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布尼亞病毒
① 新型布尼亞病毒吃什麼葯
我認為布尼亞病毒的變種,希望大家注意防範,平時可以用中葯免疫調節劑預防,如玉屏風散,玉屏風顆粒,注意個人衛生~~
② 新型布尼亞病毒的介紹
衛生部門從蜱蟲中毒者體內分離出的病毒。或將被認定為一種新型病毒。從目前來看,這一病毒主要由蜱傳播,且可以治療,病死率很低。目前未發現人傳染人的病例。布尼亞病毒自然感染見於許多脊椎動物和節肢動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並能在一些哺乳類、鳥類和蚊細胞培養中生長;對人可引起類似流感或登革熱的疾病、出血熱(立夫特谷熱和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等)及腦炎(加利福尼亞腦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種傳播類型。
③ 蜱蟲和新型布尼亞病毒有什麼關系
現有的證據難以確定是「疾病」傳播媒介的關系,這些地區有蜱,但也有其他傳播疾病的媒介,如蚊子。布尼亞病毒屬的疾病更多為經蚊子傳播,蜱傳還沒有確鑿的證據
④ 新型布尼亞病毒會不會傳染
蜱屬於寄蟎目、蜱總科。成蟲在軀體背面有殼質化較強的盾板,通稱為硬蜱,屬硬蜱科;無盾板者,通稱為軟蜱,屬軟蜱科。全世界已發現的約800餘種,計硬蜱科約700多種,軟蜱科約150種,納蜱科1種。我國已記錄的硬蜱科約100種,軟蜱科10種。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近期蜱蟲咬人事態擴大,據河南省衛生廳發布消息,從2007年5月發現首例疑似無形體病例以來,截至2010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監測發現此類綜合症病例557例,死亡18例。 蜱(pí)也叫壁虱,俗稱草扒子、狗鱉、草別子、牛虱、草蜱蟲、牛鱉子在四川方言中有叫逼煞 (讀音 )等。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牲畜等動物皮毛間。不吸血時,小的才幹癟綠豆般大小,也有極細如米粒的;吸飽血液後,有飽滿的黃豆大小,大的可達指甲蓋大。蜱叮咬的無形體病屬於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可能感染。 該寄生蟲極其喜歡皮毛叢密的動物,尤其喜歡黃牛,經常可以在黃牛的脖子下方、四腿內側發現其身影,多時會聚集成群,並且非常不容易剔除。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農村極為常見。
⑤ 新型布尼亞病毒和布尼亞病毒有什麼區別如題 謝謝了
具球形、有包膜和分節段負鏈 RNA的 1科病毒。因首先從烏干達西部的布尼亞韋拉分離到本科的。代表種──布尼亞韋拉病毒而得名。直徑 90~100納米,從包膜伸出許多糖蛋白突起,內有 3個螺旋對稱的核殼,分別含大(L)、中(M)、小(S)3個RNA節段,其總分子量為(6~7)×106。多數具有 3種主要的病毒粒蛋白質。病毒粒成熟時芽生細胞高爾基區表面光滑的小泡內或其附近。
⑥ 新型布尼亞病毒的防治措施
據悉,專家組一行自來到商城後,多次趕赴當地疾控中心和縣醫院以及商城縣多個鄉鎮,對商城縣蜱傳疾病的防控和治療進行了督察和技術指導。專家組成員於到達當日,在河南省商城縣人民醫院對一線醫生進行了一次培訓。這次培訓共召集了商城縣19個鄉的醫生,包括商城縣醫生以及信陽市治療蜱蟲叮咬病例較多的幾位主治醫師。
王世文表示,這次商城之行的調研成果將為衛生部門制訂修改相關防控方案提供依據,其中包括今後相關疫區的醫務工作人員將在上崗前接受無形體病的防控培訓。但王世文同時也稱,蜱傳疾病疫區的劃定還沒有明確。
至於這次商城蜱傳疾病致死事件,能否使得相關部門對我國整個防疫體系的法律法規進行修改和突破,王世文表示,只能等他向衛生部匯報之後,等待研究決定。 昨日會上,有媒體記者問道,商城當地有群眾反映,一些被蜱蟲咬過之後死亡的人,當地官方並沒有上報,「當地疾控部門確定蜱傳疾病致死病例的依據是什麼?」
河南疾控部門負責人表示,流行病學病例的確定與老百姓的直觀認識並不完全相符,譬如蜱傳無形體病,疾控部門必須確定死亡病例有發熱及血小板減少以及出血等症狀,而且還要排除其他死因,才能最終確定為該種病例。
本報記者提問稱,本報掌握了兩例死者的部分病例資料,顯示商城縣鯰魚山鄉農民龔正成和伏山鄉農民雷呈華,分別被確診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和無形體病,兩人最後都不治身亡,卻沒有出現在商城縣上報的死亡病例之中,原因何在?
