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教育

創造教育

發布時間: 2020-11-23 16:27:05

㈠ 陶行知創造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他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可以概括為:一個理論,三大原理,四種精神,五大主張。

1、一個理論即生活教育理論,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稱。

2、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本體論,也叫起源論,陶行知認定教育來源於生活,主張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場所論。認定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校,主張教育要依靠社會的力量,應濟社會的需要。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認定在生活中教法、學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主張事情是怎樣做的,學生就應該怎樣學;學生是怎樣學的,教師就應該怎樣教。教法和學法都來源於做法,統一於做法。

3、四種精神是:

「愛滿天下」的大愛精神;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

「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的創造精神;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4、五大主張是:行是知之始、在勞力上勞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六大解放。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學思想,認為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在勞力上勞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都是具體的教學方法。

在勞力上勞心,即主張手腦並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張教學相長;即知即傳,則是主張隨學隨教。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為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原則。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嘴、眼睛、時間和空間,還兒童以自由,從而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1)創造教育擴展閱讀: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

1926年起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9年聖約翰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表彰他為中國教育改造事業作出的貢獻。[2]1931年主編《兒童科學叢書》。

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

參考資料:網路-《陶行知教育名篇》

㈡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創造教育」的定義是什麼

創造教育:英國心理學家、優生學家高爾頓開創造教育研究之先河,著有《遺傳的天才》等。20世紀40年代美國奧斯本研究集體創造思考方法,著有《思考的方法》。20世紀50年代以來,這種教學在美國得到發展。如布法羅大學開設了指導學生創造性思維實驗課程。20世紀60年代以來創造教育在日本亦受重視,1960—1979年有關創造力培養著述譯作有250多種,並開展這方面的實踐活動,設「發明教室」等。德國則把對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滲透在中小學各年級的課堂教學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創造教育受到廣泛重視,初步形成理論體系。創造教學已成世界性潮流。陶行知為中國創造教育開拓者,於20世紀30年代在育才學校設立「育才創造獎金」,後發表《創造宣言》。60年代後,台灣省教育界亦就此進行實驗研究。如賈馥茗1968年在國語科中進行小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實驗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創造教育在中國再度興起。如1982年中華創造力開發研究所研究人員在上海和田路小學進行實驗,運用一些專門編排和設計的教法。此後,這方面的研究在各地普遍開展。
陶行知是我國創造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開拓者,創造教育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論體系的精髓,其創造教育實踐更是貫穿於他整個教育活動之中。創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針對中國傳統教育的種種弊端,結合中國教育實際,在美國教育思想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教育思想的基礎上而提出的一種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的新的教育理論。
陶行知實施創造教育的目的,可以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來看。就學生而言,創造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手腦雙揮」「手腦聯盟」「手腦雙全」——這就是創造教育要達到的目標,又是實現創造教育的手段。陶行知曾經說過,「手腦結合,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就教師而言,教師的創造,不像宗教家、戀愛至上主義者、美術家,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教師「所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他指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先生、學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創造教育的手段。要解放兒童的創造力。陶行知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並認為「有了這六大解放,創造力才可以盡量發揮出來。」
創造教育的三個關鍵:在培養兒童創造力方面,陶行知提出了「充分的營養、良好的習慣和因材施教三個關鍵」。

㈢ 教育心理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對學生進行創造教育的目的不是以要求學生必須有發明創造為目的,而主要是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意識和初步創造能力。
而只有具有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創造型人才,那麼教師應怎麼做呢?一、樹立創造教育思想教師的教育行為受教育思想觀念的影響,而教師的教育活動及其效能、質量又會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規格。因此教師首先應有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創造教育是根據創造學原理,通過一定的教育途徑,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開發受教育者的創造力的教育。創造教育把開發每一個學生的創造力作為教育的目的,認為教學的核心應是理解知識信息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教師應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勤於動手。只有充分理解這些思想要求,才會真正有利於培養出創造型人才。教師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有活躍豐富的思維,靈活創新的觀念和教育方法,掌握有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基本知識及訓練方法,積累有關創造研究的新成果並及時應用到教育過程中。如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或自製巧妙的教具進行教學活動,或向學生介紹發明創造成果及其過程等,對培養學生創造意識都有很大的啟發。

㈣ 如何對幼兒進行創造教育

1.給孩子提供盡情探索的環境
在保證孩子身體安全的情況下,不要給孩子設置太多的限制,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時孩子創造力的源泉。因此,家長應當給孩子提供一些能夠幫助他們想像和創造的事物,如:刮紙、蠟筆和各種玩具,這些都是能夠有效開發幼兒創造力的材料,家長應當給孩子創造這樣一個能夠盡情發揮、盡情探索的環境。

2.當孩子問為什麼時,要先聽他的想法
孩子都喜歡問為什麼,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要認識到這是很好的學習時間,大多數的父母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耐心的解決孩子的問題。事實上,家長應當先讓孩子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這樣孩子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再思考一遍,形成邏輯,再變成語言說出來。在這樣的流程中,孩子沒有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針對問題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對培養創造力十分有效。

3.重視孩子的邏輯,不要用成人的思路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的思維沒有收到太多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因此孩子在思考問題時也是天馬行空的。面對孩子的豐富想像力,家長應當盡可能的理解孩子的想法,多多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引導孩子做出實際行動,將想法付諸實踐。而不是強行按照自己的思路和邏輯灌輸給孩子,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4.孩子做了錯事要先問問原因
富有創造力的孩子往往更敢於嘗試新鮮事物,也就會犯下更多的錯誤。如果孩子拿著好好地玩具車,但是把玩具車拆了。家長先不要訓斥孩子,而是要問問孩子為什麼要拆掉汽車,拆掉之後有沒有什麼想法。只有嘗試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才能夠避免孩子的創造力受到阻擋,更好的促進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5.如果孩子創作了什麼,不要隨意評價
當孩子製作了一個稀奇古怪的東西或者畫了一幅四不像的畫時,家長不要試圖用成人的眼光理解這是什麼東西,也不要告訴孩子世界上沒有這樣的東西,這個東西沒有用,沒有人這樣畫畫等等。要知道,孩子的每一次創作都是一次嘗試,在慢慢的創作中,孩子會獲得豐富的經驗積累,為以後的學習帶來積極的作用。

