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新型玻璃板書

新型玻璃板書

發布時間: 2020-11-24 21:32:05

㈠ 三年級語文講課

要研讀好課程標准,知道三年級要掌握哪些內容,做到心中有數。教師指導用書上邊主要看教學重點和難點,要知道本節課完成的目標。三年級語文學習生字詞已經不是重點,要講,但是不能作為重點來講,課前布置學生預習,上課時可以檢查。生字詞不需要都講,難寫的字作為重點講講就可以了。課堂上主要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不理解的詞語最好的方法是聯繫上下文,讓學生自己回答。盡量用學生的語言解釋,或者讓學生用造句的方法檢查對詞語的理解。

㈡ 語文講課時的過渡語有哪些

為此、據此、以此、特、特做、特此、茲將、特予、擬於、定於、如下、如後等。

1、為此,指因此;因為這個。

茅盾《子夜》七:「他想到今天在此地所以碰不到熟人,也許原因就是為此。」

2、如下,指如同下面所敘述或列舉的。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普及小學教育若干問題的決定(1980年12月3日)》:「為了切實改變這種狀況,以利於新時斯總任務的實現,特對普及小學教育,作如下決定。」如:列舉如下;現將應注意的事情說明如下。

(2)新型玻璃板書擴展閱讀:

漢英過渡語關系:

過渡語是指由於學習外語的人在學習過程中對於目的語的規律所作的不正確的歸納與推論而產生的一個語言系統,而漢英過渡語則是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學習英語時所形成的不到家的英語。當母語是漢語的人學習英語時,他們就利用漢語的知識來掌握英語,從而組成漢英過渡語。

漢語、英語和漢英過渡語之間的關系表現為組合與替換關系、滲透與擴散關系、「方言共享」關系。過渡語是一種語言,這種語言是有系統的,它和自然語言有相同的特性和功能。它具有可滲透性、「僵化」 現象和反復性三大特點。

㈢ 五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答案2至8單元(注意:是學案不是教案) 速度啊!!

我有部分,由於一二但願不是我負責,我電子檔案的只有10,11,12三課。 (列印的時候吧答案刪掉。)

松鼠
教學目標:1 、認字15 個,寫字9 個。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課文中准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准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重點: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能按不同方面把課文分為兩部分,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各部分寫具體的。

一、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准字音。
2.讀閱讀提示,想想:這篇文章要我們了解什麼?
反饋:(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麼相同與不同?說說從哪裡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二、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徵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小組討論: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
(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徵。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徵──馴良。第3.4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徵──乖巧。一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它的智慧;二從「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它的警覺;三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它的聰明;四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它的輕快;五從不高興時發出的恨恨聲來表現它豐富的感情。作者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後在第5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2)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麼相同與不同?
(《松鼠》一文以准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說明的角度來看,《鯨》側重於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本文側重於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採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煉平實,而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3)你喜歡松鼠嗎?請你結合課文介紹的順序說說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歡?
3.經過小組討論後,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互相質疑,解疑)
4.能言善辯
下列有兩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試與原文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處活動,因為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覺,只要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松鼠的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個。
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厘米;尾蓬鬆,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築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年產1—4窩,每窩產5—10仔。分布於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三、拓展延伸
1.學習了本文之後,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討論)(A、准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構;C、鮮明的事物特徵;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新型玻璃
教學目的:
1、學會正確讀寫本課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了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對高科技產生興趣。
3.展開想像設計一種新型玻璃,並把它介紹給大家。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並能通過想像設計新型玻璃,從而對高科技產生興趣。
掌握推銷產品的表達方法,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①這一課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
(夾絲防盜玻璃,夾絲玻璃,變色玻璃,吸熱玻璃,吃音玻璃。)
②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全課介紹了五種新型玻璃及它們的作用。)
③課文共介紹了哪幾種新型玻璃,它們的特點,作用是什麼?在文中畫出。
2.生字
dào qiè xián yí zào yī fèi shuǐ
( ) ( ) ( ) ( )
yàng ǒu
安然無( ) ( )斷絲連

二、合作探究
(一).認識「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特點、作用。
1、夾絲網防盜玻璃有什麼特點?它有什麼作用?劃出有關句子,說說你的理解。(特點:玻璃中夾一層金屬絲網。絲網接電源,跟自動報警器相連。作用:防盜。)
2、理解了「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特點和作用的基礎上繼續思考:「夾絲網防盜玻璃」有什麼用途?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自由讀)
(「博物館可以採用,銀行可以採用,珠寶店可以採用,存放重要圖紙、文件的建築物也可以採用。」)
3、思考:這句話中用了幾個「可以」說明了什麼?
(這句話用了3個「可以」一個「也可以」,說明「夾絲網防盜玻璃」用途很廣泛。)
4、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你能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說一句話嗎?
例如:鉛筆的用途可廣了,老師可以用它備課,學生可以用它寫作業,工程師可以用它設計圖紙,畫家也可以用它勾畫藍圖。
5、引導學生看課文開頭。這三句講的什麼?
(警察破獲一起企圖劃破玻璃盜竊展品的案件,而報警的卻是玻璃。)
6、思考:這樣開頭有什麼好處?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好處:
①引人讀興。
②為後文寫「夾絲網防盜玻璃」的作用和用途埋下了伏筆。
(二).第二段主要寫什麼?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
(夾絲玻璃特點:非常堅硬,受擊安然無恙,碎了藕斷絲連。作用:高層建築採用,保證安全。)

