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的歷史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發明家有:張衡,畢升,蔡倫,杜詩。
1、公元132年(陽嘉元年),張衡在太史令任上發明了最早的地動儀,稱為候風地動儀。據《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地動儀用精銅鑄成,圓徑八尺,頂蓋突起,形如酒樽,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象裝飾。中有大柱,傍行八道,安關閉發動之機。它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一條口含銅珠的龍,在每條龍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銅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2、畢升創造發明的膠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國印刷術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的改革,是對中國勞動人民長期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對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作出偉大貢獻。
3、蔡倫,中國「四大發明」中造紙術的改進者,「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人類有史以來最佳發明家」之一。蔡倫的發明創新不止改進造紙術紙,他「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
4、杜詩,河南汲縣(今河南省衛輝市)人。光武帝時,為侍御史。建武七年(公元31年),任南陽太守時,創造水排(水力鼓風機),以水力傳動機械,使皮製的鼓風囊連續開合,將空氣送入冶鐵爐,鑄造農具,用力少而見效多。他還主持修治陂池,廣開田池,使郡內富庶起來。有"杜母"之稱。南陽人稱贊說:"前有召父(召信臣),後有杜母"。
❷ 歷史上有哪些偉大的發明
火葯指南針印刷術,
❸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偉大的發明
以生鐵為本的鋼鐵技術中國早在春秋時期便已發明了生鐵冶鑄術,比西方約早18個世紀。從而創造了輝煌的鋼鐵文明。
❹ 歷史上有哪些發明
火的使用和人工火源的發明
種植、養殖的捕撈發明
石器工具的發明
金屬冶煉、鑄造、鍛造和金屬工具的發明
教育的發明
宇宙的逐漸認知
歷法的發明
地球形狀和構造的發現
對「波」(包括:聲、光、電磁等)的逐步認識
力學規律的發現
萬有引力的發現
地球磁極的的發現和利用
地球表面和內部變動規律的逐步的認識
造紙術的發明
炸葯的發明
浮力的發現
流體力學規律的發現
❺ 埃斯特朗的發明歷史
1853年他指出,電火花產生兩種重疊的光譜,一種來自電極的金屬,另一種來自電流通過的氣體。他從歐拉的共振理論,推導出光譜分析的原理,即白熾氣體放出的光線與該氣體所能吸收的光線具有相同的折射率。對太陽光譜的研究發現(1862年宣布)太陽的大氣中有氫。
1868年發表了巨幅的太陽正常光譜圖,有長期的權威性。
1867年最先研究了北極光的光譜,探查並測量了它的黃綠帶的標識亮線,但他錯誤地推斷黃道光里也會看到同樣的線。
埃是光波長度和分子直徑的常用計量單位,符號:「Å」。Å 的正確發音為 「歐」、「埃」。這個單位名稱是為紀念瑞典物理學家埃斯特朗(1814-1874)而定的。當討論粉塵表面與其它表面間的范德瓦耳斯引力時,也用 Å 來計量表面間的距離。氣體分子的直徑約為 3Å。
從長度單位上講,Å 比納米小一個數量級。1埃 = 0.1納米 = 10^(-10)米。
❻ 歷史上有哪些偉大的發明和發現
看星(日食、彗星、黑子)
記星(最早)
測星(張衡、僧一行、郭守敬)
(1)、張衡——東張西望(東漢);(水運渾象儀;地動儀)。
(2)、僧一行——唐僧(唐朝);一(子午線);行(黃道游儀)。
(3)、郭守敬——郭子興(元代);
割(簡儀);守(《授時歷》
敬(黃赤夾角精確)。
❼ 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發明
1、蔡倫紙。蔡倫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千百年來備受人們的尊崇。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 「紙神」 。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排在第七位。
5、麻沸散。麻沸散傳說是華佗創制的用於外科手術的麻醉葯。《後漢書·華佗傳》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抽割積聚(腫塊)。」
❽ 歷史上有哪些偉大的發明
火的使用和人工火源的發明
種植、養殖的捕撈發明
石器工具的發明專
金屬冶煉、鑄造、鍛造和金屬屬工具的發明
教育的發明
宇宙的逐漸認知
歷法的發明
地球形狀和構造的發現
對「波」(包括:聲、光、電磁等)的逐步認識
力學規律的發現
萬有引力的發現
地球磁極的的發現和利用
地球表面和內部變動規律的逐步的認識
造紙術的發明
炸葯的發明
浮力的發現
流體力學規律的發現
原子和組成的發明
放射性的發現
印刷術的發明
PN節的發明
現代電子技術的發明
電荷及其運動規律的發現和應用
細胞和構成的發現
醫理和醫術的發現
火車的發明
汽車的發明
輪船的發明
飛機的發明
槍炮的發明
相對論的發現
制導技術的發明
導彈的發明
原子彈的發明
核電站的發明
計算機的發明
光纖的發明
互聯網的發明
航天技術的發明
基因的發現和技術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