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性游戲大班教案

創造性游戲大班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25 07:42:08

1. 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園戶外活動的研討:根據《幼兒園戶外創造性游戲開展的策略》

幼兒園戶外活動可能是不叫不錯的教育方式,不過幼兒園戶外活動比較不安全的,主要是磕磕碰碰的傷害比較多,身體就要盡量多派出一些老師進行監護。

2.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
幼兒園中的游戲有教師組織的游戲活動,如區域活動、集體游戲活動,有幼兒自發的游戲,如幼兒在自由活動時自己組織、創造出的游戲,還有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採用的游戲形式,即「寓教於樂」。其中任何一種游戲,都有內在的價值,對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思維、語言等的提高都有幫助。游戲對幼兒的創造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關注和重視,人們越來越發現游戲對幼兒創造力發展的作用。經過一段時期的教育實踐,我也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這里主要對教師在游戲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提出了一點體會和想法。

首先,要提供充分的材料、創設豐富的環境,給予幼兒想像的空間,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一是要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投放幼兒游戲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其他相關的材料。這些材料要賦予啟發性、層次性,並能構成豐富的游戲情景。如我班開展的「超市」,投放了豐富的游戲材料,有各種瓶瓶罐罐、小碟子……姚詩逸小朋友把「旺仔牛奶」的罐子放到了下面,把一個小碟子放到了上面,用來作秤,一邊稱東西,一邊還說「這個×斤」。可見,幼兒在豐富的游戲環境中就能萌發出各種各樣的創造性行為。二是要創設寬松的精神環境,只有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幼兒才會有愉悅的心態,才會大膽的創造、 [b] 1活動。

其次,要肯定幼兒的大膽創造。

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經常會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教師應肯定他們的想法,不能否定或進行反面的評價。這樣才能激發幼兒創造的積極性。另外,幼兒的心理特點也決定了教師應使用正面評價性的語言。如我班的梁凱雯小朋友在玩娃娃家時,遇到了娃娃要過生日但沒有生日蛋糕的情景,她就提議,沒有蛋糕我們就自己做。老師聽到後就肯定了她的想法:「梁凱雯,你的辦法真好!」接著,娃娃家裡的成員就一起做起了「蛋糕」,他們個個都很認真,娃娃家進行了熱鬧的生日慶祝會。

再次,教師應以適當的身份適時的進行指導。

我們知道,教師在游戲中的身份是環境的支持者、維護者,觀察者、記錄者,引導者,教師要根據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況適時的改變角色,以相應的身份適時的介入幼兒的游戲。如當幼兒在無目的的擺弄操作材料時,教師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老師和你來一起玩好嗎?想想這些拼板能做什麼?」幼兒拿了一塊梯形的拼板說:「可以用來做手槍。」「好,那手槍是誰拿的?」「是拿的。」「那你想不想來當?」「想。」教師就引導了幼兒利用手裡的玩具當,並告訴他要再想出新的點子。

最後,要及時的鼓勵、表揚幼兒,給幼兒成功的體驗。

成功的體驗能激發幼兒再創造的積極性,讓他們在今後的游戲中能繼續主動的創造和想像。我班在游戲結束後,教師會組織 [b] 1幼兒來講述自己在游戲中的收獲,並給一些有創造性行為的幼兒以五角星獎勵,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激勵了其他幼兒。

創造力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創造力的發展和培養已顯得越來越重要。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相信通過教師的組織和指導,幼兒的創造力能獲得可喜的發展和進步。

3. 幼兒園大班談話活動教案最有趣的游戲

活動過程: 一、觀察、接觸各種植物的葉子: (把幼兒分成三組,每組擺放一籃葉子供幼兒自由選擇) 1、觀察葉子的形狀及顏色。教師:"你們發現了什麼?這些葉子都一樣嗎?"給幼兒自由談論的時間,相互交流、分享經驗。 2、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葉子的形狀像什麼?同時讓幼兒在白板上用線條畫出葉子的輪廓,進一步熟悉葉子的外型。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串葉子,做掛飾。每個幼兒拿一片自己喜歡的葉子固定在紙條或線上,掛在脖子上。 二、游戲活動,提高幼兒的辨別能力: 教師交代游戲的規則:游戲開始,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進行時,幼兒可拍手自由動作,去尋找與自己有同形狀葉子掛飾的同伴,當音樂停止時,相同葉子掛飾的幼兒要站在一塊,可兩人一組,也可三 人、四人一組,游戲進行2-3次,每次可鼓勵幼兒尋找更多的同伴。 (教師也可參與此游戲,並與全體幼兒一起檢查游戲的結果,找到相同葉子人數最多的一組為勝) 三、創設情境,隨音樂的旋律,表現葉子的飛舞: 1、教師:"一部分樹木和植物在秋天時,葉子會伴著秋風漸漸的飄落,你們見過飄落著的樹葉嗎?那是什麼樣的?"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來模仿被風吹起的落葉。 2、欣賞音樂《水族館》,感受其旋律的優美,幼兒自由表現。 根據幼兒的能力教師可用語言情境隨機啟發幼兒表現各種動態的葉子(如:輕輕用手或身體的擺動表現葉子隨微風忽忽悠悠的飄落,急速的扭動或打圈表現葉子被大風吹的亂舞,靜止的造型表現葉子靜靜的躺在地上……) 3、聽音樂《水族館》進行角色表演。一部分幼兒做風,一部分幼兒做葉子,隨音樂的起伏,鼓勵幼兒有創造性的表演。可交換角色。教師評價。

