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新型現代農業

新型現代農業

發布時間: 2020-11-23 16:07:40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趨勢有哪些

我國農業發展在十二五期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當前正處於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推動我國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引領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並日益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主力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趨勢如下:

1、農民階層分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初步形成
農民階層分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出現,表明農村勞動力正在重新布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體現,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2、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加劇和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快促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

3、經濟發展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第一產業的產值和勞動力佔比逐漸下降。新型農業生產經營者已具備一定的現代經營能力和資金實力,成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生力軍,引領著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4、農地流轉加快,促進規模經營發展。
近幾年,農村土地流轉加快。農地流轉規模化加快,農業生產「非糧化」明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

5、「非糧化」日趨明顯
(1)保障糧食安全難度加大。近年來,土地租金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快速上漲,糧食生產成本不斷提升,種糧效益比較低。盡管國家對糧食生產進行補貼,但生產糧食的經濟效益遠不如種植非糧作物。
(2)糧食消費量快速增長。我國糧食消費總量持續上升,增產幅度趕不上消費增長的速度,糧食自給率逐年下降。
(3)工業用糧不斷增長。我國工業用糧占糧食消費總量的比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6、耕地質量退化嚴重
我國農業生產使用化肥存在「一高一低」的弊端。「一高」,是施用量高。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產和消費國,我國耕地面積不到世界的1/10,每年施用的化肥總量卻佔世界的1/3,單位耕地面積化肥投放量是美國的1.7倍。「一低」,是有效利用率低。

❷ 什麼是新型農業現代化

新型農業現代化是以糧食優質高產為前提,以綠色生態安全、集約化標准化組織化產業化程度高為主要標志,基礎設施、機械裝備、服務體系、科學技術和農民素質支撐有力的農業現代化。
新型農業現代化,新在哪兒?
新在不簡單就現代農業談現代農業,而是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相融合,與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是有機整體,不可分割,不爭資源,互促共進,協調發展;
新在有力推動農業社會化大生產,從根本上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為新型工業化提供原料和勞動力,拓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空間,加快現代化進程,改變全社會發展的面貌;
新在通過新型城鎮化發展有效減少農村人口,推進適度規模經營、集約化標准化生產,提高農業效益。充分利用新型工業化強大的技術和物質生產能力、信息化優勢,為新型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新在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指明了方向。更加凸顯糧食安全、突出農產品質量、重視綜合生產能力提升,走的是數量質量效益並重之路,建設的是可持續農業,實現的是社會化大生產,目標是盈倉富農、強基固本。

❸ 傳統農業和新型農業有什麼區別

1.位置不同
都市農業,將農業生產轉移到城市中,集中解決供求問題,付合新型農業技術在有限空間內生產高質量農產品。
2. 農業技術手段
對於都市農業來說,更加依託於新型農業技術的使用,例如用LED燈來增加產量,mutiple layer來增加單位面積產量,融合水培、氣陪等栽培技術,不依靠傳統土培的方式,有效處理病蟲害問題,並且盡量使用生物防控,農產品安全大大提高。
3.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
都市農業更加集中解決了環境保護、資源利用問題,將農場、溫室搬到城市中去,配合高新農業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有效地利用水電資源

當然,現在國內的都市農業剛剛起步,國外也有做得好的一些項目,也有失敗破產的一些項目。不過前景是不錯的就我自己看來,很多國外的企業都在研究發展都市農業,相信這會是一個大趨勢。

❹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

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農業現代化發展狀況如何,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整個現代化的進程。環顧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大多是農業現代化水平較高的國家,而農業落後的國家,則很少邁入現代化國家行列。

無論與過去相比,還是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今天農業現代化取得了明顯成效,舉世公認。但是,與在國民經濟中基礎地位要求相比,我國農業的脆弱性仍然明顯;與飛速行進著的城鎮化和工業化相比,我國農業現代化相對滯後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與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農業現代化期待相比,仍然存在著落差;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潛力仍然巨大。

如今,我國正處於改造傳統農業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階段。農業增長仍然沒有完全擺脫過度開墾土地資源和開采地下淡水資源,一味地追求土地等資源生產率,而勞動生產率則相對較低,導致農業生產成本高,缺乏市場競爭力,國際國內農產品價格差擴大,同時也帶來了農產品安全隱患多,農業稀缺資源過度消耗,農業生態功能難以發揮的現代農業的世界性通病。

望古知今,登高見遠。為盡快的讓我國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城鎮化和信息化協調發展,更加有效地鞏固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更好地滿足人們對現代農業的多功能性需要,必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推進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這是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工作的迫切任務,關系著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也關系著億萬農民的夢想。

加快推進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就是要扭轉不惜一切代價一味的追求增產,不僅注重主要農產品數量供給保障,而且要更加註重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當前,我國農產品供給充裕,庫存水平高,進口面臨較好的國際環境,新形勢下我國有條件也有必要推進新一輪的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優質、安全、高效農產品生產。

加快推進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就是要扭轉過去過度利用農業資源的方式,更加註重農業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兼顧當代和長遠,適度降低農業稀缺資源利用強度。在農業自然資源過度利用的生態脆弱地區,要通過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和限牧禁牧等途徑,保護好國土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發揮好農業的生態修復和保護功能。

加快推進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就是要提高我國農業效率和競爭力,更好地節約農業資源和永續地利用農業資源,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發揮農業生態功能,把傳統意義上的第一產業發展成為兼容一產、二產和三產的新型產業,更好地勝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賦予現代農業的各種功能。

