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紡紗
A. 新型紡紗機 發展方向及特點
噴氣紡紗技術的發展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 棉紡織專業委員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秦貞俊
噴氣紡紗技術經過近20年的研究和開發,已逐步形成獨特的包纏紡紗體系,具有紡紗速度高,紡紗質量好,自動化水平高及工藝流程短等優點。噴氣紡紗機最適於加工生產等長纖維的化纖紗及化纖與棉等天然纖維混紡紗,尤其在加工生產差別化纖維化纖紗具有獨特的優勢,如生產細旦纖維紗等。但不太適應加工生產長度整齊度差的天然纖維。原料適應性不如環錠紗及轉杯紗。本文對噴氣紡紗技術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1、綜述:美國杜邦公司於1936年研製出噴嘴包纏紡紗機,由於某些原因,未能進行工業化生產,四十年後, 日本村田公司在杜邦公司單噴嘴包纏紡技術的基礎上研製噴氣紡紗,至1980年試製成功,1981年首先在美國西點公司批量生產了40台,經過近10年的發展和不斷改進,形成了MJS系列的雙噴嘴噴氣紡紗機:MJS801、MJS802及MFS802H噴氣紡紗機,MJS802H型紡紗速度高達300米/分,MJS802型紡紗速度為200米/分,條干水平明顯優於環錠紡紗,可與轉杯紡紗相媲美。目前全世界已有3000台噴氣紡紗機在運行,美國約佔70%左右,其它分布在東南亞、拉丁美洲及西歐諸國。我國八十年代初也有少量引進,大都是MJS801。21世紀初,我國引進了為數不少的MJS802噴氣紡紗機。
噴氣紡紗機MJS802H及MJS802要比MJS801先進的多,機上設有電子清紗器,自動捻接器,自動清潔器,紗疵分析,斷頭顯示報警及單錠停止喂入等裝置。由於是由棉條喂入,取消了粗紗機;另一方面紡紗機本身具備了自動絡紗機的一些功能,因此生產的筒子紗可直接供應針織或噴氣織機的緯紗或進入織前准備,大大縮短了生產工藝流程,既節省了佔地面積(比環錠紡紡節省30%),又節約了用工(比環錠紡節省50%)。
此外,村田公司還研製了MTS881噴氣紡紗捻線聯合機,集紡紗,並筒及捻線為一體,形成多功能的雙紗捻線聯合噴氣紡紗機。1995年村田公司還在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上展出了RJS羅拉式噴氣紡紗機生產的噴氣紗的毛羽長度只有0.5毫米,紗線光潔無疵,曾經被譽為展覽會之星,但由於球形羅拉部份的一些問題,還要進一步解決,因此到目前為止,只有MJS802系列的雙噴嘴噴氣紡紗機形成商品化。目前世界上運行的噴氣紡紗機大都是雙噴嘴MJS802系列的。MJS噴氣紡紗機最適於加工生產等長度的化學纖維,最高紡紗支數可達80英支,最低紡紗支數可以紡10英支左右。
2、噴氣紡紗的紗線結構特徵與紡紗質量:噴氣紡紗的工藝過程是喂入的棉條經過羅拉牽伸後(四羅拉或五羅拉牽伸),從前羅拉輸出的須條達到設計的細度,然後使須條經過第一,第二噴嘴進行加捻。噴嘴中的氣流以大約30萬轉/分的速度進行回轉,須條首先經第一噴嘴的氣流作用完成凝聚與伸直,然後被第二噴嘴分離出一部分表層纖維,並以一定的捻角和壓力包纏在另一部分中芯纖維的外表。如此連續進行,最後以250-300米/分的線速度卷繞成筒子。所形成的包纏捻度屬真捻。另外,第一噴嘴與第二噴嘴的旋轉氣流方向是相反的,其目的是為了在羅拉鉗口處造成一定的自由纖維量和纖維前端包纏的必要條件:前羅拉鉗口至第一噴嘴,須條捻向與氣圈回轉方向必須相反;第二噴嘴的氣流速度必須大於第一噴嘴的氣流速度,這些都是成紗的必要條件。噴氣紡紗加捻的原理屬於包纏紡紗的范疇,紗芯部分的纖維基本平行伸直,而外表則形成纖維對紗芯的包纏,兩個噴嘴的回轉氣流方向相反,使得成紗的包纏纖維數達到30%左右,包纏纖維數量越多,未被包纏的纖維數量越少,紡出紗的強力越大。實踐證明,噴氣紡加工粗支紗的強力明顯低,而生產細支紗時,包纏纖維占的比例要比生產粗支紗時多得多,因此成紗強力高。紡紗速度越高,包纏纖維占的比例越高,成紗強力越高。細旦纖維的噴氣紗的紡紗中形成的包纏纖維數量多,因此成紗強力也越高。
噴氣紗由於是包纏紗,因此具有獨特的特徵,如伸長小,縮卒低,膨鬆性好、條干均勻,紗疵少,單強比環錠紗低15~20%,股線要低10~15%。3毫米以上軋羽很少,紗的表面光滑,單紗耐磨性差等。(見表1表2)
回絲:從2%減少到0.2%
對於單紗強力問題,國外進行了反復研究,並在無梭織機上進行對比實驗.認為盡管噴氣紗單紗強力比環錠紗低20%左右,然而在織造中由於噴氣紗的條子均勻度好、紗疵少,毛羽少,因此在織造時的斷頭卻比環錠紗低.所以美國目前大約有90%的噴氣紗用於噴氣織機的經紗或緯紗.
