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飛行服
⑴ 宇航服的誕生過程
看看這個有用不
五十年前,美國宇航局最初想實現載人航天計劃時,需要解決許多問題。重要問題之一就是怎樣設計宇航服,宇航服要用來保護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中的宇航員。如果不加特殊的保護,人是不可能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中生存的。太空的寒冷瞬間可凍結皮膚、太陽的炙熱又可引起嚴重的燒傷、失去大氣層血液就會沸騰、人缺氧一會兒都不行。這些惡劣的太空環境意味著人如果沒有穿上特殊保護的宇航服,很快就會死亡。
當人在太空中探索和工作時,需要有良好的環境。美國宇航局為宇航員創造了許多保護措施,宇航員要在飛船外工作,至少得穿上17件保護設備。
從地球表面到120公里高的太空起點,大氣層大約含有20%的氧氣和80%的氮氣。在5400米的高空,氣壓大約就只有地面的一半了;而到了19000米的高空,大氣就變得很稀薄了。嚴重的缺氧,使得人需要很多特殊的保護才可以生存。
1933年,著名的美國飛行員懷利·波斯特成功地設計了第一件高空飛行員保護服。
在菲利普斯石油公司和B-F古德里奇公司的幫助下,懷利·波斯特做出了這件保護服——看上去像個大罐子的東西套住飛行員的腦袋,透過罐子前面的小窗,飛行員可以看見外面的世界。
懷利·波斯特的保護服是用橡膠做成的,看上去很像一個人形的大氣球。在高空,保護服可以留住氧氣,並提供必需的氣壓使飛行員免遭低氣壓的侵害。
這套橡膠保護服只使用過幾次,但它讓懷利·波斯特先生飛上了15000米的高空,破了世界記錄。懷利·波斯特先生自己還不曉得他已經設計出了事實上的宇航服。現在,在華盛頓特區的斯密森航空航天博物館可以看到懷利·波斯特先生的這套保護服。
後來,飛機設計師讓飛機里保持正常的氣壓,這樣的機艙讓人可以穿著普通的衣服飛得很高。今天,民航客機即使飛得再高也能向乘客提供既安全又舒服的大氣。
二十世紀60年代初,美國宇航局墨丘利計劃的宇航員飛了美國人的第一次太空之旅。每個宇航員的保護服都是特製的,他們的保護服很像懷利·波斯特先生發明的保護服。
當氣壓填充早期的宇航服時,宇航員覺得手腳很難動,並且動起來有點像試圖改變形狀的大氣球。宇航服內的壓力提供了保護,但宇航員很難以自然的方式運動。
墨丘利宇航員通常穿著裡面沒有氣壓的宇航服,因為飛船里的大氣壓力保證了宇航員的安全。宇航員穿上宇航服作為安全設備,以防飛船突然失去氣壓。
現在的太空飛行,宇航員只在發射和著陸時穿上宇航服。今天,宇航服已有了很大的改進,穿上後可以自由地活動、做事情,並可以在飛船外既舒適又安全地呆上幾小時。
⑵ 誰發明了宇航衣
1961年,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100項發明之一的紙尿褲——幫寶適由寶內潔公司推出.有個小故事說容,寶潔之所以會研發紙尿褲,是因為研發部經理有了一個小孫女,頻繁地換洗尿布讓他不勝其煩,於是他下決心要發明一種不用洗的東西來替代尿布. 那麼此時的太空人是怎樣尿尿的呢? 1961年4月12日,人類第一位太空英雄加加林,在上太空前,曾經有個小插曲,在要步入發射艙時,加加林突然感到了尿急,沒辦法,他只好下來,靠著一輛汽車的輪子,將尿順著太空服的管子向外排.1961年5月5日,美國第一位遨遊太空的宇航員謝潑德也遇到了尿急的問題,指揮官命令他尿在太空服里,這是一個冒險,因為尿液的熱度可能會使太空服里必須保持清爽的設備失靈.好在尿液很快冷卻,悲劇沒有發生. 直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太空總署一個叫唐鑫源的華人工程師改進了太空服,加入高分子吸收體,發明了一種能吸水1400毫升的紙尿片,尿尿才不再成為困擾航天員的一大難題.
