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本心

創造本心

發布時間: 2020-11-25 04:31:11

A. 有關創造的為主題的作文開頭結尾

《創造》
有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被期望去大城市,成就一番事業,可在我心中,始終藏著一句話:「有心的地方便有美麗的風景。」我不渴望去一個有著美麗的風景的地方,真正的風景,由心創造,因為我知道,只有自己創造的,方能長存於心。
美麗需要創造一,更需要用心去思考,一顆無畏的真心便能成就別樣的美麗。面對他人不願去的地方,面對滿臉惶恐的孩子,她報以最誠摯的微笑,在這片充滿傷痛的土地上,她用無畏的心和瘦弱的肩膀撐起了「隱形村落」的脊樑,也完成了孩子們渴望上學的夢想。初入村時,她心中湧出了無法用語言表達的痛。荒涼的大山,破敗的學校,破舊昏黑的家,震撼了她的內心。從此,她開始了一段艱辛的「造美」之旅。她與官員溝通,設法籌措資金,與家長「搶孩子」……所有的一切,她一個人承擔。經歷了八年的努力,她的願望終成現實。如今的她可以在種滿薔薇的書亭中喝著咖啡,欣賞更艷麗的花,孩子們單純的笑臉便是她心中最美麗的風景。一點一滴的積累鑄就今日的美麗,一顆勇敢的心讓無數孩子不再彷徨。
「六月的清晨,空氣中有露珠的花芳,人們唱著歡快的歌,對彼此投以最純粹的笑容。」這是泰戈爾筆下最美的世界,也是他始終在尋找的美的地方。他的心化作一個最質朴的信仰,支撐著前行。在最動盪的時代,一顆有信仰的心足以讓我們找到自我,堅定前行。
有信仰的人不用害怕社會的紛繁復雜,不用在意聰明的人說你不夠圓滑,不用在意別人給你的美景,那些都是過眼雲煙。一個一輩子堅守的信仰才是一個人創造美麗的動力。愛麗思·門羅一生致力於寫書,她說:「我要一直寫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她獲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經歷昭示我們:信仰給予人的,可以抵抗歲月留下的滄桑,也會造就一份獨一無二的美景。
當金錢、慾望充斥著整個世界,當灰塵刃具我們的真心蒙上了污垢,我們是否有勇氣洗去它,還原最澄澈的本心呢?我們需要一種堅定的信仰,回望我們來時的路,從而獲得前行的勇氣和力量,也好讓記憶中的美景重新浮現在心中。我們欣喜於遇見一個更崇高的自己,欣賞著、創造著這份美麗。帶上一顆執著的心,洗去污濁,便能更好地欣賞和創造獨屬於一個人的風景。
我們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王子和公主,也沒有一草一木是獨為你一個而長。而成長是一個需要美麗的過程,所以,我們要讓自己用一顆無畏、有信仰且執著的心,去創造美麗,相信終有一天,一份宜人的美,跨越千山萬水,只為你而來……因為生活的美麗,獨屬於用真心生活的人,無畏、執著的心將幫助我們向著更蓬勃更崇高的目標挺進。

B. 歸去來兮辭中表明生命有限,順從本心而為的人生態度的一句

歸去來兮辭中表明生命有限,順從本心而為的人生態度的一句是: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這句話的意思是:活在世上還能有多久,為什麼不放下心來任其自然地生死?為什麼心神不定,想要到哪裡去?富貴不是我所求,修成神仙是沒有希望的。

這篇文章作於作者辭官之初,敘述了他辭官歸隱後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表現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過描寫具體的景物和活動,創造出一種寧靜恬適、樂天自然的意境,寄託了他的生活理想。

C. 有信仰總是好的,每個人內心平靜、行善本心就好。這句話怎麼回復

有信仰總是好的

在我的世界正在崩塌的時候

還能為此再努力一把...

