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坦克的發明

坦克的發明

發布時間: 2020-11-23 15:03:31

❶ 坦克是誰發明

是英國的斯文頓,斯溫頓中校是世界宣傳史上傳單宣傳戰術的發明者,同時也是坦克的發明者。

乘車戰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早在夏代就有了從狩獵用的田車演變而來的馬拉戰車。但坦克的誕生,則是近代戰爭的要求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軍隊在西線作戰中傷亡慘重。英國一些有識之士驚嘆地面戰血流成河,開始思考突破地面戰的新式武器裝備。斯文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似乎更有戰鬥力。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斯文頓的建議試制了坦克的樣車。

從此各種系列的坦克陸續誕生,且功能殺傷力越來越強大,成為了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之一。

(1)坦克的發明擴展閱讀:

在人類發展歷史上,科技的進步往往會最先投入到戰爭當中,各個時期的先進武器最能體現人類智慧的結晶。許多「靈光一現」的奇思妙想造就出偉大的武器。

英國的斯溫頓中校發明坦克的初衷,不過是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翻越壕溝並能壓制敵方機槍的武器,卻不想20多年後,坦克成為主宰二戰的「戰爭之王」。

它外形酷似水櫃,所以英文叫TANK,也稱為「陸地戰艦」。坦克具有直射火力、越野能力和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是陸地武器中其重要性唯一高於輪式裝甲車的存在,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陸上力量。

網路-斯溫頓中校

❷ 坦克是誰發明的

英國人厄內斯特·斯溫頓

坦克的發明
乘車戰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早在夏代就有了從狩獵用的田車演變而來的馬拉戰車。但坦克的誕生,則是近代戰爭的要求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試制了坦克的樣車。
1916年生產了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49輛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當時為了保密,英國將這種新式武器說成是為前線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
這種稱為遊民I型的坦克靠履帶行走,能馳騁疆場、越障跨壕、不怕槍彈、無所阻擋,很快就突破德軍防線,從此開辟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代。從那時起到現在,世界上已經建造了數十萬輛坦克,成為各國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戰武器。
坦克是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堅固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它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裝甲兵的基本裝備,主要用於與敵方坦克和其它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

❸ 坦克是如何發明出來的

1916年9月15日,計劃在索姆河發動反攻的英法聯軍,突然出動了10幾個巨大的「怪物」向德軍的陣地沖來。它身披鐵甲,形如房屋,身軀看不見輪子,卻能行動自如地運行,巨大的轟鳴震動大地,這個噴射火舌的怪物,將德國士兵嚇呆了——任憑你機槍射擊,它都滿不在乎地,大搖大擺地越過塹壕。戰斗經過兩個半小時,英法聯軍攻佔德軍陣地縱深5公里,佔領了有利的地形,俘虜了德軍300多人。這個鋼鐵怪物就是坦克。

大戰期間英國隨軍記者斯文•頓,在前線采訪中,親眼看到自己的同胞一次次的沖鋒都倒在血泊之中。什麼樣的武器能夠抵禦槍彈的襲擊呢?他受美國履帶式拖拉機的啟發,幻想給它穿上一層厚厚鋼甲外衣,它就成為既能防禦又能進攻的武器了。他的建議很快受到重視和採納,英國林肯城生產水櫃的威廉•浮士德機械廠終於把它研製成功。當時英國內部稱它為「機槍破壞器」,為了保密,對外則叫它「水櫃」,水櫃的英文發音就是坦克,所以坦克的名字就這樣叫開了。

❹ 坦克是如何發明的

陸地上的現代戰爭中,有這樣一種「活動的鋼鐵堡壘」:它具有可以旋轉的炮塔,上面配有機關槍和大炮,能夠隨時向四周射擊;它的厚裝甲板和防毒設備使之能夠在槍林彈雨和毒氣煙幕中勇往直前;它堅硬而具有韌性的滾動式履帶也使之能夠在崎嶇凹凸的陣地上如履平地;同時,它所擁有的驕人的長度和重量,更能毫不費力地破壞鐵網、堤壩等障礙設施,具有極強的戰鬥力。這個所向披靡的鐵傢伙便是坦克。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法國、俄國和奧地利就曾先後提出過一種履帶式越野裝甲車的設計方案,而真正將這些方案付諸現實則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當時英國新聞記者斯文頓正在前線采訪,看到德軍在陣地上築起了許多碉堡,並在碉堡之間用帶刺的鐵絲網連接起來,配合瘋狂掃射的機關槍形成雙重屏障,使得進攻的英法聯軍屢屢受挫,無數戰士倒在血泊之中。血腥的現實使斯文頓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他苦思冥想:難道就沒有一種辦法能夠突破德軍的封鎖嗎?忽然他靈機一動,想到了用於當時農業生產的「大力士」拖拉機。他想,能不能給動力十足的拖拉機再穿上一層鋼鐵製成的厚厚鎧甲呢?這樣也許就能直插德軍的陣地而又能夠避免本方士兵的傷亡。於是,斯文頓立即將他的設想報告給英國政府,建議將重型拖拉機改裝成鋼鐵戰車。他的建議馬上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採納,很快這種攻防兩用的新式武器便在英國的一家製造水桶的工廠中研製成功。1915年9月,世界上第一輛坦克誕生了。英國政府意識到坦克是個神奇的秘密武器,為了保密就給它取名為「大水桶」,英文單詞拼寫為tank,譯成漢語便是「坦克」。

