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新型人才

創新型人才

發布時間: 2020-11-23 15:08:17

① 創新型人才應具備哪些能力

作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應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呢?一是要永遠充滿對新知識的專渴望,並善於獲取知識,具有屬較寬廣的知識面。二是要有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三是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四是要有創造思維能力。五是要有腳踏實地、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精神和嚴謹的學風。

② 如何成為創新型人才

在落筆之前,我翻閱了2011年中國人才發展報告,其中的一些數據確實讓我震驚。我也看了一些網民對現在大學生的評價,他們總結80年代末以來,中國社會群體進入犬儒主義的時代:逃避思想、調侃正義、及時行樂、缺乏創新、追求物質享受、追求短期利益等等。其實我們也看到了、也經歷過了中國的應試教育體制,隨著大、中、小學的一代尚有良知的傳統教師的退休,青少年們逐漸與真理、理想、公平、正義、誠摯、友愛、同情、健康絕緣。應試教育這條傳送帶從小學、中學、大學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送著劣質產品,就算偶爾創造出一兩個精英,也因為外國給予的豐厚條件的吸引流失到了國外。現在大學生因學習、生活、感情而頹唐、墮落、自殺的事件時有發生,而一些高校因為學生的不合理反對無可奈何,不知所措。看到這些大學環境的灰暗面,也難怪一些70後、80後的人說咱們9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想想中國大學生的總量,到目前為止,這個基數大概有3000多萬,不良大學生所佔的比例終究少數,現在的大學生就是明天的棟梁,就是明天的希望,我們中的大部分還是對中國的未來抱有美好的希望和追求的。其實想想那些蔑視90後的群體,他們不正是以一種消極頹廢的心態來面對自己、面對對社會么?所以也就無需對這一諷刺大學生的群體做過多反駁,因為中國的未來由我們主宰。
於是乎,重擔落在我們肩上,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創新型人才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首先,我們要對「創新型人才」下一個定義,創新型人才指富於開拓性,具有創造能力,能開創新局面,對社會發展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才。通常表現出靈活、開放、好奇的個性,具有精力充沛、堅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豐富以及富於冒險精神等特徵。具體有以下幾個特徵:(1)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2)有很強的自我學習與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擁有廣博而扎實的知識,有較高的專業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能夠與他人合作或共處;(5)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承擔艱苦的工作。需要具備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
現在的社會一直倡導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有兩種基本的形式:師授和自學。事實上,不管社會教育制度如何改革,終身教育如何發達,正如華羅庚所說:「對一個人來說,一輩子總是自學的時間多。」達爾文也曾經說過:「我認為我所學的仁和知識都是從自學中得到的。」自學是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方法,不管是對於基礎知識還是專業知識。當然,如何將自己培養成為創新型人才也是需要自學摸索的。培養創新思維,重視自己創新能力的強化需要我們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不斷嘗試,不斷領悟出來的。而我,要把成為創新型人才作為我的大學四年的努力目標,可能未來任重道遠,但我相信不努力必定沒有成果,可能一路上會遇到許多客觀上的無奈,但這不會成為阻攔我主觀上努力的因素。以下是我在學習上、生活上摸索得出的一些方法:1.及時記錄下來一些創新想法
人們在工作、生活、交際和思考過程中,常會出現許多想法,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會因為不合時宜而被人們放棄直至徹底忘卻。
其實,在創新領域里,從來就不存在「壞主意」這個詞彙。三年前你的某個想法也許不合時宜,而三年後卻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好主意。更何況,那些看來是怪誕的遠非成熟的想法,也許更能激發你的創新意識。
我記得物理學家理查德.
費恩曼有一首精彩的科學詩很有指導意義:
中國教育家陶行知用前線的語言深刻的說明了這個道理——天地是個悶葫蘆,悶葫蘆里有妙理。你不問它你怕它,它一被問它怕你。你若願意問問看,一問直須問到底。
