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宇宙是誰創造的

宇宙是誰創造的

發布時間: 2020-11-23 12:52:05

『壹』 宇宙是誰創造

千百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社會,在無法解釋的情況下,人們只好把目光集中在神的身上,認為是神創造了宇宙和整個人類世界。在科學不但發展的今天,這個觀點依然不時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宇宙大爆炸理論」就是這種觀點的體現。 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在發現力學原理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力學三定律理論,並進而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理論,開創了古典物理學的輝煌時代。但是在解釋關於第一推動力是如何產生的問題時,這位偉大的科學家陷入了困惑之中,因為在他那個時代是無法從理論上找到合適的答案的,於是他把宇宙第一推動力歸於上帝,認為是上帝推動了宇宙的最初運動。 顯然教會非常認同這一觀點,這和《聖經》中強調的觀點是相同的,即上帝創造了一切,這也是創造學說產生的基礎。過去,創造學說統治著學術界,使學者們都不敢越雷池一步。達爾文首先打破了創造學說的壟斷地位,他提出了「物種進化學說」。雖然達爾文只是在生物進化理論方面否定了上帝造人的觀點,但他的理論所造成的影響使巨大的,從根本上動搖了創造學說的理論基礎,使科學發展史觀佔了上風。 然而我們那些科學家總是無法解釋一些最關鍵的問題,而正是那些最關鍵的問題使科學發展觀陷於尷尬的境地,「宇宙大爆炸理論」即是如此。1927年,比利時天文學家勒梅特提出了宇宙膨脹理論,也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是這樣解釋宇宙起源的:整個宇宙最初聚集在一個「原始原子」中,後來發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開,形成了我們的宇宙。 大約在150億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質都高度密集在一點,有著極高的溫度,因而發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後,物質開始向外大膨脹,就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宇宙。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復雜的,現在只能從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描繪過去遠古的宇宙發展史。在這150億年中先後誕生了星系團、星系、我們的銀河系、恆星、太陽系、行星、衛星等。現在我們看見的和看不見的一切天體和宇宙物質,形成了當今的宇宙形態,人類就是在這一宇宙演變中誕生的。 在「宇宙大爆炸理論」中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初宇宙的那個點是如何產生的。根據大爆炸理論,星系連同其它所有的恆星和行星都產生於一個所謂有的奇異點。這個奇異點中集中了所有宇宙最原始的物質。而科學家們對這一奇異點物理參數的評估則是:溫度為1031 K,潛藏的能量密度為1098 爾格/立方厘米(作為比較,恆星內部最高溫度為108 K,而中子星的物質密度為1015 克/立方厘米)。 說得通俗點,有這樣一個像地雷似得容器,它把宇宙的所有物質全部裝入其中,只要點燃它的引信,它就會形成一個劇烈的爆炸的過程,這個過程將決定宇宙的發展形態。現在的問題是:誰來把宇宙的物質裝入這個地雷一樣的容器,而又由誰來點燃它的引信呢?當然不會是在伊拉克製造恐怖事件的伊斯蘭恐怖分子;更不會是在中國新年放爆竹的頑皮孩童,能夠坐到這一點的只要一種選擇,那就是上帝。這也就難怪教皇約安-帕維爾二世在其書信中稱當代的宇宙論與《聖經》中的論述不謀而合。顯然這樣的結果是科學家們始料未及的。 一直以堅持唯物發展史觀的中國科學界曾堅持抵制「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它是唯心發展史觀的產物。但在改革開放以後,由於強調尊重科學,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中國科學界開始認真對待和接受「宇宙大爆炸理論」,前不久曾被熱捧的科普電影《宇宙與人》就反映了這種觀點。另外伴隨著「宇宙大爆炸理論」,一些曾困擾科學家的許多問題能夠找到合理的解釋,其中就包括「黑洞」理論。在愛因斯坦對宇宙射線的觀測研究中,關於宇宙射線為何發生彎曲是個很難解釋的問題,似乎宇宙中有一種超力量牽引著宇宙射線,讓它發生偏移。後來人們開始用「黑洞」來解釋這個問題,認為「黑洞」聚集著巨大的能量,,它不但吞噬著星球,還吞噬一切能量,甚至連光線也不放過,宇宙射線之所以發生偏移就是「黑洞」在作怪。「黑洞」理論影響之大令人難以置信,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英國科學家霍金在中國家喻戶曉,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盡管沒有一兩個人能看懂,可在中國它是最暢銷的科學讀物,如果有人說不知道「黑洞」理論,會被別人當怪物來看的,盡管沒幾個人能理解「黑洞」理論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令人感到滑稽的事情出現了,我們認為最科學的理論卻造就了一個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結論,這真讓我們那些自詡科學至上的科學家們無地自容。好在一個新的理論為科學家們打了個圓場,那就是電磁宇宙理論,該理論基本觀點從三個方面體現:第一,宇宙將永遠存在;第二,宇宙間的所有物質在各種頻率范圍內都發生著能量交換——從超低頻至超高頻;第三,宇宙間的一切活動都是循環發生的(行星產生於黑洞,之後又濃縮成黑洞)並遵循著守恆定律(能量、電荷、物質)。電磁宇宙理論的基本觀點是:宇宙是一個超環面系統,其中的眾多星系都由宇宙磁場連接在一起,螺旋形的超環面宇宙磁場控制著所有的星系流。各個星系群由黑洞帶隔開,而黑洞帶則是孕育和產生星系之處,部分科學家稱之為星系「產房」。 我們注意到,電磁宇宙理論忽略了對初宇宙的關照,認為宇宙是無始無終的,星系和「黑洞」互為起點和終點,宇宙中的大爆炸其實就是星系的誕生過程。由於宇宙間存在著數不清的星系,所以可以推測,宇宙間的大爆炸每時每刻都在發生,也就是說,宇宙間的星系誕生和滅亡每秒都在發生著。 雖然電磁宇宙理論已經慢慢被人們所接受,但「宇宙大爆炸理論」還是有著巨大的市場,許多人還不願意放棄他們的希望。曾有消息說,美國宇航局2007年計劃發射一個高功率X射線望遠鏡GLAST。按照天文物理學家們的計算,該望遠鏡的敏感度足以發現微型黑洞的波動。宇宙超級結構理論將最終得到實驗證實。

