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床誰發明
A. 車床是誰發明的
早在古埃及時代,人們已經發明了將木材繞著它的中心軸旋轉時用刀具進行車削的技術。起初,人們是用2根立木作為支架,架起要車削的木材,利用樹枝的彈力把繩索卷到木材上,拉動繩子轉動木材,用刀具車削。
這種古老的方法逐漸演化,發展成了在滑輪上繞二三圈繩子,繩子架在彎成弓形的彈性桿上,來回推拉弓使加工物體旋轉從而進行車削,這便是「弓車床」。
到了中世紀,有人設計出了用腳踏板旋轉曲軸並帶動飛輪,再傳動到主軸使其旋轉的「腳踏車床」。16世紀中葉,法國有一個叫貝松的設計師設計了一種用螺絲杠使刀具滑動的車螺絲用的車床,可惜的是,這種車床並沒有推廣使用。
時間到了18世紀,又有人設計了一種用腳踏板和連桿旋轉曲軸,可以把轉動動能貯存在飛輪上的車床上,並從直接旋轉工件發展到了旋轉床頭箱,床頭箱是一個用於夾持工件的卡盤。
在發明車床的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名叫莫茲利的英國人,因為他於1797年發明了劃時代的刀架車床,這種車床帶有精密的導螺桿和可互換的齒輪。
莫茲利生於1771年,18歲的時候,他是發明家布拉默的得力助手。據說,布拉默原先一直是干農活的,16歲那年因一次事故致使右踝傷殘,才不得不改行從事機動性不強的木工活。他的第一項發明便是1778年的抽水馬桶,莫茲利開始一直幫助布拉默設計水壓機和其他機械,直到26歲才離開布拉默,因為布拉默粗暴地拒絕了莫利茲提出的把工資增加到每周30先令以上的請求。
就在莫茲利離開布拉默的那一年,他製成了第一台螺紋車床,這是一台全金屬的車床,能夠沿著2根平行導軌移動的刀具座和尾座。導軌的導向面是三角形的,在主軸旋轉時帶動絲杠使刀具架橫向移動。這是近代車床所具有的主要機構,用這種車床可以車制任意節距的精密金屬螺絲。
3年以後,莫茲利在他自己的車間里製造了一台更加完善的車床,上面的齒輪可以互相更換。不久,更大型的車床也問世了,為蒸汽機和其他機械的發明立下了汗馬功勞。
19世紀,由於高速工具鋼的發明和電動機的應用,車床不斷完善,終於達到了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現代水平。
B. 世界第一個車床 誕生
古代的車床是靠手拉或腳踏,通過繩索使工件旋轉,並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的。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並於1800年採用交換齒輪,可改變進給速度和被加工螺紋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國 人羅伯茨採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
為了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1848年,美國又出現回輪車床;1873年,美國的斯潘塞製成一台單軸自動車床,不久他又製成三軸自動車床 ;20世紀初出現了由單獨電機驅動的帶有齒輪變速箱的車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軍火、汽車和其他機械工業的需要,各種高效自動車床和專門化車床迅速發展。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產率,40年代末,帶液壓仿形裝置的車床得到推廣,與此同時,多刀車床也得到發展。50年代中,發展了帶穿孔卡、插銷板和撥碼盤等的程序控制車床。數控技術於60年代開始用於車床,70年代後得到迅速發展。
C. 第一台車床誰發明的
我認為這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全體人類智慧的結晶
D. 全世界最早的車床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
車床
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鑽頭、擴孔鑽、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於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製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
古代的車床是靠手拉或腳踏,通過繩索使工件旋轉,並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的。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並於1800年採用交換齒輪,可改變進給速度和被加工螺紋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國 人羅伯茨採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
為了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1848年,美國又出現回輪車床;1873年,美國的斯潘塞製成一台單軸自動車床,不久他又製成三軸自動車床 ;20世紀初出現了由單獨電機驅動的帶有齒輪變速箱的車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軍火、汽車和其他機械工業的需要,各種高效自動車床和專門化車床迅速發展。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產率,40年代末,帶液壓仿形裝置的車床得到推廣,與此同時,多刀車床也得到發展。50年代中,發展了帶穿孔卡、插銷板和撥碼盤等的程序控制車床。數控技術於60年代開始用於車床,70年代後得到迅速發展。
車床依用途和功能區分為多種類型。