1916年9月15日,英法聯軍與德軍又在法國的松姆河畔展開激戰,雙方正打得難解難分之際,突然從英軍的陣地上鑽出一個個鋼鐵製成的「黑傢伙」。只見它們跨過戰壕,沖破鐵絲網,飛速向德軍陣營猛攻過去,直打得德軍丟盔棄甲,潰不成軍。這就是坦克第一次在戰場上發揮巨大作戰威力的情景。

然而,當時製造的坦克攻防能力並不是很強,火炮的口徑小,裝甲板也很薄,跑得又慢,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支「坐著戰車的機槍隊」。但它所擁有的勢如破竹的威力卻引起了軍事家的高度重視,認為它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陸戰武器。於是各國紛紛投入大量經費和科研力量研製和改進坦克。20多年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坦克就已經成為陸地戰場上的主要作戰武器了,而且其攻防能力較之從前也有了很大改進,本領變得越來越大。如今,坦克更是現代戰爭中必不可少的一員猛將。

但是,坦克並不是刀槍不入,無堅不摧的神武英雄。它也和其他任何武器一樣有著自己的弱點,比如:車頂和底部的裝甲板很薄,容易被擊穿;「肚子」里裝有許多易燃易爆品;「鐵腳板」履帶雖然適用於各種特殊地形,但若其中一個環節出現故障便會造成全身癱瘓;「眼睛」只能望遠不能看近,是個不折不扣的「遠視眼」

………這些缺點使得各種反坦克武器應運而生。於是坦克研究專家們正在加快研製能夠揚長避短的新型坦克,即採用復合裝甲材料和裙板,裝備先進的操作系統,並增大火炮的口徑,加大發動機的馬力,使坦克真正成為現代化的「全能」作戰武器。

❺ 坦克的發明歷史

特里頓發明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英國人E.D.斯文頓(又譯作特里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場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國遠征部隊服役的斯溫頓中校提出,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翻越壕溝並能摧毀和壓制機槍火力的裝甲車來打破西部前線的這種沉悶僵局。當時的英國陸軍對此毫無興趣,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卻如獲至寶,下令組建「陸地戰艦委員會」,親自領導「陸地戰艦」的研製工作。1915年2月,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溫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於1915年9月製成樣車進行了首次試驗獲得成功,樣車被稱為「小遊民」,全重18.289噸,裝甲厚度為6毫米,配有1挺7.7毫米馬克沁重機槍和幾挺7.7毫米「劉易斯」重機槍,發動機功率77.175千瓦,最大時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通過0.3米高的障礙物。
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48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但因為各種原因只有18輛投入了戰斗。同時丘吉爾也為了不讓德國人察覺這樣新式武器,於是便以「水箱(tank)」這一海軍術語為這一個新式武器命名(關於「坦克」這一名稱的由來說法很多,有一說是坦克發明後,一個人嘲笑坦克像個大水箱(tank),誰想到這個名稱便以此傳來了。還有一說,是為了保密。總之,「坦克」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很多版本)。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在1918年,法國也研製出了雷諾FT-17坦克,亦在一戰中立下戰功。
這種稱為「馬克」Ⅰ型的坦克靠履帶行走,能馳騁疆場、越障跨壕、不怕槍彈、無所阻擋,很快就突破德軍防線,從此開辟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代。世界上已經製造了數十萬輛坦克,成為各國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戰武器。坦克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裝甲兵的基本裝備,主要用於突破敵人的防線,摧毀敵碉堡和野戰工事,粉碎敵步兵的抵抗,擊毀敵方的火炮、車輛、物資彈葯和橋梁,消滅一切有生力量,掩護己方的步兵,與敵方坦克和其它裝甲車輛作戰。

❻ 坦克發明了什麼

坦克的出現帶來了一種新的戰術———「閃電戰」。

閃電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經常使用的一種戰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它往往是先利用飛機猛烈轟炸敵方重要的戰略設施的通訊中心,把敵人的飛機炸毀在機場,取得制空權,並使敵人的指揮系統癱瘓。

閃電戰就是奇襲、快襲集中加在一起,將像閃電一樣打擊敵人!可以使敵人在突如其來的威脅之下喪失士氣,從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擊之下就會立即崩潰!