4. 幼兒園大班身體碰碰樂游戲教案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已具備初步和夥伴進行合作舞蹈的能力,但是在我園的舞蹈園本教材中"舞蹈游戲"的素材比較匱乏,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合作舞蹈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所以我選擇了該活動。同時《綱要》中指出:"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合作表現,幫助他們不斷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於是在讓孩子體驗兩兩合作創編舞蹈的同時,達到了我對舞蹈教學活動的探索目的。 活動中,我通過"賞析→模仿→創演→整理→表演"這幾個環節,讓幼兒清楚地感受樂句時我藉助了一些小圖片幫助他們記憶,更是讓孩子們清晰地領會了舞蹈規則。整個活動由淺入深,層層遞進,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循序漸進的學會了兩兩合作舞蹈表演,更好地激發了孩子的創造性和對身體敏捷的反應能力,讓孩子真正成為了活動的主角。 活動目標: 1.欣賞圖片,大膽創編造型並隨音樂合拍、自信地表演。 2.嘗試兩兩合作,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音樂,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增強對身體敏捷的反應能力。 3.在舞蹈表演中,體驗與同伴默契配合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知識經驗准備:幼兒對身體各部位有初步的了解;學過歌曲《頭發肩膀膝蓋腳》。 物質材料准備: 音樂《萬花筒》;地墊;圖片若干;鋼琴;小鈴;幼兒圍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認知身體部位 1.小朋友,你們還記得上次我們唱的歌曲《頭發肩膀膝蓋腳》嗎?現在我們一起用自然的聲音唱一唱。 2.除了歌曲中唱到的這些部位,還有哪些身體部位呢?(頭、背、手臂、臀、小腳等等) 3.我們不光可以用歌聲演唱身體的各部位,還能讓自己身體的各部位和同伴一起玩舞蹈游戲"身體碰碰樂"呢! 二、結合音樂, 大膽創編動作 (一)藉助圖片,欣賞模仿動作 1.你們看,這兩個小朋友哪裡碰哪裡?誰來找個好朋友試一試?你們的造型和圖片上的小演員比比哪個漂亮些?為什麼? 2.頭碰頭時,我們的小手和小腳也可以擺不同的姿勢,還可以有上下的姿勢,這樣就有美感,像個小小舞蹈家了,現在請你找一個不碰到別人的地方站站好,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3. 還可以哪裡碰哪裡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肩靠肩、背對背、膝蓋碰膝蓋、腳對腳、小手碰小手) (二)傾聽音樂,了解規則要求 1.這個好玩的舞蹈游戲藏在了一段音樂里,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完整播放音樂)你們聽到了什麼?(有說話的地方,還有音樂) 2.這個舞蹈游戲怎麼玩呢?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教師出示便於幼兒記憶的圖片並講解要求。難點部分:強調什麼地方是站位聽,什麼地方找朋友, 什麼地方開始擺造型保持不動。在開始擺造型時用小鈴給予提醒,造型時要保持不動。 3.初次嘗試配樂練習,大膽創編造型,教師進行小結。 一共要與同伴碰6次不同的身體部位,每一次都要交換朋友,一共要換幾個朋友? 三、完整表演,感受合作快樂 (一)兩兩合作表演 1.第一遍要求:按音樂要求表演,第一部分聽,第二部分找朋友,第三部分擺造型。 2.第二遍要求:在表演中要大膽自信,而且臉部要有快樂地表情,位置控製得當。 3.孩子們,你們表演得開心嗎?舞蹈游戲"身體碰碰樂"在大家的智慧下兩兩合作創編完成啦!小朋友在表演時也非常投入.各個都是小舞蹈家,問問客人老師你們的表演怎麼樣? (二)師生互動表演 問問客人老師願意和我們一起舞蹈嗎?主動邀請她們一起來玩個舞蹈游戲"身體碰碰樂"吧!

5. 大班表演游戲、智力游戲、聽說游戲、音樂游戲及娛樂游戲教案!

