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艾灸發明者

艾灸發明者

發布時間: 2020-11-25 03:17:16

『壹』 艾灸是哪國發明

中國無疑,這么高大上的東西只有我國才有,中醫的一個分支

『貳』 世界艾灸日的發起人是誰

519世界艾灸日的發起人是鴻康國際徐志軍先生。艾灸的發明來源於北方。在醫學專著中,最早見於《素問·異法方宜論》:「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凜冽

『叄』 艾灸是什麼年代發明的,有誰能答它的根據在哪些

以前,認為在醫學專著中,灸法最早見於《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凜冽,其民樂野處而覓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顧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但是,隨著考古發現,對艾灸的認識也在不斷的修正。
1973年在我國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了三號漢墓,這是一次顛覆歷史的重大考古發現。在出土的眾多文物中,發現了3篇記載有關經脈灸法的帛書,也把對中醫艾灸的認識大大提前了。

『肆』 督灸起源於什麼朝代誰發明的

督灸是中醫傳統外治療法之一,源於成書於西漢的《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專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屬「病在骨,粹針,葯熨」。
不過現在現在通行的督灸治療的技術體系是在傳統中醫外治法的理論結合傳統灸法特點的基礎上及多年的臨床經驗,加以創新的一種特色外治技術,並不是在督脈施灸就叫做督灸。

『伍』 艾灸旺於哪個朝代衰於哪個朝代

艾灸是我國中醫最古老的療法之一,現存最早的文字記錄載於《左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灸療就已經盛行。《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扁鵲心書》等醫學著作先後對灸療有詳細的記載,由於灸療經濟有效,便於掌握,在民間流傳很廣。
西方的灸療是中國傳入的,拿破崙時期的法國醫生拉蘭利用灸療治破傷風、麻痹、骨髓疾病等。在亞洲,中國傳統的灸療先後傳到朝鮮和日本。

艾灸產生於我國遠古時代,因為它的作用機理和針療有相近之處,並且與針療有相輔相成的治療作用,通常針、灸並用,故稱為針灸。針灸治病在國內外有著深遠的影響,但現代人說針灸,多數時候僅指針療,已經很少包含艾灸的內容了。
我們通常認為針和灸是同一種療法,其實並不是這樣。雖然它們都是建立在人體經絡穴位的認識之上,但針療產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葯物和物理的復合作用。而且兩者治療的范圍也不一樣,所謂「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區別。
艾灸的一種神奇的療法,因為它的確有很多不同凡響之處。首先,艾灸的療效就十分神奇。艾灸療法的適應范圍十分廣泛,在中國古代是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用中醫的話說,它有溫陽補氣、溫經通絡、消瘀散結、補中益氣的作用。可以廣泛用於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疾病,猶其對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頸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其次,艾灸具有奇特養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預防疾病,延年益壽,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黃帝內經》「大風汗出,灸意喜穴」,說的就是一種保健灸法。《莊子》記載聖人孔子「無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養生保健。日本人須藤作等做過的灸法抗癌研究,還表明艾灸可以使皮膚組織中潛在的抗癌作用得到活化,起到治癌抗癌的作用。

『陸』 古法艾灸創始人是什麼朝代以及姓名

艾灸法起源於中國原始社會,人們利用火以後,被火灼傷,發現具有治病、療傷的效果而逐漸產生的。但具體的創始人就不可得知了。艾灸法的發明來源於北方。在醫學專著中,最早見於《素問·異法方宜論》:「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凜冽,其民樂野處而覓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從北方來。」說明灸法的應用,同寒冷的生活環境有密切關系。

所謂艾灸療法,是利用艾葉作原料,製成艾絨,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種不同的方法燃燒,直接或間接地施以適當溫熱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而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可以肯定地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經很流行了,那麼艾灸的出現就應該更早。目前可以看到的艾灸治病的醫案不是記錄在醫書當中,而是記錄在史書《左傳》中。

(6)艾灸發明者擴展閱讀:

由於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膚的燙傷,另一方面,施灸的過程中要耗傷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較多,有些禁忌雖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況確實是應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顏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響美觀。

2、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妊娠期婦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頭、陰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忌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無自製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柒』 艾灸穴點陣圖的起源

灸法起源於人類知道用火以後,火的發明和使用讓人們認識到,被熏烤或燒傷的部位,可以減輕或治癒,某些疼痛,於是就採取用火燒灼的方法去治療某些疾病,從此產生了灸法。臨床常用的有溫灸盒和溫灸筒。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葯物,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後,將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於俞穴火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灸法究竟是何時,由何人發明的已經無從考察。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經很流行了,那麼艾灸的出現就應該更早。目前可以看到的艾灸治病的醫案不是記錄在醫書當中,而是記錄在史書《左傳》中。公元前581年,晉景公得了一場大病,於是請當時的名醫,秦國太醫令醫緩來醫治。醫緩檢查晉景公的疾病後說:「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治焉」。