日本村田公司最初生產的MJS801,其適紡原料范圍小,多為滌棉混紡紗,對棉纖維適應性差:MJs802及MJS8021t噴氣紡紗機增加了棉型噴嘴,試圖專門用於加工純棉紗,擴大對整齊度差的棉纖維純紡紗的適應性,使紡紗強力有較明顯的提高.但實際上很少應用.因此用噴氣紡紗機生產純棉紗存在較多困難.
3、噴氣紡紗織物的手感粗硬問題一直是噴氣紡的研究課題,它不僅影響成品的風格,而且限制了噴氣紗的應用范圍,目前,國外在應用噴氣紡紗枚術加工細旦纖維方面開創了新的途徑,發現噴氣紡加工的細且纖維紗及其織物手感有明顯的改進。因為生產相同紗支的細旦纖維紗.不僅增加了紗線橫截面內的纖維根數,增大了纏結纖維更具有柔軟可彎曲性,從而使噴氣紗及織物整理後的手感得到改善。此外,國外許多廠家還在紡織纖維添加柔軟劑,以減少纖維間的摩擦,使成品的手感得到改善.
美國與日本村田公司經過對噴氣紡紗技術的大量研究,認為用噴氣紡紗機加上的細旦纖維紗及織物具有以下的優勢:
3.1手感柔軟:用噴氣紡生產的細旦纖維及織物手感柔軟,纖維越細,手感越柔軟,國外許多廠家應用細旦噴氣紗生產名牌衫襯布料。
3.2紡紗速度高:用噴氣紡生產細旦纖維紗的紡紗速度可相應提高.如普梳滌棉(65/35)紗,纖維細度為0.8旦時,紡紗速度可達300萬轉份以上;相同支數紗若纖維細度為1.5旦,紡紗速度僅在250萬轉/分左右.用環錠紡加工細旦纖維時車速則要相應降低,以減少毛羽及棉結,轉杯紡目前尚不適應加工細旦纖維.
3.3強不勻低、奈干好 用噴氣紡生產細旦纖維紗時,纖維越細,強不勻越低,條干越好,強力增加。
3.4毛羽少採用噴氣紡紗,纖維越細,毛羽越少,特別是2毫米以上的毛羽明顯減少.
總之,噴氣紡紗的纖維越細,紗線的毛羽、強力及均勻度等重要指標明顯得到改進,紡紗質量越好。細旦纖維可生產出於感柔軟、平滑的紗線及織物.
3.5織物起球少:在一般情況下,纖維越細則織成的織物越易起球.但織物起球現象很大程度上與紡紗手段有關,實踐證明:加工細旦纖維,其環錠紡、噴氣紡與轉杯紡紗的三種織物相比較以轉杯紗起球較嚴重,而噴氣,紡紗的織物起球現象最少.這是因為細旦纖堆採用噴氣紡紗時毛羽很少.
3,6,細旦纖維紡紗的棉結問題:在美國,生產滌棉混紡產品,滌綸纖維的細度一般多為0.1~1.0旦,但纖維長度應相應減少。如採用細度[9旦*長度].25英寸(32毫米),可顯著減少棉結:細旦纖維在梳棉機上加工時,如果長度和細度的關系不恰當,纖維較細而長度較長容易產生棉結。這是梳棉機加工細旦纖維時最敏感的問題.因此,在梳棉機上加上細旦纖維時,要適當的縮短纖維的長度。以減少棉結的增加.同時,要比採用1.2旦*1.5英寸纖維的紡紗強力要高。
歸納起來,用噴氣紡紗機生產細旦滌綸的滌棉屁紡紗,有如下優點:紡紗速度可增加10~20%;提高了成紗強力;改進了紗線的均勻度;織物手感柔軟,起球少。由於噴氣,紡紗技術的不斷改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適紡范圍不斷擴大以及加工細旦纖維的優勢,在市場對高密細薄織物的需求日益增加的形勢下,噴氣紡紗越發顯示出其重要地位及廣闊的友展前途。
4、噴氣紗的特殊用途:
4.1 與環錠紡不同,噴氣紡紗具有雙重結構,它由紗芯及包纏纖維組成,包纏紗的結構使紗具有獨特的性質,從而使織布技術獲得新的發展潛力,例如:這種包纏技術可用來產生一種沿紗的長度方向表面收縮的效果.這種紗織入布中,會產生出一種優美的縐紋作用,而不需使紗線具有高度的捻縮.這種表面收縮的效果,是由紗線里很小一部分的高收縮纖維所造成的,這種收縮變化對紗的結構及特性影響不大,而包纏作用使得一些平行的纖維束纏結在一起.高收縮的現象及其包纏作用,使織成的布面呈現縐紋效應。
4.2 噴氣紗在無梭機織領域里佔有獨特的地位,當噴氣織機使用噴氣紗作經紗時,具有明顯的優勢,由於它的開口高度十分小,假如經紗上的紗疵或毛羽很多時,織機的效率會很低,而噴氣紗的毛羽和紗疵比環錠紗要少得多,因此開口時紗線很少相互糾纏在一起.實踐證明,當應用噴氣紗作經紗時,經紗張力可減少10%,且織造時斷頭減少.使織機的效率顯著提高。
