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勇於創新創造

勇於創新創造

發布時間: 2020-11-24 00:50:31

❶ 關於創新的名人事例

1、1900年,著名的普朗克教授和他的兒子在他們的花園里散步。他看起來很沮喪,遺憾地對兒子說:「我的兒子,我很抱歉今天有了一個發現。它和牛頓的發現一樣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學假說和普朗克公式。

令他沮喪的是,這一發現削弱了牛頓的完美理論,他一直崇拜並虔誠地相信這是權威。他終於宣布取消他的假設。人類從權威中獲益,但同時也受到權威的折磨,物理學理論停滯了幾十年。

2、在25歲的時候,愛因斯坦敢於突破權威的神聖圈,大膽地突破,欽佩普朗克的假設並將其延伸到深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論,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然後,它決心摧毀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理論,創造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作為一個新的、甚至更大的權威而聲名鵲起。



3、中國著名畫家齊白石榮獲世界和平獎。然而,面對他所取得的成功,他並不滿足,而是不斷汲取以往畫家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風格。

他60歲以後的畫與他60歲以前的畫有很大的不同。70歲以後,他的風格又變了。80歲以後,他的畫風又變了。齊白石一生,曾五易畫風。

正是因為白石老人在成功後不斷地改變和創新,他晚年的作品才比早年的作品更加完善和成熟,也才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和風格。

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要向我學習,就必存活。他認為畫家應該「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說,我們在學習別人的長處時,不能照搬照搬,而要創造性地加以利用,不斷地加以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賦予藝術新鮮的生命力。

4、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的「地心說」長期以來占據了人們的思想。托勒密認為地球是靜止的,太陽、月亮、行星和恆星都繞著地球轉。

哥白尼在《天體論》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論,澄清了日心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布魯諾隨後接受並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太陽系只是無限宇宙中的一個天體系統。

伽利略通過望遠鏡觀察天體,發現:月球的表面是不均勻的,木星有四顆衛星,太陽有黑子,銀河系是由無數恆星組成,金星、水星有盈虧現象。

不久之後,開普勒分析了第谷。布拉赫的觀測發現行星在橢圓軌道上運行,提出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礎。因此,可以說科學是一個不斷發現的過程,真理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

5、鄭板橋是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之一。他自幼愛好書法,立志掌握古今書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學苦練,然開始時只是反復臨摹名家字帖,進步不大,深感苦惱。據說,有次練書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畫來畫去。妻子問他這是干什麼,他說是在練字。

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體,你體是你體;人體是人體,你老在別人的體上纏什麼」鄭板橋聽 後,猛然醒悟到:書法貴在獨創,自成一體,老是臨摹別人的碑帖,怎麼行呢。從此以後,他力求創新,摸索著把畫竹的技巧滲在書法藝術中,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板橋體。

❷ 關於告誡並激勵我們要大膽發現,不斷探索,勇於創新,這樣才能創造奇跡,成為科學道路上的成功者的名人名

科學的事業就是為人民服務。 托爾斯泰

學習和鑽研,要注意兩個不連良,一個是「營養不良」,沒有一定的文史基礎,沒有科學理論上的准備,沒有第一手資料的收集,搞出來的東西,不是面黃肌瘦,就是畸形發展;二是「消化不良」,對於書本知識,無論古人今人或某個權威的學說,要深入鑽研,過細咀嚼,獨立思考,切忌囫圇吞棗,人雲亦雲,隨波逐流,粗枝大葉,淺嘗輒止。 馬寅初(現代學者教育家)轉引自年月日《北京晚報》

教師必須具有健康的體魄,農人的身手,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興味,改革社會的精神。 陶行知

科學書籍讓人免於愚昧,而文藝作品則使人擺脫粗鄙;對真正的教育和對人們的幸福來說,二者同樣的有益和必要。 車爾尼雪夫斯基

教育!科學!學會讀書,便是點燃火炬;每個字的每個音節都發射火星。 雨果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愛因斯坦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的實在因素。 愛因斯坦

