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創造
1. 0-3歲兒童是一個創造者如何理解
9月14日下午,在加斯頓小學DIY中秋冷餐會上,隨著主持人宣布冷餐會製作開始,一聲令下,早已迫不及待的學生立刻拿出提前准備好的水果、麵包、海苔等各種食材,熱火朝天地忙活起來。
活動大致是這樣的,冷餐製作按班級小組進行,每個小組自主製作出一個參賽作品,先經過班級內部評比,然後大家投票選出最滿意的作品參加校內比賽。經過半個多小時的精心准備,一盤盤造型獨特、搭配勻稱、創意十足的作品被端上了評委席。
更讓人贊嘆的是,孩子們還為自己的作品起了個性的名字,並配備解說詞,「冰河世紀」、「雪崩」、「花好月圓」、「萬花叢中一點紅」等等,真不曉得這些個或詩意或古怪或時尚的名字是怎麼被他們想出來的?
看著孩子們呈現在眼前的作品,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兒童是天生的創造者。
是的,兒童是天生的創造者,我們只要選擇相信、敢於放手,他們總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自由和探索是兒童的天性,是創造力的源泉,教育就應該順應這種天性,堅守和捍衛兒童的自主權利,引導並促進他們進一步探索和發現。
相反,一味地強制灌輸、簡單地「告訴」和機械性地重復訓練只會傷害兒童的自由和探索的天性,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孩子。
記得英國教育專家肯羅賓遜在TED上曾做過一次演講,主題是「學校如何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他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個小女孩上繪畫課,老師饒有興致地問她,你畫什麼?她說,我畫上帝。老師說,沒有人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啊。小女孩說,他們一會就知道了。
童言無忌,小女孩充滿童真的回答是成人所始料未及的。
也讓我更加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創造者。他們的世界沒有束縛、沒有教條和經驗,更沒有禁忌,有的是無限的可能性,所以創造力如花兒一樣綻放。
然而,在我們的繪畫課上,一定會有不少老師給予小女 孩一個不及格分數。可繪畫對兒童而言,蘋果一定要像蘋果,香蕉一定要像香蕉嗎?
我無法得知故事中的老師當時會是什麼樣的反應,也不知道他接下來會如何處理小女孩的想法。但對於我而言,有一點是必須反思和警醒的,那就是作為一名教師,面對一個個純真的兒童,要發自內心相信他們,給他們更多的自主權利和自由空間,不要每天扼殺著學生的創造力而不自知。
2. 兒童的創造天分800字作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借秋夜月亮落下,烏鴉哀啼的景象抒發了自回己憂愁寂寞答的情懷。而杜牧用樂觀的心態寫下了「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同樣的季節,同樣是偉大的詩人,抒發的是不同的心境。尋找屬於自己快樂的出發點,我們的人生就無比精彩。
快樂是什麼
3. 幼兒創造力是什麼
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孩子往往表現出許多功能,也許你把這些功能作為一個麻煩,也許這些功能會讓你火冒三丈,這些表現可能會讓你摸不著頭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突然意識到,這些都是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的表現。新創意的想法為孩子們總是有無關,與他的長相許多東西有著濃厚的興趣。可能是因為他想知道從這個角度出來是什麼樣子的院子的屋頂上,它爬上了屋頂。這些不尋常的興趣,或許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們產生了很多新的想法。像議論文創作孩子們喜歡議論。有時候,你會感到困惑,為什麼孩子不知道怎麼了一系列的反應。不要擔心,有時在你的孩子會激發自己想出許多新的答案。願意冒險創造力的孩子願意冒險的成年人總覺得這些孩子很頑皮,不要擔心的人,它需要更多的精力去照顧他們,防止危險。所以,父母往往規定這類兒童不準,不許說。但是,這種約束往往難以撲滅一個堅強的孩子的好奇心,你一不留神,他偷偷開始了危險的動作。將創意轉化為實踐他自己的孩子像很多的想法付諸實踐。像詢問拆解東西,實驗測試他的想法。例如,除了玩具按自己的意願重新組合,將麵粉與顏料如橡皮泥等在一起。這也常常讓父母覺得他們有麻煩了,孩子們也經常破損的玩具和破碎的物品被拆遷房屋,或房子一片狼藉處罰。因此,提醒家長注意,因為只要孩子不是發泄情緒,破壞東西,他們不急於批評和懲罰,澄清背後的原因它不會讓孩子受委屈。
