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術發明時間
① 活字印刷術是誰發明的它最早出現於什麼時期
隋唐時期,我國發明了印刷術,《金剛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歐洲出現活字印刷術,比我國晚約【400】年。」
【】裡面是修正的
②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是誰
如果政府拋開民族偏見,活字印刷術是遼朝契丹人發明的,契丹古墓出土早就印證這個了,那時宋朝還沒成立
③ 最早的活字印刷術是誰發明的
中國的畢白升在宋仁宗慶歷年間發明的活字印刷術,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
畢白升用膠泥做戰一個個四方長柱體,在一面刻上單字,然後用火燒硬,這便是一個個活字。印書時,先預備好一塊鐵板,鐵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蠟之類的東西,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密密地排上活字,滿一鐵框為一版。用火在鐵板下燒,使松香和蠟熔化,另用一塊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壓一壓,把字壓平。撤去火以後,待松香和蠟凝固,一塊活字版便製成了,只要在字上塗墨即可印刷。畢白升發明的印刷方法,和今天的印刷方法相比雖然很原始,但活字印刷術的三個主要步驟——製造成活字、排版和印刷,都是相同的。
今天各種各樣的高科技印刷術不斷推出,但畢白升發明的那種古老的印刷術無疑為它們奠定了基礎。
④ 活字印刷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爭論中呢。別說德國谷登堡,韓國還有爭著的呢。
有一種說法:
活字印刷術,中學歷史課本上都說是北宋人畢升發明的,可惜這偉大發明隨著畢升本人一起被扔進了棺材,歷史上活字印刷術在中國幾乎沒有採用過。從宋朝一直到明清,大量採用的還是雕版印刷,這從一個側面也反映了泥活字從技術上根本就不過關,否則的話,難以解釋為什麼連中國人自己都不願意採用。對印刷業產生革命性推動作用的,不是畢升的泥活字,而是德國人谷登堡發明的金屬活字。並且,根本沒有證據表明德國人古登堡是採用了畢升提出的技術方案才解決了製作金屬活字的難題。實際上,是古登堡發明的金屬活字促進了信息在西方的廣泛傳播。
又有人說:
宋代發明家畢升(?-約1051)首創活字版印刷術。據沈括著《夢溪筆談》載:畢升在宋代慶歷年間,發明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後,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鐵框的鐵板上敷一層攙和紙灰的松脂蠟,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熱,使蠟稍熔化,以平板壓平字面,泥字即固著在鐵板上,可以象雕版一樣印刷。此外,畢升還研究過木活字排版。畢升的發明比歐洲早400多年。印刷術的發明使人類擺脫了蒙昧,提高了交流效率,為人類創造文明史奠定了技術基礎。但少數西方人對東方文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們在印刷術問題上不願承認中國人的歷史貢獻,總認為德國人谷登堡為活字印刷術的最早發明人。谷登堡何許人也?谷登堡(,?-1468)德國人,鉛活字印刷的發明者。年輕時曾學金工。後從事金屬活字的鑄造和金屬活字版印刷的研究,並建立了活字版印刷工場。1450年前後用所制活字字模澆鑄鉛活字,排版印刷了《四十二行聖經》等書,為現代金屬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還根據壓印原理製成木質印刷機械以代替手工刷印。顯然,谷登堡是一位傑出的發明家,其作用不可低估,少數西方人固執地認為谷登堡是活字印刷術的最早發明人,可能是認為他發明了印刷字母的活字印刷機的緣故,在這一點上,他們的觀點是荒謬的。
為什麼少數西方人只承認谷登堡為印刷術的最早發明人呢?是因為中國古代著名科學家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有北宋時期(公元960年至1127年)畢升發明泥活字印刷的記載,但由於當時的活字印刷品未能流傳於世,以致後來有人懷疑中國對活字印刷術的首創。但是,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證明,這些西方人的觀點是錯誤的。2000年1月初,中國歷史學家宣布,中國新近發現的一批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表明,活字印刷術的確源自中國。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西夏學專家史金波教授介紹,這批活字印刷品出現於俄羅斯收藏的中國黑水城文獻,以及中國寧夏、內蒙古和甘肅等地出土的文物中。中國專家學者在對這批800年前西夏王朝時期的世俗文獻和佛經進行整理研究時獲得這一重大發現。史金波教授說:「西夏(1038-1227)是與宋王朝同時期的中國少數民族政權。這批西夏文活字印刷品的問世,說明活字印刷術在中國中原地區發明不久,就很快傳播到了西部地區。」這位歷史學家同時透露,史學界還發現由中國敦煌出土、現流失於海外的近千枚回鶻文木活字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活字實物。回鶻也是中國古代的少數民族政權。西夏使用的活字是方塊字活字,而回鶻活字則是一種包括了詞、詞綴和字母活字在內的混合型活字。從使用活字印刷的時間上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不久,位於中國西部地區的西夏和回鶻在十二世紀中葉和十三世紀也相繼使用活字印刷,而歐洲採用活字印刷是在十五世紀中葉。這就說明中國的活字印刷是怎樣由東向西沿著絲綢之路傳播到西方的。
⑤ 印刷術是什麼時期發明的
