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誰發明的酒

誰發明的酒

發布時間: 2020-11-24 08:34:49

① 是誰發明的酒

酒癮的形成固然與基因有密切關系,但研究發現國人酒癮問題日益增加卻是與社會文化有關,民眾經濟富裕買酒容易、交際應酬的乾杯文化都是 導致酒癮增加的原因。酒是隨手可得的,這也導致國人對酒的戒心低於毒品,也因為大量喝酒行為是在我們的文化中頻頻可見,甚至有些會因酒量好,而自以為豪。 所以酒癮的問題,在我們社會里是一潛在危機。酒,其實是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一般在飲後四十分鍾內,血中酒精就會到達最高濃度,並逐漸抑制大腦皮質之 『抑製作用』,使人呈現失去自我控制的興奮狀態,進而到達暫時疏解壓力與不快的情續。但這只是暫時的,所以會一再地以喝酒來逃避現實,所以說會造成酒癮幾乎 是和心裡因素有非常直接的關系。 有些研究指出適量喝酒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例如喝紅酒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成為民眾飲酒的動機之一,陸汝斌說,酒精確實會增加血管的擴張,但二至三小時就代謝掉了,除非每三至五小時就喝一次,但如此喝法,還沒有達到保護心臟血管通暢的效果前,就已經先傷害其他的器官及組織了。根據研究,國人有一半以上基因都缺乏代謝酒精的酵素,也就是喝酒容易臉紅、惡心、嘔吐,社會需告知喝酒不是良好的習慣,並非如廣告所說所有事情都是從喝酒開始。 酒癮的定義 當一個人對酒精產生依賴性,即可能已經染上酒癮。可分為以下四點來界定酒癮的形成: 覺得酒量愈來愈好,必須愈喝愈多才會有所感覺。 如果一段時間不喝酒,就會無法工作和生活。 當家人已經抱怨你的喝酒行為。 自己覺得已經造成身體的不舒服,或也認為應該戒酒了。 過量標准 過量飲酒會導致中毒。而一般界定的適量飲酒,男性每日在兩杯以下,女性每日在一杯以下,孕婦不得飲酒。當然開車前或是途中也不能飲酒。 成癮過程 酗酒過程中,在初期都是正大光明的喝,和一般人的喝酒行為沒有什麼不同,而家屬也不以為意,慢慢的,病人出現成癮行為,變成每天都 必須要喝酒,而且喝酒之後,工作表現差且情緒難以自我控制,甚至會出現一些生理上的變化,如肝臟功能不好,且不喝酒時,手會發抖,或出現精神症狀等等。家人 開始不讓病人喝酒,病人也開始覺得喝酒是一件不被家人接受的事,所以病人自然的開始轉換成背著家人繼續喝酒,而且為了"偷偷喝酒",便想盡各 種辦法的去喝酒。他們每天為了偷偷喝酒,花了這麼多心思,想喝酒的動機是這麼的強烈,那如果他們自己不覺得喝酒是一個大問題時,怎麼可能願意來改變呢? 在這個"偷偷喝酒"的行為,也讓他的家人(尤其是配偶),養成天天找酒的行為,家裡就出現"病人藏酒與家人找酒" 成癮現象 酒精對身體的傷害,包括對大腦細胞、神經、肝臟、心臟等都有傷害,研究也證實喝酒會增加口腔癌的罹患率;酒癮會造成肝硬化,是大眾耳熟能詳的一個常識, 肝硬化以後,再轉變成肝癌,也是順理成章的;在台灣,B型肝炎病毒非常猖獗,酒癮加速肝硬化的形成,由於不易戒酒,很容易就走向肝衰竭而死亡,常常還來不及 修成肝癌之「正果」,其壽命當然比肝癌患者還短少十多歲。青少年因為身體還沒有成熟,酗酒造成的傷害更嚴重,許多年紀輕輕就肝硬化,甚至腦部萎縮。 已經染上酒癮的人,一段時間不喝酒就會產生『戒斷症狀』,身體上會出現胃腸不適、嘔吐、心跳加速、失眠等現象;心理上會出現焦慮不安、幻聽、妄想等症狀。 患有酒癮的人,通常是已經對身體造成極大的不適,或自己也覺得必須戒酒的程度才會尋求醫師的協助。 戒酒 酒癮既然是和心理因素有極大的關系,因此首先必須找出酗酒的原因,再加以心理治療,當然這時親友間的鼓勵與支持相當重要。在葯物方面,目前也有新葯 對於幫助患者戒酒有很大的療效,治療酒癮的葯物,目前國際公認臨床使用較有效葯物為那曲酮〔Naltrexone〕,喝酒上癮與毒癮的共同點是有興奮的感覺,該 葯物主要作用機轉在於減低興奮感,阻斷成癮的神經傳導,歐美國家已經證實該葯物配合行為治療確實有效,衛生署已委託三軍總醫院及成功大學附設醫院進行 葯物試驗。此外,慈濟醫院特別引進一套『多感官生理回饋儀』,可以幫助病人解除戒酒時所產生的緊張和焦慮,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當然要戒酒成功, 病人的意志力還是最有效的根本良方。

