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豆製品
㈠ 豆制類食品有哪些
豆腐
豆腐腦
豆皮
豆腐乾
千張
素雞
腐竹
黃豆芽
綠豆芽
小豆腐
豆油
豆豉
豆餅
豆漿
臭豆腐
麵筋
㈡ 新型的豆腐設備哪裡有銷售的
您好,您想問的豆腐設備應該是豆製品設備吧!一般大家習慣將豆製品統稱為豆腐設備,原來做豆腐的都是小型的作坊,加工量也小,用人也比較密集。現在新型的豆製品設備實現了統籌生產。如果您想要建廠的話還是選擇這種新型自動化程度高的。在行業內大家還是比較熟悉中科聖創;屬於比較精尖的水平。
㈢ 傳統豆製品有哪些種類主要工藝特點是什麼
1.傳統大豆製品的分類
傳統大豆製品又分為發酵大豆製品和非發酵大豆製品。
2.新型大豆製品的分類
新型大豆製品包括油脂類製品、蛋白類製品、全豆製品。
傳統豆製品生產的主要工藝有:(1)清理選擇品質優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雜質,得到純凈的大豆。(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豆粒吸水膨脹,有利於大豆粉碎後提取其中的 蛋白質。生產時大豆的浸泡程度因季節而不同,夏季將大豆泡至9成開,冬季 將大豆泡至10成開。 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為1: (1〜1。 2),即大豆增重至原來的 2。 0~2。 2倍。浸泡後大豆表面光滑,無皺皮,豆皮輕易不脫落,手感有勁。(3)磨漿與過濾經過浸泡的大豆,蛋白體膜變得鬆脆,但是要使蛋白 質溶出,必須進行適當的機械破碎。 如果從蛋白質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 地越徹底,蛋白質越容易溶出。 但是磨的過細,大豆中的纖維素會隨著蛋白 質進入豆漿中,使產品變得粗糙,色澤深,而且也不利於漿渣分離,使產品 得率降低。 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細度為100 ~ 120目。實際生產時應根據豆腐 品種適當調整粗細度,並控制豆猹中殘存的蛋白質低於2。 6%為宜。採用石 磨、鋼磨或砂盤磨進行破碎,注意磨漿時一定要邊加水邊加大豆。 磨碎後的 豆糊採用平篩、卧式離心篩分離,以能夠充分提取大豆蛋白質為宜。(4)煮漿煮漿是通過加熱使豆漿中的蛋白質發生熱變性的過程。一方面 為後續點漿創造必要條件,另一方面消除豆漿中的抗營養成分,殺菌,減輕異 味,提髙營養價值,延長產品的保鮮期。 煮漿的方法根據生產條件不同,可以 採用土灶鐵鍋煮漿法、敞口罐蒸汽煮漿法、封閉式溢流煮漿法等方法進行。 (5)凝固與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質在熱變性的基礎上,在凝固劑的 作用下,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的過程。
㈣ 豆製品種類繁多,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以大豆為主要原料,利用各種加工方法得到的產品成為大豆製品,也簡 稱為豆製品。 大豆製品種類繁多,主要包括以豆腐為中心的傳統大豆製品和以大豆蛋 白為中心的新型大豆製品。而傳統大豆製品又分為發酵大豆製品和非發酵大 豆製品。非發酵豆製品包括豆腐、豆漿等,除豆芽外,基本上都經過清選、浸泡、磨漿、除渣、煮漿及成型工序,產品多呈蛋白質凝膠狀.
常比較有營養的比如豆腐、腐竹、豆漿之類的食物
對身體比較不好的就包括用豆做的零食,因為這些通常都是高鹽分的,對身體不好
㈤ 開一個豆製品加工廠需要投資多少錢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豆腐乳,通常用玻璃瓶盛裝,豆腐乳呈小方塊狀,裝瓶時,由人工一塊塊夾入。這種瓶裝塊狀豆腐乳,不僅運輸、攜帶、不方便,而且裝瓶費工費時,破損率也高,同時還容易顯露混濁的汁液與蛋白質分解生成的白色結晶,外觀上不靚麗。
新型豆腐乳採用由無毒塑料或鋁箔材料製成的軟管作為豆腐乳的盛裝容器,改進原塊狀豆腐乳的生產工藝,生產出膏狀豆腐乳,利用裝管機對軟管容器進行灌裝即成。運輸、攜帶容易,食用方便,克服了塊狀豆腐乳易破損、風味表裡不一和手工裝瓶費工費時的缺點,同時,為採用機械化灌裝創造了條件。
生產該產品只需投資一台裝管(袋)機即可,效益十分顯著。只要辦好食品衛生許可證,完全可以辦成一個有特色的食品廠,前景不可估量。
祝 你好運
㈥ 請問豆製品加工的師傅!現在的大豆組織蛋白加工的食品,就是素肉串,素雞塊什麼的是怎麼加工的,
素肉是將低溫復脫脂豆粕、濃縮蛋制白或分離蛋白經擠壓膨化機的高溫高壓處理而成,產品有著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油性,素肉有著良好的纖維狀結構,產品口感類似於肉類,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肉製品添加物,提高肉製品中蛋白的含量。
產品項 目 指 標 水分(%) 7.0 max 蛋白質(%) 52 min 脂肪(%) 1.0 max 粗纖維(%) 5.0 max 灰分(%) 6.0 max 細菌總數,個/g 30000 max 大腸菌群個/100g 90/100g max 致病菌 無
素雞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