4.3 近期,更多的噴氣紗用來織造穿著舒適的輕薄隔熱織物,傳統的阻燃,防熱織物要經過化學處理,其織物重量要增加15~20%,而應用噴氣紗,可採用具有抗高溫性能的纖維作為芯紗,外麵包纏低阻溫性能的纖維,例如:棉、羊毛、晴綸/高強腈綸及混紡纖維.芯紗的纖維僅佔全部纖維的20~25%。用這種噴氣紗織造的織物,可以阻燃,遇火時外層包纏的纖維熔化或燃燒,而紗芯部分卻保留基本完整狀態,外層燃燒後形成的網路將炭化部分夾持住.這些網路可以封閉氧氣及其它氣體的進入,從面起到防火阻燃作用。
4.4 將精細陶磁粉末處理後的滌綸短纖維作為包纏纖維,包纏在棉纖維或其它普通化纖紗芯上,所形成的包芯紗具有對紫外線的屏蔽作用.用這種紗織成的織物及服裝不僅抗紫外線輻射,而且由於精細陶瓷粉末發射一種遠紅外線波,對人體還有保健醫療作用。
5、噴氣紡紗體系的投資及經濟效益
5.1經濟效益比較:美國在噴氣紡紗的經濟效益方面進行了研究,對噴氣紡紗機與環錠紡紗,細紗一一絡紗聯合生產線以及轉杯紡紗機進行了大量的數字對比,當環杯紡紗機以25000轉/分的高速度運轉,細絡聯的速度分別為17000轉/分和25 000轉/分,噴氣紡與轉杯紡的紡紗成本相近,但比環杯紡、細絡紡的紡紗成本要低的多.轉杯紡紗機的線速度最高為200米/分,而噴氣紡的速度MJS802型可達250米/分,MJS802H可高達300米/分,由於紡紗速度高,而使成本相應的降低.而且轉杯紡的速度會因紡紗支數降低而明顯降低.而噴氣紡的速度在紡紗支數改變時變化不大。由於機織用紗的強力要求較高,因此在紡織機用紗時的速度要比紡制針織用紗的速度略低.噴氣紡紗機還具有比轉杯紡耗能低的優點,其單錠耗能僅為一頭轉杯紡的1/4。如果噴氣紡的前羅拉引出速度為25 0米/分,則僅耗用噴氣氣流轉速能力的10%,噴嘴裡的氣流一般達到30萬轉/分,因此紡紗速度的潛力很大,即使線速度為300米/分,也遠未達到極限。
5.2投資比較:由於噴氣紡與轉杯紡一樣取消了粗紗喂入,改為條子喂入,而且機器本身還具備了自動絡筒機的一些基本功能,因此噴氣紡紗的工藝流程大大縮短.
全引進方案中,噴氣紡與環錠紡設備投資相比較,引進噴氣紡紗機不僅投資少,且佔地面積也相應減小.因此建廠投資費用將大大降低,可節省投資30%以上.其他由於機器設備少,平時維修費用及維修工作量也大大減少。
結語:綜上所訴,噴氣紡具有速度高、產量高、質量好,生產費用低及投資費用低的優勢,但噴氣紡紗機最大的弱點是對整齊度差的纖維的適應性差,僅適用於等長度的化學纖維,如滌淪纖維,莫代爾纖維等。目前的噴氣紡紗機尚不能夠生產純棉紗而只能夠生產純化纖紗以及化纖與棉混紡紗,經濟附加值很低,經濟效益差.目前我國高檔差別化纖維的品種、數量及質量尚不能夠很好的滿足噴氣紡的紡紗要求,因此利用噴氣紡紗機生產高檔次的高附加值的差別化纖維的噴氣紗,受到原料發展速度的制約,因此,我國應根據差別化纖維的發展速度適當的發展噴氣紡,噴氣紡紗技術的發展速度要與差別化纖堆及再生纖維素纖維的供應量相適應,以更好的發揮噴氣紡紗技術的優勢.
B. 紡紗基礎的紡紗原理與設備
紡紗:用物理或機械的方法將紡織纖維紡成紗線的過程。
紡紗原理:紡紗原料版的選配、開松除雜、混和權、梳理、精梳、並合、牽伸、加捻、卷繞等。成紗方法:傳統紡紗方法、新型紡紗方法。
初加工:在紡紗加工前對纖維原料進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紡紗加工的要求。
原料選配與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穩定成紗質量; 開清:大團到小塊、小束,同時除雜的過程; 梳理:橫向聯系基本消除成單纖維狀但有彎鉤,除雜混合;精梳:進一步梳理去除短纖維和細小雜質;牽伸:抽長拉細條子,纖維伸直、去彎鉤; 並和:多根條子混合,改善均勻度;加捻:回轉,使纖維間的縱向聯系固定下來,給予一定物理機械性能;卷繞:半製品在各工序過渡的形式,保證紡紗連續性。
紡紗方法:傳統紡紗方法、新型紡紗方法。
紡紗設備:各工序所需的機械設備
C. 紡織廠的紗分幾種