『貳』 誰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

總的來說是物質和能量具體解釋
宇宙是廣漠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 宇宙是物質世界,它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

《淮南子.原道訓》註:「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萬物的總稱。

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麼時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學家們才確信,宇宙是由大約15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發生之前,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並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之後發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質四散出擊,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這種不斷膨脹冷卻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產生宇宙的理論尚不能確切地解釋,「在所存物質和能量聚集在一點上」之前到底存在著什麼東西?

「大爆炸理論」是伽莫夫於1946年創建的。它是現代宇宙系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又稱大爆炸宇宙學。與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這一從熱到冷、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發。

根據大爆炸宇宙學的觀點,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系達到平衡。宇宙間只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的物質。但是因為整個體系在不斷膨脹,結果溫度很快下降。當溫度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要麼發生衰變,要麼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化學元素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度後,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

宇宙間的物質主要是質子、電子、光子和一些比較輕的原子核。當溫度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宇宙學
大爆炸宇宙學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與其它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這一從冷到熱,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很大的爆發。

根據大爆炸宇宙學的觀點,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系達到平衡。宇宙間只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的物質。但是因為整個體系在不斷膨脹,結果溫度很快下降。當溫度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要麼發生衰變,要麼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化學元素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

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度後,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宇宙間的物質主要是質子、電子、光子和一些比較輕的原子核。當溫度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模型能統一說明以下幾個觀測事實:

1、大爆炸理論主張所有恆星都是在溫度下降後產生的,因而任何天體的年齡都應比自溫度至今天這一段時間為短,即應小於200億年。各種天體年齡的測量證明了這一點。

2、觀測到河外天體有系統性的譜線紅移,而且紅移與距離大體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應來解釋,那麼紅移就是宇宙膨脹的反映。