D. 按自己本心做事作文

稻盛和夫「六項精進」中首要一條就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句話看似平淡卻隱含著極深的哲學道理睿智而精闢.仔細品味其核心就是倡導「用心做事」盡力而為. 老子說「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這就明確告訴我們要成就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生活的一切原本都由細節構成如果一切都歸於有序決定成敗的必將是微若塵沙的細節.認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用心做事」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境界.作為一種態度它能使我們盡力做好本職工作作為一種境界它能使我們著眼長遠把握未來.「用心做事」是一種品質有了這種品質才能打造出別人無與倫比的精品用心做事是一種情操有了這種情操才能創造和諧美好的人生.「用心做事」是一種人生原則它能使自己在生活中學到更多做得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一項樸素的行為准則是每一位員工必須樹立的基本信念和要求更是做人的良知與本分是對工作強烈責任感和正確思維方式的外在體現. 作為一名員工時刻要以「用心做事」為支撐點只要我們「用心做事」、用心學習在各自崗位上恪盡職守傾盡全力心中的理想就一定能夠實現.「用心做事」是一種良好的職業道德.用心做事的方式在變但用心做事的意識不可發生動搖.用心做事對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不可或缺的.用心做事的人機會就多一點經驗也多一點實現目標也更快. 用心做事要求我們用心投入做實事實實在在地做.這個「心」可理解為進取心、責任心和事業心.只有不滿足於現在善於學習與創新同時讓「良心」做事把工作當作事業來做才能激情澎湃全力以赴工作也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用心做事」要求我們以主人心態對待企業以務實心態對待工作以誠然心態對待事業

E. 順從本心的名人名言

1.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 ——伏爾泰
2.公共的利益,人類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變為可貴,只有開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難所需要的熱忱。 ——佚名
3在希望與失望的決斗中,如果你用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著,勝利必屬於希望。——普里尼
4.一個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言風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 ——愛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輝煌偉大的一生,那麼就應該從今天起,以毫不動搖的決心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憑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創造你和人類的快樂。 ——佚名
6.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羅曼?羅蘭
7.只要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斗,就沒有徵服不了的東西。 ——塞內加
8.無論是美女的歌聲,還是鬣狗的狂吠,無論是鱷魚的眼淚,還是惡狼的嚎叫,都不會使我動搖。 ——恰普曼
9.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朱熹
10.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麼,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康德
11.堅強的信念能贏得強者的心,並使他們變得更堅強。 ——白哲特
1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佚名

F. 告誡人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恪守本心的名人名言

1.堅持意志偉大的事業需要始終不渝的精神。 ——伏爾泰
2.公共的利益,人類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變為可貴,只有開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難所需要的熱忱。 ——佚名
3在希望與失望的決斗中,如果你用勇氣與堅決的雙手緊握著,勝利必屬於希望。——普里尼
4.一個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樣,要有勇氣在風言風語的社會中堅定地高舉倫理的信念。 ——愛因斯坦
5.你既然期望輝煌偉大的一生,那麼就應該從今天起,以毫不動搖的決心和堅定不移的信念,憑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創造你和人類的快樂。 ——佚名
6.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羅曼?羅蘭
7.只要持續地努力,不懈地奮斗,就沒有徵服不了的東西。 ——塞內加
8.無論是美女的歌聲,還是鬣狗的狂吠,無論是鱷魚的眼淚,還是惡狼的嚎叫,都不會使我動搖。 ——恰普曼
9.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朱熹
10.既然我已經踏上這條道路,那麼,任何東西都不應妨礙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康德
11.堅強的信念能贏得強者的心,並使他們變得更堅強。 ——白哲特
1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佚名
13.立志不堅,終不濟事。——朱熹
1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15.意志目標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蘊藏。 ——武者小路實篤
16.意志若是屈從,不論程度如何,它都幫助了暴力。 ——但丁
17.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會有能耐、機靈和知識。——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佚名
19.能夠巋然不動,堅持正見,度過難關的人是不多的。 ——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 ——王守仁

G. 關於王守仁怎麼創造「心學" 「知行合一」究竟怎麼樣,我虛度了一個暑假沒想出來

出生於明代中期的著名教育家王守仁,繼承並發展了南宋陸九淵的學說,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諸多命題,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心學」思想,最終發展成與程(頤)朱(熹)理學大相徑庭的「王學」(陽明學派)。他的學說其後廣為流傳,並對日本明治維新產生過重要的「思想啟蒙」作用。我國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對王守仁極為推崇,他稱頌王守仁是「千古大師」「百世之師」。現代新儒學代表人物之一的熊十力更是稱王守仁為「儒者之學,唯有陽明善承孔孟」,認為他是孔孟學說的正傳。