紗線的品種繁多,性能各異。它可以是由天然纖維或各種化學短纖維製成的純紡紗,也可以是由幾種纖維混合而成的混紡紗,還可以是由化學纖維直接噴絲處理而成的長絲紗。通常,可根據紗線所用原料、紗線粗細、紡紗方法、紡紗系統、紗線結構及紗線用途等進行分類。 按紗線原料分 1.純紡紗 純紡紗是由一種纖維材料紡成的紗,如棉紗、毛紗、麻紗和絹紡紗等。此類紗適宜製作純紡織物。 2.混紡紗 混紡紗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纖維所紡成的紗,如滌綸與棉的混紡紗,羊毛與粘膠的混紡紗等。此類紗用於突出兩種纖維優點的織物。 按紗線粗細分 1.粗特紗: 粗特紗指32特及其以上(英制18英支及以下)的紗線。此類紗線適於粗厚織 物,如粗花呢、粗平布等。 2.中特紗: 中特紗指21~32特(英制19~28英支)的紗線。此類紗線適於中厚織物,如中平布、華達呢、卡其等。 3.細特紗: 細特紗指11~20特(英制29~54英支)的紗線。此類紗線適於細薄織物,如細布、府綢等。 4.特細特紗: 特細特紗指10特及其以下(英制58英支及以上)的紗線。此類紗適於高檔精細面料,如高支襯衫、精紡貼身羊毛衫等。 按紡紗系統分 1.精紡紗 精紡紗也稱精梳紗,是指通過精梳工序紡成的紗,包括精梳棉紗和精梳毛紗。紗中纖維平行伸直度高,條干均勻、光潔,但成本較高,紗支較高。精梳紗主要用於高級織物及針織品的原料,如細紡、華達呢、花呢、羊毛衫等。 2.粗紡紗 粗紡紗也稱粗梳毛紗或普梳棉紗,是指按一般的紡紗系統進行梳理,不經過精梳工序紡成的紗。粗紡紗中短纖維含量較多,纖維平行伸直度差,結構鬆散,毛茸多,紗支較低,品質較差。此類紗多用於一般織物和針織品的原料,如粗紡毛織物、中特以上棉織物等。 3.廢紡紗 廢紡紗是指用紡織下腳料(廢棉)或混入低級原料紡成的紗。紗線品質差、松軟、條干不勻、含雜多、色澤差,一般只用來織粗棉毯、厚絨布和包裝布等低級的織品。 按紡紗方法分 1.環錠紗 環錠紗是指在環錠細紗機上,用傳統的紡紗方法加捻製成的紗線。紗中纖維內外纏繞聯結,紗線結構緊密,強力高,但由於同時靠一套機構來完成加捻和卷繞工作,因而生產效率受到限制。此類紗線用途廣泛,可用於各類織物、編結物、繩帶中。 2.自由端紗 自由端紗是指在高速回轉的紡杯流場內或在靜電場內使纖維凝聚並加捻成紗,其紗線的加捻與卷繞作用分別由不同的部件完成,因而效率高,成本較低。 ⑴氣流紗: 氣流紗也稱轉杯紡紗,是利用氣流將纖維在高速回轉的紡紗杯內凝聚加捻輸出成紗。紗線結構比環錠紗蓬鬆、耐磨、條干均勻、染色較鮮艷,但強力較低。此類紗線主要用於機織物中膨鬆厚實的平布、手感良好的絨布及針織品類。 ⑵靜電紗: 靜電紗是利用靜電場對纖維進行凝聚並加捻製得的紗。紗線結構同氣流紗,用途也與氣流紗相似。 ⑶渦流紗: 渦流紗是用固定不動的渦流紡紗管,代替高速回轉的紡紗杯所紡制的紗。紗上彎曲纖維較多、強力低、條干均勻度較差,但染色、耐磨性能較好。此類紗多用於起絨織物,如絨衣、運動衣等。 ⑷塵籠紗: 塵籠紗也稱摩擦紡紗,是利用一對塵籠對纖維進行凝聚和加捻紡制的紗。紗線呈分層結構,紗芯捻度大、手感硬,外層捻度小、手感較柔軟。此類紗主要用於工業紡織品、裝飾織物,也可用在外衣(如工作服、防護服)上。 3.非自由端紗: 非自由端紗是又一種與自由端紗不同的新型紡紗方法紡制的紗,即在對纖維進行加捻過程中,纖維條兩端是受握持狀態,不是自由端。這種新型紗線包括自捻紗、噴氣紗和包芯紗等。 ⑴自捻紗: 自捻紗屬非自由端新型紗的一種,是通過往復運動的羅拉給兩根紗條施以假捻,當紗條平行貼緊時,靠其退捻回轉的力,互相扭纏成紗。這種紗線捻度不勻,在一根紗線上有無捻區段存在,因而紗強較低。適於生產羊毛紗和化纖紗,用在花色織物和絨面織物上較合適。 ⑵噴氣紗 噴氣紗是利用壓縮空氣所產生的高速噴射渦流,對紗條施以假捻,經過包纏和扭結而紡制的紗線。成紗結構獨特,紗芯幾乎無捻,外包纖維隨機包纏,紗較疏鬆,手感粗糙,且強力較低。此類紗線可加工機織物和針織物,做男女上衣、襯衣、運動服和工作服等。 ⑶包芯紗: 包芯紗是一種以長絲為紗芯,外包短纖維而紡成的紗線,兼有紗芯長絲和外包短纖維的優點,使成紗性能超過單一纖維。常用的紗芯長絲有滌綸絲、錦綸絲、氨綸絲,外包短纖維常用棉、滌/棉、腈綸、羊毛等。包芯紗目前主要用作縫紉線、襯衫面料、爛花織物和彈力織物等。 按紗線結構分 1.單紗: 單紗是指只有一股纖維束捻合的紗。可以由一種原料紡成純紡紗,由此構成純紡織物,也可以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原料構成混紡紗,由此構成混紡織物。 2.股線: 股線是由兩根或兩根以上的單紗捻合而成的線。其強力、耐磨好於單紗。同時,股線還可按一定方式進行合股並合加捻,得到復捻股線,如雙股線、三股線和多股線。主要用於縫紉線、編織線或中厚結實織物。 3.