思考:第二自然段開頭 「另一種『夾絲玻璃』不是用來防盜的。」有什麼好處?(好處:承上啟下。)

(三)、第三段主要寫什麼?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
(變色玻璃特點:反射陽光,改變顏色。作用:調節室內光線。)

思考:第三自然段用 「還有一種『變化玻璃』,能夠對陽光起反射作用。」這句話開頭有什麼好處?(好處:直接引入、清楚明白。)

(四)、第四段主要寫什麼?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
(吸熱玻璃特點:使房間冬暖夏涼。作用:阻擋強光和冷氣。)

思考:開頭:「有人想,窗子上的玻璃要是能使房間里冬暖夏涼,那該多好啊!」有什麼作用?
(作用:承上啟下,過渡自然。)

(五0、第五段主要寫什麼?有什麼特點?有什麼作用?
(吸音玻璃 特點:消除噪音。作用:鬧市臨街建築物採用,減少噪音。)
思考:段落開頭「噪音像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隱身人」,不像煙塵和廢水那樣可以集中起來處理。」有什麼好處?(好處:引人注意。)(六).思考:第六段主要講的什麼?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主要說新型玻璃在現代化建築中的重要作用及人們將會創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這段有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
三、總結全文。
鞏固1~5段的內容,填表:
新型玻璃名稱 特點 作用

四、拓展延伸
學習作者介紹新型玻璃的寫作方法,將你准備發明的新型玻璃也寫一段話加以介紹。

假如沒有灰塵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段落,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對比寫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體會對比寫法的作用。
一、 初讀課文,注意字的讀音。
模(mú )樣 塵埃(āi ) 直徑(jìng ) 乾涸(hé)散(sǎn) 射
朝(zhāo)暉 削(xuē) 弱可惡(wù)惡(è)劣(liè)
二、 理清課文思路,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想每個自然段寫什麼?(填表)
灰塵雖然令人討厭,但人類卻離不開它
小小的灰塵主要來自
灰塵能
灰塵能
灰塵能
灰塵能
灰塵的作用告訴我們:
2、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灰塵的有關知識及其作用。)
三、深入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學習說明方法)
1、先默讀思考:灰塵有什麼特點和作用,然後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2、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特點 作用 說明方法
1
2
3
四、全班交流,點撥指導
小組匯報時,要通過讀表現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五、小結感悟,延伸拓展
1、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2、假如自然界真的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用一段話說明。