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愛科學——在長期思索任何問題上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搜集事實上的勤勉——相當的發明能力和常識。 達爾文

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如果沒有系統的知識的幫助,先天的才能是無力的。直觀能解決很多事,但不是一切。天才和科學結合後才能得到最高的成功。 斯賓塞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多樣化會使人的觀點新鮮,而過於長時間鑽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鈍。 貝弗里奇

科學不是可以不勞而獲的,誠然,在科學上除了汗流滿面是沒有其他獲得成功的方法的;熱情也罷,幻想也罷,以整個身心去渴望也罷,都不能代替勞動。 赫爾岑

聰明的資質、內在的干勁、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堅忍不拔的精神,這些都是科學研究成功所需要的其他條件。 貝弗里奇

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愛科學作者:在長期思索任何問題上的無限耐心作者:在觀察和搜集事實上的勤勉作者:相當的發明能力和常識。 達爾文

聰明的資質、內在的干勁、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些都是科學研究成功所需的其他條件。 貝弗里奇

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愛科學在長期思索任何問題上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搜集事實上的勤勉,相當的發明能力和常識。 達爾文

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的右邊的格言,後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歷史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這些「座右銘」永遠值得我們這跨世紀的一代人學習。

世界著名傳染病學家巴斯德的座右銘——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

近代電磁學的奠基者法拉第的座右銘——拚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

加拿大著名科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班廷的座右銘——人生最大的快樂不在於佔有什麼,而在於追求什麼的過程中。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座右銘——思考一切。

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座右銘——誰要干白紙上寫黑字這一行,別人說他笨拙,就不應該驚訝或者動氣。

法國著名作家左拉的座右銘——沒有一天不寫一行。

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座右銘——切勿飄飄然。

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座右銘——早。

中國現代無產階級文學家、軍事家葉挺的座右銘——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中國現代傑出畫家徐悲鴻的座右銘——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中國當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座右銘——恆、恬、誠、勇。

中國當代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座右銘——見面少敘寒暄話,多把藝術談幾聲。

中國當代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的座右銘——一絲不苟。

中國當代著名數學家蘇步青的座右銘——今天能作完的事,決不拖到明天。

中國當代著名化學家侯德榜的座右銘——勤能補拙,勤儉立業。

(馬志國 《中國中學生報》第1008期) 名人座右銘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多樣化會使人觀點新鮮,而過於長時間鑽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蠢。 貝弗里奇

我之所以能在科學上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的熱愛,堅持長期探索。 達爾文

聰明的資質、內在的干勁、勤奮的工作態度和堅韌不拔的精神。這些都是科學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條件。 貝弗里奇

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多樣化會使人觀點新鮮,而過於長時間鑽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蠢。 貝弗里奇

一個研究人員可以居陋巷,吃粗飯,穿破衣,可以得不到社會的承認。但是只要他有時間,他就可以堅持致力於科學研究。一旦剝奪了他的自由時間,他就完全毀了,再不能為知識作貢獻。 坎農

沒有思想自由,就沒有科學,沒有真理。 勒南

科學給青年以營養,給老人以慰藉;她讓幸福的生活錦上添花,她在你不幸的時刻保護著你。 羅蒙諾索夫

科學不但能「給青年人以知識,給老年人以快樂」,還能使人慣於勞動和追求真理,能為人民創造真正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能創造出沒有它就不能獲得的東西。 門捷列夫

科學,給青年以養料,給老人以慰藉;她讓幸福的生活錦上添花,她在不幸的時刻保護著你。 羅蒙諾索夫

青年的敏感和獨創精神,一經與成熟的科學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就能相得益彰。 貝弗里奇

我想,人有兩個肩膀,應該同時發揮作用,我要用一個肩挑著送貨上門的擔子,把科學知識和科學工具送到工人師傅手裡;另一個肩膀可以作人梯,讓青年們踏著攀登科學的更高一層山峰。 華羅庚