晉朝杜預註解,「攻」指艾灸,「達」指針刺。這段文字是說,醫緩認為晉景公的病治不好了,因為病位於「肓之上,膏之下」,既不能艾灸,也不能針刺,吃葯也治不了了。這也是成語「病入膏肓」的來歷。雖然醫緩沒治好晉景公的病,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戰國時期,艾灸就是一種重要的醫療手段了。
以前,認為在醫學專著中,灸法最早見於《黃帝內經》。但是,隨著考古發現,對艾灸的認識也在不斷的修正。1973年在我國湖南長沙馬王堆發掘了三號漢墓,這是一次顛覆歷史的重大考古發現。在出土的眾多文物中,發現了3篇記載有關經脈灸法的帛書,是目前見到的《內經》以前的珍貴醫學文獻,也把對中醫艾灸的認識大大提前了。通過這3篇殘缺不全的文字,我們依然能夠窺測遠古先民以火治病的起源、方法和應用。
艾灸,乃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屬中醫外治法,溫灸養生是通過百草之王艾草特製成艾條,點燃後放入溫灸器中滾動於經絡或患處四周,幫助人體全面溫通經絡,溫補元氣,調和氣血,潤澤面色,散發健康神采。

『捌』 艾灸的歷史

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時間亦在石器時代。
一、「灸」字,在現存文獻中,以《莊子》最早提及。如《莊子·盜跖篇》載孔子勸說柳下跖,碰了個大釘子,事後對柳下季說,「丘所謂無病而自灸也」。但「灸」的本字是「久」字。如1975年於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的奉墓竹簡(法律文書)《封診式·賊死》中載,「男子丁壯,析(皙)色,長七尺一寸,發長二尺,其腹有久故瘢二所」,此「久」即「灸」之本義,訓為灸灼。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陰陽》),《足臂十一脈灸經》(以下簡稱《足臂》)、《脈法》、《武威漢摹醫簡》中均作「久」字。「久」以後演變為「灸」字。漢代許慎《說文解字》曰:「灸,灼也,從火」。 從甲骨文字形的研究考證,現代胡厚宣認為,「我釋床,亦即庥字……字當象一人卧病床上,從木象以火艾灸病之形」。灸法已在殷代出現。康殷認為在商周初期灸法、熨法已普遍流行。
二、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 在170萬年前,雲南元謀人就已開始用火。陝西藍田人在100萬年前就有用火的痕跡,北京周口店人在50萬年前已經掌握了用火的方法,並已能保存火種。 《莊子·外物》載:「木與木相摩則燃」,《繹史·大古第一》載:「燧人鑽木取火,炮生為熟,教人熟食」。人們在百萬年的加工石器的過程中隨時都會出現摩擦生火的事例,從鑽木、刮木等生產實踐所引起的燃燒中,逐漸獲得了有益的啟示,終於發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此種簡便的方法,直到解放前我國有些少數民族地區仍在使用著,如佤族用木棒上卜交互摩擦取火,苦聰人鋸竹取火,黎族鑽木取火等。 火的發現和使用跟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火的掌握既可使人類躲避猛獸的侵襲,可以熟食,又可抵禦嚴寒酷冬的惡劣氣候,還可將樹木等用火燃著後灸於患處,祛除寒邪,解除痛苦。
三、灸的材料的發展 在實踐過程中,對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選擇,至《黃帝蝦蟆經》已載有松、柏、竹、橘、榆、幟、桑、棗等八木不宜作為灸火之說,因為其對人體有所傷害,所以逐漸被淘汰,但桑樹灸在後世亦有用之者。槐木火灸,病瘡易瘥,但艾葉熏灸則療效最著,故以後才逐漸多用艾葉來代替其它灸療。 灸法的運用當起源於人類掌握用火之後,時間亦在石器時代。
四、灸的適應症 灸療,起初主要是用於治療寒症的。 如《素問·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唐代王冰註:「火艾燒的,謂之灸焫」,用這種燒灼療法治療「藏寒生滿病」是頗有療效的,以後逐漸發展為治療全身不同性質的多種疾病。 《左傳》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載,晉景公病,延秦國太醫令醫緩來診,醫緩說,「疾不可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葯不治焉」。「攻」即是灸法,「達」即是刺法。
五、艾灸療法起源於——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於西周,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 春秋時代的《詩經·采葛》載:「彼采艾兮」,西漢毛亨和毛茛傳釋:「艾所以療疾」。從遠古時代實際臨床運用早於文字記載的特點來看,艾灸療法的下限也不會晚於西周。宋代沈括《夢溪筆談》卷18載西戎的卜法:「以艾灼羊髀骨,視其兆,謂之死跋焦」。以此印證,我國殷商以前的甲骨卜法,也可以用艾作燃料。 《孟子·離婁篇》載:「今之欲王音,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見艾灸療法在春秋戰國時代已頗為流行,因此,用艾灸治病的起源也當在西周之前。
六、艾灸歷史源遠流長,縱觀艾灸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里程,第一個是傳統艾灸,第二個是現代艾灸,不論是傳統艾灸還是現代艾灸都有各自的特點、優勢和不足之處。傳統艾灸有效,但有煙(有毒),有火(不安全),操作不方便(需要專業人士);現代艾灸,雖無傳統艾灸之弊病,但療法單一,有時好轉反應太強烈,使有些客人難以承受,這正是其單一療法的局限性所造成。

