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發明了什麼
① 沈括是如何解釋金丹家發明的水煉鋼的
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接受五行學說,他說:「水能為銅,物之變化,固不內可測。按《黃帝素問》容有『天五行,地五行,土之氣在天為濕,土能生金石,濕亦能生金石。』此其驗也。又石穴中水,所滴皆為鍾乳、殷孽;春秋分時,汲井泉則結石花;大鹵之下,則生陰精石,皆濕之所化也。如木之氣在天為風,木能生火,風亦能生火。蓋五行之性也。」
② 中國歷史上科學最輝煌的時代是什麼時候,當時有什麼發明
宋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歷史時期。10至13世紀的兩宋時期是中國古代科技史的黃金時代,當時的科學水平是西方所望塵莫及。對於兩宋的科學成就,我們可以用兩個數字來說:
1個科學巨人,3大改變世界的發明。
所以說,宋代詩中國歷史上科學成就最輝煌的時代,不僅如此,宋代科學成就遍及科技領域的各個分支,從
天文、數學、物理、化學、地學、生物、醫葯、農學等學科,到機械、造船、航海、印刷、陶瓷、建築、紡織、冶金
等技術工程,無不有著舉世矚目的成就。宋代在幾乎所有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都留下新的紀錄。
宋代,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時代。
③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是怎樣的描述畢A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的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對北宋平民畢A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有詳細的介紹,畢A在慶歷年間(1041~1048)創造了活字板印刷術。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方法是先用膠泥刻字,每字為一印,放在火里燒得很堅固,然後用一塊鐵板,上面塗上一層蠟質,再把一個鐵范放在鐵板上,鐵范里排滿膠泥製成的活字。活字排滿一版,就放在火上烘烤一下,使蠟稍微熔化變軟,然後用一平板壓在活字印上,等蠟凝固後,字印全部平如磨刀石一般,即可以進行印刷。印時,可用兩塊鐵板輪流排板。採用這種方法,如只印兩三份,並不算省事;但如印千百份,便顯得非常神速了。《夢溪筆談》這一段記載,是我們今天對於畢A的活字板印刷術的設備和使用情況所能得到的惟一詳盡的資料。我們今天還能夠這樣清楚地了解到一千多年前這一偉大發明的情形和具體操作方法,這不能不歸功於沈括。
④ 是沈括發明了指南針嗎
不是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象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古人稱它為「司南」,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穀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夢溪筆談》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關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著作,書中談到磁學和指南針的一些問題。他在《夢溪筆談》的補筆談中談到了摩擦法磁化時產生的各種現象:「以磁石摩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這是說,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後,針鋒有時指南,也有時指北。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磁石都有N和S兩個極,磁化時縫衣針針鋒的方位不同,則磁化後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他真實的記錄了這個現象並坦白承認自己沒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後人能進一步探討。
⑤ 沈括簡介,沈括發明了什麼,沈括的故事,沈括夢溪筆談
沈括(1031—來1095),字存中自,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聖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名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⑥ 歷史,沈括認為極為神速的是哪種技術,這種技術的發明者是誰
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若止印三二張,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版為神速。」材權料中的「極為神速」主要得益於使用了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
北宋慶歷年間,布衣畢升在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將原來的正版雕刻改為膠泥雕刻燒制的單字,再排版印刷,省工省力,成本較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所以推廣很快。活字印刷術是我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歐洲直到400年後才開始使用活字印刷~
⑦ 沈括發明的「會圓術」是什麼對於我國數學史有著怎樣的貢獻
沈括還發明了「會圓術」,就是從已知的圓的直徑和弓形的高度來求弓形底和弓形弧的方法。
沈括的「隙級術」和「會圓術」,這兩種演算法都是在我國數學史上的重要貢獻。
⑧ 沈括的發明創造
沈括(約1033~1097)
中國北宋科學家。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至和元年(1054),沈括以父蔭入仕,任海州沭陽縣(今屬江蘇)主簿 。修築渠堰 ,開發農田,頗有政績。治平三年(1066),入京編校昭文館書籍。熙寧年間,宋神宗趙頊用王安石為相,銳意改革,沈括也參與了當時的許多活動。八年夏,遼人意欲侵佔宋朝河東路沿邊土地,引起邊界糾紛。沈括以翰林侍讀學士的身分,奉使交涉。到遼廷後,據理力爭,先後6次辯論,遼人不能屈,獲成而還。他在出使途中繪記了遼國山川險阻及風俗人情,成《使虜圖抄》,上於朝廷。元佑二年(1087),他完成了在熙寧九年即已奉命編繪的「天下郡縣圖」,定名為《守令圖》。元佑三年,沈括移居到潤州(今江蘇鎮江),將他以前購置的園地,加以經營,名為「夢溪園」,在此隱居8年後去世。其間,寫成了他的科學名著《夢溪筆談》,以及農學著作《夢溪忘懷錄》(已佚)、醫學著作《良方》等。沈括所著詩文,在南宋時編成《長興集》41卷,今殘存19卷。沈括資質聰穎,勤於思考,並能夠向各行各業能者學習,在物理學、數學、天文學、地學、生物醫學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成就和貢獻,在化學、工程技術等方面也有相當的成就。此外,沈括在文學、音樂、藝術、史學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詣。為了紀念這位世界聞名的中國古代科學家,1979 年7月1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該台在 1964年發現的一顆小行星(編號2027)命名為沈括。
⑨ 沈括的發明
不是發明了什麼,但是他是第一個提出石油的概念的。而且還說了,石油將大行於天下的話。當然,其實他指的是石油可以做寫字的墨,會代替其他墨的原料。
⑩ 沈括發明的這是什麼
是指南針實驗。沈括記錄了人工磁化的方法,最早經過實驗證明了磁針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