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發布時間: 2020-11-23 16:17:36

㈠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及意義

從歷史經驗教訓來看,在崛起大國與霸權國的戰略博弈中,霸權國往往掌控著更多的戰略資源,擁有明顯的戰略優勢,如果真的發生「大國政治悲劇」,霸權國在兩敗俱傷的結局中會傷得輕一些,或者傷得不那麼致命。中國要順利走好和平發展道路,實現和平崛起,就必須避開、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無疑是確保兩國關系健康發展,避免「大國政治悲劇」的最佳路徑。當然,中美不重演「大國政治悲劇」,對美國也是好事,對世界更是幸事。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如果成功,將開創大國關系的歷史。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作為新理念並不僅僅是一個良好願望,而是有著相當厚實的現實基礎。這個現實基礎就是現存的中美關系。中美自建交以來,雙邊關系雖然歷經風風雨雨,但總體上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兩國不僅沒有全面沖突、對抗,而且還在諸多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共贏。可以將現存的中美關系看成是「准新型大國關系」。這種「准新型大國關系」為新型大國關系構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者是在前者基礎上進化而來,而不是橫空出世。

㈡ 為什麼說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新型中美大國關系首先是一種拋棄傳統大國沖突對抗邏輯,利益攸關兩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國關系;其次是一種超越和包容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差異的關系;再次是一種在現有國際體系下,既能共創和共享制度,又能共同承擔國際責任的關系;最後,新型中美大國關系是一種互利共贏、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一是創新思維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創新思維。拋棄冷戰思維,創新相處之道,是目前解決中美大國關系的重要思路。中美關系的本質不是任何一種短期行為,而是一種更為持久的長遠利益。中美關系是一種開放性結構,要求中美兩國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新思維,不斷開拓創新 二是相互信任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相互信任。國與國之交應以誠信為本。戰略互信是實現中美關系長遠、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石。戰略互信的缺失、對彼此戰略意圖的疑慮,成為當前中美關系前進征途上面臨的重要障礙。防止中美戰略誤讀、誤解甚至誤判,雙方更加客觀、理性、真實地看待和理解對方的戰略意圖,培植深厚的戰略互信,是推進中美關系前進的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三是平等互諒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平等互諒。中美兩國國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意見一致。中美兩國在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宗教信仰、歷史背景和發展水平等方面都不同,兩國對問題的看法有差異、有分歧甚至有矛盾都是正常的,問題是如何面對這些分歧並富有智慧地超越分歧、尋求共識、找到共同利益。 四是積極行動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積極行動。隨著兩國關系的深入發展,關乎中美雙方利益的議題不斷增多,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兩國不斷深化合作。不論是在合作領域的擴大,還是在合作程度上的加深,深化合作是發展兩國關系的強大動力。我們要採取扎實有效的行動,加強各方面的合作,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協調,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讓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切實享受中美合作帶來的好處。 五是厚植友誼。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厚植友誼。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我們要積極推進兩國社會各界交流交往,讓更多人成為中美友好合作的參與者、支持者。這就要求雙方都應推進中美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進行戰略協調,妥善處理新問題、新挑戰,發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合作競爭、聚同化異的新型大國關系。

㈢ 怎樣理解中美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

新型大國關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系為核心特徵的大國關系,是崛起國和既成大國之間處理沖突和矛盾的新方式。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雙方將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作為主題,這一概念被高調推出。
按照中方的說法,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就是「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按照美方的說法,就是要打破「崛起國與守成國必然沖突」的歷史魔咒,建立基於「務實合作和建設性處理分歧」的大國關系新模式。
第一,增進互信,把握方向。中美兩國如何判斷彼此戰略意圖,將直接影響雙方採取什麼樣的政策、發展什麼樣的關系。
第二,相互尊重,聚同化異。中美兩國歷史文化傳統、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各異,雙方存在不同看法、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和摩擦在所難免。中美是兩個各具特色的國家,在很多方面肯定有差別,有差別才需要溝通和合作。
第三,平等互利,深化合作。
第四,著眼民眾,加深友誼。

以上為雙方官方層面話的簡單解釋。
民間話說白點就是中美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合作和斗爭的戰略博弈,全方位,政治,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