㈣ 語文教學怎樣進行素質教育

特別容易,多看經典書背古詩詞,多體驗文字文學的美感,也可以模仿寫詩詞。提高真正的漢語水平為目標就可以。總覺得大陸教育下來漢語水平也竟然不如台灣甚至香港。

㈤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怎樣把情感教學滲透進去

情感是人與人、人與事物間關系的反映。新課標給了語文更高的評價,語文作為人類文化中的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是一種人生態和精神價值的體現,小學語文作為個體情感啟蒙和對事物認識的基礎,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樹立有很大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感情滲透就變得更加重要。語文老師要以活躍的精神,專注的態度、豐富的想像,熟練的講課技巧去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感情,在語文的幫助下,讓小學生進入一個色彩斑斕的情感世界。
1.為小學生創造積極的語文學習氛圍
1.1深掘教材新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是充滿情感和藝術的一門學科,因為,語文內容豐富,教材插圖感染力強、語言優美;題材形式多樣,如童話、寓言、散文等,它們都是以情感染人、以理育人,易於導入感情教學。
例如在教三年級語文《畫楊桃》一課時,老師可以先講解「橫看成嶺側成峰」這句詩的含義,讓學生認識到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效果。然後從一幅楊桃畫為點,讓學生猜測畫的像什麼?有的學生說像五角星,有的學生說像楊桃,有的說像海星……然後讓學生上台畫楊桃。課堂氣氛活躍,孩子的活躍思緒一下子被激活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被點燃,為文章學習中難點的講解鋪好了階梯。語文老師此時進入正題,開始講解楊桃的特點,然後與同學們的畫的各種各樣的楊桃進行比對,找出每幅畫的特色,學生的情感旋律被撥動。孩子們為得到鼓勵和表揚會主動讀書、尋求答案,文章難點的突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1.2結合多媒體,創造語文學習的意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內在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藉助一定的情境,喚起學生內心感情,如對某事的渴望、激情等,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
如在學習小學語文《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時,文中生動描繪的自然風光很容易給讀者精神上的愉悅、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而由於大多學生沒有去小興安嶺遊玩、加之情感體驗不豐富,對文中描述的景物沒有直觀的印象。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小興安嶺的優美風光,把對小興安嶺靜止的文字描述變成生動的畫面,皚皚的雪原、矗立的雪峰、茂密的原始森林、可愛的小動物,一切栩栩如生,再配上文章朗誦,一定會營造出奇特的氛圍,使學生的情感在欣賞小興安嶺的自然美景中得到美化和升華。
2.在語文課堂中,持續保持心理優勢
2.1注意心理溝通,融合師生情意
課堂教學就是通過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關系和相互活動來實現教學目標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溝通與交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始的。實現溝通的途徑主要有三條:一是教師用啟發性、激勵性的語言,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指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使學生獲得感性認知;三是組織課堂討論,讓每個學生都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2.2教師心理健康,教學技巧熟練
教師不僅能用知識本身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還應在教學中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學生。一個好的老師的一個手勢,一個停頓,一個鼓勵的微笑都會把學生引進知識的道路,啟迪學生的智慧。如果教師自身精神不佳,這種負面情緒也會傳染給學生,影響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不管自己有多大的煩惱,心情有多壞,都盡量不表現出來,以情激情,愛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
2.3通過換位思考,掌握學習情緒
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小學生,教師也要站在學生的位置上,設身處地為學生的學習著想,使教為學服務,能夠形成師生間心理上的相互信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情緒和情感的外在原因。如上一節體育課活動量大,學生下節課往往精神不振,天氣乾燥悶熱,會使課堂氣氛沉悶,都需要教師體諒,做到不批評、不大動干戈發脾氣;二是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理解能力,知識基礎的掌握程度,從實際出發。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循循誘導,耐心輔導,而不是用一句「這么容易還不會」敷衍了事,對成績差的學生,要主動接近他們,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障礙,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
3.組織人際合作,活躍課堂氛圍
讓學生參加學習活動,使其置身於眾多的同學與教師的集體環境中,課堂則是主要的學習環境,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必然會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和影響。在教學時,注重培養學生集中思考教師和同學提出的某一個問題,並對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的習慣。學生發表意見的時候是思維最活躍、情緒最高漲、求知慾最旺盛的時候,也是課堂氛圍最和諧的時刻。如在講授《新型玻璃》一課時,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張老師買了一套新房,可她碰到了難題,裝修房子只差玻璃了,你能幫幫張老師嗎?學生的情緒空前地高漲,同桌討論,小組討論,甚至自由找合作夥伴討論,一個個裝修方案拿出來了,不僅把課本中提到的新型玻璃用上了,而且還把自己知道的,想發明的新型玻璃幫老師裝上了……這樣的學習討論,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活躍了課堂氛圍。
4.課堂總結:強化積極的心理定勢
課堂教學的結束階段是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網路化、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減輕記憶負擔的重要環節。
4.1創設扣人心弦的情境活動
創設扣人心弦的情境活動,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靈活地應用於生活實際中,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重新吸引過來,產生濃厚的運用興趣,促進「尾聲中掀起高潮」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2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一節課剛結束,學生的思維和非智力因素正處在最佳狀態。結合學生心理,讓學生自己總結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如在教學《軍神》結束後,問:哪位同學能以「通過學習,我懂得了…」開頭,幫助老師小結這節課的內容。幫老師小結,這句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我懂得了…」開頭,學生易想易說,全班同學躍躍欲試,有的說,我明白了劉伯承是神軍,是真正的男子漢;有的說,我領悟劉伯承將軍在動手術時,他堅強地承受住了痛苦,真了不起……這樣,既達到了課堂總結的目的,又保證了課尾學生注意力和學習興趣的持久與穩定。
4.3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以在課堂總結之後,常給學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富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一方面激發學生的探新情趣,另一方面作為聯系課堂內外,課與課之間的紐帶,引導學生的思維向深度發展。
結語: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情感的滲透至關重要,小學生的情感以及對周圍事物的認知都處於啟蒙的階段,作為教師不應當拘泥於課本知識,而應當以課本為中心,聯系生活,創造些引導性的話題,讓學生學會思考、善於思考,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另外,教師要與學生多交流,了解學生在想些什麼,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樂觀的面對生活。