導讀:關鍵字-幼兒園音樂教案,幼兒園教案 蘿卜 游戲 ,表演游戲:拔蘿卜.六是關於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科目教案 - 幼兒園音樂教案方面的資料,膽進行表演。四、活動結束1、師幼共同評選出表演最形象的小朋友。2、播放音樂,一起把蘿卜抬回家。活動反饋:教師嘗試「以大帶小」的互動形式提高了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都能跟隨大班幼兒按照角色的出場順序進行表演。 教師。 3、背景音樂。
4、綠色泡沫墊若干。
幼兒准備:已熟悉蘿卜的生長過程。
活動過程:
一、回憶游戲情節,並討論表演內容:
⑴請個別幼兒示範,師生進行評論。
⑵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情、神態去表現表演內容。
二、教師和幼兒一起用「×××、×××快來呀,快來幫我拔蘿卜。」依次叫出各個角色出場。(角色由大班幼兒扮演)
三、全體幼兒和大班幼兒進行互動表演
1、教師引導幼兒用綠色泡沫墊拼插蘿卜地,(播放背景音樂)做好表演前的准備。
2、教師引導幼兒跟著自己所選擇喜歡的角色(大班幼兒扮演)大膽進行表演。
四、活動結束
1、師幼共同評選出表演最形象的小朋友。
2、播放音樂,一起把蘿卜抬回家。
活動反饋:
教師嘗試「以大帶小」的互動形式提高了幼兒游戲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都能跟隨大班幼兒按照角色的出場順序進行表演。 教師在活動中採用了較為輕快的音樂,讓幼兒能在很好的氛圍中進行場景布置,大大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活動前了解了蘿卜的生長過程,活動中扮演蘿卜的幼兒就能用動作表現,較為形象。但在表演時大部分幼兒的表演還處於模仿狀態,可在語言區中繼續投放《拔蘿卜》故事書,在美工區中投放蘿卜塗色、蘿卜撕貼供幼兒加強練習。另外,在表演過程中還沒輪到出場的幼兒無所事事,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未及時引導以至於有的幼兒不知道要干什麼在乾等;有的幼兒等不到別人叫,就自己跑上去拔蘿卜。教師可以
不錯的組織幼兒討論,創編等待時的情節動作。介於班級場地的局限,下次活動可安排在戶外草地上進行,避免幼兒小組之間互相干擾。

活動(四)
活動目標:
1、 初步嘗試創編有關的表演情節。
2、 能繼續參與場景布置。
3、 能激發幼兒的表演願望和自信心,體驗表演的樂趣。
活動准備:
教師准備:1、道具:增添小老鼠頭飾若干。
2、場景布置。
幼兒准備:自製大蘿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表演內容,引導幼兒討論,擴展游戲情節
1、還沒輪到拔蘿卜的小朋友會在做什麼事情呢?(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
2、大家一起拔蘿卜,如果還是拔不出來,你還會叫誰來幫忙呢?我們應該怎麼叫?(引導幼兒創編故事情節並用語言動作表現)
二、創設場景,分組表演,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協助幼兒分配角色並選擇一塊草地「種上蘿卜」後再進行分組表演。
2、重點觀察幼兒是否創編等待時的情節動作及運用頭飾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三、活動結束
1、集體評價,選出每個角色的最佳表演獎。
2、鼓勵幼兒一起收拾整理場地。
活動反饋:
幼兒能在分組的情況下較投入地進行表演,對角色的語調、神態的表現都有所提高,在拔蘿卜的過程中孩子們已一邊拔蘿卜一邊很習慣的用歌曲唱出來「拔蘿卜,拔蘿卜,嘿喲嘿喲拔不動……」孩子們表演的興趣黯然,由於時間的限制,教師未給幼兒充分表演的時間,幼兒玩得不夠盡興。在分組的時候,出現角色爭搶的現象,不能很好的與同伴協商角色,但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解決問題。在活動中幼兒的創編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例如:鄭傑、蘇永超、鍾鋒鋒等幼兒能運用教師提供的動物頭飾創編不同的表演情節。這樣,既減少了幼兒的等待時間,又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創編能力。但由於教師提供的動物頭飾過於單一,限制了幼兒的想像力。教師可在活動結束後創立一個「小小影劇院」投放多種動物頭飾及指偶,讓幼兒繼續表演。在這屬於幼兒的天地里,既滿足了他們的表演慾望,也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反饋總結:
在第一階段,教師採用了以音樂導入故事的形式,引出課題。接著以貼絨教具進行演示,幫助幼兒熟悉角色的出場順序。但幼兒在集體拔蘿卜時,不能很好地體現蘿卜拔不動的感覺。在第二階段活動中,教師設計了師生合演環節,並初步嘗試幫角色配音,幼兒在這個環節中參與性較高。但由於教師制定的目標偏高,幼兒對角色出場的掌握還有待加強。針對這種情況,在第三階段中,教師嘗試了「以大代小」的互動形式,大大提高了幼兒表演的積極性。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簡單地參與場景布置。但在分組表演中,教師發現幼兒的表演不夠大方,大部分幼兒的表演缺乏創造性。為此,教師在設計第四階段游戲,增設了動物頭飾,引導幼兒在等待的時間創編不同的表演情節。讓幼兒的想像創編能力能夠得到更深層次的發展。