3、在各種不同天體上,氦豐度相當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恆星核反應機制不足以說明為什麼又如此多的氦。而根據大爆炸理論,早期溫度很高,產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則可以說明這一事實。

4、根據宇宙膨脹速度以及氦豐度等,可以具體計算宇宙每一歷史時期的溫度。大爆炸理論的創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預言今天的宇宙已經很冷,只有絕對溫度幾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測到具有熱輻射譜的微波背景輻射,溫度大約為3K。這一結果無論在定性上或者定量上都與大爆炸理論的預言相符。但是,在星系的起源和各向同性分布等方面,大爆炸宇宙學還存在一些未解決的困難問題。

『叄』 是誰創造了宇宙是誰創造了物質

首先,你所說的解釋都是只一些假說。其次,關於物質的形成,運用一下質能方程,可以很容易想到,物質可以由能量轉化而來(如果這一點也想不明白我也沒辦法)。而在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一個巨大的能量球,爆炸時產生大量能量,這些能量隨後轉化成各種物質,進而形成各種元素,從而形成了世界。

『肆』 這個宇宙萬物到底是誰創造的

是上帝創造的。

『伍』 宇宙是誰創造的

宇宙是廣袤無限的,也是無邊無際的,無始無終的。目前人類認知的宇宙只局限於「宇宙大爆炸」形成的理論中,要徹底解開宇宙之謎,今後需要人們繼續不斷的去探索研究和發現。
當然,按照伊斯蘭的古蘭經講,宇宙是由真主安拉創造
按照基督教聖經講,宇宙是由上帝創造

『陸』 這個宇宙是「誰」創造的呢宇宙是怎麼形成的

無論是東方神話還是西方神話,都有造物主的概念,也就是存在最初的那位“神”,神用他的智慧與思想創造了世界。

但是,好奇心促使我們不得不這樣想,“神”又是“誰”創造的?於是這個問題就陷入了無限的循環中了。

『柒』 誰創造了宇宙,創造宇宙的那個又是誰創造的。

宇宙父母做愛不小心創造了宇宙。
宇宙的父母也是各自的父母創造。
(其中創造過程不排除強奸行為)

『捌』 宇宙是誰創造的

這樣的問題或許一人類目前的水平來講是幾乎無法解釋的,其實宇宙的誕生又許多種說法,回大爆答炸說只是其中一種比較權威的說法,不過我個人還是傾向於「膜宇宙」的說法。在宇宙產生奇點之前的這短時間實際上可能只有你眨一下眼那麼久,隨後就爆炸了,不過不管怎樣這一切都是在黑暗中進行的,因為那時候光還沒有產生呢,在我看來奇點之前或許是虛無的。
然而對於生命的產生確實是一個偶然,如果不是在大爆炸之後,各種物質間互相不平衡而導致物質之間可以互相碰撞產生更重的物質,那麼宇宙現在還是一片混沌。
開頭,盡頭,誰也說不清,如果我們都可以追溯到這些事情發生的時代的話,或許才能知道答案吧,不然你也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呀。(僅供參考)

『玖』 是誰創造了宇宙

宇宙是浩瀚無限的,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目前人類認知的宇宙只局限於「宇宙大爆炸」形成的理論中。而大爆炸的中心就是「黑洞」,大爆炸後宇宙開始向四周膨脹,在宇宙膨脹結束後,黑洞開始收縮,並吸收宇宙中所有星體,物質,包括光,在宇宙中心聚集擠壓。最終發生新的「大爆炸」,產生新和宇宙。並以此永遠無限循環。
要解開宇宙之謎,黑洞之謎今後需要人類不斷的研究探索和發現。

『拾』 宇宙的起源,到底是誰創造了人類呢

相信很多朋友曾經看過“普羅米修斯”這部電影,電影中描述了創造人類的宇宙高等文明在經歷了一系列劫難之後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而人類卻通過自身科技發展的進步逐漸發現了存在於宇宙之中的遠古造物者們,這雖然是電影中導演自身對宇宙及人類文明起源的一種理解,但是很多人也會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實中的我們,到底是如何存在或者說是誰創造了我們呢?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