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許汴利解釋說,像龔正成這樣的患者,因為在家中死亡,給疾控部門的數據統計造成了困難,而對於其他媒體所反映的未列入統計數據的個例,已責成商城縣有關部門進行調查。
許汴利稱,在2007年信陽發現3名疑似無形體病病例後,當地疾控部門立即加強了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和病例的監測,並制定了診療的方案。
⑦ 新型布尼亞病毒和布尼亞病毒有什麼區別
新型布尼亞病毒來和布尼亞病毒的自主要區別如下:
1、分離時間地點不同
布尼亞病毒是從烏干達西部的布尼亞韋拉分離,1975年正式命名;
新型布尼亞病毒是在2010年在我國由中國疾控中心發現並分離。
2、主要傳播源不同
布尼亞病毒的主要傳播源是蚊子;
新型布尼亞病毒的主要傳播源是蜱蟲。
3、致死率不同
布尼亞病毒能引起伴有腎綜合征出血熱,病死率是5%~30%;
新型布尼亞病毒是可以治療的,而且病死率很低。
⑧ 新型布尼亞病毒的致病因素
李德新進一步介紹說,「2009年發現一些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的病人當中,有一部分人沒有『無形體』感染的證據,提醒我們除了無形體以外,可能還有別的病原體」,「為了監測和疾病防控工作需要,我們用了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的概念。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指的是一類疾病,其臨床症狀比較接近,如:發熱、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可能還有個別病人會出現出血症狀。這一類疾病由不同病原體感染引起,比如無形體感染,病毒感染等。如果是感染了病毒,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特效的治療葯物。」
關於這次的蜱蟲致病問題,鄧海華介紹說,目前,它還屬於一種新發現的致病因素,不管是無形體也好,還是布尼亞病毒也好。按照有關規定,它還不是一個法定報告的傳染病,診斷標准、治療方法等都在進一步研究之中,發病情況包括發病率、致死率,都還需要時間來進行統計和分析。
此外,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維中介紹,到目前為止,我國有39種傳染病,有一些蜱傳疾病已經被規定為國家法定傳染病,比如流行性出血熱,它可能是經蜱來傳播。有的蜱傳疾病也可能傳播的是一種新病毒,目前還在認識它的過程中。
⑨ 新型布尼亞病毒是dna還是rna
A、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也沒有核糖體,A錯誤;
B、病毒的遺傳物質為DNA或RNA,B錯誤;
C、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寄生在活細胞中才能生活,C正確;
D、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無細胞壁,無細胞膜,D錯誤.
故選:C.
⑩ 新型布尼亞病毒的鎖定元兇
「河南蜱蟲叮咬事件」的元兇或將鎖定為一種新型的布尼亞病毒,而衛生部也正在組織專家制訂「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病診療方案」,從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上,對發現的感染病例,進行有效的界定和治療。
9月12日,專家表示,從目前來看,這一病毒主要由蜱傳播,是可以治療的,而且病死率很低,公眾不必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