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藝術創造論讀後感

藝術創造論讀後感

發布時間: 2020-11-25 04:06:59

Ⅰ 求《余秋雨散文》讀書筆記 越多越好

人們在厭棄喋喋不休的道德說教之後,曾經熱情地呼籲過真實性,以為藝術的要旨就是真實;當真實所展示的畫面過於獰厲露骨、冷酷陰森,人們回過頭來又呼籲過道德的光亮,以為抑惡揚善才是藝術的目的。其實,這兩方面的理解都太局限。傑出的藝術,必須超越對真實的追索(讓科學沉浸在那裡吧),也必須超越對善惡的裁定(讓倫理學和法學去完成這個任務吧),而達到足以鳥瞰和包容兩者的高度。在這個高度上,中心命題就是人生的況味。
——《藝術創造論》
中國古代繪畫中無論是蕭瑟的荒江、叢山中的苦旅,還是春光中的飛鳥、危崖上的雛鷹,只要是傳世佳品,都會包藏著深厚的人生意識。貝多芬的交響曲,都是人生交響曲。
——《藝術創造論》
歷史,也可獲得人生化的處理。把人類的早期稱作人類的童年,把原始文明的發祥地稱作人類文化的搖籃,開始可能只是一種比喻,但漸漸人們在其中看到了更深刻的意義。個體生命史是可以體察的,因此,一旦把歷史作人生化處理,它也就變得生氣勃勃,易於為人們所體察了。把歷史看得如同人生,這在人生觀和歷史觀兩方面來說都是超逸的,藝術化的。
——《藝術創造論》
自然與人生的一體化,很容易帶來誘人的神秘色彩。人類原始藝術的神秘感,大多也出自這種自然與人生的初次遭遇。時代的發展使這種神秘感大為減損,但是,只要讓自然與人生真切相對,這種神秘感又會出現。自然的奧秘窮盡不了,人生與自然的復雜關系也窮盡不了,因此,神秘感也盪滌不了。
——《藝術創造論》
如果每宗學問的弘揚都要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那麼世間學問的最終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如果輝煌的知識文明總是給人們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那麼再過千百年,人類不就要被自己創造的精神成果壓得喘不過氣來?如果精神和體魄總是矛盾,深邃和青春總是無緣,學識和游戲總是對立,那麼何時才能問津人類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
——《文化苦旅·自序》
我們對這個世界,知道得還實在太少。無數的未知包圍著我們,才使人生保留迸發的樂趣。當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確解釋了,這個世界也就變得十分無聊。人生,就會成為一種簡單的軌跡,一種沉悶的重復。
——《洞庭一角》
長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階段總是充滿著奇瑰和險峻,到了即將了結一生的晚年,怎麼也得走向平緩和實在。
——《狼山腳下》
人有多種活法,活著的文明等級也不相同,住在五層樓上的人完全不必去批評三層樓的低下,何況你是否在五層樓還缺少科學論證。
——《書海茫茫》
諸般人生況味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異鄉體驗與故鄉意識的深刻交糅,漂泊慾念與回歸意識的相輔相成。這一況味,跨國界而越古今,作為一個永遠充滿魅力的人生悖論而讓人品咂不盡。
——《鄉關何處》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從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開始的人生就是要讓自己與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結果可能喪失自己,也可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上把自己找回。
——《山居筆記·小引》
不管你今後如何重要,總會有一天從熱鬧中逃亡,孤舟單騎,只想與高山流水對晤。走得遠了,也許會遇到一個人,像樵夫,像路人,出現在你與高山流水之間,短短幾句話,使你大驚失色,引為終生莫逆。但是,天道容不下如此至善至美,你註定會失去他,同時也就失去了你的大半生命。
——《關於友情》
以平常態,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
——《燈下回信》
人生不要光做加法。在人際交往上,經常減肥、排毒,才會輕輕鬆鬆地走以後的路。
——《燈下回信》
人生的過程雖然會受到社會和時代的很大影響,但貫穿首尾的基本線索總離不開自己的個體生命。個體生命的完整性、連貫性會構成一種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個小點都指點著整體價值。
——《收藏昨天》
如果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投身再大的事業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當做一個事業,聆聽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當做一個故事,我們一定會動手動筆,做一點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把這樣的故事稱之為「收藏人生的游戲」。讓今天收藏昨天,讓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斷片連成了長線,原先的水潭連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會再有腐臭和乾涸的危險。
——《收藏昨天》
希望世間能有更多的人珍視自己的每一步腳印,勤於記錄,樂於重溫,敢於自嘲,善於修正,讓人生的前前後後能夠互相灌溉,互相滋潤。
——《收藏昨天》
傑出之所以傑出,是因為罕見,我們把自己連接於罕見,豈不冒險?既然大家都很普通,那麼就不要鄙視世俗歲月、庸常歲序。不孤注一擲,不賭咒發誓,不祈求奇跡,不想入非非,只是平緩而負責地一天天走下去,走在記憶和嚮往的雙向路途上,這樣,平常中也就出現了滋味,出現了境界。珠穆朗瑪峰的山頂上寒冷透骨,已經無所謂境界,世上第一等的境界都在平實的山河間。秋風起了,蘆葦白了,漁舟遠了,炊煙斜了,那裡,便是我們生命的起點和終點。
——《收藏昨天》
有人把生命局促於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則把生命釋放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
——《流浪的本義》
就人生而言,應平衡於山、水之間。水邊給人喜悅,山地給人安慰。水邊讓我們感知世界無常,山地讓我們領悟天地恆昌。水邊讓我們享受脫離長輩懷抱的遠行刺激,山地讓我們體驗回歸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邊的哲學是不舍晝夜,山地的哲學是不知日月。
——《仁者樂山》
以下是《陽關雪》:
1、但是事情又很怪異,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後,一桿竹管筆偶爾塗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漶。

