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成語

創造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3 16:22:36

① 寫幾個關於創造力的成語

日新月異
[rì
xīn
yuè
yì]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新:更新;異: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指發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
褒義


《禮記·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近反義詞
近義詞
與日俱增
蒸蒸日上
突飛猛進
扶搖直上
一日千里
百尺竿頭與日俱進
今菲茜比
坂上走丸
日異月新
滄海桑田
反義詞
故步自封
依然如故
每況愈下
一成不變

② 形容「創造」的成語有哪些

陳言務去 (陳言:陳舊的言辭;務:務必。陳舊的言詞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要排除回陳舊的東西,努力創造、革答新。 )

③ 「韓愈」創造的成語有什麼

答: 不塞不行、不平則鳴、深居簡出、痛定思痛、俯首帖耳、先睹為快、大聲疾呼、垂頭喪氣、朝發夕至、稍安勿躁、搖尾乞憐、雜亂無章、形單影只、力挽狂瀾、一落千丈、一視同仁、弱肉強食、飛黃騰達、幡然悔悟、悲天憫人、駕輕就熟、落井下石

韓愈的《進學解》一文,就有如下的20多個成語: 業經於勤、形成於思、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貪多務得、細大不捐、含英咀華、佶屈聱牙、同工異曲、動輒得咎、牛溲馬勃、敗鼓之皮、投閑置散。以及經過經過後人濃縮和提煉,演化而成的成語,如:提要鉤玄、焚膏繼晷、力挽狂瀾、閎中肆外、號寒啼飢、兼收並蓄、跋前躓後、各得其宜。

