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的采訪
Ⅰ 創造性的采訪 下載
書名:創造性的采訪
圖書編號:1739052
出版社:中國人大
定價:29.8
ISBN:730005955
作者:(美)梅茨勒 著,李麗穎 譯
出版日期:2004-10-01
版次:
開本:24cm
簡介:
本書分為21章,結合大量實例說明具體的采訪步驟,並對采訪的策劃,如何創造性地提問、使對話自然延伸、如何記采訪筆記、如何進行錄音采訪等進行了闡述。
目錄:
前言
第1章 你的采訪問題何在
顯性問題
隱性問題
第2章 何為采訪?
不帶個人評價的傾聽——一條基本原則
記者如何獲取信息
什麼是新聞采訪
創造性的采訪
創造性的提問
采訪的類型——直接采訪和間接采訪
第3章 采訪的十個步驟
明確采訪目的
進行背景調查
進行采訪預約
策劃采訪
與采訪對象見面:打破僵局
提第一個問題
建立輕松和諧的采訪氛圍
提問敏感問題(Asking the Bomb)
提問敏感問題之後的情感恢復
總結本次采訪
第4章 采訪要素——個案史
明確采訪目的
背景調查
策劃采訪
電話采訪
需要牢記在心的一些要點
第5章 提問
提問的語言要簡單明了
開放式問題和封閉式問題
提問的順序:漏斗
使采訪開始的提問
過濾型問題
探究型(加強型)問題
創造性的采訪目錄與事實有關的提問:五個「W」
概念界定型的提問
數字問題
評論性問題
創造性問題
誘導性問題、內容過剩問題和垃圾問題
第6章 采訪中對話的延伸
研究的價值
新聞采訪問題的文獻回顧
「溫柔」提問的重要性
非語言的交流
人際交流的基礎
第7章 受訪
一夜成名者的尷尬
為什麼要接受采訪?
采訪對象是否需要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組織?
被訪者的訪前准備
記者在采訪中使用的花招
最後的幾點說明
第8章 采訪策劃
采訪策劃的第一步——明確采訪目的
提出采訪要求
做作業
研究采訪對象的性格和興趣
准備提問的領域
預測答案
制定具體的采訪計劃
保持策劃的彈性
關於策劃的幾點補充
第9章 失敗的教訓
第10章 學會傾聽
進攻性的傾聽 (aggressive listening)
怎樣成為職業傾聽家
第11章 新聞觀察
對「文學性新聞」創作研究的新要求
新聞觀察的三種類型
應該觀察什麼
第12章 引語和軼事的采訪
學會識別引語
引語的采訪
刺激對方講出一些軼事
第13章 電話采訪、采訪記錄與采訪錄音
電話采訪
做采訪記錄
使用錄音機
第14章 特殊問題
難以約見的采訪對象
詢問敏感性問題
采訪的精確性
如何面對被訪者的敵意
他們是否在講真話
使模糊的記憶漸漸清晰
托詞迴避的被訪者
不可以公開的言論
新聞發布會
你會怎麼寫我?
枯燥乏味的采訪對象
無准備的「戰役」
第15章 電子輔助采訪
通過收發電子郵件進行的采訪
國際互聯網對采訪的幫助
收集新聞線索
從網上查閱資料
第16章 廣播電視采訪
廣播電視采訪有哪些不同
廣播電視采訪的三種形式
廣播電視采訪的提問
第17章 特定新聞領域的采訪
不同采訪領域的采訪方式
特定領域新聞采訪的基本原則
怎樣開始某一領域的新聞采訪
采訪某一新的領域需要遵循的基本步驟
新聞的三個來源
事態不明情況下的提問
第18章 多重采訪項目
多重采訪項目的實質
多重采訪項目的特殊要求
第19章 人物采訪
人物采訪的分類
人物采訪的用途
人物處理時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如何進行人物采訪
可用於人物采訪的20個提問
記住采訪者
第20章 采訪的倫理道德問題
欺騙
背叛
歪曲
侵犯個人隱私
采訪對象的「權利法案」
總結
第21章 通向事實真相的十個步驟
附錄A 采訪練習
附錄B 采訪報告示例
參考文獻
書中提到的采訪
索引
才30元,自己買本吧,我實在無能為力了:(
Ⅱ 如何看待培養大學生創造性思維訪談記錄
一、大學生創造心理的思維品質分析(一)創造性思維分析大學生創造心理品質最重要的特徵是具有創造性的思維品質。這種特徵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人的大腦機理和智力秉賦,因而成為大學生創造性強弱以及創造力高低的主要標志。。創造性思維這種心理品質是與生俱來的,每一個大學生都擁有這樣的思維品質。盡管由於智商等先天物質基礎的不同,不可避免地要在每一個大學生身上體現出創造性思維品質的不同,但大學生創造思維的潛在水平是較高的,問題在於絕大多數大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都遠沒有達到其應該達到的水平。(二)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1.培養獨立性思維品質2.培養發散性思維品質3.想像力的培養進一步培養大學生的想像力是完善其創造心理品質的重要環節。想像力的培養應側重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保持和發展大學生的好奇心;二是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面;三是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培養廣泛的興趣,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二、大學生創造心理的個性品質分析(一)意志品質不斷克服困難是創造的重要特徵和前提。大學生較為普遍的心理弱點是:在創造失敗面前,容易產生挫折感,缺乏鍥而不舍、百折不撓的毅力。大學生意志品質的可塑性很大,大幅度地提高是完全可能的。這可從兩方面入手:(1)外力拉動。