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1宋仁宗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2 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⑥ 活字印刷術是什麼時期發明的
1、北宋時期。
2、簡介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
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
3、發明者簡介
畢升(約970年—1051年),中國古代發明家,活字版印刷術發明者。漢族。北宋蘄州(今湖北英山縣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宋朝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了畢升的活字印刷術。
⑦ 北宋時期,( )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正確答案:A
解析:畢界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了畢升的活字印刷術。
⑧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過程
在發明活字印刷術之前,傳統的雕版印刷術一直佔領著印刷市場的主導地位。雕版印刷最早出現在隋朝。先是把木板刨平,然後在木板塗一層漿糊,再把寫好的確文稿翻貼在版面上,刻字工人把字一個個刻出來。待到印刷時,將油墨塗在制好的文字版上,再蓋上白紙,用刷子輕輕刷平,文字就印在紙上了。雕版印刷比手工抄寫方便很多,對我國早期的文化傳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雕版印刷的不足越來越明顯了,不僅笨拙費力,又浪費材料,每一版只能用一次,而且存放不便,如遇錯別字又極不易更改。據史料記載,在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一部《大藏經》的印刻,立時12年,雕版達13萬塊之多,可見工作之繁瑣。
畢異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印刷工作的人員,更是越發感到雕版印刷的弊病急需改進。他認真總結前人和自己工作中的經驗,反復琢磨,試圖找到更先進的方法,但卻一直未能有所突破。直到有一天,他看見一群小孩子在他家門口玩捏泥巴,才豁然開朗。孩子們用泥巴捏出了各種動物、樹木、房子、椅子等東西,然後,就把這些東西隨心所欲地進行排列,編出不同的故事來。畢舁看著看著,靈光一現,心想:如果用泥巴捏成一個個的字,然後再排列成句子,不就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效率了嗎?
想到這一方法後,畢舁立刻著手實踐起來。他經過不斷實驗,反復摸索,最後還是決定用泥巴,不同的是,他在泥巴裡面加入了一些膠水。這樣,即容易刻又刻不壞。他先把泥巴切成小方塊,在上面刻上字,燒硬,冷卻,再將刻好的單字按韻排好。以便查找。印刷時,按文章找出活字,將其排列在鐵板上,四周用鐵框固定。除此,他還在鐵板上預先鋪一層紙灰、松脂和蠟混合成的黏合劑。然後,把活字版放在火上烤,黏合劑熔化時,就用平板將單字牢牢地壓平,等冷卻後,每一塊活字版就成了一個堅固的整體。接下來,只要在版上刷上油墨,敷上紙,輕輕一壓就可以了。等印完後,再用火將鐵板烤熱,黏合劑熔化後,就可以將活字取出來,保存,以備下次使用。為了提高效率,畢舁採用兩塊鐵板,一板印刷,一板排字。交替使用,使印刷速度大為提高。
畢舁發明的這種膠泥活字印刷術概括起來有五大步驟,即製作活字、排版、印刷、拆版和活字歸韻,比起雕版印刷,這種方法製版迅速,印刷質量高,而且可以重復使用,節約了材料又縮短了印刷周期,堪稱印刷史上劃時代的突破。
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更是印刷史上的偉大創舉,為全世界文化知識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歷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⑨ 活字印刷術是誰發明的再什麼時候
畢升(-約在1051)北宋發明家。徽州(今安徽歙縣)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
我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
的,現在的木板水印畫仍用此法,統稱為「刻版印刷術」。刻版印刷術的前身是
公元前流行的印章捺印和五世紀出現的拓印碑石等方法。造紙和制墨等生產技術
出現以後,逐漸發明了刻板印刷術。到了唐代,刻板印刷在我國已非常盛行,並
先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影響到非州和歐州。公元十一
世紀以後,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印刷術出現了許多重大的改革和發明。宋代慶
歷(公元1041年)間,畢升首創泥活字版,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據沈括的《夢
溪筆談》記載,畢升發明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為燒硬後,便成活字。
排版前,先在置有鐵框的鐵框的鐵板上敷一層攙和紙灰的松脂蠟,活字依次排在
上面,加熱,使蠟稍溶化,以平板壓平字面,泥字即因著在鐵板上,可以象雕板
一樣印刷。此外,他還研究過木活字排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經濟
方便。
⑩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時期和作用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內和研究才發明的容。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