自尊心、幻想、情思的早熟和智能的呆滯,再加上必然的後果。懶散,這些就是禍根。科學,勞動,實際工作。才能夠使我們病態的,浪盪的青年清醒過來。 岡察洛夫

科學,勞動,實際工作??才能夠使我們病態的,放盪的青年清醒過來。 岡察洛夫

青年的敏感和獨創精神,一經與成熟科學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就能相得益彰。 貝弗里奇

科學不能或者不願影響到自己民族以外,是不配稱作科學的。 普朗克

當喉嚨發干時,會有連大海也可也一飲而盡的氣概——這便是信仰;一等到喝時,至多隻能喝兩杯——這才是科學。 契訶夫

想喝水時,彷彿能喝下整個海洋似的——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來,一共也只能喝兩杯罷了——這是科學。 契柯夫

想喝水時,彷彿能喝下整個海洋似的這是--信仰;等到真的喝起來,一共也只能喝兩杯罷了--這是科學。 契柯夫

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愛科學——在長期思索任何問題上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搜集事實上的勤勉——相當的發明能力和常識。 達爾文

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愛科學在長期思索任何問題上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搜集事實上的勤勉,相當的發明能力和常識。 達爾文

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因為它是屬於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科學家是屬於國家的。 巴斯德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巴甫洛夫

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他自己的國家。 巴斯德

在學習中,在勞動中,在科學中,在為人民的忘我服務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捷連斯基

青年的敏感和獨創精神,一經與成熟的科學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相結合,就能相得益彰。 貝弗里奇

學習和鑽研,要注意兩個不連良,一個是「營養不良」,沒有一定的文史基礎,沒有科學理論上的准備,沒有第一手資料的收集,搞出來的東西,不是面黃肌瘦,就是畸形發展;二是「消化不良」,對於書本知識,無論古人今人或某個權威的學說,要深入鑽研,過細咀嚼,獨立思考,切忌囫圇吞棗,人雲亦雲,隨波逐流,粗枝大葉,淺嘗輒止。 馬寅初(現代學者教育家)轉引自年月日《北京晚報》

❸ 表示名言名句警戒我們要大膽發現不斷探索勇於創新這樣才能創造奇跡成為科學道路上的成功者名人名句。

沒有比人生更艱難的藝術了,因為其他的藝術或學問,到處回都有教師。 ——塞涅卡答
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 ——托爾斯泰
誰若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便永遠是一個奴隸。 ——歌德
我們要把人生變成一個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 ——居里夫人
要體驗人生,就要把握現實,相信現實。 ——拉蒂特
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過這一生,就太長了。 ——莎士比亞

❹ 是否帶頭勇於創新創造,存在什麼問題

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我國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是統領我國未來科技發展的戰略主線,是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目標的根本途徑。世界科技發展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只有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特別是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真正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乾重要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大幅度提高國家競爭力

❺ 名人勇於打破常規,發明創新的事例

1.司馬光砸缸

司馬光跟大家在後院玩耍,有個小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都嚇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2.袁隆平

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的戰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3.哥白尼的「日心說」

日心說,也稱為地動說,是關於天體運動的和地心說相對立的學說,它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有力地打破了長期以來居於宗教統治地位的「地心說」,實現了天文學的根本變革。

4.牛頓

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5.盛田昭夫

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在逐漸邁入國際化時,盛田昭夫感覺公司全名過於冗長,有礙國際化發展,於是就和井深大翻閱字典找尋新名稱,最終決定使用「SONY」。1958年1月,盛田昭夫和井深大說服了持反對意見的董事會,正式將「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的名稱改為「SONY」(索尼)。