為了避免這個常犯的錯誤,成功者總是透過所有的表面現象去尋找真正的問題。他們從來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理所當然的結果;他們也從來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他們總是提問的是最簡單、最基礎的問題,而且成功的領導者身後必定有一群智囊團等著去回答他的問題。其實在我們身後也存在著一幫智囊團——同學、老師、長輩、書籍、網路等等,他們就一直待在那裡,我們要做的只是提出問題。那些不明確的,看來似乎是一時沖動之中提出來的問題,往往包含著更多的創新性思維的火花。3.經常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一個人一生中的大多數想法,都被無意識的自我審查所否決。這種無意識的自我審查機制將一切離奇的想法都當作「雜草」,巴不得盡快地加以根除。
循規蹈矩的心境里沒有「雜草」,但循規蹈矩的心境也沒有創造力。如果想要有創造力,就必須照料好每一株「雜草」,把它們當作有潛在經濟價值的新作物。
把你的不尋常的離奇想法說出來,把它們從頭腦中解放出來。一旦它們進入到交流領域之中,便能夠免受無意識領域中自我審查機制的摧殘。這樣做,使你有機會更仔細更充分地去審視、探索和品味,去發現它們真正的實用價值。4.永遠充滿著創新的渴望
如果滿足於現狀,就不會渴望創造。沒有樂觀的期待,或者因為眼前無法實現而不去追求,都會妨礙創造力的發揮。
發明家和普通人其實是一樣的人,所不同的是,他們總是希望有更好的方法。系鞋帶時,他們希望有更簡便的方法,於是便想到了用帶扣、按扣、橡皮帶和磁鐵代替鞋帶。所有這一切,都來源於改進現狀的願望。5.換一種新的方法來思考
墨守成規不可能產生創新力,也無法使人脫離困境,創新型的人才要求我們用逆向思維來看待問題。
記得一個故事,日本西武公司的創始人康次郎曾對他的兒子說:「你要記住,董事會全體成員一致贊成時是最危險的時候。」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經驗之一。接受了父親的遺訓,西武公司的第二代領導人提議為自己確立了一個決策原則:「董事會全體反對時,就是正確的。「他之所以確定這條看似不近人情的原則,除了相信他父親的遺訓外,也有他自己的認識。他認為,如果董事會的要員都贊成某件事,這就說明競爭對手也注意到了這一個問題,你能想到的,逼人也能想到。大家都認為正確的東西,往往反映了某種潮流。逆流而行,正式非常明確和聰明的選擇。
有人喜歡用比較分析法來思考問題。面臨抉擇,他總是坐下來將正反兩方面的理由寫在紙上進行分析比較;也有人習慣於用形象思維法,把沒法解決的問題畫成圖或列成簡表。能不能換一種方法去思考,或交替使用各種不同的思考策略呢?試試看。也許,最困難的抉擇也會迎刃而解。6.有了創新性的想法,一定要努力去實施
有了創新性的想法,如果不去努力實施,再好的想法也會離你而去。想努力去做,卻又因為短期內收不到成效而不持之以恆,你也會同成大事者失之交臂。愛迪生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這是他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經驗之談。
現在的大學有很好的環境供我們發掘創新的袁泉,就我們的學校,大學期間我們盡可以利用學校給予我們的師資和知識
堅持努力,持之以恆,才會如願以償。
所以,在說話之前,做個深呼吸。想想:你的計劃有多新?能為你周圍的人帶來多大好處?人們需要它的程度有多大?當你對照相機、電視或收音機節目發表評論時,先屏住呼吸,問問自己你的話有多少新意,會不會與成百萬的大眾們產生共鳴。人們會因為你的話記住你的名字嗎?在你說話之前,深呼吸,深思考。然後大聲喊:「遠離既成秩序!讓我們呼吸迷人小島上的新鮮空氣!」除了以上6點行動上的要求,長期的自我觀察和自我反省讓我清楚自己在情商方面的弱勢,所以要培養自己的情商,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微軟副總裁李開復向中國大學生坦陳人才觀,在討論樹立什麼樣的人才觀時,他強調:情商高於智商,並開出了培養情商的葯方。首先,評估自己情商的缺欠在哪兒。情商其實更多是別人如何看你、社會或市場對你認不認同。在美國公司有一種360度意見調查,每個員工都要得到上司、下屬、合作者等各方面的評估,最後得到的若干份評估應該是一個別人眼中真實的你。評估是匿名的,往往能獲得真誠的意見。雖然在學校里沒有類似的調查,但我們學生仍然可以多聽聽老師、家長、同學的意見,挑選合適的目標來培養自己的情商。如果自控能力不好或脾氣太壞,可以請朋友在自己要發脾氣時用約定的「密語」來提醒自己平靜下來。
社會發展的速度是越來越快了,昨天的高材生可能今天就成為了文盲,學習,不斷的學習,沒有永遠的優勢,只有永遠的學習,是時代給我們的壓力,也是時代給我們的機遇。不斷的挑戰自己,實現個人價值。學習,向所有人學習,不要怕丟了架子,古代的聖人都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何況我們呢?現在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也是實力大比拼的社會,有了實力,丟了那臭架子,又有什麼關系。
積極的人才可能成功,事業的成功,人生的成功。總之,我們的人才觀的樹立要從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和成才觀入手,
要提高自己的社會實踐、語言表達、分析應變、創新能力、心理素質、專業技能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大學生≠人才。大學生不能與人才劃等號,大學生未必都是人才,不是大學生未必不是人才。