㈥ 科普說明文如何上出語文味

《課標》中對說明文教學的要求是「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課文的基本說明方法。」反復閱讀這句話,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感覺自己在教學中的確注意了向學生滲透常用的說明方法、文章用詞准確、層次清晰等特點,並在具體的語言實踐中訓練學生的概括、想像等能力,但教學後總感覺還是有些牽強,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不強。帶著自己的疑惑,我找來了於永正老師執教的一篇說明文《新型玻璃》的教學實錄及張慶老師對這一課教學的評介,讀後受益頗深。
讀,仍是說明文教學的「主旋律」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一直認為朗讀是小說、詩歌、散文的事,於是就導致分析講解偏多,甚至省略了「讀」這一環節,把學生讀書的時間幾乎全都佔用了。讀了於老師的教學實錄和張慶老師的點評,感覺自己走入了誤區。於是又重新閱讀了幾篇被選入小學課本的科普類說明文,發現很多抽象的科學知識作者都是通過常見的舉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形象說明等形象化的寫法把要說明的事物、道理生動地展現給學生。只要讓學生老老實實去讀書,理解內容並不困難,教師只需在難點上加以點撥即可。於永正老師說的好,「說明,說明,本來已經說得明明白白,只要讓學生多讀幾遍就行了,有多少東西好分析的?」他在《新型玻璃》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就給了我們成功的啟示——自始至終抓住讀書訓練不放,並使字詞句的基本訓練寓於讀書活動之中。教師在「助」上下工夫,以「講」助「讀」,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初讀、精讀階段,讓學生先藉助拼音自由朗讀,接著帶著問題默讀一遍,指名分節讀中糾正了難讀的字音,結合情境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並掌握了邊讀邊畫邊思的讀書方法。在指導學生領會課文中出現的關聯詞語的用法時,於老師的做法是讓學生先將這些詞語劃下來,並讀讀劃了這些詞語的句子,體會一下意思。這樣,學生在讀中充分感知,學生默而識之。課文讀熟了,難點突破了,課文內容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在積累運用階段,於老師又精心設計了「新型玻璃自述」的練習,
把全班同學分成五個組,每組練習寫一種新型玻璃,要求把各自特點、作用寫出來,為自己做個廣告,看誰會誇自己。在這一語言實踐的過程中,範文中的語言也逐步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了。整個過程如行雲流水,讀中理解了內容,感知了語言,創造性的復述中內化了文本的語言,說明方法、構段方式也在不知不覺中習得。學生學得積極主動,這樣的教學才是高效的。
回想自己教學中對說明方法的教學,很多次都是刻意告訴,這樣強加於他們的關於「舉數字、打比方」等抽象的概念是沒有意義的,應讓學生感性地「悟」得,怎樣悟呢?通過讀、比較、品析,讓他們形象地感受說明方法,通過實踐活動,讓他們巧妙地習得、活用說明方法。
趣,說明文教學高效的「催化劑」
美國心裡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課堂上,怎樣讓學生享受到學習說明文類文章的樂趣,使他們真正喜歡說明類文章呢?我覺得教師要充分挖掘科普類說明文的趣味因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組織教學,這樣,課堂才會有別樣的生趣。於永正老師的課堂,就處處充滿了情趣。下面是於老師教學《新型玻璃》的兩個片段:
導入時以故事激趣:
師:同學們,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一個人影躥進了陳列著珍貴字畫的展覽館,准備劃破玻璃,偷裡面的字畫。當他的玻璃刀剛剛觸及玻璃的時候,院子里便響起了急促的報警聲。警察立即趕來,把這個小俞給抓住了。同學們一定會奇怪地問:這是什麼玻璃呀?怎麼一接觸它就發出報警聲呢?同學們,這是一種新型玻璃。拿出本子來,跟於老師寫字:新——型——玻——璃。(於老師工工整整地板書課題,並讓學生跟著寫。)注意「新」的寫法,最後一豎要長一點。「型」的第四筆豎,要寫短一點。為什麼要短呢?因為要讓地方寫底下的「土」。「玻」的捺要有「腳」,寫長一些,這樣才顯得有精神。(教師巡視指導。)
積累運用階段精心設計活動激趣:
師:五種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嗎?(全班學生舉手,表示明白了。)不過,我不打算讓你們說了,我想讓你們寫。寫什麼呢?(於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自述」兩個字。)「自述」是什麼意思?對,就是自己介紹自己。現在我把全班分為五組,第一組寫「夾絲網防盜玻璃自述」,第二組寫「夾絲網玻璃自述」,第三組
寫「變色玻璃自述」,第四組寫「吸熱玻璃自述」,第五組寫「吃音玻璃自述」。現在你們都是新型玻璃了。(笑聲。)請把你們各自的特點、作用寫出來,為自己作個廣告。看誰會誇自己。當然嘍,要實事求是,不要吹牛。(笑聲。)(全班學生寫「自述」。師巡視。學生寫了將近15分鍾。)
於老師的練習設計頗具匠心,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還利用課文中的材料進行了習作訓練。採取的「自述」形式,激發了學生的想像,增強了訓練的趣味性。呂淑湘先生說的好:「如果說一種教法是一把鑰匙,那麼,在各種教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是的,只要我們改變課堂教學方式,
說明文教學同樣散發著活力。

㈦ 學習了《新型玻璃》一課,你還想發明什麼玻璃這種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分別是什麼