單絲: 單絲是由一根纖維長絲構成的。其直徑大小決定於纖維長絲的粗細。一般只用於加工細薄織物或針織物,如尼龍襪、面紗巾等。 4.變形紗: 變形紗是對合成纖維長絲進行變形處理,使之由伸直變為捲曲而得到的,也稱為變形絲或加工絲。變形紗包括高彈絲、低彈絲、膨體紗和網路絲等。 ⑴高彈絲: 高彈絲或高彈變形絲具有很高的伸縮性,而膨鬆性一般。主要用於彈力織物,以錦綸高彈絲為主。 ⑵低彈絲: 低彈絲或變形彈力絲具有適度的伸縮性和膨鬆性。多用於針織物,以滌綸低彈絲為多。 ⑶膨體紗: 膨體紗具有較低的伸縮性和很高的膨鬆性。主要用來作絨線、內衣或外衣等要求膨鬆性好的織物,其典型代表是腈綸膨體紗,也叫做開司米。 ⑷網路絲 網路絲又名交絡絲,是化學纖維制絲過程中在尚未成形時,讓部分絲抱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此絲手感柔軟、膨鬆、仿毛效果好,多用於女式呢。近年來流行的高爾夫呢也是用此絲織制。 6.花式紗線: 花式紗線是指通過各種加工方法而獲得特殊的外觀、手感、結構和質地的紗線。主要有三類: ⑴花色線: 花色線是指按一定比例將彩色纖維混入基紗的纖維中,使紗上呈現鮮明的長短、大小不一的彩段、彩點的紗線,如彩點線、彩虹線等。這種紗線多用於女裝和男茄克衫。 ⑵花式線: 花式線是利用超喂原理得到的具有各種外觀特徵的紗線,如圈圈線、竹節線、螺旋線、結子線等。此類紗線織成的織物手感蓬鬆、柔軟、保暖性好,且外觀風格別致,立體感強,既可用於輕薄的夏季織物,又可用於厚重的冬季織物,既可做衣著面料,又可做裝飾材料。 ⑶特殊花式線: 特殊花式線主要是指金銀絲、雪尼爾線等。金銀絲主要是指將鋁片夾在滌綸薄膜片之間或蒸著在滌綸薄膜上得到的金銀線。它既可用於織物,也可用作裝飾用縫紉線,使織物表面光澤明亮。雪尼爾線是一種特製的花式紗線,即將纖維握持於合股的芯紗上,狀如瓶刷。其手感柔軟,廣泛用於植絨織物和穗飾織物。 按紗線用途分 1.機織用紗: 機織用紗指加工機織物所用紗線,分經紗和緯紗兩種。經紗用作織物縱向紗線,具有捻度較大、強力較高、耐磨較好的特點;緯紗用作織物橫向紗線,具有捻度較小、強力較低、但柔軟的特點。 2.針織用紗: 針織用紗為針織物所用紗線。紗線質量要求較高,捻度較小,強度適中。 3.其它用紗: 包括縫紉線、綉花線、編結線、雜用線等。根據用途不同,對這些紗的要求是不同的。
D. 新型紡織技術有哪些,氣流紡和環錠紡算新型紡紗技術嗎
您好,新型紡紗技術包括:渦流紡、緊密紡、賽絡紡、塞絡菲爾紡
、纜型紡等。
氣流紡與環錠紡一個是新型紡織技術,一個是老式紡紗技術。氣流紡是氣流紡紗,而環錠紡則是機械紡,就是由錠子和鋼鈴、鋼絲圈進行加捻,由羅拉進行牽伸。而氣流紡則是由氣流方式輸送纖維,由一端握持加捻。一般來說,環錠紗毛羽較少,強度較高,品質較好。氣流紡工序短,原料短絨較多,紗線毛,支數和拈度不能很高,價格也較低。
希望可以幫助您。
E. 無紡紗是什麼
無捻紗 眾所周知,巾被、針織內衣等產品對「柔軟」的追求永遠是一大主題,為了實現「柔軟」,對紗線要求之一就是採用盡量小的捻度,但是,普通紗線過小的捻度會造成紡紗的困難和織造的斷頭增多,因此,以往實現「柔軟」只能平衡紡紗和織造兩方面。對紗線捻度的要求選取折衷值。無捻紗的問世為巾被、針織等行業提供了實現「柔軟」的另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無捻紗其產品的突出特點就是超強的「柔軟」和吸水性。 無捻紗的缺點: 無捻毛巾手感超級柔軟厚實,但在使用過程中,無論多高檔的無捻,都會有一些掉毛,這是工藝上造成的難以消除的缺點。但我們可以在使用前先用溫水洗一遍,可以去除大多數浮毛,就能很好地改善掉毛現象。 無捻紗的原理: 由可溶性的PVA長絲或桑蠶絲包纏在無捻棉束表面而構成包纏紗,在織制毛巾時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和承受一定的張力,然後在織製成成品後將PVA或桑蠶絲溶解於水中,使毛圈呈無捻蓬鬆狀態處在織物中。 無捻紗的用途: 公司專利產品無捻紗。可做家紡產品(睡衣、床毯、巾被、毛巾、浴巾、浴帽、高檔制服、嬰兒套裝、枕套等)表現在柔軟、膨鬆、吸汗性強,穿著棉、暖、輕、透、薄的特點。 根據用戶的需要和產品的用途,我公司可以提供以下規格的無捻紗線系列產品,並可為用戶設計特殊規格的產品(普梳、半精梳、精梳系列無捻紗)如下: 1、純棉無捻紗6S--60S 2、長絨棉無捻紗6S--60S 3、100% Modla無捻紗 6S--60S 4、Modla/棉(50/50)無捻紗 6S--60S 5、大豆纖維無捻紗6S--60S 6、竹纖維無捻紗 6S--60S 7、彩棉無捻紗 6S--60S