④ 韓愈創造的成語

特立獨行,
落阱下石
【出處】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解釋】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同「落井下石」。
【示例】毫無疑義,他是誤解了牛祚,以為對方在落阱下石。
2、動輒得咎
【出處】唐·韓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學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
【解釋】輒:即;咎:過失,罪責。動不動就受到指責或責難。
【示例】在那樣的環境下,我們的老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工作該有多麼難做,整日如履薄冰,動輒得咎。
3、雜亂無章
【出處】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其為言也,雜亂而無章。」
【解釋】章:條理。混亂而沒有條理。
【示例】 救火車開不進狹窄的弄。水桶拿不出許多。往來取水只是雜亂無章的一陣胡鬧。(葉聖陶《一桶水》)
4、佶屈聱牙
【出處】唐·韓愈《進學解》:「周浩殷盤周浩殷盤(《指《書經》中的商周書),,佶屈聱牙。」
【解釋】佶屈:曲折;聱牙:不順口。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示例】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謂直譯的文字,寫得佶屈聱牙。(鄒韜奮《經歷·課外閱讀》)
5、俯首帖耳
6、搖尾乞憐
【出處】: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解釋】俯首帖耳:耷拉著耳朵。形容卑屈馴服的樣子。
【示例】他們習慣於猛於虎的官威,以為老百姓只要一加威嚇,便自會俯首帖耳,搖尾乞憐。(郭沫若《少年時代·反正前後》)
7、不平則鳴
【出處】韓愈《送孟東野序》一文。此文開宗明義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解釋】」不平則鳴」是什麼意思呢?關鍵在於「不平」一詞的內涵。錢鍾書先生在《詩可以怨》一文中說:「韓愈的『不平』和『牢騷不平』並不相等,它不但指憤郁,也包括歡樂在內。」也就是說,「不平」是指人們的心靈處於不平靜的狀態,產生喜怒哀樂各種感情。錢先生這個解釋是很有見地的,它糾正了以往一些對「不平」狹隘理解。不過韓愈所說的「不平」並不限於人的感情問題,所以我們可以在錢先生的基礎上進一步辨析。 「平」,是指平常、平靜、平衡、平凡等;「不平」則是指異乎尋常的善,既可指事物受到壓抑或推動,也可能事物處於發展變化,或充滿矛盾的善。總之「不平」所指甚廣,並不指逆境。 「不平則鳴」應是指自然、社會與人生當處於不尋常的狀況之中,一定會有所表現。現多指「對不公平的事情表示憤慨」。或指遇到「不平的事,發出不滿的呼聲。」
【示例】不平則鳴,看看現實的情況,難怪學生們厲聲疾呼——革命,救國。(楊沫《青春之歌》
8、虛張聲勢
【出處】 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淄青、恆冀兩道,與蔡州氣類略同,今聞討伐元濟,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無暇,虛張聲勢,則必有之。」
【解釋】張:鋪張,誇大。假裝出強大的氣勢。指假造聲勢,藉以嚇人。
【示例】對手只是虛張聲勢,不必害怕。
9、一龍一豬
【出處】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解釋】一是龍,一是豬。意思是說人在幼時大致沒有什麼區別,而學問的深淺由年長而不同,於是有了一龍一豬的差別。現比喻同時的兩個人,一個賢,一個不肖,高下判別極大。
【示例】他們兩兄弟一個是將軍,一個成了土匪,可謂一龍一豬。
10、飛黃騰達
【出處】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
【解釋】飛黃:傳說中神馬名;騰達:上升,形容駿馬奔騰飛馳。引伸為發跡,宦途得意。比喻驟然得志,官職升得很快。 現多用於貶義。
【示例】他講過種種培植新政人才的講習班和訓練班,雖然結果沒有一項使他(沙汀《防空》)
11、旋乾轉坤
【出處】 唐·韓愈《潮州刺史謝上表》「陛下即位以來,躬聽親斷,旋乾轉坤。」
【解釋】旋乾轉坤比喻從根本上改變社會面貌或已成的局面。也指人魄力極大。
【示例】我是不相信文藝的旋乾轉坤的力量的,但倘有人要在別方面應用他,我以為也可以。譬如「宣傳」就是。(魯迅《三閑集·文藝與革命》)
12、再接再厲
【出處】唐·韓愈《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
【解釋】 再:繼續;接;接觸;厲:磨快。指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繼續努力,堅持不懈。
【示例】 「上級表揚了你們搞武器的勇敢行為,希望你們再接再厲。」 (知俠《鐵道游擊隊》)
13、坐井觀天
【出處】莊子在《秋水》中寫了一個「井底之蛙」的故事。韓愈在他的《原道》中寫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意思是說,坐在井裡觀察天空,就會覺得天很小很小。其實不然,不是天太小,而是由於看天的人站得低、眼光太窄的緣故。 由這兩篇文章便有了兩個意義相近的成語——「井底之蛙」和「坐井觀天」。
【解釋】井底之蛙」用來諷喻那些見識狹窄、短淺,而又盲目自大、不接受新事物、不識大局的人。「坐井觀天」形容眼界狹小,所見有限。
【示例】我們要與外面的世界多交流,不要坐井觀天。
14、蠅營狗苟
【出處】詩經》的《小雅》部分,有一首題為《青蠅》的詩,共三節,每節都以「營營青蠅……」起句。營營,形容往來頻繁之狀;青蠅,是蠅類中最惹人厭惡的綠頭蒼蠅;詩人把播弄是非、顛倒黑白的小人比作青蠅。形容貪賄舞弊、爭逐微利的卑劣人物,稱之謂「蠅營」,說他們好比營營往來的青蠅一般,討厭之至。唐代文學家韓愈在他的《送窮文》中說:「蠅營狗苟,驅去復還。」他在「蠅營」之後添了「狗苟」二字,此成語就此流傳。
【解釋】狗,是形容苟且、貪得、善於偷偷摸摸,用來和可厭的青蠅並列。「蠅營」和「狗苟」二字均同音,在字面上組合得較巧妙。比喻為了追逐名利,不擇手段,象蒼蠅一樣飛來飛去,象狗一樣的不識羞恥。
【示例】他們整日忙忙碌碌,蠅營狗苟,胸無大志。
15、.駕輕就熟
【出處】 唐·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解釋】王良、造父,古代兩個善於駕車的人。趕著裝載很輕的車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示例】這份工作對他來說,可謂駕輕就熟。
16、貪多務得
17、細大不捐
【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貪多務得,細大不捐。」
【解釋】貪多務得,貪:求多;務:務必。貪多務得,原指學習上務求盡多地獲得知識。後泛指對其他事物貪多並務求取得。
細:微,小;捐:舍棄。細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拋棄。形容包羅一切,沒有選擇。
【示例】 我們要學會取捨,不能貪多務得,細大不捐。
18、【無理取鬧】
【出處】唐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鳴聲相呼和,無理祇取鬧。」
【解釋】 原謂蛙聲只是沒來由地喧鬧。後以「無理取鬧」指人沒道理地吵鬧。
【示例】他跑到廠長那裡無理取鬧。
19刺刺不休
【出處】 唐·韓愈《送殷員外序》:「持被入直三省,丁寧顧婢子,語刺刺不能休。」
【解釋】刺刺:多話的樣子。形容說話嘮叨,沒完沒了。
【示例】 他這個人,說起話來,刺刺不休,叫人心煩。
20地大物博
【出處】 唐·韓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櫱牙其間。」
【解釋】 博:豐富。指國家疆土遼闊,資源豐富。
【示例】 我們要重新看待「我國地大物博」的觀點。

