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誰創造了文字

誰創造了文字

發布時間: 2020-11-23 12:32:49

① 文字是誰發明

在中抄國,傳說文字是由倉頡發明的。
《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② 是誰發明的文字

倉頡造字 倉頡,姓侯剛,號史皇氏,黃帝時史官,漢字創始人,被尊為「造字聖人」。今南樂縣城西北35華里吳村有倉頡陵、倉頡廟和造書台,史學家認為倉頡生於斯,葬於斯。 相傳 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 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了舟、車、弓駑、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傳說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現在陝西省雒南縣),臨於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見一支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幺? 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倉頡造字成功,發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聽到鬼哭魂嚎。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為倉頡造成了文字,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自然值得慶賀。但鬼為什幺要哭呢?有人說,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 有一次,倉頡就是從這些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的史實出了差錯,致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事後,倉頡愧而辭官雲游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三年後他回到故鄉白水楊武村,獨居深溝「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字。 倉頡的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狀造出來的。譬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紅圓的模樣勾的;月字是仿著月牙兒的形狀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倉頡首創文字的事後來被黃帝知道了,他大為感動,乃賜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後來,上天知道了這件事,下了一場穀子雨獎勵倉頡。這便是人間穀雨節的由來。 從白水縣城出發,沿渭(南)清(澗)公路下洛河,然後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車在高原的溝岔間跑了一個小時左右,才來到了倉頡廟所在的史官村。這座已有1800餘年歷史的倉頡廟已被國務院正式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倉頡陵在吳村西側,與倉頡廟西東相望,是一個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存。陵前翁仲,石獅俱存,並建有石坊,上書「倉頡」二字。倉頡廟,始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碑刻記載,「歷漢唐以來,未嘗稍替」。如今看到的倉頡廟是明清時的建築,佔地約兩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對,雕刻精美雅緻;山門、二門皆為硬山式建築,拜殿、正殿和寢閣大方美觀。還有明代名人篆額題聯和倉頡夫婦的石雕。廟內碑刻林立,松柏蒼翠,楊柳依依,樓台亭閣鱗次櫛比,整個建築雄偉壯觀 告別「結繩記事」的年代 中國古書上有「結繩記事」、「契木為文」等記載,這是早期記事常用的方法,可惜這些物質無法長久保存下來,所以當時的記事情況已無法知曉了。但安陽小屯發現了十五萬片甲骨卜辭,在龜甲與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總字數達到3500個上下。從甲骨文字結構來說,除了象形以外,形聲、會意、假借等比較進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應用。可見在三千餘年前的商代文字已達到了相當完備程度,那幺在它以前一定有個更長的發展過程。 考古發現證明,中國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龜甲上刻劃符號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發現了在陶器上刻劃的符號有數十種之多,其中有些與甲骨上所見的字類似,因而有人認為它們就是早期文字。至於在龍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發現的朱書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國的漢字至少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文字的出現既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不斷積累、不斷總結的結果,所以倉頡很可能是總結整理文字,為漢字的形成作出了貢獻的一個代表人物。

③ 是誰創造了文字

倉頡。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據《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號倉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倉頡在位期間曾經於洛汭之水拜受洛書。

(3)誰創造了文字擴展閱讀

倉頡造字的故事:

一天,倉頡路過一個三岔路口時,見幾個老獵人在為走哪條路而爭論不休。一個獵人堅持往東,說東邊有羚羊,一個獵人要往北,說北邊可以看到地上追到鹿群,一個獵人偏要往西,說西面有兩個老虎。倉頡一問,幾個獵人是看到地上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

倉頡靈機一動,既然野獸能代表腳印,那麼符號便能代表事物。他高興的跑回家,開始創造了各種符號。倉頡依照太陽圓圓的模樣造成了「日」字,仿照月牙的形態造了「月」字,按照人的測影創造了「人」字,這些符號被創造出來以後,大大方便了記事的管理。

就這樣,文字便漸漸產生了,各項知識和技術被記錄了下來,人類脫離了口傳身教的階段,逐漸過渡到了文明時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倉頡