無拈紡紗(twistless processing) 使用粘合劑使纖維條中的纖維互相粘合成紗的一種紡紗方法.粗紗經牽伸裝置牽伸後,須條被送到加捻滾筒上,回滾筒上來自槽箱中的薄層粘合劑接觸.纖維條由數根回轉的小壓輥與滾筒一起向前輸送,其中一根小壓輥還同時作軸嚮往復運動,將纖維條搓成圓形截面,並使每根纖維都能均勻地接觸到粘合劑.圓形纖維條通過加熱器烘燥,纖維互相粘牢成紗.紡紗速度可比常規紡紗方法大2~4倍,製成的紗可供織造用. 使用粘合劑使紗條中的纖維互相粘合成紗,紗條上沒有拈度,強力依靠纖維間的互相粘合獲得,是一種新型紡紗方法。
F. 棉紗的種類有哪些
棉紗分類方法有多種。
(1)按粗細度習慣分:
①粗支紗:17「特」(tex)及以下的棉紗均屬粗支紗。主要用於織造粗厚或起絨、起圈棉織物,如粗布、絨布、堅固呢等;②中支紗:18—27支棉紗屬中支紗,用於織造平布、斜紋布、貢緞等一般性織物;③細支紗:28支及以上的棉紗,用於織造細布府綢、高檔針、機織物。
(2)按紡紗原理分:
①自由端紡紗(如氣流紡、賽絡紡)②兩端握持紡紗(如環錠紡、緊密紡)還有一種近幾年比較流行的就是渦流紡,此紡織技術是利用空氣迴旋的原理改進的。
(3)按照配棉等級分:
①普梳紗:是沒有經過精梳工序的紡紗工藝紡成的環錠紗,用於一般的針、機織物;②精梳紗:用優良品質的棉纖維作原料,紡制時比普梳紗增加一道精梳工序,紡成的紗質量優良, 用於織造高檔織物,如高級府綢、細布等;③廢紡紗:指全部用紡紗過程中所處理下來的廢棉作原料紡成的紗,用於織造低級棉毯、絨布和包皮布等;④新型紡紗:是用新型紡紗系統 紡成的紗。
(4)按捻向分:
①反手捻(又稱Z捻)紗,在各種織物中應用最廣;②順手捻(又稱S捻)紗,用於織造絨布的緯紗。
(5)按紗線用途分:
①經紗是在機織物中平行布邊的方向的紗,有較大的強力,一般捻度較大;②緯紗是在機織物中垂直布邊的方向的紗,強力要求較經紗低,捻度一般低於經紗,保持一定的柔軟性;③ 針織用紗是要求潔凈、均勻、捻度小,以防在編織彎曲時造成斷頭;④工業用紗如輪胎簾子線,傳送帶用紗,衛生醫葯用紗等。
(6)按紗線染整及後加工分:
①本色紗(又稱原色紗):保持纖維本色,供織造原色坯布;②染色紗:原色紗經煮煉和染色製得的色紗供色織布用;③色紡紗(包括混色紗):先將纖維染色,然後紡制而成的紗,可織成外觀呈現不規則星點和花紋的織品;④漂白紗:用原色紗經過煉漂而成,用於織造漂白布、也可與染色紗交織成各種色織產品;⑤絲光紗:經過絲光處理的棉紗。有絲光漂白和絲光 染色紗,供織造高檔色織物;⑥燒毛紗:經燒毛機燒掉紗線表面的茸毛,製成具有光滑表面的紗線,供織造高檔產品。
(7)按用途劃分為:①機織(梭織)用紗:捻系數大於360.② 針織用紗:捻系數小於330
(8)按成紗設備分:環錠紡紗、氣流紡紗(OE)、賽絡紡紗,緊密紡紗,轉杯紡紗,渦流紡紗、靜電紡紗等
(9)按成紗形態分:絞紗、筒子紗。
規格質量
(1)棉紗規格質量:
①普梳棉單紗規格,一般按支數劃分有70—56、55—44、43—37、36—29、28—19、18—17 、16—10、9—7、6—3;②精梳棉單紗規格,按支數劃分有150—131、130—111、110—91 、90—71、70—56、55—44、43—37、36—29、28—19、18—16。
針織用紗要求紗的捻度小,條干均勻,保證針織絨衣的絨毛厚實,彈性良好,保暖性強。機織用的紗要求輕,緯紗結雜少,條干均勻。
(2)檢驗方法:按照國家標准規定,紗線質量按品質指標和重量不勻率對棉紗評等。按條干均勻度和棉結,雜質粒數對棉紗評級。其中品質指標主要指紗線的強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織物耐穿,耐用性能。紗線的品級主要反映紗線的粗細差異及外觀疵點情況,它直接影響織物外觀,如紋路的勻整,清晰與陰影的大小等。紗線質量的高低與生產管理,工藝條件,機械狀況,技術操作水平,原棉的優劣及其使用合理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