② 酒是誰發明的

民間傳說酒是杜康發明的,曹操的詩歌里有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說到中國古代的酒具和酒文化,首先第一個話題就涉及到酒的發明。很可能大家都非常關心的,就是說中國古代的酒到底什麼時候發明的?那你有了酒才能有酒具,沒有酒那就談不到酒具,也就談不到酒文化的問題。所以,跟朋友們探討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追根求源。我們來研究一下,或者說討論一下,中國古代酒的發明這么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這么三個小的問題,一個是關於酒的發明,一個是酒的種類。還有呢,經過我們考古的發現,對於酒的發明這么一種實證性的東西。那麼現在關於酒的發明,首先大家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年代問題,什麼時候開始發明的酒?誰發明的酒?現在有這么幾種說法,一個說呢是古猿造酒法,說酒不是人造的,是猿猴造出來的。這種說法聽起來是有點幼稚,似乎應該排除在我們的話題之外,因為它不屬於人類的一種行為了;第二種說法呢,是儀狄造酒。儀狄這個人物是夏代的一個人,傳說是大禹時期的;還有一種說法,是杜康造酒。杜康造酒也是從漢代就開始傳說了,叫做「少康造秫酒」。少康就是杜康。我們都很熟悉的曹操有一句詩言,說:「何以解憂,惟有杜康。」說一喝了杜康什麼憂愁都沒有了,這個說明古代以杜康為酒名的很早就有了。

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埃及古王國時代,已經有作為飲料的麥酒(啤酒)及葡萄酒了。法老、貴族、祭司等人飲葡萄酒,一般平民消費價格低廉的麥酒。考古挖掘證明,在古王國時代的墓葬中,不論是法老、貴族、平民都將酒作為隨葬品。可見此時酒已經是古埃及人生活的重要飲料了。從古王國第四王朝開始,貴族墓葬中常出現以採摘葡萄與釀造葡萄酒為題材的壁畫。

大約在同一時期,美索不答米亞流域的蘇美爾人也開創了燦爛的葡萄酒文明,他們開辟葡萄圓,釀造紅葡萄酒,技術已很高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兩快楔形文字泥班記載著埃什嫩國王法典,其中說到釀造者令人尊敬的職業,而婦女是當時主要的釀酒師。

雖然人類所能查實的史料僅能證明酒類釀造只有幾千年的歷史,但真正的酒的形成的歷史可能要早得多,甚至早於人類本身的歷史,酒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糖在酶的作用下便可分解成酒精,自然界存在著許多含糖的物質,植物果實成熟後如果不即使採摘,自然脫落,聚集在一起,在一定的溫度和水分作用下,果實外皮上的酶即能將糖分轉化為酒精。

我國素有「猿猴造酒」之說,其他國家也有類似的說法,法國釀酒界普遍認為鳥類可以銜集含糖果實與鳥巢中,如未吞食久而久之鳥巢即可變成「酒器」,如果說「猿猴造酒」還有主觀模仿大自然的動機,那麼鳥類造酒純屬意外。但無論如何,這種造酒還是要晚於自然造酒。