小偷像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貓」,每到夜晚人們已進入夢鄉,「貓」兒們就開始「工作」了,一會兒就爬進您的窗戶,翻出保險櫃鑰匙,偷出現金遠走高飛。我想,您發現時一定會頭痛不已吧!快快安上我們這種新型的「防盜發光玻璃」吧!它可是一個棒極了的「保安」哦!白天它吸收陽光,晚上它便會亮起燈來,這燈上還有影子,影子是按照您定的時間變化的,一會兒唱歌,一會兒看書……你想讓它亮多久它就亮多久。而且這樣的玻璃只會外面亮,裡面卻根本看不見,所以一點也不會影響您的睡眠。那些小偷在窗外看見了,一定會想:這家主人還沒睡呀,還是趕快走吧!怎麼樣,防盜發光玻璃很棒吧!
「嗡……嗡……嗡……」討厭的蚊子在炎炎夏日又開始逞凶了。這個「吸血鬼」在空中飛不飛去,所到之人都留下了大大的包。點蚊香?不能保證效果;電蚊拍?不能一網「掃」盡。嘿嘿!這時就該想到「蜘蛛網玻璃」大哥啦!你可別小看這種玻璃,它不但擁有蜘蛛網一樣的粘力,而且還有強大的吸引力。當然,這種功能專對付蚊子。蚊子好比孫悟空,玻璃呢?就是如來佛祖的手掌。孫悟空再厲害,也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吧!更厲害的是,就算蚊子不靠近,這種玻璃也會把它「攬入懷里」,然後再「處理」掉——丟進一個特製的垃圾桶里。所以,有了「蜘蛛網玻璃」,人類再也不用擔心被蚊子咬了。
在一個夜晚,街道上所有的燈都忽然熄滅了,三書小區內一片漆黑。原來,一個盜賊盜走了電纜,導致三書小區忽然停電。然而,凄冷的夜晚,工作人員早已入睡,連電話線也給盜賊剪斷,這可怎麼辦呢?這時,三書小區的居民們突然發現一所房子又燈火通明了!你也許不會相信,那戶人家停電的不是機器,而是窗戶上那被人們所忽視的玻璃!這是一種特殊的玻璃,內有隱形智能轉化器。它可以用外面的灰塵來發電,也可以用廢物發電。它還能將能源儲蓄起來,當能源急缺時,再將儲蓄的能源釋放出來。這種玻璃叫「環保能源轉換玻璃」,一些重要基地、經常停電的地區都可以採用它。現在,你總不會忽略它了吧?
天亮了,你拉開窗簾,只見一個人被活活地貼在窗子上,經過審問,得知他是想破窗而入的小偷。可他為什麼會粘在玻璃上呢?哈哈,你們不知道吧,這塊玻璃可不一般喲!它就是我設計的「泡泡糖隱形玻璃」,它的功能主要用來防盜,是一位「隱身人」。人從外面看不見這塊玻璃,而在裡面卻能看見。這樣,小偷就不會知道這塊玻璃,就會自作聰明,一頭栽進去。更神奇的是,它擁有泡泡糖的粘性,只要一粘上去,你就休想逃走,十個人也拉不下來。
「嘀嘀……」「哈哈,又讓我給逮著了!」你瞧,一位先生在自家門口捉住了那個企圖撬開門,盜竊屋內貴重物品的強盜。也許你會問:這位先生是警察嗎?NO!不是的!這位先生只是人普通的科學研究者,真正的警察就是他家的「門前玻璃」。「門前玻璃」是一種新型玻璃,只要把它裝在自家門前,它就可以24小時守護主人的財產。這種玻璃不僅可以幫助主人防盜,還可以自動識別主人呢!在它的右上角,有一個細小的攝像頭,可以永久記住主人的模樣,識別主人。如有外人進入,它會先通報主人,如果主人同意了,那麼它就會讓外人進去;如果主人不同意,那麼它會把外人關在裡面,並同時開始報警。如果晚上主人要睡覺了,那麼它就會自動開啟深夜防盜功能,整夜幫主人防盜。