營造寬松的有助於創造思維的氛圍,通過創造史上無數生動的事例教育他們,使他們認識到,創造者的成功往往就在於「再堅持一下」之中。(2)內因驅動。意志主要靠大學生有意識地自覺磨練,要引導他們藉助心理暗示等因人而異的方法,逐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養成持久堅韌的毅力。(二)性格品質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個體的神經類型所決定的,因而大學生性格呈現出多樣性和多重性的特徵。(三)興趣品質大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行為的直接誘因大多都是源於興趣。一般而言,創造興趣是大學生對創造的心理態度,有些學生生性好奇,樂於創造,勇於創新,有些同學則漠然視之,這都是性格使然。總之,離開濃厚的興趣,創造心理活動就失去了動力。三、創造心理品質的優化良好的創造心理品質可以細化為兩大類共12個心理特徵,包括:獨立性;發散性;想像力;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知識結構;意志力;創新精神;性格;求知慾;專注性。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苛求大學生同時具備這些近乎完美的心理特徵,顯然是不現實的。但是,學校通過有計劃的培養和有意識的訓練,可以極大地優化學生的創造心理品質。(一)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二)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三)開設專門課程(四)調整課程設置結構(五)加強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六)積極開展創造活動
Ⅲ 我們老師讓我們找幾個例子,.是采訪一個管理者 決策中的創造性...周五就要交了 很急 謝謝了
「企業嚴格管理也要有限度」,這話咋一看似乎與最基本的管理原則相悖,是錯誤的。但這里要指出的是,嚴格管理並沒有錯,過度管理則不然。
在企業管理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管理者們為了加強管理,降低成本,制定各種等級森嚴的管理費用開支辦法和標准;盡一切可能降低員工起碼的工作設施配備水平;盡一切可能壓縮設備的檢修費用;制定細之又細的各種管理程序,希望通過細化程序將所有管理環節都納入可控范圍內等等。但實際效果卻適得其反。
為什麼?是因為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上有誤區。
誤區一:成本上節約每一分錢都會增加企業利潤。
這一誤區在於管理者簡單認為成本上節約每一分錢就可以相應增加一分錢的利潤。但實際上,成本的支出是為了取得效益,也就是說花錢是為了掙錢。而很多管理都恰恰把它弄反了。按照這種錯誤的思路我們可以這樣推理:既然「成本上節約每一分錢都會增加企業利潤」,我們杜絕所有的成本開支,企業效益不是最大化的嗎?實際上這時也就意味著企業掙不到錢了,該關門了。
後果一:陷入誤區一的企業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可能出現:在壓縮設備檢修費用的同時,設備頻繁出現事故,使得企業不得付出更多的人力、財力進行設備的搶修,同時,由於設備事故影響了產品按時交貨,直接造成企業違約或喪失客戶;在壓縮業務費用的同時,由於對客戶關系缺乏必要的建設和維護,客戶不斷流失;在壓縮企業設計研發費用的同時,企業產品的升級換代速度減慢或停滯,一兩年後企業產品不能適應用戶要求,被淘汰出局;等等狀況。
對策一:糾正錯誤思路,使管理者認識到成本上節約每一分錢並不一定都會增加企業利潤,對企業的各項成本進行重新評估,按照「花錢是為了掙錢」的思路原則,以收入關聯度對成本項目進行分類,然後確定其支出水平。比如,對和企業收入沒有直接關聯關系的成本費用支出,如設備檢修費用評估其支出水平,在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生產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壓縮;對和企業收入有密切關聯關系的成本費用支出,如業務費用,將其與收入掛鉤考核,形成與收入關聯的激勵考核機制,確保花了錢相應能夠掙到錢;對和企業當前收入沒有關系,但對未來收入有直接關聯關系的成本費用支出,如研發費用,則要按企業收入的一定比例保證其必要的投入,同時從是否符合企業發展戰略和產品研發方向、市場調查、經濟性比較和預測等方面進行詳細論證。
總之,企業在強調節約成本,壓縮成本費用時,必須研究成本費用的性質,評估其對企業的影響,根據其不同性質制定相應的科學的辦法,而不能一昧為了節約而節約。請記住:是企業必然要花錢,不花錢不是企業建立的目的,花錢是為了掙錢。
誤區二:管理不需要成本。
很多企業的管理者熱衷於不斷細化管理程序,致力於將所有工作環節都納入管理控制范圍內。實際的效果卻是要麼細化管理非但沒有降低成本費用,反而導致成本費用上升,要麼企業運轉不靈了。管理者們百思不得其解。這就是他們思想的誤區———管理不需要成本導致的。事實上,細化管理也是要付出成本。這個成本一方面表現在人力和財力付出,另一方面表現在由於管理環節的增多。
後果二:陷入誤區二的企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可能出現:企業雖然在很多方面由於管理的細化,減少了浪費,降低了相關費用,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管理性費用大幅度上升、人員工資的大幅度上升;企業的管理過程雖然比以前更加細化了、更加可控了,但隨之而來是企業審批程序復雜,運作效率下降等等狀況。最終得不償失。