至於人類何時開始造酒,這不僅要取決於人類要在自然中發現酒的存在,而且要取決於人類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去模仿自然造酒的工藝,推測人類釀酒最早歷史應該發生在能夠找到足夠的食物,又有食物能短期貯存之時,這樣的時期應該在人類開始定居之後,又此而已推斷,人類開始人工釀酒的年代應該在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兩三萬年左右),當然那時的釀酒只是重復大自然的自釀過程而已。

③ 酒是誰發明的

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漢《說文解字》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道家名人。」

④ 酒最早是由誰發明的

杜康。

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漢《說文解字》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道家名人。」因杜康善釀酒,後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後世多以「杜康」借指酒。

傳說在黃帝的時候,有一個叫杜康的人,專門負責管理糧食。當時,隨著農耕的發展,糧食每年都獲得大豐收。可是,糧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儲藏在山洞裡,山洞陰暗潮濕,時間一久,糧食全部腐爛了。杜康見狀,開始苦思冥想儲糧的方法。

這一天,杜康來到樹林里散步,發現了幾棵枯死的大樹,只剩下粗大空盪的樹干。杜康靈機一動,把糧食全部倒進了乾燥的樹干里。過了一段時間,杜康來到樹林里查看糧食,他驚奇地發現:儲糧的枯樹前,橫七豎八地躺著一些野豬、山羊和兔子,一動不動,好像死了一樣。

他連忙走近看個究竟:原來盛糧的樹乾裂開了幾條縫,由里向外不斷滲水。看來,這些動物是舔吃了這水才躺倒的。可這究竟是什麼水呢,杜康湊過去一聞,只覺一股清香撲面而來,他不禁嘗了幾口這濃香水,頓覺神清氣爽。

後來,杜康把濃香水帶回家,請大家品嘗,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說好味道。就這樣,酒在民間逐漸普及開來,杜康也被人們尊稱為「酒神」。

(4)誰發明的酒擴展閱讀:

中國是世界上具有悠久釀酒歷史的國家之一,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里就已經有了酒的象形字,至周朝,我國的釀酒技術就已發展到了相當的水平。

《札記》、《周禮》中都記載了釀酒的過程,漢代成書的《黃帝內經·素問》中記述了黃帝與歧伯討論釀酒的情景,唐代時流傳下來的《酒經》中說:「王績追述焦革酒法為經,又采杜康、儀狄以來善酒者為譜。」

據1991年《虞城縣志》載:「虞城自古就是『糟坊相連,聞香下馬』的著名酒鄉。」「虞城縣釀造業歷史悠久,遠在4000年前,釀酒鼻祖杜康就在這里發明秫酒。」

⑤ 酒是誰發明的

關於中國酒的起源,晉代文人江統的《酒誥》中有段的介紹:「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之空桑,積郁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
上皇:指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伏羲氏、燧人氏、神農氏。
儀狄: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時間上晚於上皇時代。《世本》有「儀狄始作酒醪」的說法。
杜康:許慎《說文解字》說他是夏朝第五世君主,張華《博物志》說他是漢朝的酒泉太守,民間傳說他是周王朝王宮的釀酒師。現在學術界的看法是:杜康可能是周秦之間的一個著名的釀酒家。
這段話說酒的起源是由於把剩飯倒在桑樹林,糧食郁積,久蓄則變味成酒,而不是由於某個人發明的。
那麼酒到底是怎樣、何時釀出來的呢?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儀狄釀酒
儀狄是夏禹的一個屬下,《世本》相傳「儀狄始作酒醪」。公元前二世紀《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劉向的《戰國策》說:「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曰:『後世必有飲酒而亡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
但《黃帝內經》已有黃帝與醫家歧伯討論「湯液醪醴」的記載,《神農本草》又肯定神農時代就有了酒,都早於儀狄的夏禹時代。

二、杜康釀酒
另一則傳說認為釀酒始於杜康,杜康也是夏朝時代的人。東漢《說文解字》中解釋「酒」字的條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樣的說法。「杜康造酒」
經過曹操「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詠唱,在人們心目中杜康已經成了酒的發明者,也有了各種傳說。
陝西白水縣康家衛村,傳說是杜康的出生地;河南汝陽縣的杜康礬、杜康河,傳說是杜康釀酒處;河南伊川縣皇得地村的上皇古泉,傳說是杜康汲水釀酒之泉。