❻ 用心思考勇於創造手抄報的內容

本組課文圍繞「用心思考、勇於創造」這一專題進行安排,主要由《動手做做看》、《郵票齒孔的故事》、《畫風》、《充氣雨衣》及語文園地四組成。這四個小故事都是圍繞動手和動腦選編的,內容貼近兒童生活,語言朴實易懂。選文的目的不是讓學生都成為發明家或者整天想著發明創造,而是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中教師要領會編者意圖,結合課文和學生實際,放手讓學生在讀、悟、做、說中自主感悟科學道理,積淀科學素養。
語文園地四包括「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台」四個欄目。「口語交際」要求在班上展示自己的小製作,說一說自己是怎麼樣做的,把製作的過程說詳盡。
學習本組教材,目的不是要學生都立志做發明家,或者整天想著發明創造,而是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我們可以把課文中的人做過的事再做做,一邊做一邊想,看看有什麼感受或者新的發現。我們可以從課文中受到啟發,學會留心身邊的事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利用身邊的材料做起,經常自己動動手,或者互相協作做做看,學會獨立思考、大膽創造。
學情分析:
識字的能力:學生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小組合作學習生字的模式,在合作識字和匯報識字的環節中不需要老師做太多的提示,但是學生大方自信的表達習慣和能力還需進一步加強培養。在原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初步建立的基礎上還需要進一步的規范和保持學生合作學習中傾聽、思考、表達的好習慣。逐步將合作識字的模式運用到合作學文中,講每課的集中識字發展到一個單元的集中識字,進一步激發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朗讀的能力:朗讀有三個層次的要求:一讀正確;二讀流利;三讀出感情。目前二年級學生能夠將渴望讀正確,即不讀錯字,不丟字、不加字,大部分學生能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通順、讀流利。而讀出感情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人與文本交流的一種情感的升華,這是目前學生在朗讀中存在的難點,這就必須在讓學生在讀課文時,培養他們在讀正確、讀流利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理解課文的意思,體會其思想感情,感悟後再讀。
默讀的能力:在第二單元的學習中,已經初步認識了默讀應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用眼讀,用心悟。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漸漸提升學生的默讀能力,嘗試邊默讀邊做標記,邊默讀邊思考問題。
思維的能力(概括故事大意的能力、質疑的能力、理解詞語的能力):孩子們閱讀文章時,常常只注意故事的情節,對文章的思想和語言卻一知半解。
現在的學生家庭條件優越,什麼東西都可以買得來,因而他們很少自己去製作一樣東西,哪怕是一件玩具。因而他們往往思想、行為懶惰,不善動手。再加上在一般人眼裡,發明創造只能是偉人的事,這些消極、錯誤的思想都有礙於學生動手、動腦習慣的培養。因此,本組教材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行為教育的好文章。學生已有一定的朗讀、默讀感悟能力,要讓學生自主默讀、朗讀體驗,從課文中受到啟發,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目標:

1. 在類結構學習中擴大識字量,會認52個生字,會寫33個字,在學習實踐中用活漢字,聯系語言環境理解生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默讀課文,學會邊讀邊做標注的方法。嘗試根據提示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朗讀與默讀相結合,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來理解課文內容,並從文章中受到啟發,懂得多動腦,多觀察,多動手。
4. 嘗試根據課文內容用說和寫的方式將自己的想法表達明白。
5. 能用普通話有條理地向別人介紹小製作的製作過程,培養動手和與人交際的能力。

單元教學重點:
1.識字重點落在掌握字形:學生有了熟練拼讀音節的能力,有了「二會」字的基礎,讀准字音不是難點。但是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容易出現字形混淆、寫錯別字現象。所以,本單元識字教學的重點落在字形把握上。
2.閱讀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於發現,善於探究。

單元整體構想及教學策略
單元主題的啟示是一、無論學習還是生活,都需要動腦思考、敢於質疑、動手實踐,這既是一種科學態度也是一種科學精神。二、做生活的有心人,善於發現日常生活用品需要改進的地方,記錄並思考策略。