㈤ 抓住一切教育的契機就可以創造教育的契機是誰的名言

1、轉變教育觀點,培養創新意識

教師觀念的轉變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和前提,教師觀念不改變就不可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首先,要認識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和作用,教與學的關系,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建而獲得。

因此,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應是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評價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者,不要把教師的意識強加於學生;而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探索者、合作者,學生的學習動機、情感、意志對學習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

其次,在教學方法上也要改變傳統的注入式為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處理所獲起的信息,使新舊知識融合貫通,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滿足心裡上的需求,體現自我價值,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增加創新意識。

2、營造教學氛圍,提供創新舞台

課堂教學氛圍是師生即時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是由師生的情緒、情感、教與學的態度、教師的威信、學生的注意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由師生共同調節控制形成的,實質就是處理好師生關系、教與學的關系,真正使學生感受到他們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是教學效果的最終體現者。

因此,教師要善於調控課堂教學活動,為學生營造民主、平等、和諧、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學習,鼓勵他們大膽質疑,探討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才能活躍,只有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鍛煉創新能力的舞台。

3、訓練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

創新思維源於常規的思維過程,又高於常規的思維,它是指對某種事物、問題、觀點產生新的發現、新的解決方法、新的見解。它的特徵是超越或突破人們固有的認識,使人們的認識「更上一層樓」。因此,創造思維是創造能力的催化劑。提問是啟迪創造思維的有效手段。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通過特定的問題使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愛因斯坦曾說:「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想像是指在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新的配合而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通過想像可以使人們看問題能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由已知推及未知,使思維活動起質的飛躍,豐富的想像力能「撞擊」出新的「火花」。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誘發學生的想像思維。

4、掌握研究方法,提高實踐能力

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實現創新能力的最有效手段,任何新的發現,新的科學成果都必須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並在實踐中檢驗和論證。因此,教師要使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其基本程序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

課堂教學中主要通過實驗來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盡量改變傳統的演示性實驗。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另外還可以向學生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實驗用品,讓學生根據特定的背景材料提出問題,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進行觀察、分析、思考、討論,最後得出結論,

這樣才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創作能力。有時實驗不一定獲得預期的效果,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失敗的原因,找出影響實驗效果的因素,從中吸取教訓,重新進行實驗,直到取得滿意的效果為止。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還培養學生的耐挫能力。

㈥ 創造教育對教師素質的要求,你怎麼看呢

教師是教育活動中的直接參與者.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教學方式關繫到幼兒掌握知識的效果和個人素質的形成。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是教學根本目,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挑戰能力及豐富知識結構,具有時代活力的人才。對3—6歲的學前期兒童來講,他們要從模仿中學會創造。創造教育的具體實施從根本上要依賴於教師。所以,創造教育對教師自身素質有以下要求:

三、民主精神是教師在培養幼兒創造力時應具備的能力。

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教師如能做到和幼兒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的話,幼兒則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幼兒的獨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都將得到充分發展。

四、教師要有扎實、廣博、精深的專業基礎知識,並能在教學中向幼兒滲透各種知識。

創造力必須以多方面的智力因素為基礎,因為在創造以前必須有足夠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對知識和經驗的整理、綜合才可能產生出別出心裁的思維及創造性產品。

㈦ 創造的兒童教育思想

  1. 21世紀教育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造就大批高創造力的人才。就目專前我國基礎教育屬而言,我國的兒童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還很薄弱,不論家庭、學校、社會,壓制摧殘兒童創造力的現象都很嚴重。為了培養一代新人的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我國的基礎教育應該關注創造教育,大力開展創造教育。

  2. 在我國明確提出對兒童進行創造教育的是現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在自己長期教育實踐里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問題,曾對兒童教育做過許多精闢的論述。創造的兒童教育思想就是其全部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前瞻性。重新發掘,研究陶行知先生的這一教育思想對於繼承和發揚優秀的教育遺產,推進新時期我國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以及創造教育的順利實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本文擬定從以下四個部分展開對這一問題的論述。

  3. 第一部分:陶行知「創造的兒童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一)從學術背景來看,他科學地吸收了王陽明和杜威的教育哲學思想及兒童教育思想的合理內核,並把「創造的兒童教育」思想

㈧ 學前兒童創造教育親子活動有哪些

這個階段的兒童就是讓孩子多做游戲。

㈨ 中國哪位教育家20世紀三四十年代倡導創造教育

就已經20世紀三四十年代創造創造教育

㈩ 武漢十一維度創造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武漢11維度創造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坐落於武漢光谷中心花園。公司以「培養創新人才,創造力轉化為生產力」為核心宗旨,一切以用戶需求為中心,並希望通過專業水平和不懈努力,為廣大大學生提供優質的創造力服務指導。通過「創造力學習-多元化思維-產生創新成果-成果優化-企業對接孵化-產生社會價值」這一系列配套措施。切實實現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及創造力成果向社會價值的轉化。努力為廣大大學生的創造力交流學習、自主創新創業和創新項目對接轉化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活動平台。
法定代表人:黃子通
成立時間:2012-09-27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2010000032057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武漢市東湖開發區珞瑜路889號武漢光谷中心花園C-3棟8層801號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