所以紙尿褲發明人「航天服之父」是唐鑫源
⑶ 誰發明了翼裝飛行服
基於蝙蝠飛行滑翔原理研發出來的翼裝飛行服,採用韌性和張力極強的尼龍織物編製版而成,特別權是在飛行運動服雙腿、雙臂和軀干間縫制大片結實的、收縮自如的、類似蝙蝠飛翼的翅膀。←_←沒有哪裡有說誰發明的,不出名的人
⑷ 如果一個發明家發明了飛行衣,那他可以賺多少錢呢比如專利費,賣給企業、投放市場等。
由發明專利轉成商品,需要發明人與廠家根椐成本、利潤、市場調研,共同商討,逐漸形成,並無現成標價。萬事均應隨行就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⑸ 未來可不可能發明飛行衣就是這件衣服穿在身上能飛起來。
如果你是說像普通外套那樣的 難。如果你說的是噴氣式裝置 容易。
⑹ 宇航服的發明創意來自於什麼
長頸鹿的血液循環
⑺ 飛行旗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是誰發明的
關於飛行棋發明的年代和發明人,在網路上似乎還沒有相關的線索。比內較一致的意見是容他至少發明於大約二戰以後,因為它是關於飛行的(FLIGHT GAME)。但也有人認為這一點沒有說服力,因為它有可能是先有了規則再被冠上了飛行棋的名字,在飛機發明前就出現這一游戲是完全可能的。再說,它可以跟飛機(PLANE)沒有直接關系,因為它的名字只是提到飛行(FLIGHT)。 這個應該是國人的原創,是中國玩具公司生產的,據說是為了紀念二戰時飛虎隊的卓越功勛,是pachisi游戲的變種。 飛行棋這種轉圈式的路程設計來自於空戰中的「拉弗伯雷圓圈」。法國人拉弗伯雷對德國的"大圓圈編隊"戰術作了改進,使參加編隊的飛機不但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飛行,而且可繞圓圈盤旋爬高。這樣就可以利用防禦隊形進行盤旋以取得高度優勢,伺機進行攻擊。這就是著名的"拉弗伯雷大圓圈"。當時人們發明這種棋,是用一種先進的空戰戰術。
採納哦
⑻ 飛行服是誰發明的
早在1933年,英國人就研製出第一代高空加壓服。第一個試制並大膽試用飛行服的,是美國人威萊·柏斯特。
1934年10月,各國飛行好手都聚集在倫敦,參加從倫敦飛往墨爾本的國際飛行大賽。柏斯特為了在這次大賽中奪標,做了相當充分的准備。早在1931年,他在自己的飛行實踐中認識到,飛機飛得越高,就能飛得越快,但要在平流層中飛行,飛行員得穿戴特殊的服裝和帽子,起禦寒、供氧、防震及加壓的作用。
⑼ 希望科學家能發明飛行衣,穿在身上能飛起來。科學家現在在關注研究這個領域嗎還有,我在哪裡發帖能讓更
科學家研究鳥類飛行理發明了飛機
人類自古就想能像鳥兒一樣飛上藍天。科版學家認真研究了鳥類飛行的權原理,終於在1903年發明了飛機。二三十年以後,由於飛行速度不斷提高,經常發現機翼( yì)因劇烈抖動而破碎的現象,造成機毀人亡的慘禍。過了許多年,人類才找到了防止這類事故的方法。其實蜻蜓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每隻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塊比周圍略(lǜè)重一些的厚斑點,這就是防止翅膀顫動的關鍵( jiàn)。早知道這一點,科學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現在,飛機設計師注意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飛行的情形,研製出了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飛機。
⑽ 太空服是誰發明的
唐鑫源博士出生於中國江蘇無錫唐氏紡織家庭,在上海長大。1936年赴美留學獲碩士學位,後返回中國,出任協新毛紡廠廠長、中國紡大、上海紡織專科學院、中國紡織學院教授和副院長。1949年,他再度赴美深造獲博士學位。此後,他在休斯頓太空中心工作,任總工程師,當時他是那裡唯一的中國人。
從「水星」號、「雙子星」號、「阿波羅」號到今天的太空梭,30餘年來美國太空發展各個階段使用的太空衣,都出自唐鑫源之手,甚至未來的太空站所需要的太空衣,他也在退休前提前設計完成。在解決太空人排尿問題時,唐鑫源發明了一種能吸水1400毫升的紙尿片,後來也被移作民用。
1987年,太空衣發明者唐鑫源博士獲美國政府頒發的最高榮譽「特殊工程成就」獎章和美國太空基金會贈予的最高榮譽「太空技術名人堂」獎牌。78歲的唐鑫源,選擇了在人類登月25周年前夕光榮退休,這是在他再三要求下才獲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