4. 兒童創造的寓言
我國是世界寓言三大發源地之一,寓言創作豐富多彩,淵遠流長,它以單純而奇妙的情節,給人以 雋永的哲理和智慧的啟迪。又由於它的體裁多樣,文筆優美短小,富於民族和民間的特色,一般成年讀者都很喜歡看,《365夜》是一本印行幾百萬冊的暢銷書, 其中就有大量的寓言作品,至於以少年兒童為對象的寓言故事、寓言精品選集,也出版好幾十種,發行量是很大的,僅次於童話。
5. 兒童創造力如何培養
想要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你不必在家裡放上昂貴的玩具和娛樂設施。一些簡單的回活動答,比如和你的寶寶玩拍手游戲,和剛學步的寶寶在人行道上塗鴉,或者和孩子一起編故事,所有這些都能讓孩子進入有創意的世界。 對兒童最有益的游戲是那些能讓孩子任意想像,挑戰他們學習新技能,激勵他們深入思考,讓他們從失敗中學習的游戲。和孩子一起玩也能鍛煉你自己的創造力。如果你不知道該和孩子玩些什麼,或者不知道該怎麼和孩子一起玩,這些方法能幫助你讓孩子每天的活動充滿創造力。 神奇的飛毯之旅 查看原帖>>
6. 和兒童有關的發明與創造性思維靈感來自於兒童的發明和創造
玩耍玩出望遠鏡
16世紀末,荷蘭有一位名叫詹森的眼鏡商,或許是受家庭影響,他的兩個兒子也與眼鏡結下了不解之緣,常常拿著眼鏡玩耍。
有一天,調皮的大兒子擺弄著一根鋼管,把一塊凹透鏡和一塊凸透鏡分別裝在鋼管的兩頭。然後用來看書,結果發現密密麻麻的字變得又大又清楚。弟弟見哥哥看得津津有味,馬上把鋼管搶了過來,然後用它朝遠處望去,發現遠方的景物似乎被拉到眼前,十分清晰。兄弟倆頗感新奇,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詹森。詹森嘗試用鋼管向遠方觀望,發現果真如孩子們所說,於是他動手製造出一架望遠鏡。後來,這架望遠鏡成為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研製科學望遠鏡的基礎。
7. 教育要回歸自然要培養兒童創造造性出自哪裡
( 一)創設有利於發展幼兒創造性的環境1.寬松、童趣的幼兒園活動室環境活動室牆上的一幅幅充滿童趣的畫面蘊藏了一個個好聽、有趣的童話故事:「小白鵝哥倆的水路歷險記」,孩子們可以盡情想像它們一路上的經歷,最後是怎樣乘著西瓜船順利回到家鄉的;「小動物和它們的南瓜車」這幅畫更能充分激發幼兒的創造、想像力,南瓜車可以用花朵做車輪,還可以利用其他的什麼東西?誰來駕車恰當呢,為什麼?就這樣,環境中隱含了許多鼓勵幼兒幻想、創造的因素,激發幼兒創造的慾望,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
2.營造鼓勵幼兒創造的心理氛圍。
我在上面提到過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是微弱的、稚嫩的,存在著很大的可變性,極易被外界所影響,所以我們要營造一種鼓勵幼兒發展創造性的心理氛圍。首先我們老師要加強學習,轉變不利於兒童創新思維的觀念,要認識到創造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比結果更重要。應該對每個孩子保持積極、鼓勵、贊許的態度,充分尊重他們,做他們的朋友,使他們敢於大膽地想像、創造,能極大地發揮潛能。教師是有組織的計劃者,但又不過分拘泥於此而失去靈活性,給予孩子創造的天地,知道每個孩子創造性的表現都是獨特的,不是千篇一律的。要善於評價和改進,使教育適合自己又適合每個獨特的孩子。如:幼兒好奇心強,想像大膽,在他們充滿童真與稚嫩的想法中,都隱藏著創造性的火花。在看到氫氣球能帶人上天後,孩子大膽地提出自己想法:為什麼不能發明一種氫氣球飛行器,可以由小朋友控制方向和速度,每天帶小朋友上幼兒園呢?多有趣、多可愛的設想呀!雖然他們的想法也會超越現實,甚至很荒誕,我們也不以成人的標准去衡量,而是敏銳地捕捉其創新思維的「閃光點」,並加以有效地引導,讓他們在寬松的氛圍中大膽想像,主動選擇,從而表現出其獨創性、特異性。