⑤ 描寫創造的成語

革故鼎新 標新立異 獨出心裁 吐故立新
不甘後人 不屈不撓 戴月披星 滴水穿石
發奮圖專強 發憤忘食屬 革放鼎新 堅持不懈
苦心孤詣 一往無前 人定勝天 不知寢食
風雨無阻 心堅石穿 水滴石穿 求索不止
別具一格 棄舊迎新 獨樹一格 百尺竿頭

⑥ 摘抄關於發現創造的成語

獨得之見 與眾不同的創造性的見解。
出處:明·歸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寧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爭自為說,創為獨得之見。」
獨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獨到的靈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的創造性。
出處:《詩刊》1978年第3期:「詩味的濃淡,與比興之運用關系非常密切。李賀的詩歌在這方面是獨具匠心的。」
廣開言路 廣:擴大;言路:進言的道路。指盡量給下面創造發表意見的條件。
出處:《後漢書·來歷傳》:「朝廷廣開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貸。」
戛戛獨造 戛戛:形容獨創。別出心裁,富有創造性。
出處: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門接山光來異縣,牆分花氣與芳鄰,皆戛戛獨造。」
另開生面 另外創造新的形式或開創新的局面。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一回:「今日行這酒令,已是獨出心裁,另開生面。」
神領意造 指用心神領會和創造藝術形象。
推陳出新 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出處:清·戴延年《秋燈叢話·忠勇祠聯》:「不特推陳出新,饒有別致。」
鑄新淘舊 創造新的,汰除舊的。
出處:李大釗《孫中山先生在中國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這都是先生在中國民族革命史上繼往開來,鑄新淘舊,把革命的基礎,深植於本國工農民眾,廣結於世界革命民眾的偉大功績。」
自出機軸 比喻作文章能創造出一種新的風格和體裁。同「自出機杼」。
出處:明·胡應麟《詩藪·近體下》:「右丞輞川諸作,卻是自出機軸。」
自出機杼 機杼:本指織布機上的筘,織布時每條經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出處:《魏書·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自出心裁 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出於自己的創造。指不抄襲、模仿別人。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讀過前人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襲。」
自我作古 作古:創始。由我創造。指不沿襲前人。
出處:唐·劉知己《史通·稱謂》:「唯魏收遠不師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無所憲章。」
自我作故 作故:創始。由我創造。指不沿襲前人。
出處:唐·劉知己《史通·稱謂》:「唯魏收遠不師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無所憲章。」

⑦ 有創造性意思的成語有哪些

1、獨得之見 與眾不同的創造性的見解。

2、獨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獨到的靈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的創造性。

3、推陳出新 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4、自出心裁 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出於自己的創造。指不抄襲、模仿別人。

5、自我作古 作古:創始。由我創造。指不沿襲前人。

6、自出機杼 機杼:本指織布機上的筘,織布時每條經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7、另開生面 另外創造新的形式或開創新的局面。

8、神領意造 謂用心神領會和創造藝術形象。

9、鑄新淘舊 創造新的,汰除舊的。

10、花樣新翻 〖解釋〗指獨出心裁,創造新花樣。同「花樣翻新」。

⑧ 關於創造的成語

【筆參造化】:造化:創造化育。一支筆參與了創造化育。形容文筆高妙。

【步人後塵】:後塵:走路或行車時後面揚起的塵土。指跟在人家後面走。比喻追隨模仿,學人家的樣子,沒有創造性。

【陳陳相因】:陳:舊;因:沿襲。原指皇倉之糧逐年增加,陳糧上壓陳糧。後多比喻沿襲老一套,無創造革新。

【陳言務去】:陳言:陳舊的言辭;務:務必。陳舊的言詞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要排除陳舊的東西,努力創造、革新。