④ 是誰創造了漢字

倉頡也稱蒼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是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後人尊為中華文字始祖。但普遍認為漢字由倉頡一人創造只是傳說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公元前1400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

⑤ 文字是誰發明的

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有3000年的歷史。由於甲骨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我們可以推斷漢字的發生一定遠在3000年以前。漢字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階段。從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個階段;從秦漢時代的隸書以下是另一個階段。前者屬於古文字的范疇,後者屬於近代文字的范疇。大體說來,從隸書到今天使用的現代漢字形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從漢字跟漢語的關系看,漢字是一種語素文字。從漢字本身的構造看,漢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聲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記號組成的文字體系。

相傳發明文字的,是一個叫蒼頡的賢人,漢代的《淮南子》這本書上記載,在蒼頡製造文字的時候,是「天雨粟,鬼夜哭」。這個出現這種非常特異的現象,就是說製造文字的時候,天上往下掉糧食,下糧食雨,鬼神都在夜裡邊痛哭流涕。拿我們現在的話說,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這樣一個壯舉。
傳說是黃帝時期的史管倉頡所造,距離今天已經有5000年歷史了。

文字的出現在人類歷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文明諸要素中,文字產生是最重要的標志。因此,中國古代在什麼時候發明了文字,一直是人們關心的問題。傳說黃帝史官倉頡發明了漢字。史實雖無法詳考,但它反映了漢字的出現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國古書上有結繩記事、契木為文等記載,這是早期記事常用的方法,可惜這些物質無法長久保存下來,所以當時的記事情況已無法知曉了。但安陽小屯發現了十五萬片甲骨卜辭,在龜甲與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總字數達到3500個上下。從甲骨文字結構來說,除了象形以外,形聲、會意、假借等比較進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應用。可見在三千餘年前的商代文字已達到了相當完備程度,那麼在它以前一定有個更長的發展過程。

考古發現證明,中國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龜甲上刻畫符號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發現了在陶器上刻畫的符號有數十種之多,其中有些與甲骨上所見的字類似,因而有人認為它們就是早期文字。至於在龍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發現的朱書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國的漢字至少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文字的出現既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不斷積累、不斷總結的結果,所以倉頡很可能是總結整理文字,為漢字的形成作出了貢獻的一個代表人物。