③ 如何成為創新人才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成為創新型人才
第一我們需要有一個創新的意志。創新是一條艱難而漫長的道路,因此我們必須有堅定的意志和一顆不服輸的決心。要時刻告訴自己,不要輕易放棄,找准了方向就堅定地走下去,直到成功的終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擁有成為創新型人才的基石。
第二我們需要擁有靈活的創新意識及敏銳的觀察力。創新通常都是發生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只有擁有一種創新的意識以及敏銳的觀察力,才能夠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才能擁有一個靈活分析的頭腦,才會擁有一顆感知創意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得到開拓創新的基礎素材。
第三我們需要具備有豐富的創新知識。知識是創新的基石,沒有知識作為鋪墊的創新之路將會沒有方向,只有以一定儲備的知識為基礎,才有機會找到突破口,也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知識,我們才可能擁有立場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才能夠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超前創新膽識。
最後,我們還需要不斷進行科學的創新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沒有實踐的創新都將只是紙上談兵。只有實踐才能夠保證創新是與現實相貼合的,也只有經過不斷的實踐,不斷地努力,才能在生活中,發掘出每一個平凡的瑣事中最為閃耀的一部分,才能夠最終找尋到最優質的創意,才能夠幫助我們成為優秀的創新型人才。

④ 如何使自己成為創新型人才

簡要地說就是四個字:學習+實踐。創新是人自我提升的過程,是通過學習並運用所學使產品或知識發展、更新的過程。
1. 學習。創新型人才都是知識豐富的人、在知識管理上做得出色的人,這是肯定的。這里的知識包括理論基礎、實踐經驗等,包括通常說的書本知識但不僅僅是狹義的書本知識。而且,要成為創新型人才,需要懂多方面的知識,單單一方面或幾方面的事不足夠的,道理很簡單:事物是相互聯系的,多門類知識集合運用才會創新!至於學習方式,也不意味著僅僅看書本,當然書本也必須看。實踐中的學習和積累往往更有效。
2. 實踐。多思考,把所學所得貫穿到工作當中去,這也是學習的目的。
另外,創新還需要興趣、勤奮,就是要「入迷」。不感興趣、或無所謂的心態不會推動人們去創新的。所以,創新往往發生在人們從事他感興趣、喜愛的工作並付出勤奮的時候。
最後說個案例吧。某女士在一國企建築施工單位做造價師,出於自己對造價工作的興趣愛好,自己不斷學習招標、合同管理、成本管理等專業知識,甚至還學習法律、國際上工程管理的知識,於是在工作中總能有在業務上的改進、創新,職位也不斷提升。但由於國企的弊病,限制了她的發展,後來她覺得選擇自己創業---一次大膽的創新。行業的競爭很嚴酷,但該女士又加強了自己對企業管理和項目管理的學習,以至於她在業內創新地領先地推行了基於企業的項目管理模式,同時藉助這種模式成功地進入到別的同行認為無利可圖或是無法掌握的領域,成為業內的佼佼者。
朋友,以上案例中那位女士的成功,再一次表明了不斷學習和勤奮實踐對一個人成為創新人才的決定性作用。
最後,祝您也成為一位出色的創新型人才!