2、待到年長,當他們剛剛意識到有足夠腳力的時候,也就給自己負上了一筆沉重的宿債,焦渴地企盼著對詩境實地的踏訪。

3、從未見過這樣完整的天,一點也沒有被吞食,邊沿全是挺展展的,緊扎扎地把大地罩了個嚴實。

4、天邊漸漸飄出幾縷煙跡,並不動,卻在加深,疑惑半晌,才發現,那是剛剛化雪的山脊。

5、這些墳堆被風雪所蝕,因年歲而坍,枯瘦蕭條,顯然從未有人祭掃。

6、這里正是中華歷史的荒原: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注的熱血。中原慈母的白發,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於朔風中的軍旗。隨著一陣煙塵,又一陣煙塵,都飄散遠去。

7、堆積如山的二十五史,寫在這個荒原上的篇頁還算是比較光彩的,因為這兒畢竟是歷代王國的邊遠地帶,長久擔負著保衛華夏疆域的使命。

8、在中原內地就不同了,山重水復、花草掩蔭,歲月的迷宮會讓最清醒的頭腦脹得發昏,晨鍾暮鼓的音響總是那樣的詭秘和乖戾。

9、那兒,沒有這么大大咧咧鋪張開的沙堆,一切都在重重美景中發悶,無數不知為何而死的怨魂,只能悲憤懊喪地深潛地底。不像這兒,能夠袒露出一帙風乾的青史,讓我用20世紀的腳步去匆匆撫摩。

10、西北風浩盪萬里,直撲而來,踉蹌幾步,方才站住。腳是站住了,卻分明聽到自己牙齒打戰的聲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凍紅了的。

11、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識認,形體那麼健美,目光那麼平靜,神采那麼自信。在歐洲看蒙娜麗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這種恬然的自信只屬於那些真正從中世紀的夢魘中蘇醒、對前途挺有把握的藝術家們。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會更沉著、更安詳。在歐洲,這些藝術家們翻天覆地地鬧騰了好一陣子,固執地要把微笑輸送進歷史的魂魄。

12、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這么多嘆息的吹拂,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後,沙墳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誰也不能想像,這兒,一千多年之前,曾經驗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

13、這兒應該有幾聲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極美,與自然渾和,奪人心魄。可惜它們後來都成了兵士們心頭的哀音。既然一個民族都不忍聽聞,它們也就消失在朔風之中。

Ⅱ 編輯小報:我與名著、名家簡介、文學新星等多樣化的欄目。

文學新星:由貝塔斯曼基金會和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舉辦的「人民
文學·貝塔斯曼」杯文學新秀獎徵文活動8月31日在北京經歷了緊張、
關鍵的兩小時,產生了各個獎項獲得者名單。他們是:特等獎為陝西
程莫深(男)的《20世紀末的世界戰事縮寫》;一等獎為四川向曉霞
(女)的《金芭太太和她的貓》和上海馬雨默(女)的《駱叔的鏡子》;
二等獎為陝西西嶺雪(女)的《愛如煙花只開一瞬》,上海蔡駿(男)
的《綁架》和廣西韋俊海(男)的《等你回家結婚》;三等獎有北京
張正的《大鼻子小牧三》、張柯華的《黑夜裡的紅馬》、天津尹學芸
(女)的《家園》、上海劉慶(男)的《九月七日》、山東張軍(男)
的《終局》、江蘇趙永生(男)的《無奈周庄》、劉劍波(男)的
《安息日》和湖北陳大超(男)的《街頭小店》。