⑥ 是誰創造了文字

我們的祖先創造了文字 人類字元或文字的演變(是指每一個最基本的原始字元,不是指後世的人們,根據字根和筆劃所造出來的文字,也不是指拼音文字領域里直接用字母編造新詞的過程。但大多數字元在人類的原始時期已經創造出來的,故把這種思維理解為原始文明的發展過程,也不是沒有道理),大致經歷了這樣幾個步驟: 第一步:只有視覺意義的圖畫文字。這種圖畫文字或符號,通常會比較完整的描述物象。這一階段,人們根據自己所能見到的物象,直接在地上或其他材質上,用十分簡單的工具,描述物象實景,以便使不同時間和不同空間的人能夠看到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無論作什麼努力,這些符號的痕跡肯定是無法「考證」的。因為那時的人們,只是想表達自己當時的意思,並沒有想到給後人留下「物證」,更不可能有照相、錄相、記錄技術。如果有人非要尋找這類證據,看看幼兒塗鴉、繪畫寫生也就能夠理解了。 第二步:有視覺意義和簡單發音訊號的象形符號。它僅描述物象的主要特徵,現在還能看到的納西文字,以及在美洲發現的瑪雅文字,就帶有這個特徵。比如,畫羊,只畫羊角;畫手,只畫五指;畫腳,只畫腳趾;畫房子,只畫輪廓;畫人,只畫站立張開四肢的樣子等。這時的人們,通常會用不十分確切的「讀音」稱呼這個符號,直到多數人能夠發出差不多的「音」時,這個符號便有了自己的「稱呼」了,也就具備了原始的形聲字特徵了。 第三步:同時兼有視覺效果和明確讀音的形聲字。最初是以不規則、不穩定的線條或粗糙符號,抽象描述物象,並且按照約定的發音或讀音在人群中進行交流與使用。後來,所使用的線條或符號越來越趨於規范與統一。早期的岩畫文字、楔形文字,以及現代還在使用的雲南麗江「納西文字」、湘西南的「江永女書」等,都屬於這個階段的文字。在漢字領域,因為發展的迅速與快速,直到目前,人們能發現最早的方塊字史料,也只有甲骨文、或陶文、或金文了。但甲骨文、陶文、金文已經遠遠先進於這一階段的文字。在甲骨文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只管拚命生活與生產,努力使自己盡量適應大自然,故沒有為後人留下可以考證的「字元記錄材料」。其實,從歷史發展來看,有無「字元歷史材料」都不能否認這樣的史實:在甲骨文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為著能夠使用「規范、容易使他人辨識的符號」,肯定經歷了漫長的摸索與思考,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與努力,也展示了祖先們的偉大聰明才智。 第四步:規範字元時期的「大分裂」。即是說,在字元走向比較規范的階段,不同地域的人們,先後形成了兩個差異很大的發展方向:一個方向以原始字元為字根,繼續沿著「視覺特徵為主」的象形文字方向發展,形成以漢字(方塊字)為主體的視覺文字體系;另一個方向是從原始字元中抽象出一些比較有特色、有明確代表意義的有限字元,作為基本字元,開辟出一條以讀音和聽覺為主要特徵的「字元拼寫」道路,形成了以拉丁字母等為主要特色的「拼音文字」。 曾經一些有意沿著「象形文字發展」的古老民族,因為外來勢力的徹底入侵而徹底消亡了,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印第安人、古美洲(中美洲的瑪雅圖畫文字,只是近現在發現了一些痕跡,其實早已滅絕了)等。同時,正因為華夏文明、中原文化、黃河文明的崛起與強大,漢字即方塊字才得以完全的保留下來,並且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在字根與筆劃的組合過程中,已經發展為十分龐大的「漢字世界」,也才能使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得以順利、持續走向今天,並且依舊保持著生機勃勃的景象。不難預測,因為漢字的視覺特徵、單音節、延續思維等特點,必將承擔著未來人類主體文字的歷史重任!

⑦ 文字是誰發明的

除了倉頡造字之外,伏羲造字是漢字起源傳說中最早的。
伏羲是古代傳說中先於黃帝和神農的君主。《史記》對伏羲的記載是:「人生之始也,與禽獸無異。知有母不知其父,知有愛而不知其禮。卧則吱吱,起則吁吁;飢則求食,飽則棄余;茹毛飲血,而衣皮革;太昊始作網罟,以佃以漁,以贍民用,故曰伏羲氏。養犧牲為庖,又曰庖羲氏。」《通鑒綱目》記伏羲「畫八卦,造書契」。《史記》中還說:「太昊(伏羲)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紋)章,地應以龍馬負圖。於是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中觀萬物之宜。始畫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為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作書契以代結繩之政。」
傳說中的伏羲氏的領地在現在的黃淮流域,從這一帶遺留至今的古代繪畫和墓葬繪畫中,到處都能看到古代遺留下的大鳥的圖騰,這是伏羲氏後代的標志。這說明在遠古時期,大約在一百萬年至六千年前,一個以鳥為圖騰的部族已經在中、東部興起,「氏」可能是他們中心氏族的名字,後來經過幾千年的歷史進程,壯大為一個統一的部落聯盟體。所謂伏羲造字之說,就是指伏羲聯盟體的一支東夷人,他們在進入龍山文化時期(約七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文字創造活動。
伏羲氏造書契的傳說,說明在古代的伏羲氏部落中,已開始了紋文記事和所謂的圖畫文字和圖示文字即使用表意符號記事。
在一萬年至六千年前的中國大地上,象伏羲氏部族這樣的聯盟體很多,最強大的除了神農氏以外,還有少典氏、有熊氏等。這一漫長的歷史時期是文字逐步形成和正式創造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各個部族都在創造自己的文字。

⑧ 文字是誰創造的

倉頡頂多是個搜集整理的人,是象形字轉變來的,由結繩記事而來。我要說是內蒙古陳召煥創造的,能信嗎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