明代中葉流行著一種風氣:要想成為「聖人」,就一定要讀書識字,你的書本知識越多,就越有地位,越受到別人的尊重,而不管你的實際操守如何。在這種社會風氣下,不少讀書人雖然學到了不少書本上的知識,但在行動上卻經常做出與「聖賢」道理不相符合,甚至相抵觸的惡行來。
王守仁經常批評他們是「知識之多,適以行其惡」,他認為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當時流行的程朱理學把「心」「理」一分為二,造成了人們的知行分離。
值得一提的是,王守仁起初也是程朱學派的虔誠「信徒」。他曾經多方尋找朱熹的著作研讀,並且拜訪、求教當時程朱學派的大師級人物。但他對程朱理學思想的「信仰」因一件事情而徹底改變了。當時,他按照程朱理學所強調的「格物致知」,面對窗外的竹子靜靜地「格」了好幾天,結果不但沒有「格」出「知」來,反而病倒了。由此,王守仁開始轉向其他的研究方向,最終形成了「心學」思想。他認為,事物之理都在人們的心中,只要人們發現「本心」,自然而然就能夠依照倫理道德標准行事,更加註重人們內心的修養。
王守仁的獨特「心學」思想,在他的教育思想上也就打下了烙印。和當時流行的程朱理學把「心」「理」分隔不同,王守仁認為「理」是存在於「心」中的,他主張「良知就是天理」。在王守仁看來,作為天理的「良知」,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不教自會。人不分聖愚,都具有良知,即「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良知」也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或「泯滅」,即「良知在人,隨你如何,不能泯滅」。
王守仁提出,人並非生下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致良知」的,人們在與「良知」以外的事物接觸時會受到諸如物慾等的誘惑,此時「良知」就有可能暫時受到「昏弊」,即被人們的私慾迷惑,從而喪失道德本性。面對這種情況,王守仁提出要依靠教育,「良知」「不能不昏弊於物慾,故須學以去其昏弊」。通過教育去除物慾對人們「良知」的蒙蔽,重新找回「良知」。
王守仁從「心學」的角度提出了「學以去其昏弊」「明其心」的教育觀,通俗地說,就是通過接受教育去除私慾對人們的蒙蔽。他認為,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並有接受教育的先天條件,不管你是從事什麼行業的,都可以成為「聖人」。在這一點上,他比朱熹的教育思想更具進步性

定義「知行合一」

近代以來,「知行合一」學說的影響愈發擴大。對於王守仁所提出的「知行合一」學說,梁啟超曾有過這樣的評價:「知行合一之教,便是明代第一位大師王陽明先生給我學術史上留下最有名而且最有價值的一個口號。」
在王守仁所處的年代,上至皇帝下至大臣們,基本都是些腐朽墮落、貪婪殘暴的人,為了爭權奪利而紛爭不斷,社會上道德敗壞,世風日下,明朝的統治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在教育上,也是腐敗不堪,王守仁曾經指出:當時的文人不務正業,靠鑽研一些「雕蟲小技」來表現自己,相互傾軋、爭奪名利,外表雖然衣冠楚楚,口頭上還宣揚著自己要為恢復三代的儒學正統而奮斗,內心卻如同禽獸一般。當時的學校教育,由於受到科舉的影響,學生都用心於記誦八股文,追逐名利。教師所教的,學生所學的,都已經不是「明人倫」的教育內容了。
王守仁認為,造成這些嚴重問題的重要原因就在於知行分離。因此,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張,反對道德教育上「只知不行」或者「只行而不知」的人。他進一步提出,當時之所以會出現道德敗壞的情況,除去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之外,士大夫們所奉行的程朱理學「先知後行」的道德修養方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由於把知、行分成兩個部分,因此當產生不善之念的時候,雖然還沒有去實施這種不善之念,但是也無法去禁止。
經過多年的教育實踐,王守仁在「致良知」的體系下,提出了「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主張。
程朱理學主張「知先後行」,王守仁則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張。他指出:「知是行的主義,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認為,「凡人」之所以不能「做聖」,主要就是由於「知」與「行」分家了,「行」離開「知」便是亂「行」,「知」離開「行」便不是「真知」。因此,他主張的實質在於把「知」和「行」結合起來,不能離開「行」而求「知」。
「知行合一」的一個重要作用就在於防止人們的「一念之不善」,當人們在道德教育上剛要萌發「不善之念」的時候,就要將其扼殺於「萌芽」,避免讓這種「不善之念」潛伏在學生的思想當中,從而解決學生的「心病」。
王守仁非常重視學生志向的培養,他認為一個人要成為「聖人」,就必須先立「聖人」之志。他說:「諸公須要信得及,只是立志。」立志猶如「舟之舵」,志立天下無不成之事。他曾經對學生說:「學問不等長進,只是志未立。」如果一個人不立下志向,就「譬如一塊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癢,恐終不濟事」。立了志,更要持志不移,篤行不渝。
這其實再次體現了他所主張的「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觀念,體現了王守仁在道德教育中注重實踐和追求實際效果的精神。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在道德教育過程中,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質,樹立遠大的志向,更要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努力去實踐自己立下的志向。
而要做到「知行合一」,首先要能夠靜下心來,「誠意格物」,摒棄自己的私心雜念,這其實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道德修養觀點。光是自己坐在那裡想還是不行的,如果人老是坐在那裡「冥思苦想」,坐久了就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喜歡安靜,討厭活動」,甚至成為「痴呆漢」,因此人還要多多「事上磨煉」,做到「知行合一」,這才是道德的完成。王守仁指出:「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為知。」他認為,人在道德修養上要多多結合具體情況,加以實踐,倘若只是空想,遇到事情的時候就亂了,不去努力實踐,那平時所想的功夫,也就沒什麼意義了。
王守仁曾經舉過一個例子:當有一個人看見一個小孩子掉到井裡面,必然會動惻隱之心,倘若順著這種惻隱之心的自然發展,他必定會奔走呼救,這就是「知行合一」,也就是王守仁所說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但是,倘若這個人此時轉念,畏懼艱險,或者因為和孩子的父母關系不好而不前往,就是有「知」而「無行」了。
當然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要時刻注意對自己的道德行為進行反省和檢查,也就是王守仁所提出的「省察克治」,即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反省和檢查,自覺克制各種私慾,不讓它們危害自身的道德修養。他提出人要自覺檢討,堅決改正,只要這種「省察」工作時常、及時地進行,經過一段時間,人就會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倘若省察不夠及時,已經犯了過錯,也並不是件不光彩的事。王守仁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人不可避免地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道德過錯,關鍵是能夠勇於改過從善。悔悟是去病之葯,然而,光悔悟還是不夠的。倘若只是悔而不悟,或悔而不改,還是要出問題。因此,改之為貴,只要能改正自己的過錯,仍然可以取信於人。這就告訴我們,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過程中,不光要培養學生勇於承認錯誤的良好道德情感素質,更要培養他們勇於改過的道德實踐能力,也就是「知行合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要有針對性地了解他們的思想情況,對症下葯,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幫助學生樹立改過從善的信心。