伍美珍,楊紅櫻,陳柳環等作家 就是剛開始寫作 然後有一定實力 有一定背景 有人捧她成為新一代的作家

安妮寶貝 ,原名勵婕,一名在網路上四處飄盪的人。從1998年10月開始在網路上寫作和發表作品,以《告別薇安》成名於江湖,是2000年國內風頭最健的網路文學作者。職業曾經歷金融、編輯、廣告,現在從事文化產品的策劃及內容製作,任職出版社編輯。

1998年:得到第一台兼容機,開始上網。用電腦創作小說。成名作《告別薇安》,《七年》,《七月和安生》等,以告別,流浪,宿命為題材,文筆艷麗詭異,格調清冷陰郁。發表於互聯網,引起轟動。

1999年:不喜歡銀行的工作,准備辭職。家裡反對,無法辦妥手續。離家,開始自由生活。在南京短暫居留,從事廣告。期間寫作大量中短篇小說,陸續發布於互聯網。擁有廣泛讀者群。網上有固定專欄和作品集。被稱為具備偶像效應的作家。

1999年12月:到上海,進入網路公司,任職內容製作主管。

2000年1月:小說結集出版。《告別薇安》風行一時,出現大量盜版。

2000年5月:終於辦妥銀行辭職手續。在網路公司策劃主編電子雜志,製作獨立頻道。

2001年1月:出版《八月未央》。在雜志上開設時尚專欄。

2001年2月:離開網路公司。開始寫作長篇小說。

2001年5月:長篇寫作完畢。去新疆旅行。

2001年8月:離開上海,去往北京。

2001年9月:長篇小說《彼岸花》出版。《告別薇安》在香港,台灣出版。從事文化產品的策劃及內容製作。任職出版社編輯。

2002年9月攝影集〈薔薇 島嶼〉

2004年1月《 二三事》出版

2004年10月都市心情筆記〈清醒記〉

2006年3月1日長篇小說《蓮花》出版
張悅然,女,1982年出生於山東濟南,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理科。其作《陶之隕》、《黑貓不睡》等作品在《萌芽》雜志發表後,在青少年文壇引起巨大反響,並被《新華文摘》等多家報刊轉載。2002年被《萌芽》網站評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
我與名著:我與名著有個約會

下意識地打開電視機,無意間看到一個「美女如雲」的頻道,仔細一看,原來是《紅樓夢》。因為我正在看這本書,便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風流倜儻的賈寶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工於心計的薛寶釵、陰險狡詐的王熙鳳……這許許多多的人物,個個性格鮮明,獨具特色。

從此,我天天一邊看電視,一邊看書,電視里放到哪兒,我就看書看到哪兒,沒有一天落下,別有一番情趣。捧書閱讀,使我浮想聯翩;坐觀電視,又使我身臨其境。雙管齊下,我既看到了書中的細節,又看到了電視劇里的人與景,兩全其美。我想,這種讀書方法,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它極大地提高了我的讀書效率。

此外,我還把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了一起。看完《紅樓夢》,我在隨筆中寫道:「薛寶釵雖然外表美,但是心靈並不美。而且,她還是一個奪人所愛的偽君子。那個鳳辣子,更是詭計多端,整天說些『瘋言瘋語』,讓賈母糊里糊塗得就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最後,害得寶玉出家,黛玉升天。我喜歡林黛玉。她雖然有點小心眼,但她的善心、痴心、愛心讓我感動,可惜的是她最後還是沒有得到好的回報。有時候,我會想:大人們常說,有情人終成眷屬,可她為什麼不能呢……」雖然媽媽說我的評論並不完全正確,但她還是肯定我能讀有所感、讀有所悟。

品讀名著,能開拓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啟迪我們的思想,陶冶我們的情操。在閱讀中,你會慢慢尋找到更多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

我與名著有個約會,這個約會將是長久的,也是精彩的。
名家簡介:郭沫若(1892~1978),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為當代著名傑出之文學、史學界權威,蜚聲國際,努力世界和平運動,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動家。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清光緒十八年九月二十七(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觀娥鄉沙灣鎮。幼年入家塾讀書,1906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後從文。畢業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科。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1919年9月開始發表新詩。1921年,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組織「創造社」。同年8月,第一部詩集《女神》出版。「皖南事變」後,他寫了《屈原》《虎符》等六部歷史劇。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多種國家行政、科學文化方面的領導工作,同時堅持文學創作,出版了歷史劇《蔡文姬》《武則天》等多部詩集等作品。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參加革命工作,三十餘年,為八一南昌起義之核心人物。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全國文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魯迅(1881~1936),中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國現代文學之父。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1881年9月25日誕生。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898年更名為周樹人。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橋頭鎮(今屬慈溪)。大陸著名藝術理論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2007年被澳門科技大學聘為榮譽教授。夫人是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
余秋雨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曾赴海內外許多大學和文化機構講學。著有《藝術創造論》 《觀眾心理學》 《中國戲劇史》和《戲劇思想史》等多部藝術理論著作。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 ,並擔任國內外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1985年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後辭去院長一職,從事文化事業。創作了《文化苦旅》 《山居筆記》 《千年一嘆》 《行者無疆》 《霜冷長河》等經典文化散文著作。每部作品的問世,都能引起世界華文讀者和文化史學界的強烈反響。