㈣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這是一個需要中美雙方,包括社會各界共同來探討和實踐的系統性工程,同時也是一個需要雙方保持政治定力,持之以恆、不懈推進的長期事業。

首先,我們要不斷增進戰略互信,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石之上。中方始終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我們從來都沒有想要挑戰甚至取代美國地位的戰略意圖,而是真心實意地希望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共同維護和平,共同實現發展。我們注意到,美方近年來也反復表示不把中國視為威脅,無意遏制中國,樂見中國走向強大,保持穩定。這是對的。只要中美各自都能秉持上述戰略取向並將其付諸行動,就一定能夠建立起戰略互信,不斷夯實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基礎。

第二,我們要大力促進務實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深厚的利益紐帶之上。中美建交以來,快速發展的經貿關系不僅給兩國各自的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紅利,也成為中美關系歷經風雨但始終破浪前行的壓艙石。

第三,我們要積極加強人文交往,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國與國的關系,歸根到底還是人與人的關系。當今時代,民意越來越成為影響甚至左右兩國關系走向的重要因素,人民相互友好,國家之間就友好,反之亦然。因此,能否成功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能否得到兩國多數民眾的理解、參與和支持。為此,我們應鼓勵和擴大兩國各領域、各界別民眾,包括家庭、社區、學校、民間團體等社會基層民眾之間的相互往來,讓他們增進相互了解和感情;我們應深化文化交流,使雙方在交流與碰撞中逐漸實現彼此包容與融合。我們還應積極引導各自民意,讓支持中美友好合作成為主流聲音,不斷壯大中美關系的社會基礎。

第四,我們要不斷加強在國際地區熱點及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緊密的共同責任之上。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維護地區和國際形勢穩定、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上有著越來越多的利益交集,承擔著越來越大的共同責任。中美如能攜手為世界的和平穩定、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貢獻,不僅符合國際社會對中美兩國的期待,也理應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應有之義。中國已准備好與美國在地區和全球層面展開全方位合作,我們不是要搞所謂「兩國共治」,而是優勢互補,各擅所長,中國願意承擔與自身國力及國情相適應的國際責任,與美方一起,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優質的公共產品。中美在任何問題上都可以合作,盡管我們有時候立場不盡相同,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之間的溝通與對話,只要我們真正從兩國共同利益出發,從地區與世界的穩定繁榮出發,中美間的立場一定能夠越來越接近,中美戰略互信也一定會不斷得到深化。

㈤ 如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中國構建新型大國關系需要確立新思路、制定新戰略、實施新對策。後金融危機時期,大國關系受力量對比變化驅使,正進入新一輪調整階段,因而成為中國政府內政與外交工作的重大課題。中國政府和領導人緊緊把握上述國際局勢脈絡和國家發展戰略大局,積極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致力於打破歷史上大國沖突對抗的傳統邏輯,謀劃與傳統大國合作共贏、與新興國家攜手共進的新型大國關系。中國與各主要大國之間既擁有越來越多的共同利益,也面臨越來越嚴峻的矛盾與糾紛。但大國在對華關繫上仍受制於冷戰思維,對華合作中競爭的一面在加劇,借重中牽制的一面在發展。歐盟主要大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難以適應中國快速發展態勢,因而紛紛加強與美國的盟友關系,攜手推進對華防範戰略,趁中國將強未強之際,聯手制約中國發展態勢,謀劃對華更具彈性的戰略優勢。政治上利用現行國際機制引導中國融入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國際體系;經濟上利用國際游戲規則重新塑造中國,使之融入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世界主流經濟;文化上利用交流與合作促使中國接受西方文化觀,並向西方文化體系轉軌;安全上紛紛構建防範與遏制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包圍圈。

㈥ 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有什麼意義

首先,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具有重要啟示作用,有助於推動形成一股新的健康專強勁屬的時代潮流。中美積極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正是反映了這一時代背景,體現出大國相處之道正在從猜忌防範的陳舊思維向增信釋疑的積極方向轉變,從避免沖突戰爭的最低目標向追求合作共贏的更高要求調整。新型大國關系始於但不限於中美兩國,中美新型關系的建設對各大國關系的發展也具有重要啟示作用和借鑒意義。