1.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
本組課文對話較多,指導學生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讀好對話。
可以採用添加提示語的方式體會角色。如《動手做做看》,朗志萬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為什麼魚放進裝滿水的杯子里,水不會溢出?」前兩個小朋友雖然都有回答,但語氣不同,一個是猜測,一個似乎很肯定,與伊琳娜的半信半疑和親自動手實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以讓學生嘗試加提示語,再朗讀,在這樣的朗讀實踐中體會敢於質疑、善於思考、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和精神。
2.設計有梯次的默讀訓練
3.提供學習概括故事內容的工具(提示),初步培養學生按照要素歸納故事大意的能力。
5.將書面表達納入課堂,將閱讀與表達結合起來,為將來培養學生邊讀邊批註的習慣打基礎。
6.學會捕捉人物的心理活動。
有些文本,簡潔的語言背後省略了人物的心理活動。我們要善於抓住留白處,引導補白,使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同時得到訓練。
如《動手做做看》,伊琳娜聽了兩個小朋友的回答覺得說的都不對,她是怎麼想的?《畫風》的三個孩子用具體事物表現風,他們是怎麼想的?《充氣雨衣》中,小林看到舞蹈小演員的花裙子是怎麼想的?圍繞主人公怎麼想展開,既體會人物心理,也鍛煉語言思維。
7.學習復述或轉述。
把課文語言作為學生復述或轉述的材料,也是訓練語言和思維的方法,我們低年級可隨文選用一個小片段進行,不宜太長,能提供關鍵詞更好。
8.學慣用反問句來表達。
本組課文在展示心理活動和思考時,常常用反問句來表達。
例如:《郵票齒孔的故事》「要是有一台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
《充氣雨衣》「用能夠充氣的塑料環代替鐵絲圈,不就能疊起來了嗎?」
這樣問中有答的句式不是第一次接觸,在探究人物心理時,可以嘗試讓孩子用這樣的句式表達,豐富孩子的語言表達形式。這是一種初步的學習,不做達標要求。

9.繼續學習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朗讀利於傳遞理解,默讀利於思考。學生剛學習默讀,是一種默朗讀狀態,不在速度上做硬性要求,但一定要有思考任務,訓練學生邊讀邊思考。一些思辨性的題目更有價值。例如14課《郵票齒孔的故事》「郵票打孔機究竟是誰發明的?」比「阿切爾是怎樣發明郵票打孔機的」更有研究價值。前者將思考引向深入,究竟什麼才是發明?發明是為了造福大眾,發明更是建立在對生活細節的關注、思考和聯想之上。

10.口語交際與寫話。
活動:孩子要參與製作的全過程。分組進行,保證作品的多樣性。
交際:
一、小組內展示作品,並介紹製作經過,比比誰介紹的最清楚明白。
二、各組推出一名在集體內介紹,要求說清步驟,語言准確流暢,態度自然大方,聽得不明白可舉手提問,台上台下互動起來。
三、小組內自我完善製作過程。

寫話:把自己的製作寫過程下來。

❼ 青年人怎樣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輕靈的東西,敲不響那厚重的鋼筋水泥的樓房。而瓦屋則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當當的,立即發出悅耳的聲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親近自然的福氣。雨勢急驟,聲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馬齊鳴,如萬馬奔騰。雨勢減緩,聲音也弱下去,輕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時節耳邊的輕風,瓦片似乎是專為雨

❽ 是否帶頭勇於創新創造,存在什麼問題

自主創新能力抄是國家競爭力的核襲心,是我國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是統領我國未來科技發展的戰略主線,是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目標的根本途徑。世界科技發展的實踐告訴我們:一個國家只有擁有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先機、贏得主動。特別是在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真正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主創新。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乾重要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大幅度提高國家競爭力。

❾ 勇於創新的名人名言

1、一個人必須經常突破他已造成的藩籬而使之更擴大。——〔法〕羅曼·羅蘭《羅曼·羅蘭文鈔》

【簡介】1866年1月29日在法國勃艮第地區的克拉姆西出生。從小在諳熟音樂的母親的熏陶下養成了對音樂的愛好。1880年,定居巴黎。15歲時,隨父母遷居巴黎。188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1889年,畢業於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校,通過會考取得了中學教師終身職位的資格。