G. 新型紡紗按成紗原理分類能分成哪幾類
自由端紡紗指由喂入點至加捻點之間的須條是斷開的紡紗方法,紡出的紗是真捻結構。例如,轉杯紡紗(離心紡(轉子紡)、渦流紡、搓捻紡、捏錠紡)
非自由端紡紗指在喂入點至加捻點之間的須條是連續的紡紗方法。例如,靜電紡、磁性紡、液流紡、塵籠紡(摩擦紡)、自捻紡、無捻紡、集聚紡、包纏紡、軸向紡、噴氣紡
H. 什麼是緊密紡紗
緊密紡復是在改進的新型環錠制細紗機上進行紡紗的一種新型紡紗技術。其紡紗機理主要是:在環錠細紗機牽引裝置前增加了一個纖維凝聚區,基本消除了前羅拉至加捻點之間的紡紗加捻三角區。纖維須條從前羅拉前口輸出後,先經過異形吸風管外套網眼皮圈,須條在網眼皮圈上運動,由於氣流的收縮和聚合作用,通過異形管的吸風槽使須條集聚、轉動,逐步從扁平帶狀轉為圓柱體,纖維的端頭均捻入紗線內,因此成紗非常緊密,紗線外觀光潔、毛羽少。緊密紡紗線 強力較高,毛羽較少。在編織過程中最不易產生磨毛的現象。
緊密紡的目的是在紗線加捻前使纖維之間盡可能平行並接近,對於高質量的緊密紡紗線這是重要的評判標准。使纖維盡可能平行並保持一致在加捻前是其優勢的前提。
這些我是在中國紡紗設備交易網里找的,你也可以去看看。
I. 紗線的紡紗工藝有幾種
有環錠紡、氣流紡、噴氣紡、摩擦紡、靜電紡、緊密紡等,各種紡紗方法對紗線性質的影響:
1 短纖維的物理特性
不同的短纖維紡紗工藝技術對紗線物理性質及外觀影響不同,甚至影響最終產品的特性也不相同。
(1)不同紡紗方法對紗線結構,短纖維紗的結構與長絲不同,首先是紗的外部及內部纖維的排列,外部結構包括紗的外觀及表面構造。如:纖維在紗表面的排列;紗的毛羽;紗的磨擦系數;紗的特性;紗的耐磨及表面其它特性。
(2)紗線內部結構主要是纖維在紗體的整個橫截面及紗的縱向排列,纖維定向性、伸率、
位移及捻度內部結構包括:紗的強度;纖維混合程度;抗彎曲強度;可壓縮性;回彈性(有紐結傾向)。
以上對結構含意的解釋不一定完整,但卻提供了紗線特性的復雜性。
2 紡紗工藝
為了獲得紡紗工藝對紗線結構影響的概念應用3dtex、38 mm粘纖短纖維,在5種不同紡線工藝系統中進行試紡。
(1)傳統環錠紡紗工藝;(2)緊密紡環錠紡紗工藝;(3)雙噴咀(MTS)假念包纏紡紗工藝;(4)渦流紡(MVS)紡紗;(5)轉杯紡紗。
(1)如上述提到的紗線外部結構可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攝影儀上看出。應用微電子攝影照片:包括轉杯紡、噴氣紡,渦流紡、普通環錠紡及緊密環錠紡五種,從照片中可看到五種工藝生產的紗線外部纖維定向性,其中緊密環錠紗的外部結構中更多纖維形成紗線,幾乎所有纖維形成在紗體中,改進了短纖維紗,紗的捻度結構看到很清楚,而且纖維的一端沿紗的長度拈入紗體中,緊密環錠紗的定向性最好.
(2)傳統環錠紡紗,捻度相同條件下傳統環錠紡紗表面紊亂,大量纖維尾端沒有捻入紗體中,單個纖維伸在紗體外,可能是由於鋼領/鋼絲圈或導紗器造成。
(3)渦流紡紗,近似於環錠紡紗,纖維在紗體中排列很好,紡紗速度350/分時,
包纏纖維呈細旋狀。捻度基本上與環錠紗相同,紗的實際捻度與計算捻度基本相同。包纏纖維與無捻紗芯纖維之比,占的百分比很高,幾乎全部復蓋了紗芯纖維,因此,渦流紗的外觀基本與環錠紗相似,外部包纏纖維與無捻紗芯一起形成真捻。
(4)雙噴咀假捻紗,雙噴咀假捻紗,與渦流紗其實質是不同的,雙噴咀噴氣紗的包纏纖維僅佔全部纖維的6%~8%約有90%的纖維是伸展無捻的,可以清楚看到包纏纖維對紗芯的包纏緊度比渦流紗大。
(5)轉杯紡紗,不管轉杯紗是否屬於真捻范疇,但轉杯紗上纖維排列紊亂,紗中部纖維顯示Z向及S向沒有清楚的螺旋狀,纖維是伸直的。可清楚的看到被包纏的紗無纏結狀,這是轉杯紗的優點,是轉杯紗特性的基礎。
3 毛羽
紡紗形成的飛花及毛羽是個十分麻煩的問題,毛羽在下游工序加工時有許多負面作用,紡織品手感及最終產品性質受毛羽影響,應用zweigle毛羽測試議將1mm~2 mm的毛羽分級並分出3 mm以上的有害毛羽。假如環錠細紗毛羽為100%,則緊密環錠紗、渦流紗及轉杯紗1 mm~2mm毛羽比環錠紗毛羽減少,雙噴咀假捻包纏紗,包纏情況較差,毛羽較多,應用SO—Called檢測儀可測出紗線在後工序加工時由於摩擦而形成的飛花,摩擦力應用橡膠圈進行測量。緊密紗要比非傳統紗抗摩擦性能好。轉杯紗伸出的毛羽較少,尤其粘膠纖維更為明顯,紗上的纖維不會斷裂,但許多毛羽被包纏纖維纏在紗體上,所以轉杯紗毛羽較少。