曹禺(1910-1996),中國現代傑出的戲劇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曹禺祖籍湖北潛江。清宣統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於天津,原名萬家寶,字小石。在清華讀書時有「小寶貝兒」的綽號。「曹禺」是他在1926年發表小說時第一次使用的筆名(姓氏「萬」的繁體字的「草」字頭諧音「曹」)。曹禺是「文明戲的觀眾,愛美劇的業余演員,左翼劇動影響下的劇作家」(孫慶升:《曹禺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這句話,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戲劇人生。 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劇旦角演員。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歲,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姓氏一拆為二),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現名小楊家胡同)一個滿族城市貧民家庭。現代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滿族正紅旗人,北京人,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巷戰中,老舍這一筆名最初在小說《老張的哲學》中使用,其它筆名還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鴻來等。
文學笑話:一日中午,蘇東坡去拜訪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正忙著作菜,剛把煮好的魚端上桌,就聽到小和尚稟報:蘇東坡先生來訪。和尚怕把吃魚的秘密暴露,情急生智,把魚扣在一口磬中,便急忙出門迎接客人。兩人同至禪房喝茶,蘇東坡喝茶時,聞到陣陣魚香,又見到桌上反扣的磬,心中有數了。因為磬是和尚做佛事用的一種打擊樂器,平日都是口朝上,今日反扣著,必有蹊蹺。這時,老和尚說:「居士今日光臨,不知有何見教?」蘇東坡有意開老和尚玩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說:「在下今日遇到一難題,特來向長老請教。」老和尚連忙雙手合十說:「阿彌陀佛,豈敢,豈敢。」蘇東坡笑了笑說:「今日友人出了一對聯,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在下一時對不出下聯,望長老賜教。」老和尚不知是計,脫口而出:「居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今日怎麽這健忘,這是一副老對聯,下聯是『積善人家慶有餘』。」蘇東坡不由得哈哈大笑:「既然長老明示『磬(慶)有魚(餘)』,我就來大飽口福吧!」

從前有一個姓石的富家子弟,他略懂一點文學,卻要四處張揚,於是鄉里人都很討厭他,一天這個石秀才看見一隻雞死在牆後,又要賣弄起他的文學來了,脫口而出「細羽家禽磚後死」。隨後有一個人看不過去了就對他說:「我不會對對子但是我有一個對子,你看合不合你的對子,細對粗,羽對毛,家對野,禽對獸,磚對石,後對先,死對生。」石先生剛說出:「粗毛野獸石先生。」就在大家的鬨笑中逃走了。

從前有一地主,有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秀才,鐵匠,淘大糞的。話說這天地主過生日,三個女婿便來祝壽,在席上地主突然心血來潮想讓幾個女婿為他的壽辰做幾首詩,詩的題目就是地主馬棚里的那匹千里馬。其實呢這個地主最瞧不上他這個三女婿了,知道他是個大老粗,也想讓他在人前出出醜。
大女婿沉思了片斷便說:「我有一首。」便搖頭晃腦的說道:「大雪如鵝毛,快馬走南橋。快馬回來了,鵝毛水上飄。」丈人一聽連連稱贊說道:「好好,馬跑了個來回這雪花還在水上未化,不錯。」
二女婿不服氣說道:「我又有了。」便說:「鐵棍水裡扔,快馬跑東京。快馬回來了,鐵棍仍未沉。」地主聽後搖著頭說道:「差強人意沒老大的好。」
三女婿在一旁早急得臉紅脖子粗的,一時沒詞。地主便斜著眼問:「你說不上來了吧?」說完突然放了個屁。三女婿突然一拍大腿喊起來:「有了!」
且聽他說道:「丈人放個屁,快馬向西去。快馬回來了,屁門還沒閉。」
地主聽完氣得暈了過去了!

Ⅲ 藝術創造論讀後感

我給你寫個簡版的,估計你也沒看過。然後你大概擴充一下就好1000字應該回不難。

藝術創造論,主要講答解了自工業革命之後,改革所帶來的變化,其中根據文藝復興以及藝術領域帶來的靈感,改變了很多行業。
這里的藝術靈感指2方面,一方面是顯示色彩,另一方面是非現實主義思想。
顯示色綵帶來的創新是基礎性的,非現實色綵帶來的是富有挑戰性的,絕對創新性的。
大概就是這些內容。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