2、有總是從無開始的;是靠兩只手和一個聰明的腦袋變出來的。——〔西〕松蘇內吉《合同子》

【簡介】松蘇內吉是西班牙小說家,生於畢爾巴鄂附近的波爾圖加萊特鎮。曾在德烏斯託大學、薩拉曼卡大學和馬德里大學學習法律、哲學和文學。1957年成為西班牙皇家學院院士。他的作品大多以畢爾巴鄂的街巷、港口為背景,用憂郁低沉的筆調描繪資產階級的人物和生活。

3、在科學事業中,真正的天才是那些發明新的研究方法的人。——〔英國〕羅素:《在自由主義教育中科學的地位》

【簡介】伯特蘭·阿瑟·威廉·羅素,英國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羅素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

4、創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浪,卻是地底下細小的泥沙。——〔中〕冰心《繁星》

【簡介】1900年10月5日冰心出生於福州三坊七巷謝家大宅(今鼓樓區楊橋東路17號),該宅院也是林覺民故居,是冰心祖父謝鑾恩從林覺民家屬購得。祖籍地是長樂橫嶺鄉,現在叫福州市長樂區橫嶺村。冰心的曾祖父謝以達這一輩進城謀生,次年5月,全家遷至上海。

5、我崇拜創造的精神,崇拜力,崇拜血,崇拜心臟,我崇拜炸彈、崇拜悲哀,崇拜破壞。——〔中〕郭沫若《我是個偶像崇拜者》

【簡介】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1914年,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體夏社,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磐》、《地球,我的 母親》、《爐中煤》等詩篇。

6、每個人天生就是創作者,每個人在自己那一行,各盡其力,各盡其能,都應當進行創作,把自己最美好的東西留給後人。——〔蘇聯〕萬比洛夫:《長子》

【簡介】亞歷山大·瓦連季諾維奇·萬比洛夫,蘇聯劇作家,是果戈理、契訶夫傳統戲劇的繼承者 ,又是前蘇聯戲劇的開拓與創新者。他在蘇聯當代戲劇文學史上占據重要地位 ,形成了頗具影響力的萬比洛夫流派。

❿ 急需要議論文<<要勇於創新>>

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持續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創新,是熔責任、勇氣、方法、態度、精神於一爐的實踐,是煙草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制勝法寶。

所謂創新,概括地說,就是繼承前人,又不因循守舊;借鑒別人,又有所獨創;努力做到觀察形勢有新視角,推進工作有新思路,解決問題有新辦法,使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實踐是創新的基礎,離開實踐,創新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經驗告訴我們,創新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以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敢於摒棄不合時宜的認識、觀念、做法,形成切合實際的路線、方針、政策,發展我們的煙草事業。中國有句格言:常有所疑——創新的發端,勇於破疑——創新的能源。魯迅先生曾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令人佩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除了英勇無畏,首先是一個長於質疑的發現者。大量事實表明:從常見的、普遍的、重復出現的現象中發現規律性的東西,這是一個重要的方法;其中勇於質疑、善於發現,則是不斷創新、有所創造的源泉。有位作家說:「學習是一個人的真正看家本領,第一長處,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學習的結果,學習的恩澤。」創新也是學習的恩澤。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或個人,要進步,要發展,都要有一股推動其不斷向上的動力,使人們能夠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力,由此推動人們自強不息,努力奮斗。這個動力的形成,正是基於勤奮學習和知識累積。人們越是學習,未知的世界越大,人們也就越感到自身知識的缺乏;而越不斷學習積累,越能不斷有所創造。

創新,需要誠實和謙遜的態度。有人說,謙遜是一種坦然面對成就和榮譽的精神境界,是一種求真務實、甘當學生的思想品格。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我們更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自覺地把創新作為一種不懈的追求,始終保持一股闖勁、沖勁、韌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寬廣胸懷與氣度,開拓創新。

這樣,我們才能爭創一流的工作水平和業績,在偉大實踐中不斷有所發明、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