三、釀酒始於黃帝時期
另一種傳說則表明在黃帝時代人們就已開始釀酒。漢代成書的《 黃帝內經·
素問》中有黃帝與醫家歧伯討論「湯液醪醴」的記載,《黃帝內經》中還提到一種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動物的乳汁釀成的甜酒。但《黃帝內經》一書是後人託名黃帝之作,可信度尚待考證。

四、考古中的酒的發現
考古的發現,說明釀酒早在夏朝(4000多年前)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這一點已被大量考古事實所證實。
1、磁山文化時期(7355-7235年前)
磁山文化時期,發現了一些形制類似於後世酒器的陶器和大量穀物,穀物釀酒的可能性很大。

2、河姆渡文化時期(6000-7000年前)
發現有陶器和農作物遺存,具備釀酒的物質條件。

3、三星堆遺址(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2870年)
該遺址地處四川省廣漢,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青銅酒器,其器形有杯,觚,壺等。

4、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400年)
該遺址地處山東莒縣,隨葬80多件陶器中,有25件潔白的白陶器,主要是成套的酒器,計有貯酒的背壺,溫酒的陶規、注酒的陶瓮和飲酒用的規杯。
大汶口文物

五、現代對釀酒起源的看法
1、酒最早是天然產物
人類不是發明了酒,而是發現了酒。酒里的最主要的成分是酒精(學名是乙醇),許多物質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轉變成酒精。穀物中的澱粉在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分,酒精,自然轉變成了穀物酒。水果和乳汁也很容易轉變成酒。

2、最早的酒——果酒和乳酒
遠古時代,人們的食物主要靠採集和狩獵,採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最易發酵成酒。動物的乳汁中含有蛋白質,乳糖,也很容易發酵成酒,以狩獵為生的遠古人也有可能意外地得到乳酒。

蒸餾酒的起源

用特製的蒸餾器將酒液加熱,由於酒中所含的物質揮發性不同,在加熱蒸餾時,在蒸汽和酒液中,各種物質的相對含量就有所不同。酒精(乙醇)較易揮發,則加熱後產生的蒸汽中含有的酒精濃度增加,而酒液中酒精濃度就下降。收集酒氣並經過冷卻,其酒度比原酒液的酒度要高得多,一般的釀造酒,酒度低於20%。蒸餾酒則可高達 60%以上。

現代人們所熟悉的蒸餾酒分為"白酒"(也稱"燒酒"),"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蘭姆酒"等。
白酒:中國特有,穀物酒蒸餾而成
白蘭地:是葡萄酒蒸餾而成的
威士忌:是大麥等穀物發酵釀制後經蒸餾而成的
蘭姆酒:是甘蔗酒經蒸餾而成的。

蒸餾酒與釀造酒相比,在製造工藝上多了一道蒸餾工序,關健是蒸餾器。蒸餾器的發明是蒸餾酒起源的條件,但也可能用來蒸餾其它物質,如香料,水銀等。

一、蒸餾酒起源於東漢
上海博物館收藏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
26.6-20.4的蒸餾酒。在安徽滁洲也出土了一件類似的青銅蒸餾器。所以有人認為東漢已有蒸餾酒。

二、蒸餾酒起源於唐代
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中提到了燒酒。陶雍有"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的詩句。有些人認為這里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酒。

但從唐代的《投荒雜錄》記載了燒酒方法:"南方飲'既燒',即實酒滿瓮,泥其上,以火燒方熟,不然不中飲"。顯然不是蒸餾酒的操作,所以也很難判斷唐代的燒酒是否就是蒸餾酒。

三、蒸餾酒起源於宋代
宋代的《丹房須知》中描述了蒸餾器"抽汞器";南宋周去非在1178年寫成的《嶺外代答》中記載了一種廣西人升練"銀朱" 的用具,基本結構與《丹房須知》
中的描述大致相同;南宋張世南的<<遊宦紀聞>>卷五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於蒸餾花露。所以蒸餾酒也可能起源於宋代。