㈧ 學習了《新型玻璃》一課,還想發明什麼玻璃這種玻璃的特點和作用分別是什麼

  1. 新型玻璃》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梅州市梅縣麗群小學:宋青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一)知識目標:1、一個多音字:夾。2、三個重點詞:特殊(用找近反義詞的方法理解)、安然無恙(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藕斷絲連(用實物演示的方法理解)。3、兩個用關聯詞說句子:掌握課後的兩個關聯詞的句子:盡管……還是……(轉折關系);如果……就……(假設關系)(體會它們之間的關系,能用它們各說一句話.)
    (二)能力目標:1、學慣用關鍵詞語慨括玻璃的特點和用途。2、學習文章的結構。
    過程與方法:通過第一自然段的習提煉出學習方法,再遷移到二到五自然段的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進步,培養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新型玻璃的名稱、特點和用途,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教學難點:了解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和用簡潔的語言慨括玻璃的特點和用途。
    課前准備:在黑板上畫好表格,學生每人也要准備一份表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新課、讀題:孩子們,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23課《新型玻璃》,這是一篇……說明文。
    2、寫題讀題:接下來,請孩子們拿起筆,在作業本上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寫字指導:在寫字前,宋老師要檢查大家的握筆姿勢是否做對了……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好筆,手離筆尖一寸,掌心是空的,盡量用腕力寫字,這樣手指才是靈活的。胸離桌一拳,腰要挺直,眼離作業本一尺……都准備好了,那我們就開始吧。)請大家把題目讀一遍。(朗讀指導:響亮地讀、快速地讀)
    2、了解題眼:如果讓你們從課題中找一個關鍵字,那這個字是……(新)對啦,像這樣能點出題目的重點,表達題目的意義的關鍵語詞就叫做……(題眼)
    二、整體感知,明確任務
    1、那麼,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回答宋老師的一個問題:課文圍繞題眼「新」字介紹了玻璃的哪些方面呢?(如答不出來及時指導:老師給你一個小提示:你能不能在課後作業題目二中找關鍵詞回答。)教師適時在表格(先在黑板上畫好表格)中板書:名稱、特點、用途。
    2、這是一篇說明文,我們不但要知道各種玻璃的名稱、特點和用途,還要關注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把玻璃的特點和用途寫出來的。這就是我們這節課主要的學習目標。
    三、精讀第一自然段
    過渡:接下來就讓我們先進入課文第一自然段吧,請大家默讀第一自然段。
    1. 默讀第一自然段,找出玻璃名稱、特點和用途。
    師:默讀是四年級同學的一項基本功,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還要養成邊讀邊想邊動筆的好習慣。宋老師要大家動筆干什麼呢:第一,用圓圈圈出玻璃的名稱。第二,用直線劃出寫玻璃特點的句子。第三,用波浪線劃出寫玻璃用途的句子,還要想一想怎樣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它們。
    2、匯報
    (1)學習玻璃的名稱:(引導學生從名稱、特點和用途)板書玻璃名稱。講「夾」的讀音:這個夾字是多音字,當這個字表示兩層的衣物的時候是讀第二聲的,如:夾衣……(夾襖,夾被)
    (2)學習玻璃的特點:
    ①指名回答:那麼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特點是什麼,誰找到了?引導學生找相關的句子和關鍵詞(課件出示):這是一種特殊的玻璃,裡面有一層極細的金屬絲網。金屬絲網接通電源,跟自動報警器相連。犯罪嫌疑人劃破玻璃,碰著了金屬絲網,警報就響起來了。
    ②這里有幾句話,你能在第二句話中找出四個字來概括它的特點嗎,板書:
    自動報警。
    ③指導朗讀:多麼特殊神奇的玻璃啊,讓我們通過讀來感受一下吧。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生讀,師評:是一篇說明文,不要求大家讀得多麼有感情,但是要讀得正確、流利,把重點詞讀得重一點。再指一名學生讀,齊讀。
    (3)學習玻璃的用途:
    ①這種能自動警的玻璃會用在什麼地方呢?指名回答:這種玻璃叫「夾絲網防盜玻璃」,博物館可以採用,銀行可以採用,珠寶店可以採用,存放重要圖紙、文件的建築物也可以採用。(課件出示)
    ②你能從中找出兩個字來概括它的用途,板書:防盜。