H. 勇於拼搏創造歷史 下聯 捨生取義固本心千古傳誦 下聯

勇於拼搏創造歷史,
毅然挺進開創未來。

捨生取義固本心千古傳誦,
矢志不渝振豪情萬世汗青。

入世貿十年發展路,
行改革卅載振興程。

投身革命血染大地,
盡心創業氣壯山河。

讀《三峽》想美景怡情悅性,
賞《四書》品佳作盪氣回腸。

I. 為什麼純朴本心勝於花言巧語

常有人自恃口齒利落,若有需人交涉的場合,總是自告奮勇一馬當先,絕不錯失表現的機會。

然而,真正稱得上「談判高手」的人才誠如鳳毛麟角、委實難找。高手出招,話題豐富多變,語法輕妙,使聽者在不自覺中渾然忘我為之折服,這樣才算得上善於談判藝術的個中高手。

只會喋喋不休自我表現之人,充其量不過屬於耍耍嘴皮的辯士而已,容易讓人反感。對方易於受此疲勞轟炸導致情緒反彈,因而提高警覺,反而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位自認不善應對的木訥型業務員,反而有讓人不敢置信的業績,追究其原因;發自純朴本心的服務熱誠,積極拜訪顧客,不憚其煩、耐心解說,取代嘩眾取寵的虛偽言詞取得客戶的信賴,自然能夠創造佳績,該員工的成功絕非意外。

當今社會,客戶的知識水平已大幅提升,大部分的客戶也不是昔日的悠閑景況可比擬,緊湊的生活節奏,緊張忙碌的工作,根本無餘暇可供噴口水、打秋風,而面對業務壓力,業務員一波又一波地毯式轟炸,已造成普遍的「推銷員恐懼症」。因此,當業務員的第一課題。就是把第一印象:「誠懇」推銷出去,而不必有太多的贅語,因此,若沒有「真誠」如赤子之心,如何能打入客戶心中,而不排拒。

倘使依然迷戀口舌銳利,鼓起如簧之舌滔滔不絕胡亂瞎謅的話,恐怕顧客連試試的機會都不給,這樣不得其門而人,何來令人刮目相看的業績?

由此看來,口齒木訥、朴實無華,倒成為一項長處。

待人或處事,只要能夠秉持誠意、充滿自信,說話平實,也不說得太滿,就已具備相當強的說服力。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