四、蒸餾酒起源於元代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大麥蒸熟,以普瓦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辛、甘、大熱、有大毒。過飲敗胃傷膽,喪心損壽,甚則黑腸腐胃而死。與姜、蒜同食,令人生痔。鹽、冷水、綠豆粉解其毒。"。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
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章穆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飲膳正要》曰『阿剌吉』。番語也(外來語--著者注),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於中土"。不管是自己的發明還是外國的傳入,蒸餾酒最遲應該起源於元代。

五、國外蒸餾酒(alcohol)的起源
大約在12世紀,人們第一次製成了蒸餾酒。當時蒸餾得到的烈性酒並不是飲用的,而是作為引起燃燒的東西,或作為溶劑,後來又用於葯品。國外的蒸餾酒大都用葡萄酒所蒸餾。從時間上來看,公元12世紀相當於我國南宋初期。

⑥ 酒是誰發明的

  • 關於酒的產生有很多說法,最流行的說法就是杜康造酒了

曹操也曾寫過詩詞「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認為是杜康這個人把就釀出來了,而且認為是杜康是酒的始祖。另外一種傳說是說,儀狄造酒,儀狄也是一個人的名字。有人認為他才是真正的酒的發明人人,因為有關於他發明的酒的記載更早一點。在呂氏春秋時代的一部史書裡面有記載說儀狄造酒。並且在戰國策裡面也有進一步的故事,說的是帝女讓儀狄造酒獻給大禹,大禹喝完儀狄造的酒就說這個東西喝了以後容易誤事,說將來有一天肯定會有因為喝這個而亡國的人。從而不讓儀狄靠近自己,不讓他在獻酒。

這兩個傳說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的呢,其實也都不是很靠譜的。首先來說杜康,杜康的這個傳說說的非常清楚,他做的是糧食酒,如果知道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要用糧食釀酒,你的糧食必須首先夠吃。並且釀糧食酒需要酒麴子,酒麴子本身就是從酒裡面提取的,沒有酒哪裡有酒麴子,這也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了。再說說儀狄造酒,他給大禹獻酒,有沒有可能性。

如果按照記載來說,當時在大禹治水的時候。因為關於夏的時候的記載還是比較少的,所以說傳說的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還有更久遠的傳說表示酒是黃帝釀造的,這酒究竟是誰釀造的,也說不準。但是有一點被考古學家印證出來了,酒其實是偶然所得的。酒除了用糧食可以釀造之外,可以用水果或者奶來釀造,稱為果酒和奶酒。這三種酒在自然界里最容易偶然所得的就是果酒了。

現在我們來說說酎酒,酎酒是向正在發酵的酒糟種加入成品酒,在釀酒過程中多次補料後進一步發酵所釀成的酒。漢高祖劉邦在真正當上皇帝之前,最喜歡和一幫朋友在小酒館里喝酒。當時漢代的官員也是非常喜歡喝酒的,著名的《大風歌》相傳就是在劉邦醉酒以後,和官員們唱出來的。漢代人為什麼愛喝酒,是因為當時漢代的經濟發展也還是不過的,老百姓也願意把糧食拿出來做酒。

雖然那個時候做酒的技術還不是很好,基本上就是百分之二十的提取率。到了後來,漢代的耕田數目一直在增加,農業生產的水平也是在不斷的提高,所以糧食產量也就上來了。其實糧食也是有多餘的,在漢宣帝的時候就曾經記載過,百姓糧食大豐收,吃不完賣都賣不出去,糧食價格也是很低的。老百姓就想著把多餘的糧食拿來釀酒,於是就開始逐漸完善釀酒的技術。就是漢代農副產品的一個代表,杜康也是漢代了,買酒老百姓可以掙錢,於是就正好借著這個提升一下。

據記載,漢代賣酒的稅收也是所有農副產品裡面稅收最高的,這也就說明當時賣酒還是很有市場的。酎酒在每個朝代都有很多傳說,還是在漢代名聲最大。一方面是因為政治需要,當時的酎金治,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在漢武帝事情,釀酒的技術比以前好了很多。在漢代的時候,我們國家的經濟實力,包括國家往外輸出的文化影響已經是相當的厚重了,影響也是很大的。