【獨得之見】:與眾不同的創造性的見解。

【獨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獨到的靈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的創造性。

【飛必沖天】:一飛起來,就必定會沖上青天。比喻不幹則已,一干就能創造出驚人的成績來。

【廣開言路】:廣:擴大;言路:進言的道路。指盡量給下面創造發表意見的條件。

【葫蘆依樣】:依樣畫葫蘆。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創造。

【花樣翻新】:指獨出心裁,創造新花樣。

【花樣新翻】:指獨出心裁,創造新花樣。同「花樣翻新」。

【戛戛獨造】:戛戛:形容獨創。別出心裁,富有創造性。

【另開生面】:另外創造新的形式或開創新的局面。

【螞蟻搬泰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可以創造奇跡。用作貶義指人自不量力。

【千頭桔奴】:上千棵桔樹就像上千個家奴。指前人為後人創造財富。

【神領意造】:指用心神領會和創造藝術形象。

【推陳出新】: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無所作為】:作為:作出成績。沒有做出任何成績。指工作中安於現狀,缺乏創造性。

【尋章摘句】:尋:找;章:篇章;摘:摘錄。舊時讀書人從書本中搜尋摘抄片斷語句,在寫作時套用。指寫作時堆砌現成詞句,缺乏創造性。

【一人向隅】:隅:角落。一個人朝著屋角創造性落淚。形容在公共聚會中因一個人的不悅影響了整個氣氛。

【一人向隅,滿堂不樂】:隅:角落。一個人朝著屋角創造性落淚,屋裡的人都不高興。形容在公共聚會中因一個人的不悅影響了整個氣氛。

【一人向隅,一堂不歡】:隅:角落。一個人朝著屋角創造性落淚,屋裡的人都不高興。形容在公共聚會中因一個人的不悅影響了整個氣氛。

【種玉藍田】:種:栽種,培養;藍田:今屬陝西,以產玉著名。比喻長得其所。指為締結良緣創造條件。

【鑄新淘舊】:創造新的,汰除舊的。

【自成機杼】:機杼:織機和梭子。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自出機軸】:比喻作文章能創造出一種新的風格和體裁。同「自出機杼」。

【自出機杼】:機杼:本指織布機上的筘,織布時每條經線都要從筘齒間穿過,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寫文章能創造出新的風格和體裁。

【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出於自己的創造。指不抄襲、模仿別人。

【自我作古】:作古:創始。由我創造。指不沿襲前人。

【自我作故】:作故:創始。由我創造。指不沿襲前人。

⑨ 創造的造四字成語

閉門造車 關起門來造車子。比喻脫離實際,只憑主觀辦事。
不堪造就 指沒有培養前途。
不可造次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進行。意為要慎重。
粗製濫造 濫:過多,不加節制。寫文章或做東西馬虎草率,只求數量,不顧質量。
登峰造極 登:上;峰:山頂;造:到達;極:最高點。比喻學問、技能等達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恩同再造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極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樣。
矯揉造作 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
巧同造化 巧:技巧,技藝;同:一樣;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與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天造地設 造:製作;設:安排。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人工。
鄉壁虛造 即對著牆壁,憑空造出來的。比喻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
向壁虛造 向壁:對著牆壁;虛造:虛構。。即對著牆壁,憑空造出來的。比喻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
再造之恩 再造:再生。象救了自己性命那樣大的恩德。
遭家不造 遭:遇到;造:成。原是周成王居父喪時自哀之辭。後指遭遇家中不幸的事。
造次顛沛 流離失所,生活困頓。
造化小兒 造化:指命運;小兒:小子,輕蔑的稱呼。這是對於命運的一種風趣說法。
造謠惑眾 製造謠言,迷惑群眾。
造謠生事 製造謠言,挑起事端。
......

⑩ 形容創造的成語

【成語】: 推陳出新
【拼音】: tuī chén chū xīn
【解釋】: 指對舊的文化進行批判地繼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華,創造出新的文化。
【出處】: 清·戴延年《秋燈叢話·忠勇祠聯》:「不特推陳出新,饒有別致。」
【舉例造句】: 研究棋藝,推陳出新。 ★陳毅《題〈圍棋名譜精選〉》詩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