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二維碼的發明

二維碼的發明

發布時間: 2020-11-23 20:08:10

① 二維碼誰發明

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喬·伍德蘭德(Joe Wood Land)和伯尼·西爾沃(Berny Silver)兩位工程師就開始研究用代碼表示食品項目及相應的自動識別設備,於1949年獲得了美國專利

1970年美國超級市場Ad Hoc委員會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碼UPC碼。

② 二維碼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留美華人王寅敬(音)博士。
PDF417碼是由留美華人王寅敬(音)博士發明的。PDF是取英文Portable
Data
File三個單詞的首字母的縮寫,意為「便攜數據文件」。
因為組成條形碼的每一符號字元都是由4個條和4個空構成,如果將組成條形碼的最窄條或空稱為一個模塊,則上述的4個條和4個空的總模塊數一定為17,所以稱417碼或PDF417碼。
PDF417是一種多層、可變長度、具有高容錯和糾錯能力的二維條碼。
每一個PDF417符號可以表示1100個位元組,或1800個ASCII字元或2700個數字的信息
二維碼又稱二維條碼,常見的二維碼為QR
Code,QR全稱Quick
Response,是一個近幾年來移動設備上超流行的一種編碼方式,它比傳統的Bar
Code條形碼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數據類型。
二維條碼/二維碼(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在代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
使用若干個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它具有條碼技術的一些共性:每種碼制有其特定的字元集;每個字元佔有一定的寬度;具有一定的校驗功能等。同時還具有對不同行的信息自動識別功能、及處理圖形旋轉變化點。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明確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安全標准。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維碼支付以後首次官方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

③ 二維碼誰發明的

二維碼 ,又稱二維條碼條形碼技術發展簡史,現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和地區都已經普遍使用條形碼技術,而且它正在快速的向世界各地推廣,其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並逐步滲透到許多技術領域。

早在40年代,美國喬·伍德蘭德(Joe Wood Land)和伯尼·西爾沃(Berny Silver)兩位工程師就開始研究用代碼表示食品項目及相應的自動識別設備,於1949年獲得了美國專利。該圖案很像微型射箭靶,被叫做「公牛眼」代碼。

20年後喬·伍德蘭德作為IBM公司的工程師成為北美統一代碼UPC碼的奠基人。以吉拉德·費伊塞爾(Girard Fe- -ssel)為代表的幾名發明家,於1959年提請了一項專利,描述了數字0-9中每個數字可由七段平行條組成。

60年代後期西爾沃尼亞(Sylvania)發明的一個系統,被北美鐵路系統採納。1970年美國超級市場Ad Hoc委員會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碼UPC碼,許多團體也提出了各種條形碼符號方案,如上圖右下、左圖所示。UPC碼首先在雜貨零售業中試用,這為以後條形碼的統一和廣泛採用奠定了基礎。

1972年蒙那奇·馬金(Monarch Marking)等人研製出庫德巴(Code bar)碼,到此美國的條形碼技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1973年美國統一編碼協會(簡稱UCC)建立了UPC條形碼系統,實現了該碼制標准化。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維·阿利爾(Davide·Allair)博士研製出39碼,很快被美國國防部所採納,作為 軍用條形碼碼制。

1976年在美國和加拿大超級市場上,UPC碼的成功應用給人們以很大的鼓舞,尤其是歐洲人對此產生了極大興趣。

到了1981年由於EAN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組織,故改名為「國際物品編碼協會」,簡稱IAN。但由於歷史原因和習慣,至今仍稱為EAN。

日本從1974年開始著手建立POS系統,研究標准化以及信息輸入方式、印製技術等。並在EAN基礎上,於1978年制定出日本物品編碼JAN。

從80年代初,人們圍繞提高條形碼符號的信息密度,開展了多項研究。128碼和93碼就是其中的研究成果。128碼於1981年被推薦使用,而93碼於1982年使用。

此後,戴維·阿利爾又研製出49碼,這是一種非傳統的條形碼符號,它比以往的條形碼符號具有更高的密度。接著特德·威廉斯(Ted Williams)推出16K碼,這是一種適用於激光系統的碼制。到目前為止,共有40多種條形碼碼制,相應的自動識別設備和印刷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90年代的國際流通領域將條碼譽為商品進入國際計算機市場的「身份證」,使全世界對它刮目相看。 印刷在商品外包裝上的條碼,象一條條經濟信息紐帶將世界各地的生產製造商、出口商、批發商、零售商和顧客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④ 二維碼是誰發明的,有什麼作用