普通車床的加工對象廣,主軸轉速和進給量的調整范圍大,能加工工件的內外表面、端面和內外螺紋。這種車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產效率低,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和修配車間。
轉塔車床和回轉車床具有能裝多把刀具的轉塔刀架或回輪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裝夾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種工序,適用於成批生產。
自動車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動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動上下料,重復加工一批同樣的工件,適用於大批、大量生產。
多刀半自動車床有單軸、多軸、卧式和立式之分。單軸卧式的布局形式與普通車床相似,但兩組刀架分別裝在主軸的前後或上下,用於加工盤、環和軸類工件,其生產率比普通車床提高3~5倍。
仿形車床能仿照樣板或樣件的形狀尺寸,自動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環,適用於形狀較復雜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產,生產率比普通車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軸、卡盤式、立式等類型。
立式車床的主軸垂直於水平面,工件裝夾在水平的回轉工作台上,刀架在橫粱或立柱上移動。適用於 加工較大、較重、難於在普通車床上安裝的工件,一般分為單柱和雙柱兩大類。
鏟齒車床在車削的同時,刀架周期地作徑嚮往復運動,用於鏟車銑刀、滾刀等的成形齒面。通常帶有鏟磨附件,由單獨電動機驅動的小砂輪鏟磨齒面。
專門車床是用於加工某類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車床,如曲軸車床、凸輪軸車床、車輪車床、車軸車床、軋輥車床和鋼錠車床等。
聯合車床主要用於車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後,還可進行鏜、銑、鑽、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機多能」的特點,適用於工程車、船舶或移動修理站上的修配工作。
E. 請問世界上的第一台車床、銑床是誰發明的
莫茲利和惠特尼
【資料】
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並於1800年採用交換齒輪,可改變進給速度和被加工螺紋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國 人羅伯茨採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
最早的銑床是美國人惠特尼於1818年創制的卧式銑床;為了銑削麻花鑽頭的螺旋槽,美國人布朗於1862年創制了第一台萬能銑床,這是升降台銑床的雛
形;1884年前後又出現了龍門銑床;二十世紀20年代出現了半自動銑床,工作台利用擋塊可完成「進給-決速」或「決速-進給」的自動轉換。
1950年以後,銑床在控制系統方面發展很快,數字控制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銑床的自動化程度。尤其是70年代以後,微處理機的數字控制系統和自動換刀系統在
銑床上得到應用,擴大了銑床的加工范圍,提高了加工精度與效率。
銑床種類很多,一般是按布局形式和適用范圍加以區分,主要的有升降台銑床、龍門銑床、單柱銑床和單臂銑床、儀表銑床、工具銑床等。
升降台銑床有萬能式、卧式和立式幾種,主要用於加工中小型零件,應用最廣;龍門銑床包括龍門銑鏜床、龍門銑刨床和雙柱銑床,均用於加工大型零件;單柱銑床
的水平銑頭可沿立柱導軌移動,工作台作縱向進給;單臂銑床的立銑頭
F. 哪裡是最早發明車床的地方
早在古埃及時代,人們已經發明了將木材繞著它的中心軸旋轉時用刀具 進行車削的技術。起初,人們是用 2 根立木作為支架,架起要車削的木材, 利用樹枝的彈力把繩索卷到木材上,拉動繩子轉動木材,用刀具車削。
這種古老的方法逐漸演化,發展成了在滑輪上繞二三圈繩子,繩子架在 彎成弓形的彈性桿上,來回推拉弓使加工物體旋轉從而進行車削,這便是「弓 車床」。
到了中世紀,有人設計出了用腳踏板旋轉曲軸並帶動飛輪,再傳動到主 軸使其旋轉的「腳踏車床」。16 世紀中葉,法國有一個叫貝松的設計師設計 了一種用螺絲杠使刀具滑動的車螺絲用的車床,可惜的是,這種車床並沒有
推廣使用。
時間到了 18 世紀,又有人設計了一種用腳踏板和連桿旋轉曲軸,可以把 轉動動能貯存在飛輪上的車床上,並從直接旋轉工件發展到了旋轉床頭箱, 床頭箱是一個用於夾持工件的卡盤。
在發明車床的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個名叫莫茲利的英國人,因為 他於 1797 年發明了劃時代的刀架車床,這種車床帶有精密的導螺桿和可互換 的齒輪。
莫茲利生於 1771 年,18 歲的時候,他是發明家布拉默的得力助手。據 說,布拉默原先一直是干農活的,16 歲那年因一次事故致使右踝傷殘,才不 得不改行從事機動性不強的木工活。他的第一項發明便是 1778 年的抽水馬 桶,莫茲利開始一直幫助布拉默設計水壓機和其他機械,直到 26 歲才離開布 拉默,因為布拉默粗暴地拒絕了莫利茲提出的把工資增加到每周 30 先令以上 的請求。
就在莫茲利離開布拉默的那一年,他製成了第一台螺紋車床,這是一台 全金屬的車床,能夠沿著 2 根平行導軌移動的刀具座和尾座。導軌的導向面 是三角形的,在主軸旋轉時帶動絲杠使刀具架橫向移動。這是近代車床所具 有的主要機構,用這種車床可以車制任意節距的精密金屬螺絲。
3 年以後,莫茲利在他自己的車間里製造了一台更加完善的車床,上面
的齒輪可以互相更換。不久,更大型的車床也問世了,為蒸汽機和其他機械 的發明立下了汗馬功勞。