在我們看來,酒中的極品應該是酎,那麼看一下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日本也好,韓國也好,他們國家的清酒和燒酒等好多的產品裡面用到的酒的這個字,用的還是酎這個字。當年咱們國家的字傳到別的國家的時候,就代表著頂級的酒的含義,別的國家也就用上了。 有學者認為在漢代的釀酒的都是女人並且在宮廷裡面還有專門負責釀酒的這么一個機構,全都是女人。就像現在的茶道師茶藝師一樣。想想現在很多的酒廠在做酒類展示的時候,也是一些女性講解師,看來還是很有古風的。

⑦ 誰發明的酒

說杜康,那不一定正確。說儀逖,那也不一定正確。前面是一說,後面是一說。
儀逖是夏朝人,杜康是周朝人,年代相距甚遠,到底是誰發明的沒人說得清了。
反正,覺得酒好的話,記住這倆人就行了。

⑧ 酒是誰發明的

我國是酒的故鄉,也是酒文化的發源地,是世界上釀酒最早的國家之一。酒的釀造,在我國已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酒與文化的發展基本上是同步進行的。 酒[1]
大體上,古酒約分兩種:一為果實谷類釀成之色酒,二為蒸餾酒。有色酒起源於古代,據《神農本草》所載,酒起源於遠古與神農時代。《世本八種》(增訂本)陳其榮謂:「儀狄始作,酒醪,變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儀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為此種酒,恐是果實花木為之,非谷類之酒。谷類之酒應起於農業興盛之後。陸柞蕃著《粵西偶記》關於果實花木之酒,有如下記載:(廣西)平樂等府深山中,猿猴極多,善采百花釀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數石,飲之香美異常,名猿酒。
若此記載真有其事,則先民於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採花作酒,自是可能。谷類釀成之酒,應始於殷。殷代農業生產盛,已為多數學者公認。農產物既盛,用之作酒,勢所必然。以朱芳圃編《甲骨學》下冊文十四,酒字,凡二十一見;郭沫若《殷墟文字研究》,復有「酒,受酋年」之文。受酋年,即出酒豐富之年。而殷人以酗酒亡國,史書所載,斑斑可考。(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早初酒應當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後,經商周、歷秦漢,以至於唐宋、皆是以果實糧食蒸煮,加曲發酵,壓榨而後才出酒的,無論是吳姬壓酒勸客嘗,還是武松大碗豪飲景陽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隨著人類的進一步發展,釀酒工藝也得到了進一步改進,由原來的蒸煮、曲酵、壓榨、改而為蒸煮、曲酵、餾、最大的突破就是對酒精的提純。數千年來,中國的釀酒事業,在歷史的變遷中,分支分流以至於釀造出了許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應當地風土人情的各類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禮酒俗,無不構造出一個博大的淵深的名酒古國。
晉人江統在《酒誥》里載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郁積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說明煮熟了的穀物,丟在野外,在一定自然條件下,可自行發酵成酒。人們受這種自然發酵成酒的啟示,逐漸發明了人工釀酒。我國最晚在夏代已能人工造酒。如《戰國策》:「帝女令儀狄造酒,進之於禹。」據考古發掘,發現龍山文化遺址中,已有許多陶制酒器,在甲骨文中也有記載。藁城縣台西村商代墓葬出土之酵母,在地下三千年後,出土時還有發酵作用,漢代班固在《白虎通·考點》中亦有芳香的葯酒意思的解釋。羅山蟒張鄉天湖商代墓地,發現了我國現存最早的古酒,它裝在一件青銅所制的容器內,密封良好。至今還能測出成份,證明每一百毫升酒內含有8239毫克甲酸乙醋,並有果香氣味,說明這是一種濃郁型香酒,與甲骨文所記載的相吻合。周代,釀酒已發展成獨立的且具相當規模的手工業作坊,並設置有專門管理釀酒的「酒正」、「酒人」、「郁人」、「漿人」、「大酋」等管職。酒,是人類各民族民眾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一大飲料。世界上最古老的實物酒是伊朗撒瑪利出土的葡萄酒,距今三千多年,仍芳醇彌人;中國最古老的實物酒是西安出土的漢代御酒,據專家考證系糧食酒(也有專家認證為黃酒,作為黃酒工作者聞之為之躍呼、幸哉至善!)至今仍香醇可飲,可謂奇也!中國甲骨文中早就出現了酒字和與酒有關的醴、尊、酉等字。從中可以佐證酒的存在之久。至於文史中的記載更是枚不勝舉,如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即醉以酒,即飽以德」(《大雅·即醉》)的詩訊《周易》、《周禮》、《禮記》、《左傳》等典籍中,關於古代酒俗的記載更多,如「酒者可以養老也」(《禮記》)、「酒以成禮」(《左傳》)等。這說明酒存在著多種用途,是生活習俗中必不可少的。