4 紗的體積
紗線體積是反映紗線復蓋能力的重要指標,緊密紡環錠紗與普通環錠紗在同樣捻度時,後者最終產品復蓋能力較低。緊密紡環錠紗在保持同等強力條件下可適當減少捻度以增加紗線體積,可獲得相當於普通環錠紗的復蓋能力,捻度可減少5%~10%。鄧肯道夫(Denkenolorf)紗線結構試驗儀提供了紗線長度為0.3mm的實測紗線體積。紗線體積的檢測包括同樣紗線支數雙噴咀MJS噴氣紗,由於噴氣紗是包纏紗、假捻,因此同樣紗支比環錠紗體積大,用微電子掃描攝影技術攝制的圖形表明,少量包纏纖維在紗芯上,而且長度很短使紗線許多部分纖維基本上是無捻的。
經紗的耐磨擦及應力負荷是應用So-Called模似指標,可同時試驗所需要的15根紗。理想的緊密環錠紗的纖維排列顯示出比普通環錠紗優異。非傳統紡紗技術都有不足之處,這種新型紡紗在做經紗時必須經過處理,在噴氣紡技術中,相對於真捻紗,紗線上的纖維很少,有伸直纏繞的情況,因此,紗線機械物理性能不一,尤其在卷繞時(絡筒)更明顯,還是非傳統紡紗與環錠紗的區別。
5 紗線內部結構
紗線內部纖維的形成與紗線外部結構相關,紗線內部紗芯的排列,纖維沿紗線長度方向延伸可以經過電子掃描攝影在牽伸過程中獲得,從紗線橫截面中看到纖維高度平行,並影響紗線強力,紗線強力特點與試驗時夾持長度相關。
減少細節及強力弱環的可能性:正常的紗線強力是在夾持長度為520 mm強力機上試驗的,也有100 mm及18mm的夾持長度。夾持長度減少、紗線斷裂強力增加,這是由於夾持長度短,強力弱環及細節出現概率減少,斷裂長度減少,斷裂機會少。假如纖維分布定向好,試驗夾持長度減少,紗線斷裂強度顯著增加,環錠紗及緊密環錠紗更為明顯。轉杯紗斷裂強力較低,即使斷裂長度低於纖維長度,由於纖維形成彎鉤,即使斷裂長度短,轉杯紗斷裂強度也不會提高。總之紗線纖維被夾持數量越多,纖維縱向定向性好,紗線斷裂強度增加.從電子攝影掃描圖中看出轉杯紗屬纏繞結構,即使夾持長度低於5mm,會使100%的纖維被夾持及纖維斷裂,夾持長度在0 mm,纖維斷裂長度低於纖維長度,紗芯纖維定向性差造成斷裂強度低。
噴氣紗強力介於環錠紗,緊密紗及轉杯紗之間,主要是噴氣紗,紗芯比轉杯紗平行,包纏纖維比較少,強力比轉杯紗少高。
6 紗的形成影響紗線變形的特徵
如紗抗彎曲強力就是紗線形成過程中影響的特性,但紗線抗彎曲強力的檢測很困難。目前已開發了一種最新的檢測紗線抗彎曲強力的方法。試驗表明,假如緊密紗抗彎強度為100%,則轉杯紡及渦流紡為200%,雙噴咀噴氣紗為300%,這些數值關系可從一些非傳統紡紗,在機織物及針織物上與環錠紗作比較,非傳統紡紗的織物手感比普通環錠紗產品粗硬,普通環錠紗與緊密紗之間的抗彎強度亦小有區別。
另外產生一個問題,當紗線變形時在經緯紗橫截面上紗線受壓後變偏平變形的情況.紗線粗節的檢測表明當紗線壓縮力增加時,粗節減少。
轉杯紗線結構造成纖維分布狀況,在纖維包纏處,手感較硬,比沒有包纏處的紗變形力小。轉杯紗生產的針織物及機織物往往使外觀比環錠紗不均勻、粗硬。
為了進行比較,將紗線粗節在1OOcN壓力條件下檢測,表明紗線具有最佳捻度結構,同等變形的MTS雙噴咀噴氣紗中約有95%平行無捻的纖維,更容易產生變形,根據這個試驗,轉杯紗手感比較硬,在織機或針織布外觀上可以通過紗的緊密情況檢測紗線變形情況。
7 紗線的回彈性
紗線的回彈對紡織加工是十分重要的,例如針織布產生歪斜變形。回彈性由檢測紗線紐結力測得,緊密環錠紗、普通環錠紗等真捻紗與非傳統紗之間的回彈力不同,轉杯紗正捻或反捻的紗其紐結均較低。
噴氣紡紗回彈力較低,主要因為平行無捻纖維比例較高,真捻紗比非傳統紗的回彈力大,
因此在進一步加工成針織布時織物歪斜情況少。
8 結語
紗線結構是紗線重要特性之一,紗線外觀與紗線性質相關,紗線內部纖維排列對紗線性質影響很大,尤其對紗線進一步加工及最終產品性質的影響更為顯著。較差紗線結構對後工序加工很有影響,應用好的紗線結構具有特別好的功能,用途也很好,在適應性能上緊密紡紗線的紡織品,外觀結構是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