    ③這個句子中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呢?(舉例子,這個自然段哪裡還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呢?……文章開頭。這句話除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還連續用了三個可以,一個也可以,這種修辭手法叫……(排比)
    ④分男女生讀。
    (4)總結: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完成了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你知道這個自然段講什麼了嗎?(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特點和用途)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來學習這個自然段的。生說,師總結,然後用課件出示方法:
    A、默讀課文,用圓圈圈出玻璃的名稱,用橫線劃出玻璃的特點,用波浪線劃出玻璃的用途,並分別找出關鍵詞概括玻璃的特點和用途。
    B、想一想這個自然段作者是用什麼說明方法把玻璃的特點和用途寫出來的。
    四、學習二到五自然段。
    1、過渡:孩子們,接下來請你們運用我們剛才學到的學習方法學習二到五自然段,看誰學得又對又快。
    2、學生默讀自學,教師巡迴輔導。
    3、點撥,完成板書,品詞品句。
    4、根據學生喜歡的玻璃進行二到五自然段的隨機學習(請喜歡的同學上台來講,並板書,教師適當補充其它的字詞訓練):
    第二自然段訓練點:
    ①玻璃名稱:指名回答並板書。孩子們,請大家讀讀這句話,想一想,上一自然段的夾絲網防盜玻璃是用來防盜的,這個自然段的夾絲玻璃雖然都有共同的四個字,卻不是用來防盜的,這樣的句子叫什麼句?(過渡句)它在文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呢?(承上啟下)
    ②寫特點的句子:它非常堅硬,受到猛擊仍安然無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斷絲連地粘在一起,不會傷人。(堅硬、安全)這句話中有兩個四字好詞,你發現了沒有?理解重點詞:安然無恙(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說,師總結:平安無事,沒有遭受損害或發生意外)、藕斷絲連(用實物演示的方法理解:生說,師演示,總結:比喻表面上斷了關系,實際上仍有牽連,多指男女之間情思難斷。)
    ③用途的句子:有些國家規定,高層建築必須採用這種安全可靠的玻璃。(高層建築使用)
    ④這個自然段的大意:這個自然段講……
    ⑤要是我們學校、家裡也採用這種玻璃,那麼即使它掉下來不小心踩上去也不會割破腳了,是嗎?請喜歡夾絲玻璃的孩子站起來讀讀這個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訓練點:
    ①玻璃名稱,板書:變色玻璃。體會過渡句,過渡的詞(還有):還有一種「變色玻璃」,能夠對陽光起反射作用。
    ②寫特點的句子:還有一種「變色玻璃」,能夠對陽光起反射作用。建築物裝上這種玻璃,從室內看外面很清楚,從外面看室內卻什麼也瞧不見。(反射太陽光——特點隱含在過渡句裡面)體會說明方法:作比較(室內跟室外比較)
    ③寫作用的句子:變色玻璃還會隨著陽光的強弱而改變顏色的深淺,調節室內的光線。(調節光線)
    ④這個自然段的大意。
    ⑤請找到這個自然段的孩子站起來讀。
    第四自然段訓練點:
    ①名稱:吸熱玻璃
    ②特點:吸熱(意思隱含在名稱裡面)
    ③用途:在炎熱的夏天,它能阻擋強烈的陽光,使室內比室外涼爽;在嚴寒的冬季,它把冷空氣擋在室外,使室內保持溫暖。(使房間冬暖夏涼——關鍵詞隱含在第一句裡面)找出這句話中的兩對反義詞:炎熱——嚴寒;涼爽——溫暖,體會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④這個自然段的大意。
    ⑤請大家齊讀一遍這個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訓練點:
    ① 玻璃名稱。
    ② 特點:「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消除噪音)
    ②用途:臨街的窗子上如果裝上這種玻璃,街上的聲音為40分貝時,傳到房間里就只剩下12分貝了。(臨街的窗子上使用)理解關聯詞「如果……就……」的假設關系,進行說話的訓練,理解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③學習第一二句話:從第一句話中感受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從第二句話中理解關聯詞「盡管……還是……」的轉折關系,並進行說話的訓練。
    ④這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5、小結:課文一到五段介紹了五種玻璃的名稱、特點和用途。從中你學到了什麼說明方法?(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還有嗎?作者新型玻璃分成五類來寫,這種說明方法又叫做什麼呀?(分類別)