加快推進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根本途徑和動力是創新。要瞄準世界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緊扣農業現代化建設需要,加強對生物育種、智能農業、農機裝備、生態環保和糧食綠色增產模式等領域的科技攻關。要給農業注入創新的血液,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加快推進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就是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改革是發展的根本動力。過去我國農業發展取得成就,主要靠改革,今後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仍然要靠改革。要緊緊圍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內生動力,營造良好環境,形成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❺ 為什麼說現代農業是正在拓展中的一種多元化和綜合性的新型產業

新的技術平台和生產經營方式,正推動著現代農業由單一的初級農產品生產,向著以生物產品生產為基礎的農產品加工、醫葯、生物化工、能源、環保、觀光休閑等領域拓展,傳統的一二三產業界線將趨於模糊。 貿工農的一體化經營和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產品品質和安全性的嚴格要求,以及降低生產鏈條的系統成本和提高其競爭力,都促進了初級農產品生產與其後續性加工的緊密銜接。農產品的深加工,可以實現多層次和多環節的轉化增值。玉米在美國就有二百種以上的加工產品,增值數倍到數十倍。以農業產值為&,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產值為』()—*(+,而我國僅為)(,。農產品加工為現代農業提供了廣闊的拓展空間。 生物反應器技術,可以將目標基因在動植物體內作特異表達,生產價值高昂的葯用生物製品,使動植物生產成為附加值極高的一種生產部門。美國紅十字會和遺傳學會預測,』))-年美國用生物反應器生產葯物的產值可以達*-)億美元。 此外,在生物技術的驅動下,生物農葯、動物疫苗、生物肥料、生長調節劑等農用生物製品也將蓬勃發展。現代農業將成為醫葯和生物化工的一支新的生力軍。 以澱粉為原料發酵而成的乙醇,已成為廣受關注的一種生物質能源。《今日美國》的一篇文章中寫道:「石油的能源之王的地位也許不久就會遭到廢黜。如今,農田作物有可能逐漸取代石油成為獲得從燃料到塑料的所有物質的來源,黑金也許會被綠金所取代」。英國在&-)萬英畝土地上種植了一種芒屬能源植物,德國以此為燃料建了一座&』萬千瓦發電能力的發電廠,並大力開發生物柴油等潔凈能源。現代農業將異軍突起於』&世紀的生物質能源領域。 以澱粉為原料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將取代以石化產品為原料的難降解的現行塑料成為世界性趨勢。日本豐田公司用白薯澱粉塑料製成了汽車配件,發表了以「白薯拯救地球」為題的文章,日本富士通公司則用其替代電腦中的所有塑料部件。以玉米澱粉為原料的./0( 聚交脂)生物材料在美國製造業的所有部門中已經得到應用。轉基因作物和家畜改變了農業,現在它正在改造工業。 現代農業領域的多元化和綜合性不是主觀的臆想,而是技術發展、市場競爭和社會進步使然。不從觀念上跳出傳統的初級農產品生產的羈絆,農業就得不到自我的解放和超脫。

❻ 未來,新型農業真的會取代傳統的「家庭農戶」經濟嗎

不會的。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是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的基本方向。然而,小農的大量和長期存在決定了我們不能拋棄小農,剝奪他們擴大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道路。我們應該以小農共享為核心,通過創新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但我們也應清楚傳統小農戶在生產能力、市場能力、合作能力甚至政策能力方面仍然薄弱,與現代農業在生產特點、運行規則和機制上存在差異。

以小農戶共享為核心的農業和農村現代化是一項系統的長期工程。本著務實的精神,要摒棄「親大農、遠小農戶」的傾向,創新以家庭農戶為基礎的農業管理體制,加快支持小農戶發展的政策體系建設,服務小農戶,提高小農戶水平,引導小農戶走上現代農業和農村發展的軌道。

❼ 新型農業的知識農業

——知識經濟從一提出便引起強烈反應。人類在經歷計劃經濟專、商品經濟後,如今又進入知
識經屬濟的時代。知識和知識經濟已日益成為企業生存和競爭的焦點,農業領域已不例外。知識農業新概
念呼之欲出,它要求第一產業的高知識層能預測和創造市場,發展產銷對路,附加值高的項目,農業工作
者要強化知識意識,用現代農業的新知識和新成果武裝頭腦,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

❽ 綠色農業必須是資源節約型和什麼新型現代農業模式

發展資源節約型農業就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
什麼是資源節約型現代農業
自2008年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兩型農業」以來,「資源節約型農業」及「建設資源節約型農業」屢屢見諸報端。但從現有資料來看,目前對資源節約型現代農業的概念與內涵還沒有一個在學術界達成一致的解釋。
來自新疆農業大學管理學院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研究生薛曜祖理解的資源節約型現代農業是一種全新
的現代農業模式,是基於我國目前人口——資源——環境——經濟角度提出,突出強調資源節約利用,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生產經營方式,徹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農民高素質、管理高效率、經營高科技、制度新機制、產出最大化的農業發展目標,增強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提升農業的競爭力。

❾ 如何培育新型農民

新型農民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有較強市場意識、有較高生產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現代農業經營者。培育新型農民,首先要普遍開展農業生產技能培訓,擴大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和科普惠農興村計劃規模,組織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積極發展種養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和集體經濟組織等各類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經營主體。採取各類支持政策,鼓勵外出務工農民帶技術、帶資金回鄉創業,成為建設現代農業的帶頭人。同時,加強農民轉移就業培訓和權益保護;加大「陽光工程」等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支持力度,進一步提高補貼標准,充實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完善培訓機制;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另外,繼續改善農村辦學條件,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培育未來新型農民、新型人才的重要舉措。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