6.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如何在游戲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
幼兒園中的游戲有教師組織的游戲活動,如區域活動、集體游戲活動,有幼兒自發的游戲,如幼兒在自由活動時自己組織、創造出的游戲,還有就是在教學活動中採用的游戲形式,即「寓教於樂」。其中任何一種游戲,都有內在的價值,對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思維、語言等的提高都有幫助。游戲對幼兒的創造力的培養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者和研究者的關注和重視,人們越來越發現游戲對幼兒創造力發展的作用。經過一段時期的教育實踐,我也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了這一點。這里主要對教師在游戲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提出了一點體會和想法。

首先,要提供充分的材料、創設豐富的環境,給予幼兒想像的空間,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一是要創設豐富的物質環境,投放幼兒游戲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其他相關的材料。這些材料要賦予啟發性、層次性,並能構成豐富的游戲情景。如我班開展的「超市」,投放了豐富的游戲材料,有各種瓶瓶罐罐、小碟子……姚詩逸小朋友把「旺仔牛奶」的罐子放到了下面,把一個小碟子放到了上面,用來作秤,一邊稱東西,一邊還說「這個×斤」。可見,幼兒在豐富的游戲環境中就能萌發出各種各樣的創造性行為。二是要創設寬松的精神環境,只有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幼兒才會有愉悅的心態,才會大膽的創造、 [b] 1活動。

其次,要肯定幼兒的大膽創造。

在游戲活動中幼兒經常會展示自己的作品、想法。教師應肯定他們的想法,不能否定或進行反面的評價。這樣才能激發幼兒創造的積極性。另外,幼兒的心理特點也決定了教師應使用正面評價性的語言。如我班的梁凱雯小朋友在玩娃娃家時,遇到了娃娃要過生日但沒有生日蛋糕的情景,她就提議,沒有蛋糕我們就自己做。老師聽到後就肯定了她的想法:「梁凱雯,你的辦法真好!」接著,娃娃家裡的成員就一起做起了「蛋糕」,他們個個都很認真,娃娃家進行了熱鬧的生日慶祝會。

再次,教師應以適當的身份適時的進行指導。

我們知道,教師在游戲中的身份是環境的支持者、維護者,觀察者、記錄者,引導者,教師要根據幼兒在游戲中的情況適時的改變角色,以相應的身份適時的介入幼兒的游戲。如當幼兒在無目的的擺弄操作材料時,教師可以以同伴的身份介入,「×××,老師和你來一起玩好嗎?想想這些拼板能做什麼?」幼兒拿了一塊梯形的拼板說:「可以用來做手槍。」「好,那手槍是誰拿的?」「是警察拿的。」「那你想不想來當警察?」「想。」教師就引導了幼兒利用手裡的玩具當警察,並告訴他要再想出新的點子。

最後,要及時的鼓勵、表揚幼兒,給幼兒成功的體驗。

成功的體驗能激發幼兒再創造的積極性,讓他們在今後的游戲中能繼續主動的創造和想像。我班在游戲結束後,教師會組織 [b] 1幼兒來講述自己在游戲中的收獲,並給一些有創造性行為的幼兒以五角星獎勵,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同時也激勵了其他幼兒。

創造力是當今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創造力的發展和培養已顯得越來越重要。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方式,相信通過教師的組織和指導,幼兒的創造力能獲得可喜的發展和進步。

7. 幼兒園大班數學《創造力訓練》教案課後反思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朋友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在教學8的組成時自己的幾點體會。 教學8的組成時,我請幼兒每次拿八塊小餅干(蛋糕盒剪的小方塊),然後將小餅干分成兩份擺放到作業單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樣。分完後檢查是否有重復或漏分的現象,最後將分得結果記錄下來,然後說說自己的結果,交流分享。通過這種有趣的實物操作,幼兒自然而然地了解了8的組成。接著我讓幼兒們一起觀察、討論,發現規律,說說怎樣能更快地記住數的組成,在肯定幼兒想法的同時,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討論說說那種方法更好、更簡單易記,找出最佳的方法。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幼兒不僅掌握了8的組成,同時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操作材料來源於生活中常見的蛋糕盒,幼兒在分"小餅干"時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變得輕松而有趣。 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動手操作,於是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培養幼兒數學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游戲是幼兒的最愛,是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最佳手段,課堂上教師為幼兒創設了寬松、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幼兒在各種游戲活動中一邊游戲一邊學習,玩中學、做中學,寓教於樂。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