國外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在二維碼符號表示技術研究方面已研製出多種碼制,常見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這些二維碼的信息密度都比傳統的一維碼有了較大提高,如PDF417的信息密度是一維碼CodeC39的20多倍。在二維碼標准化研究方面,國際自動識別製造商協會(AIM)、美國標准化協會(ANSI)已完成了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碼制的符號標准。國際標准技術委員會和國際電工委員會還成立了條碼自動識別技術委員會(ISO/IEC/JTC1/SC31),已制定了QR Code的國際標准(ISO/IEC 18004:2000《自動識別與數據採集技術—條碼符號技術規范—QR碼》),起草了PDF417、Code 16K、Data Matrix、Maxi Code等二維碼的ISO/IEC標准草案。在二維碼設備開發研製、生產方面,美國、日本等國的設備製造商生產的識讀設備、符號生成設備,已廣泛應用於各類二維碼應用系統。二維碼作為一種全新的信息存儲、傳遞和識別技術,自誕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關注。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不僅已將二維碼技術應用於公安、外交、軍事等部門對各類證件的管理,而且也將二維碼應用於海關、稅務等部門對各類報表和票據的管理,商業、交通運輸等部門對商品及貨物運輸的管理、郵政部門對郵政包裹的管理、工業生產領域對工業生產線的自動化管理。
我國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開始於1993年。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對幾種常用的二維碼PDF417、QRCCode、Data Matrix、Maxi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的技術規范進行了翻譯和跟蹤研究。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國內對二維碼這一新技術的需求與日俱增。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在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不斷深入。在消化國外相關技術資料的基礎上,制定了兩個二維碼的國家標准:二維碼網格矩陣碼(SJ/T 11349-2006)和二維碼緊密矩陣碼(SJ/T 11350-2006),從而大大促進了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二維碼的研發。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協會向支付機構下發《條碼支付業務規范》(徵求意見稿),意見稿中明確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安全標准。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維碼支付以後首次官方承認二維碼支付地位。
●信息獲取(名片、地圖、WIFI密碼、資料)
●網站跳轉(跳轉到微博、手機網站、網站)
●廣告推送(用戶掃碼,直接瀏覽商家推送的視頻、音頻廣告)
●手機電商(用戶掃碼、手機直接購物下單)
●防偽溯源(用戶掃碼、即可查看生產地;同時後台可以獲取最終消費地)
●優惠促銷(用戶掃碼,下載電子優惠券,抽獎)
●會員管理(用戶手機上獲取電子會員信息、VIP服務)
●手機支付(掃描商品二維碼,通過銀行或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手機端通道完成支付)

⑤ 二維碼是誰發明的

喬·伍德蘭德(JoeWood Land)。

在40年代,喬·伍德蘭德(JoeWood Land)和伯尼·西爾沃(Berny Silver)兩位工程師就開始研究用代碼表示食品項目及相應的自動識別設備,於1949年獲得了美國專利。

當時,還沒有價格較為低廉而日後在條形碼系統中不可缺少的激光和電腦。因此,盡管伍德蘭德加盟 IBM,希望該公司能夠生產他的發明,但他卻發現自己的創意無人問津,最後他把這項專利買給了另一家公司。到了 70 年代早期,超市明顯需要這種工具。

但是,自動結算系統的運轉,需要超市和包裝品公司就標准條形碼問題達成一致,從而將條形解譯為價格。如果各家商店使用不兼容的條碼,將會出現混亂。因此,超市和消費品公司的代表開會解決這一問題。在考慮了各種建議後,委員會選擇了通用產品代碼(UPC),這種條碼是 IBM 在伍德蘭德創意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

(5)二維碼的發明擴展閱讀

二維碼不僅可用於支付,也可用於儲存惡意程序代碼、非法鏈接等內容,真偽難以直觀區分。如果不法分子製作了惡意二維碼,消費者掃碼後接入隱藏在二維碼背後的假鏈接、假網站或下載了不明程序導致手機中毒,不法分子就可以通過網站或後台程序非法騙取用戶資金、盜取身份信息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確認交易對手商戶名稱,使用官方認證的app掃碼。

⑥ 二維碼是誰發明的

二維碼(QR code也稱「快速反應碼」)早在1994年就被日本公司Denso Wave的騰弘原發明了,只是他們目光短淺,根本沒有想到二維碼在未來社會的廣泛應用。
從1994年發明二維碼,到2011年徐蔚申請注冊「二維碼掃一掃專利」, 日本人總共「領跑」了18年,但真正將它給發展起來的,還是國內凌空網創始人徐蔚,其在2011年申請了注冊了「二維碼掃一掃專利」,隨後將這個消費級的專利授權給其他公司,並賺取了不少的專利費。

⑦ 二維碼是誰發明的

二維碼(QR
code也稱「快速反應碼」)早在1994年就被日本公司Denso
Wave的騰弘原發明了,只是他們目光短淺,根本沒有想到二維碼在未來社會的廣泛應用。
從1994年發明二維碼,到2011年徐蔚申請注冊「二維碼掃一掃專利」,
日本人總共「領跑」了18年,但真正將它給發展起來的,還是國內凌空網創始人徐蔚,其在2011年申請了注冊了「二維碼掃一掃專利」,隨後將這個消費級的專利授權給其他公司,並賺取了不少的專利費。

⑧ 二維碼是誰發明的

滿意答案吳良林通信工程師。二維碼,又稱二維條碼,二維條形碼最早發明於日本,它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在代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個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它具有條碼技術的一些共性:每種碼制有其特定的字元集;每個字元佔有一定的寬度;具有一定的校驗功能等。同時還具有對不同行的信息自動識別功能、及處理圖形旋轉變化等特點。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