⑤ 創新型人才需要具備哪些素質

基本的技術、管理、團隊合作等業績或經驗積累,不斷創造新點子、學習投資閱讀的行為。

⑥ 創新人才應具備的優點

只要創新型人才指富於開拓性,具有創造能力,能開創新局面,對社會發展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才。通常表現出靈活、開放、好奇的個性,具有精力充沛、堅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豐富以及富於冒險精神等特徵。具體有以下幾個特徵:
(1)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
(2)有很強的自我學習與探索的能力;
(3)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擁有廣博而扎實的知識,有較高的專業水平;
(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能夠與他人合作或共處;
(5)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承擔艱苦的工作。
需要具備人格、智能和身心三方面基本要素。諸如: 基礎理論扎實、科學知識豐富、治學方法嚴謹,勇於探索未知領域,同時,具有為真理獻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學道德。是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繼承者、最新科學成果的創造者和傳播者、未來科學家的培育者。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

⑦ 什麼是創新性人才

所謂創新型人才,就是具有 創新精神 和 創新能力 通常表現出靈活、開放、好奇的個性,具有精力充沛、堅持不懈、 注意力集中、想像力豐富以及富於冒險精神等特徵。

⑧ 如何把自己培養成創新型人才

所謂創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創新性思維、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人才。創新人格是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方法論和堅忍不拔的毅力等眾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機結合,是創新型人才表現出的整體精神面貌。沒有創新人格,人的創新潛能很難充分發揮。因此,培養創新型人才,不能只注重知識、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創新人格的養成。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培養學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追求科學、追求真理的激情。崇尚科學、熱愛真理、追求進步的品質是創新的根本動力,是創新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創新型人才成長的動力、目標與價值導向。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對於一個純粹的科學家來說,對人類自身命運的關注,從來都必須成為一切基礎工作的目的。這句話不僅對科學家適用,對創新型人才同樣適用。學校要教育、引導學生把服務於民族的進步、國家的發展,服務於人類社會的整體利益作為創新活動的出發點和根本歸宿。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追求真理、獻身科學的持久熱情。



培養學生關注現實、關注前沿的學術品格。學習與研究要站在科學的前沿,體驗實踐的呼喚,感知時代的脈搏,在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尋找有價值、有意義的課題與項目。這就需要我們努力培養有問題意識和綜合素質的學生。有問題意識就是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有綜合素質是指既有科學精神,又有人文素養,能夠從科學與人文兩個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

培養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堅忍不拔的毅力。廣泛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對於創新型人才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一些人的成功往往不是因為他們有高於常人的天分,而是他們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果斷性、自製力、獨立性。創新是一種探索,面臨失敗的可能性很大,這就要求我們培養的學生具備不怕挫折、不懼失敗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能夠堅持探索。

培養學生「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科學懷疑、理性批判的精神。缺乏獨立思考,只知道人雲亦雲,就不可能見他人之所未見;缺乏「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不敢超越常規,不敢堅持自己的獨特見解,就不可能發他人之所未發。

要創新,就必須不唯上,不唯書,不唯權威,不唯潮流。愛因斯坦曾精闢地指出,學校應當始終把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取得專門知識放在首位。因而,大學在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鼓勵學生對現有知識進行科學的懷疑和理性的批判,並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

⑨ 創新型人才應該具有的素質是什麼

作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應具備什麼樣的素質呢?一是要永遠充滿對新知識的渴望,並善於獲取知識,具有較寬廣的知識面。二是要有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三是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四是要有創造思維能力。五是要有腳踏實地、不畏艱險、勇於攀登的精神和嚴謹的學風。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