『玖』 針灸療法是如何發明的

針灸療法是古代中國人的天才發明。幾千年過去了,針灸療法以其獨特的風格與現代西醫並存,隨著時間的推移愈發顯示出其方法的優越性,並逐漸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人們的重視。

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通過烤火取暖,知道把燒熱的石頭用植物的葉或動物的毛皮包起來,放在身體的某些部位,能消除或減輕某些因受風寒而引起的疼痛,這就是最早的熱熨法。後來,他們又懂得把乾草點燃,進行局部固定的溫熱刺激,能醫治更多的疾病,這是灸法的開始。古人用尖利如針的石頭,針刺身體某些部位,使疾病得以治癒,這是針刺。東漢的《說文解字》中說:「砭,以石刺病也。」就是對針刺的描述。針刺和灸法常常配合使用,就叫做針灸療法。大約從青銅器時代開始,針刺的工具由使用砭石而逐漸改用金屬製品,九針的創制就是這一時期的產物。

我國在2 000多年以前,已有記載針灸療法的書籍。如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了《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兩書記載了在經脈循行路線上的疼痛、麻木等症狀,以及一些疾病的灸法治療。在戰國時的一部重要醫學著作《黃帝內經》中提出了經絡學說,為針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的說明。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道路,在經絡循環的路徑上有穴位,也稱為「經穴」。臟腑發生變化,往往通過經絡反映到經穴上,反過來,針灸有關經穴,可以通過經絡的傳遞治癒臟腑的疾病。這些都顯示出了中醫對人體的整體觀。

戰國時有一個精通針灸的名醫扁鵲。有一天,扁鵲在虢國正好遇到虢太子昏厥而死,宮內侍從正要備棺裝殮。扁鵲聽說太子的病情後,認為太子沒有真正死去,他獲准為太子治病。扁鵲進宮後,察看了太子的氣色,為太子切了脈,他認為太子只是休克而已。扁鵲拿出針具,給太子扎了8個穴位。過了一會,太子睜開了眼睛,清醒過來了。扁鵲救活了太子的消息迅速傳遍各地,人們稱贊他醫術高明,能夠起死回生。

針灸學在魏晉年間由皇甫謐做了系統的總結。他參考前人關於針灸的資料,結合自己的行醫經驗,寫出了《針灸甲乙經》一書。這部書是我國最早的針灸學專著。皇甫謐糾正了以前經穴混亂的現象,統一了各穴的名稱和部位。他制定了單穴49個、雙穴300個,闡明了針刺深度、留針時間和艾灸時間,並說明了每個穴位的主治病症范圍和禁忌證等。

唐朝時孫思邈繪制了3幅大型彩色針灸掛圖,把人體正面、背面和側面的12經脈用5色繪出,把奇經八脈用綠色繪出,使針灸學著作更加豐富多彩。孫思邈曾給一個腿痛病患者治療,他按照醫書上的穴位給病人針灸,半個月過去了,病人的腿痛卻沒有一點好轉。後來他忽然想到除了醫書上說的那些穴位以外,病人身上也許會有新的穴位。於是他耐心尋找病人腿上的痛點,然後將針迅速沿痛點扎進去,病人立即產生一種麻酥酥的感覺。一會兒,病人的疼痛減輕了。第二天孫思邈繼續在這個穴位上扎針時,卻沒有療效。他又像昨日一樣尋找新的痛點,又將針沿痛點扎入。幾天以後,病人的腿痛治好了。從那以後,孫思邈創造了一套新的扎針方法,哪裡有痛,就往哪裡扎針,從而擴大了傳統的穴位范圍。他想起第一次扎這種穴位時,病人喊叫過:「啊!是,是……」於是靈機一動,給這種穴位取了一個絕妙貼切的名字叫「阿是穴」。這種扎阿是穴的針法流傳至今。有一次孫思邈為一個因難產而瀕臨死亡的婦女進行治療時,只扎了兩針,嬰兒便呱呱墜地,救了母嬰兩條性命。孫思邈醫術高明,被老百姓尊稱為「葯王爺」。

1026年,宋朝醫生王惟一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統一了各家對經穴的不同說法,選定周身經穴651個,對全國統一經穴有重大作用。他設計和監制了最早的兩具針灸銅人,使針灸圖像具有立體感和真實感,在針灸學的教學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考核針灸醫師時,先將銅人外面塗蠟,再幫其穿上衣服,體內注水。如針入穴位則水出,否則針不能刺入。銅人構造精巧,造型逼真,是珍貴的針灸教學模型。《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和針灸銅人受到了醫家的廣泛重視,一直為後世所沿用。

針灸作為中國醫葯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經過不斷積累臨床經驗,充實理論知識,也傳播到世界各地,為人類保健和醫葯科學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