有個有趣的傳說,相傳,酒是杜康發明製造的,那他怎麼會造出酒,又為什麼會給這種飲品起名叫酒呢?
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天,杜康想研製一種可以喝的東西,可是冥思苦想就是想不出製作方法,晚上睡覺的時候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夢見一個鶴發童顏的老翁來到他面前,對他說:「你以水為源,以糧為料,再在糧食泡在水裡第九天的酉時找三個人,每人取一滴血加在其中,即成。」說完老翁就不見了。
杜康醒來就按照老翁說的製作。他在第九天的酉時(5點~7點)到路邊尋找三人。不一會來了一個書生,文質彬彬,謙虛有禮,杜康急忙上前說明來意,豈料書生欣然允諾,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書生走後,又來了一隊人馬,帶頭的是一位威武英氣的將軍,杜康上前說明來意,將軍也捋臂挽袖,支持杜康,也割破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這時酉時已經快過了(就是馬上到七點了)可杜康還沒找到第三個人,他有些著急,轉念一想,只要是人不都可以嗎,於是他找到了村子裡的一個無親無故並且傻乎乎的乞丐,按住他,扎破他的手指滴了一滴血在桶里,疼的乞丐一會大喊大叫,一會暈頭暈腦。有了這三滴血,杜康終於製作成了,可是他又犯愁了,起什麼名字呢?他一想,這飲品里有三個人的血,又是酉時滴的,就寫作「酒」吧,怎麼念呢?這是在第九天做成的,就取同音,念酒(九)吧。這就是關於酒來歷的傳說。

酒,是一種文化。中國上下五千年就是一個酒的文化,就是一個酒的歷史。李白有舉杯邀明月的雅興,而蘇軾有把酒問青天的胸懷。歐揚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邁,曹操有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蒼涼。杜甫有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真好還鄉的瀟灑。酒是好東西,高興的時候他能助興,而悲傷的時候,它能為你解憂;酒是壞東西,如果你認為他能為你帶來勇氣,那麼這種勇氣不堪一擊。如果你認為酒能證明你的忠誠,朋友,當你喝下的時候,你已經開始背叛了。你背叛的是你的健康,你背叛的是你的生命,你背叛的是家人對你的關愛。要珍惜生命,適度飲酒。
種類
酒的種類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黃酒,米酒,葯酒等。

謝謝

⑨ 酒是誰發明的

中國制酒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傳說,發明酒的人,名回叫杜康。他當長工時,有一答次偶然把高粱米飯放在樹洞中,時間久了,發酵成了酒。所以開始名叫「久」,後來才有「酒」字。增加「酒」的歷史典故。酒產生於何時,現已無可考。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復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制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⑩ 酒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開始有酒的

在酒還沒發明之前,中國字典里還沒有「酒」字。
傳說,發明酒的人是個農夫,他自家的糧倉放了很多穀子,一日刮大風下大雨將穀子全淋透了。但他很懶惰對淋濕的穀子不聞不問隨它去,時間長了穀子也發酵了。一日,這農夫閑得無聊在家吭著小調,突然一陣微風吹來帶來撲鼻的濃香,芳香溢人。農夫尋著芳香來到糧倉,濃烈的芳香刺激讓他快速拔開穀子尋找寶物,但什麼都沒見著只看見侵泡穀子的水,農夫麻起膽子用舌子添著水發現味還不錯於是大膽的喝起來,結果來了醉意一覺睡到第二日。。。。因為農夫就將次成為「酒」。百年糊塗「酒」,喝了不再糊塗。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