對策二:企業細化管理也需要成本。企業在進行這項工作時,首選必須對其可能發生的成本進行測算,一般來說細化管理會增加包括辦公費用在內企業各項管理費用,同時因管理環節增多可能增加增聘員工的人工工資等等,然後對細化管理產生的效益進行預測,進行比較後做出決策。其次,細化管理因管理環節增多,審批程序趨於復雜,有可能導致企業效率下降,反應速度下降,運轉不靈,因此也要進行這方面的評估,然後決定是否可以進行。若評估結果不利,則要麼簡化程序,要麼通過組織結構調整加以解決(這屬於企業組織結構設置范疇,視企業性質和規模大小而定,在此不詳細論述)。
誤區三:要保證企業預算的完成,就必須不考慮任何客觀因素,實行完全的剛性管理。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企業的年度預算制定後,管理部門尤其是財務部門在執行過程中一昧強調剛性原則。認為預算一旦制定,就必須不折不扣的完全執行,不能有任何突破。因此,不考慮任何客觀因素。但實際上,這種「摳門」的管理辦法只是一種靜態的管理辦法,表現出一種片面的、教條的思維方式,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
後果三:陷入誤區三的企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靜態的、片面的、教條的理解和執行企業預算,往往造成:企業預算在執行中「卡殼」,無法操作,執行不下去;管理部門尤其是財務部門與基層單位或執行單位嚴重對立,嚴重影響職能部門之間以及職能部門和執行單位之間的協調和配合等等狀況。最終預算的剛性原則是體現了,嚴肅性是體現了,企業卻出現了停工、怠工、消極對抗等不良現象,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運作,造成更大的損失。
對策三:企業在制定預算時首先要承認企業過去發生的成本費用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是合理的,不能不考慮歷史狀況,在此基礎上制定預算才是容易接受和執行的。其次,成本費用預算要和產銷量配比,我們知道財務上講收入、成本配比原則,成本項目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劃分,這些都說明,成本費用的發生並不都是單方面的、固定不變,當企業產銷量變化時,成本費用尤其是變動成本也必須隨之調整,調整多少要根據企業的消耗水平確定。再次,市場狀況和企業經營狀況是不斷發生變化的,變化即意味著調整,即使一個企業預測精準,年度預算和實際情況相差很小,也要看到其發生各月份、各季度是不可能完全均衡的,因此,執行過程中必須及時進行調整,滾動執行。
誤區四:企業就是一部機器,僱主和員工就是僱傭和被僱傭的關系,因此,管理就要實行剛性管理,鐵腕管理,員工必須無條件服從,最大限度提高勞動生產率。
執行這種管理方式的企業,其管理思想還停留在泰勒的管理時代。不可否認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和理論即使在今天也有其合理的內核和成分,但時代不同了,片面和偏執地實行這種管理思想和方法,其負面效應是巨大和危害無窮。 後果四:陷入誤區四的企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通常採取冷酷強硬的管理辦法,要求員工不折不扣地執行命令,並極力壓低員工的工資水平和待遇。這種方式也許在短期內是有效的,但長期卻危害極大。尤其是在強調以人為本,人本管理的今天,這將對企業的人文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它將導致:輕者員工認為企業對自己不尊重,嚴重影響工作熱情;進一步,員工在惡劣的生產條件下和較大的心理壓力下,失去對企業的忠誠,工作積極性大大降低,工作質量嚴重下降,浪費大幅度提高;最嚴重時將導致勞資關系惡化,雙方產生嚴重沖突,企業無法繼續運作下去。
對策四:首先是糾正錯誤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思路,將其糾正到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和思路上來。具體講可以採取兩種方法:一,建立和培養尊重員工的企業管理文化,形成企業尊重員工,員工以為企業做出貢獻為榮的文化氛圍,使員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趨於一致。當然做到這一點是比較困難的,是需要長期努力才能達到的。二、採取彈性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即為員工提供必要工作環境和條件,適度滿足員工和部門的費用開支上的需求。當然,在操作過程中要注意,對那些明顯的不合理和損害企業整體利益的開支和要求要堅決抵制,不能予以滿足。同時,要讓員工和相關部門明白,對有些要求和開支沒有採用取消或剛性管理的手段,並不是管理者「傻」到不知道取消或控制的程度,而是綜合考慮企業的各種因素後,採取的彈性的、人性化的管理手段。
綜上所述,企業嚴格管理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嚴格管理到什麼程度,採取什麼方式進行嚴格管理,要結合多方面因素,進行詳細評估。否則,可能適得其反,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