8. 如何對幼兒進行創造教育
1.給孩子提供盡情探索的環境
在保證孩子身體安全的情況下,不要給孩子設置太多的限制,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時孩子創造力的源泉。因此,家長應當給孩子提供一些能夠幫助他們想像和創造的事物,如:刮紙、蠟筆和各種玩具,這些都是能夠有效開發幼兒創造力的材料,家長應當給孩子創造這樣一個能夠盡情發揮、盡情探索的環境。
2.當孩子問為什麼時,要先聽他的想法
孩子都喜歡問為什麼,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要認識到這是很好的學習時間,大多數的父母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耐心的解決孩子的問題。事實上,家長應當先讓孩子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這樣孩子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再思考一遍,形成邏輯,再變成語言說出來。在這樣的流程中,孩子沒有被動的接受信息,而是針對問題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對培養創造力十分有效。
3.重視孩子的邏輯,不要用成人的思路
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的思維沒有收到太多社會價值觀念的影響,因此孩子在思考問題時也是天馬行空的。面對孩子的豐富想像力,家長應當盡可能的理解孩子的想法,多多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引導孩子做出實際行動,將想法付諸實踐。而不是強行按照自己的思路和邏輯灌輸給孩子,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4.孩子做了錯事要先問問原因
富有創造力的孩子往往更敢於嘗試新鮮事物,也就會犯下更多的錯誤。如果孩子拿著好好地玩具車,但是把玩具車拆了。家長先不要訓斥孩子,而是要問問孩子為什麼要拆掉汽車,拆掉之後有沒有什麼想法。只有嘗試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才能夠避免孩子的創造力受到阻擋,更好的促進孩子創造力的發展。
5.如果孩子創作了什麼,不要隨意評價
當孩子製作了一個稀奇古怪的東西或者畫了一幅四不像的畫時,家長不要試圖用成人的眼光理解這是什麼東西,也不要告訴孩子世界上沒有這樣的東西,這個東西沒有用,沒有人這樣畫畫等等。要知道,孩子的每一次創作都是一次嘗試,在慢慢的創作中,孩子會獲得豐富的經驗積累,為以後的學習帶來積極的作用。
9. 談談如何培養小學兒童的創造性
1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好奇心是人們渴望理解世界的願望的體現,是一種強烈的認知需求,也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好奇心幫助人們在理解世界的基礎上適應自然和社會。
父母應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孩子質疑提問的本源。父母應提供積極的支持和保護,也就是說,除了保護孩子已具有和表現出的興趣和好奇,還要主動激發孩子對新鮮事物的興趣和好奇。這是培養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重要途徑。
父母可以有意識的拓展孩子的生活空間,經常帶孩子到戶外走走、玩玩,多接觸自然和社會,多參加各種不同的活動,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觀察和探索,激發兒童對新事物的好奇,對各種事物和現象的思考。
3愛學習、愛思考的家庭文化
沒有知識的儲備和各種信息的剌激,孩子便不會有問題產生。因此,父母要注重家庭中文化氛圍的建設。父母要加強自身知識的學習,以切實行動來樹立榜樣並影響兒童,同時努力形成以讀書、閱報、參觀博覽會等為主要內容的家庭業餘生活。
同時,要盡可能為孩子提供各種圖書和資料,並耐心認真地對待孩子的提問。這樣,孩子處於愛學習、鼓勵思考的家庭氣氛之中,自然而然地就會形成愛質疑、善提問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