  2. 在適當波長光的輻照下改變其顏色,而移去光源時則恢復其原來顏色的玻璃。又稱光致變色玻璃或光色玻璃。變色玻璃是在玻璃原料中加入光色材料製成。此材料具有兩種不同的分子或電子結構狀態,在可見光區有兩種不同的吸收系數,在光的作用下,可從一種結構轉變到另一種結構,導致顏色的可逆變化,常見的含鹵化銀變色玻璃,是在鈉鋁硼酸鹽玻璃中加入少量鹵化銀(AgX)作感光劑,再加入微量銅、鎘離子作增感劑,熔製成玻璃後,經適當溫度熱處理,使鹵化銀聚成微粒狀而製得。當它受紫外線或可見光短波照射時,銀離子還原為銀原子,若干銀原子聚集成膠體而使玻璃顯色;光照停止後,在熱輻射或長波光(紅光或紅外)照射下,銀原子變成銀離子而退色。鹵化銀變色玻璃的特點是不容易疲勞,經歷30萬次以上明暗變化後,依然不失效,是製作變色眼鏡常用的材料。變色玻璃還可用於信息存儲與顯示、圖像轉換、光強控制和調節等方面。

  3. 我想發明的一種 新型玻璃
    灰塵是一個難以制服的敵人,剛剛清潔完畢,它就又來光臨.我希望有一種吸塵的軟型玻璃,能把灰塵吸在玻璃上,平均每天吸附住相當於您一年沒掃的灰塵,但又很方便清理.只要把玻璃拿下,浸在水裡,它就象抹布一樣軟.輕輕地一沖洗,立刻乾乾凈凈.然後裝回去,它就又開始了它的吸塵工作,這種玻璃適合裝在愛干凈的人家裡或不太有時間打掃的上班族家裡,絕對管用.
    還有一種是夾層玻璃.夾層玻璃是由兩片或多片玻璃片組成,層數有2、3、5、7層的,最多可達9層.它具有耐熱、耐久、耐濕等性能,還具有安全性,一般用於天窗、櫥窗,商店、銀行的玻璃窗就是這種玻璃.
    如果家裡芬芳撲鼻,綠色滿屋,你一定會很高興.我想發明一種花草魚蟲玻璃.它的上面有植物種子,夾層里有小魚,春天玻璃長出花草,夏天長樹木,秋天長果實,冬天長雪花,讓空氣的質量提高95%.還能切換成小魚的天地,把植物縮回去,夾層里就有小魚,也可以養魚.花草樹木還能引來蝴蝶、蜻蜓,讓您的房間時時美麗.
    「太陽能玻璃」.這種玻璃白天可以吸收太陽光.在它的左下部分別有紅、黃、綠,三個按紐.按一下紅色按紐,它就會吸收太陽光;按一下黃色按紐,它就會變亮起來,照亮整個屋子;按一下綠色按紐,它就會發給電視、電腦等電器.
    2.我發明的新型玻璃
    玻璃是家家都需要的.但是,現在的玻璃卻有許許多多的隱患,比如:它又薄又脆,有時連聲波也會震碎,破碎後因傷人,四季只有透明的顏色,太單調……..我要發明一種新型玻璃,以便清除隱患.我在窗戶上做了一下修改:
    我發明的新型玻璃裡面有微型晶元,窗戶上有許多細小的透氣孔,我用CDM和YOUNGE材料製成的,怎麼樣?很特殊吧?下面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我最近發明的新型玻璃吧!
    大家肯定會想,裝晶元有什麼用途啊?裝上晶元是為了讓窗戶在一年四季呈現出不同的半透明的漂亮的圖像,使人心情舒暢,有益身心:春天,玻璃上會出現春意盎然的景象,柳樹發芽了,小草變綠了…….夏天,一派炎熱的氣派出現在玻璃上,太陽快發"高燒"了,一個小孩子在街道上一邊走,一邊吃雪糕…….秋天,上面會顯現出大豐收的景象,麥稈黃了,稻田也黃了,紅柿子掛在樹上,顯得亮極了…….冬天,會出現一片歡快的情景,一群小孩子堆雪人,一群小孩子打雪仗.大家會想,這整天開著太費電.我在上面安裝的是微型的二極發光管,並在上面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發電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透氣孔顧名思義,就是通風換氣的小眼兒.可我做的新型玻璃上面的透氣孔,不僅有透風換氣的功能,還有別的功能,比如:夏天會噴出涼氣,冬天會噴出熱氣,平時還會噴出等離子凈化空氣,制氧等功能.
    在材料上也是與眾不同,我在上面加了CDM和YOUNGE材料.所謂CDM材料,就是我最新研究出來的化學材料,使玻璃堅硬無比;所謂YOUNGE材料,就是超級軟化劑.這兩種材料合起來具有防彈、不易破碎、堅硬無比.既使破碎,YOUNGE也會把玻璃軟化的,就不會劃破手啦!
    (我們今天也要寫誒

㈨ 2020雲南特崗考試中教學設計要寫多少字

教學設計怎麼寫?
(1)導入環節(新課導入)
1.切入點+導入方法+語言組織(導入的具體語言)
2.注意:相關性、簡潔性、過渡性、抓住新舊聯系、製造懸念、創造情景、提出任務(閱讀和問題)
3.常用方法:
1)多媒體方式(音頻和視頻)
2)復習導入(生字詞、作者、詩歌)
3)情景模擬導入(狼)
4)談話導入(名人名言—主題相掛鉤)
5)游戲(蝙蝠與雷達)、故事(魚游到紙上)、謎語(落花生、新型玻璃)
6)生活實例(自己的花而是讓別人看的)
7)課題導入(忘卻的紀念)
4.參考示例:
1)過課題導入的方式進行導入。
(板書書寫標題)同學們看到這個標題想到了什麼?(同學們自主發言舉手回答)今天,讓我們去看看古代人是怎麼過春節的。
2)過復習導入。
過回憶之前學過的帶春的詩句引入本課。(詩句1、2就可以)
(2)整體感知(選擇兩個即可)
1.生字詞(必有得,讀寫兩個過程)
2.讀文章(文章順序、故事情節概括)
3.基調(散文和詩歌的語言、情感)
4.文學常識知識
(3)深入研讀:貫穿中心主旨,問題設置尤為關鍵(一定是抓住一條線索,為要這個線索進行提問,提問的問題具有層次性)
1.於教學展開,思維拓展,加深理解。
2.尋找角度(一個線索),設置主問題,建構思維框架(問題的層次性)。
3.從內容、目的、思路、手法、語言、效果等方面設計。
4.適用於文學性較強的文章。
5.從文學審美的角度和情感體驗的角度設計問題。
6.注意事項:問題的有效性;問題不在多;具有啟發性
7.深入研讀的基本模式
師:教師的任務布置+拋出一個問題或多個問題(不超過兩個)
生:學生學習的方式或者是回答問題+老師明確的答案
8.深入研讀模式的基本參考
同學們什麼任務,回答什麼問題?(學生怎麼學,或者教師巡視)
明確:什麼答案。(點名回答、討論、自主發言)
9.深入研讀的問題模式:一般是四到五個(只抓一條線)
1)圈點勾畫出(注重分析的人、事、景)的句子,然後同學分享
2)刻畫人物的手法、景分析如何寫景色(明確一到兩個句子)
3)可以重復上面的第二點(手法等方面)
4)概括人物的品質、景色就多次讀
5)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情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