明設計),其實他真正的意圖是給燈泡通電讓其發光。1882年,愛迪生創建了世界第一個輸電公司,將電送往曼哈頓區的59家消費者。在JP摩根和范德爾比特家族財團的支持下,愛迪生也利用自己的知識給世界提供了早期版本的股票機。
最酷的事實:愛迪生的晚年迷上了一種流行的時尚節食法,即每3小時只喝1品脫牛奶。好在愛迪生沒有將他的知識用在人體生命科學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