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合作
① 如何加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需要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村及城鎮居民帶上戶口簿於每年的12月20日前到自已戶口所在地的村、居或社區辦理參保手續,要求整戶參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國家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基本醫療所實施的一項保障制度,實行村民籌一點、集體貼一點、政府補一點的集資辦法,本著互助共濟的原則,共同承擔疾病風險,為生病群眾提供一定的經濟援助,減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出現。因此要求全家人統一參保,這樣既能為他人提供幫助,也在為自己提供保障
② 新農合和新型農村合作社有啥區別
朋友!
它們兩個完全不一樣。新農合是一項制度,新型農村合作社是合作經濟組織。
具體內容如下:
(一)新農合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簡稱。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新型農村合作社特指在我國農村80年代以後出現的合作經濟組織,是我國農村的專業合作社、社區合作社、專業(行業)協會、各類經濟聯合體等組織的總稱。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2006年10月31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以下簡稱《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了法律規范。新型農村合作社與傳統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以下區別:
(二)新型農村合作社
新型農村合作社特指在我國農村80年代以後出現的合作經濟組織,是我國農村的專業合作社、社區合作社、專業(行業)協會、各類經濟聯合體等組織的總稱。其中,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最為普遍的一種形式,2006年10月31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以下簡稱《合作社法》,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了法律規范。新型農村合作社與傳統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有以下區別:
1.新型農村合作社是農民自發組織起來的。新型農村合作社是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而產生的,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沒有來自政府的行政干預,是農民自己的組織。農民加入經濟合作社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在遵守本社章程的前提下,仍然具有生產經營自主權。
2.新型農村合作社遵循「入社自願、退社自由」的原則。農民可以根據自己意願加入一個或者多個合作社,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退出合作社,並依法辦理相關的財產交割。
3.新型農村合作社的主要功能是為社員提供市場交易上的必要服務。由於我國新型農村合作社尚處於起步階段,所以一般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而是以為組織成員提供服務為主要目的。但對於同其他的合作經濟組織或非本組織的社員進行交易時,則往往會追求合作經濟組織的利潤最大化。合作經濟組織的盈餘,除留一小部分做公共積累外,大部分要根據社員與合作社發生的交易額的多少按比例返還給社員。
4.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新的獨立的市場主體。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機構、成立目的、決策機制和盈餘分配方式等特徵看,既不同於以公司為代表的企業法人,也不同於社會團體法人,也不是個人合夥或者合夥企業,是一種全新的經濟組織形態。《合作社法》明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市場主體地位,賦予其法人資格。
望採納!
③ 新農合報銷范圍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一般是報銷參照當地的社保內用葯的一個比例。具體問當地的政策,各地有差異
④ 如何辦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一)、無卡戶及新增戶卡的辦理:持戶口本、戶主身份證,有合醫本、一本通的,帶回上合醫本、一本通答,到鄉合醫辦開具開卡證明,再到鄉信用社(銀行)開卡,開好卡後回鄉新農合辦完成卡的挷定。
(二)、掛失補卡:參合農戶持戶主身份證和戶口本到鄉合醫辦出具補卡證明再到信用社掛失,開好卡後(掛失補辦一般一周才可以辦理新卡)回鄉新農合辦完成卡的挷定。
二、合醫交費
(一)有一本通,且以前扣款成功的,第二年的合醫費用將在一本通上扣取,不需要存錢到合醫卡上,若發現一本通扣款扣多或是扣少的,請在當年11月20(陽歷)日前,持戶口本、一本通,合醫卡到鄉合醫辦登記,縣合醫辦統一返款。
從2015年開始,一本通扣款只能扣戶主當戶(其子女如果在合醫系統中分戶的,不能在其父親一本通上扣款)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由我國農民(農業戶口)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⑤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報銷的具體流程和條件。
流程:
1、醫療費用實行現場報銷,由定點醫療機構按規定在收費時進行減免,由醫院開具報銷發票;
2、等待出院通知;
3、將病歷(加蓋醫院公章);
4、由醫院開具費用匯總清單、醫院等級證明、診斷證明、醫保卡等報銷部門需要的其它資料。
5、等待醫院按月對減免情況進行公布,接受群眾監督,通過後即可報銷。
6、參保者出院後,將經患者本人簽字或蓋章的住院發票、出院記錄、費用清單、轉診證明及本人身份證復印件或戶籍證明繳本鄉鎮合管所,經審核後集中統一送交市農保業務管理中心。
二、報銷條件:
1、參加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員,因患各種疾病在本縣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住院治療所發生的按規定可報銷的費用。
2、參加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員,在務工、經商、出差、探親期間,在縣外當地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住院治療所發生的按規定可報銷的費用。
3、特殊病種醫療費和在縣外當地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住院治療的費用先由本人墊付,醫療終結後,憑有關資料回戶籍所在鄉鎮申報。
(5)新型農村合作擴展閱讀: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付設立起付標准和最高支付限額。醫院年起付標准以下的住院費用由個人自付。同一統籌期內達到起付標準的,住院兩次及兩次以上所產生的住院費用可累計報銷。超過起付標準的住院費用實行分段計算,累加報銷,每人每年累計報銷有最高限額。
以下情況不列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
(一)非區內定點醫院門診醫療費用(特殊病種門診治療費用除外)、未按規定就醫、自購葯品所產生的費用;
(二)計劃生育措施所需的費用,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醫療費用;
(三)鑲牙、口腔正畸、驗光配鏡、助聽器、人工器官、美容治療、整容和矯形手術、康復性醫療(如氣功、按摩、推拿、理療、磁療等)以及各類陪客費、就診交通費、出診費、住院期間的其他雜費等費用;
(四)存在第三方責任的情況下,發生人身傷害產生的醫葯費依法由第三責任方承擔,如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等。
⑥ 新型農村合作保險報銷流程
合作醫療屬於社保范疇,地域性強,具體到某個地方的辦事流程還真是需要咨詢當地有關部門。不過除了一些細節上不同外,大致報銷流程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部分:
一、報銷所需資料
1、門診報銷攜帶資料:門診發票、合作醫療證歷本(或病歷)。
2、住院報銷攜帶資料:住院發票、合作醫療證歷本(或病歷)、費用明細清單、出院小結、其它有關證明。
3、門診特殊病報銷攜帶資料:門診發票、特殊病種合作醫療證歷本。
4、辦理特殊病種攜帶資料:特殊病種門診治療建議書,合作醫療證歷本、病歷、有關化驗報告單、照片二張。
二、報銷流程:
參保戶將報銷所需資料備齊後交村(社區)合作醫療聯絡員由村(社區)合作醫療聯絡員審核後報鎮合作醫療聯絡員在由鎮聯絡員送區農易辦結報中心進行報銷。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賬指南
住院報賬程序:
醫院直接報賬:
因疾病住院辦理住院手續時,向醫院出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直接參與報賬。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