19 世紀,由於高速工具鋼的發明和電動機的應用,車床不斷完善,終於
達到了高速度和高精度的現代水平。
G. 世界上第一台普通車床是由誰發明的
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並於1800年採用交換齒輪,可改變進給速度和被加工螺紋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國 人羅伯茨採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
H. 第一台數控車床是誰發明的,他是那國家的人,如果他活這現在多大拉 。
1908年,穿孔的金屬薄片互換式數據載體問世;19世紀末,以紙為數據載體並具有輔助功能的控制系統被發明;1938年,香農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了數據快速運算和傳輸,奠定了現代計算機,包括計算機數字控制系統的基礎。數控技術是與機床控制密切結合發展起來的。1952年,第一台數控機床問世,成為世界機械工業史上一件劃時代的事件,推動了自動化的發展
I. 車床是哪國發明的
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
莫茲利
創制了用
絲杠
傳動
刀架
的現代車床.
車床
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
車削加工
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鑽頭、
擴孔鑽
、
鉸刀
、
絲錐
、
板牙
和
滾花
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於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製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
古代的車床是靠手拉或腳踏,通過繩索使工件旋轉,並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的。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並於1800年採用
交換齒輪
,可改變
進給速度
和被加工螺紋的
螺距
。1817年,另一位英國
人
羅伯茨
採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
主軸轉速
。
為了提高機械化
自動化程度
,1845年,美國的
菲奇
發明
轉塔車床
;1848年,美國又出現
回輪
車床;1873年,美國的
斯潘塞
製成一台
單軸
自動車床
,不久他又製成三軸自動車床
;20世紀初出現了由單獨
電機驅動
的帶有齒輪變速箱的車床。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後,由於軍火、汽車和其他機械工業的需要,各種高效自動車床和專門化車床迅速發展。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產率,40年代末,帶液壓仿形裝置的車床得到推廣,與此同時,
多刀車床
也得到發展。50年代中,發展了帶
穿孔卡
、插銷板和撥碼盤等的程序控制車床。數控技術於60年代開始用於車床,70年代後得到迅速發展。
車床依用途和功能區分為多種類型。
普通車床
的加工對象廣,主軸轉速和
進給量
的調整范圍大,能加工工件的內外表面、端面和內外螺紋。這種車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產效率低,適用於單件、
小批生產
和修配車間。
轉塔車床和回轉車床具有能裝多把刀具的轉塔刀架或回輪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裝夾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種工序,適用於
成批生產
。
自動車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動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動上下料,重復加工一批同樣的工件,適用於大批、大量生產。
多刀半自動車床
有單軸、多軸、卧式和立式之分。單軸卧式的布局形式與普通車床相似,但兩組刀架分別裝在主軸的前後或上下,用於加工盤、環和軸類工件,其生產率比普通車床提高3~5倍。
仿形車床
能仿照樣板或
樣件
的形狀尺寸,自動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環,適用於形狀較復雜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產,生產率比普通車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軸、卡盤式、立式等類型。
立式車床
的主軸垂直於
水平面
,工件裝夾在水平的回轉工作台上,刀架在橫粱或立柱上移動。適用於
加工較大、較重、難於在普通車床上安裝的工件,一般分為單柱和雙柱兩大類。
鏟齒車床
在車削的同時,刀架周期地作徑嚮往復運動,用於鏟車銑刀、滾刀等的成形齒面。通常帶有鏟磨附件,由單獨電動機驅動的小砂輪鏟磨齒面。
專門車床是用於加工某類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車床,如曲軸車床、凸輪軸車床、車輪車床、車軸車床、軋輥車床和鋼錠車床等。
聯合車床主要用於車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後,還可進行鏜、銑、鑽、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機多能」的特點,適用於工程車、船舶或移動修理站上的修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