其次,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具有關鍵引領效果,有助於推動國際治理體系變革進程。中國在與美國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過程中,將一以貫之地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努力建設一個更符合時代發展需要,更能反映國際社會呼聲、更具代表性、更富生命力的國際治理體系。

再次,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具有積極理論意義,有助於為傳統國際關系理論提供新的經驗。21世紀全新的時代形勢呼喚全新的國際關系理論。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努力,將提供大國關系良性發展的嶄新實踐,推動國際關系理論實現里程碑式的發展。

㈦ 中美應構建怎樣的"新型大國關系

相互信任,拋棄冷戰思想,創新思維,雙方更加客觀、理性、真實地看專待和理解對方的戰略意屬圖,培植深厚的戰略互信,需要平等互諒。中美兩國國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意見一致。尋求共識、找到共同利益,並積極行動。
但是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中國的發展必然沖擊美國的地位和影響力,美國也不會坐視中國的強大,干擾、阻礙、遏制中國發展是美國既有的國家利益。

㈧ 如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這是一個需要中美雙方,包括社會各界共同來探討和實踐的系統性工程,同時也是一個需要雙方保持政治定力,持之以恆、不懈推進的長期事業。
首先,我們要不斷增進戰略互信,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石之上。中方始終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我們從來都沒有想要挑戰甚至取代美國地位的戰略意圖,而是真心實意地希望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共同維護和平,共同實現發展。我們注意到,美方近年來也反復表示不把中國視為威脅,無意遏制中國,樂見中國走向強大,保持穩定。這是對的。只要中美各自都能秉持上述戰略取向並將其付諸行動,就一定能夠建立起戰略互信,不斷夯實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基礎。
第二,我們要大力促進務實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深厚的利益紐帶之上。中美建交40多年來,快速發展的經貿關系不僅給兩國各自的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紅利,也成為中美關系歷經風雨但始終破浪前行的壓艙石。如今,中美貿易額已近5000億美元,相互投資超過800億美元,而且據中美交流基金會最新研究報告預測,10年後,也就是2022年,中美兩國將成為彼此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對中國出口額將達4500多億美元,為美國創造超過250萬個就業機會,赴美中國遊客將從2012年的150萬人增長到1000萬人。這是中美兩國學者共同研究得出的結論,將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歷史進程不斷注入強勁的動力。
最近,中方同意與美方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開展雙邊投資協定實質性談判,體現了中國政府堅定推進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中美經貿合作的巨大誠意和決心,必將為兩國經貿合作開辟新的前景。中美還應積極挖掘能源、環保、城鎮化、生物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合作潛力。中方重視並願採取措施解決美方在市場准入、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上的關切,同時也希望美方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公平對待赴美投資的中資企業。
第三,我們要積極加強人文交往,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國與國的關系,歸根到底還是人與人的關系。當今時代,民意越來越成為影響甚至左右兩國關系走向的重要因素,人民相互友好,國家之間就友好,反之亦然。因此,能否成功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能否得到兩國多數民眾的理解、參與和支持。為此,我們應鼓勵和擴大兩國各領域、各界別民眾,包括家庭、社區、學校、民間團體等社會基層民眾之間的相互往來,讓他們增進相互了解和感情;我們應深化文化交流,使雙方在交流與碰撞中逐漸實現彼此包容與融合。我們還應積極引導各自民意,讓支持中美友好合作成為主流聲音,不斷壯大中美關系的社會基礎。
第四,我們要不斷加強在國際地區熱點及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緊密的共同責任之上。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維護地區和國際形勢穩定、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上有著越來越多的利益交集,承擔著越來越大的共同責任。中美如能攜手為世界的和平穩定、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貢獻,不僅符合國際社會對中美兩國的期待,也理應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應有之義。中國已准備好與美國在地區和全球層面展開全方位合作,我們不是要搞所謂「兩國共治」,而是優勢互補,各擅所長,中國願意承擔與自身國力及國情相適應的國際責任,與美方一起,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優質的公共產品。中美在任何問題上都可以合作,盡管我們有時候立場不盡相同,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之間的溝通與對話,只要我們真正從兩國共同利益出發,從地區與世界的穩定繁榮出發,中美間的立場一定能夠越來越接近,中美戰略互信也一定會不斷得到深化。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