閃電戰理論是古德里安創造的,最初用於波蘭。1939年9月1日4時45分,德軍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德國裝甲部隊與空軍構成的快速縱深挺進力量,將陳舊龐大的波軍迅速撕裂、合圍,至10月5日,波蘭戰役即告結束。波軍6.6萬人陣亡,21萬人受傷,69.4萬人被俘,而德軍僅傷亡3萬餘人。從而以一種成功的全新的戰術被銘刻到了世界軍事史上。

❼ 坦克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915年,一種奇特的鋼鐵戰車在英國福斯特工廠製造出來,它的代號稱作「小遊民」。而英國海軍則針對其可笑的外形開玩笑地叫它「水櫃」,按照英文發音就是「TANK」。世界第一輛坦克就這樣誕生了。

1916年9月15日,32輛秘密運抵戰場的MKⅠ坦克在索姆河戰役,激烈期間投入戰斗。德軍在這種陌生的「鋼鐵怪物」面前手足無措,任何槍彈攻擊都失去了作用,坦克首次作戰達成了震撼性的效果,同時也意味著機械化戰爭時代的到來。

❽ 請問坦克是誰發明的

最早是由英國人發明的。一戰的時候。

坦克的發明

乘車戰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早在夏代就有了從狩獵用的田車演變而來的馬拉戰車。但坦克的誕生,則是近代戰爭的要求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試制了坦克的樣車。
1916年生產了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49輛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當時為了保密,英國將這種新式武器說成是為前線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
這種稱為遊民I型的坦克靠履帶行走,能馳騁疆場、越障跨壕、不怕槍彈、無所阻擋,很快就突破德軍防線,從此開辟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代。從那時起到現在,世界上已經建造了數十萬輛坦克,成為各國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戰武器。
坦克是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堅固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它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裝甲兵的基本裝備,主要用於與敵方坦克和其它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

http://ke..com/view/15498.html

❾ 坦克什麼時候發明的

1916年9月15日,英法聯軍與德國在法國的索姆河一帶激戰。突然,英軍出動了十一輛鋼鐵製成的龐然大物,以每小時6公里的速度隆隆地向德軍陣地沖來,將德軍打得一敗塗地。這些配有槍炮的鋼鐵怪物,就是英國海軍大臣在海軍部秘密設立的「創制陸地巡洋艦委員會」研製成功的新式武器——坦克。

法國、英國、俄國以及美國等國家,都聲稱自己最先發明了坦克。如法國說,坦克的發明者是法國人列瓦肖爾大尉;美國說,是美國人沙法·惠洛克;俄國人則說俄國著名化學家門傑列耶夫的兒子化西里·德米特里耶維奇·門傑列耶夫。其實,舉世公認的最早的坦克,應當是英國1915年製造,於1916年在索姆河地區首次使用的「小威利」坦克(又名「母親」或「馬克I」)。

由於英國海軍部在試驗和製造坦克時為了保密,坦克的車體、底盤、炮塔等是在不同工廠製造的,所以大多數人以為這種車輛是為前線供水的,於是人們就給坦克起名為「水櫃」,漢語音譯讀做「坦克」。

坦克的研究成功,了卻了各國軍事家們製造一種能攻、能守、能運動的新式裝器的夙願。其實,這種集攻、防守、運動於一身的武器,並非從坦克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有能攻、能防的戰車。後來,西晉時的馬隆製造有「偏廂車」,宋朝時的工匠製造過「萬全車」。雖然這些戰車是用畜力、人力作動力,用厚木板作防禦裝甲,用弓箭、刀槍或火炮做進攻武器,不能和現代坦克相提並論。但這些古代集攻擊、防護、運動於一體的武器,無疑給坦克的發明製造者以啟發。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講,「偏廂車」、「萬全車」,還有16世紀俄國出現過的一種活動戰車,是現代坦克的「祖先」。

❿ 坦克是根據什麼發明的呢

坦克是一種陸戰海戰化的武器。在一戰時期,由於工業的發展,象機關槍和鐵絲網,還有炮兵的發展,是戰場上火力的密度有了極大的提高,而普通士兵的防護能力卻沒有提高,這種情況下,火力壓倒了機動,這樣就使防禦第一次成為了比較有利的戰斗樣式,防禦的一方憑借著鐵絲網加機關槍的組合,使進攻的一方是傷亡巨大,但是進攻的效果是略勝於零。
拖拉機是坦克最初的夢想來源,在蘇聯和中國拖拉機廠在戰爭時期生產坦克已經是慣例了。當然,這種輪式拖拉機和坦克的樣子差的比較大。這種拖拉機已經是有一點坦克的樣子了。最初的英國坦克也是有一個輪子用來轉向。

英國人的坦克只是做出來了一個坦克的雛形,真正具備現代坦克樣子的坦克是法國人設計製造的雷諾17,現代坦克的旋轉炮塔,懸掛系統,整體布局等等都是和雷諾17一致的。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