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水
㈠ 古代農民利用水流的動力發明了哪些機械
25~221年,中國的畢嵐發明翻車(龍骨水車)。
中國的杜詩發明冶鑄鼓風用水排。
中國出現水輪車(水輪機雛形)。
78~139年,中國的張衡發明渾天儀(水運渾象),由漏水驅動,能指示星辰出沒時間。
265—420年,中國的杜預發明由水輪驅動的連機碓和水轉連磨
1127~1279年,中國發明水轉大紡車
㈡ 歷史上發明排水是是下列的誰
B、東漢的杜詩
這種選擇題沒有說為什麼啊,非此即彼,是他就是他,也不可能是ACD其他任意一個了。
這是杜詩任南陽太守期間,為了提高冶金技術(高效,節約的目的),發明的
話說,是叫水排吧…………
㈢ 歷史上發明水經傳的是哪位偉人
《水經注》是古代中國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酈道元。《水經注》因注《水經》而得名,《水經》一書約一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由於書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獻中很多在後世散失了,所以保存了許多資料。
㈣ 發明水刀的紀新剛是哪裡的
紀新剛,男,漢族。河北人,中央電視台專訪人物。
簡介
攜帶型水切割的領軍人物,國內第一台攜帶型設備的創造者,中央電視台--我愛發明欄目專訪人物,紀新剛團隊之以水為刀。並創科教節目收視率紀錄。 於2010年6月利用攜帶型水切割在野外實施現場銷毀戰爭遺留航彈,為世界首次在野外解剖500公斤當量航彈。創造了世界第一。 第一個將攜帶型水切割應用在化工行業,第一個將攜帶型水切割可在高空實施作業。 「水刀坊」品牌創始人,提出安全環保切割新理念第一人。
㈤ 林建峰發明水燃料是真的嗎
水燃料。。。?
這是我讀小學的時候就辟謠的偽科學,現在我都快有孩子了。。
水是回不可以直答接燃燒的,如果把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然後做燃料,那成本太高了。有傻子不惜成本去這么做,也不會有傻子花高價去買這用。
倒是用煤炭製作水煤氣的時候會用到水,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但那應該不是你所說的水燃料吧。
另外,我搜索了下林劍鋒這人,看了下他的原理,就是上面說的直接分解水產生氫氣和氧氣,原文」其原理是強力打開水分子鏈以將水裂解為氫氣和氧氣。「,又看了圖片,就是電解水嘛,搞得神神叨叨的。偽科學無誤,虛假消息,純屬扯淡。
㈥ 發明水排的是
答案B
王景是東漢人,A錯。王景是水利專家,主持治理黃河,C錯。東漢時期,杜詩發明了水排,B正確。
㈦ 歷史上發明排水是是下列的誰
呵呵。您打錯字了,是水排選B,東漢的杜詩水排發明於東漢早期,是南陽太守杜詩(?-38)在總結勞動人民實踐經驗基礎上發明的。 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期間,注意「選用良吏」。建武七年(31),杜詩出任南陽太守。他提倡節儉,興利除害,為政清平。杜詩在做南陽太守期間,注意節省民力。為了提高冶金技術,他發明了水排(一種水力鼓風機)。
水排應用水力機械輪軸帶動鼓風囊,使皮囊不斷伸縮,給冶金高爐加氧。這種裝置,用力少,見功多,是我國冶金史上的一大改革。三國時期的釧暨曾加以改進推廣,使其效果提高了三倍。
杜詩發明水排,一改中國冶煉鼓風裝置靠人力和畜力為動力的善,不僅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比歐洲早了1100年,在中國古代冶煉工藝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㈧ 水排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誰發明的
最早見於《後漢書·杜詩傳》「……建武七年(31),遷南陽太守,造作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而見功多,百姓便之。」「冶鐵者為排吹炭,今激水鼓之也。」這說明東漢建武七年河南南陽地區,首先使用了這種先進技術。南陽自戰國時,就是著名的冶鐵基地。漢武帝曾在此設鐵官,據發掘材料,南陽郡內有漢代冶鐵和鑄造作坊 5 至 7 處,從事冶鐵者世代相傳,在鼓風冶鑄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在水排之前,早已使用水碓舂米,杜詩正是總結了這些經驗發明了水排。水排是利用水力進行鼓風的冶鐵設備。王禎《農書》記載的水排構造是,在一立軸上,作上下二卧輪,用水激轉下輪,則上輪用繩套帶動另一個小輪,在小輪上裝一個曲柄,再由一個連桿和另一個曲柄傳到一個卧軸,經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則排(木排)隨來去,將風鼓進煉爐。漢代水排較簡單,排橐是當時的冶鑄鼓風器,外部用皮革製成,內部用木環作骨架,體上用吊桿掛起,以便推壓鼓風。其構造是,在一橫軸的頂端,作一豎輪,然後在橫軸中間置一撥子,水激豎輪轉動橫軸,使木撥子推動連桿和一個曲柄及橐前的從動桿使皮橐推壓鼓風。中國歷史博物館根據《後漢書·楊璇傳》和山東滕縣出土的東漢畫像石刻復原了東漢的冶鐵水排(排橐),並在中國通史陳列中展出。
㈨ 發明水排的是什麼年代哪個人
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杜詩出任南陽太守。他提倡節儉,興利除害,為政清平。杜詩在做南陽太守期間,注意節省民力。為了提高冶金技術,他發明了水排(一種水力鼓風機)。
水排應用水力機械輪軸帶動鼓風囊,使皮囊不斷伸縮,給冶金高爐加氧。這種裝置,用力少,見功多,是我國冶金史上的一大改革。三國時期的釧暨曾加以改進推廣,使其效果提高了三倍。
杜詩發明水排,一改中國冶煉鼓風裝置靠人力和畜力為動力的善,不僅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比歐洲早了1100年,在中國古代冶煉工藝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