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
1. 中國主張建立什麼樣的新型國際關系怎樣建立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
2、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
3、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5、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第一,堅持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
第二,堅持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
第三,堅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諧世界。
2. 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重點,新型國際關系需要推動什麼建設
十九大報告對新型國際關系做了新的界定,以前我們說要推動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新的提法是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3. 推動建設什麼的新型國際關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論述對外政策的內容,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和積極回應。其中,「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列,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3)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擴展閱讀
中國倡導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也是基於自身的傳統、實力與需求。中國傳統文化倡導「和為貴」、「天下為公」,講的是「強不執弱」、「富不侮貧」,正如習主席所指出的,中華民族的DNA里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
中國擁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際秩序。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不但是中國大國情懷和國際擔當的體現,也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發展利益。
4. 中俄攜手努力推動建設什麼樣的新型國際關系
中俄攜手努力推動建設互幫互助,獨立自主和平共處的新型國際關系。
5. 如何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毛概
1、把握思想文化交流交融頻繁的機遇,引導全球治理話語體系的轉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首先要求打破發達國家的「一言堂」模式,重構全球治理話語體系。
2、把握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的機遇,適時推動全球治理主體的變革。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國際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參與全球治理的能力與作用不斷提升。
3、把握國際關系領域多向性拓展機遇,完善深化全球治理的制度體系。
4、把握人類命運共同體日益凸顯機遇,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機制創新。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應當抓住日益凸顯的機遇,打破原有的由發達國家主導全球治理的決策機制,支持擴大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
(5)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擴展閱讀:
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是對話而不對抗的新型關系,要求在求同存異中擴大全球利益。在國際體系正發生革命性變革的新時期,各國空前的相互聯系、交流和依存程度,使沖突與對抗性關系的成本代價難以估量,和則兩利、斗則兩傷與求同存異、合作對話,越來越成為普遍共識與優先選擇。
堅持以平等對話解決爭端、以相互協商化解分歧,不僅增進了共同利益,而且有效地維護了國際和平大局,擴大了全球利益。
6. 中國主張建立什麼樣的新型國際關系
:A、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
B、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
C、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D、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
E、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7. 如何推動建設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中國要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主要是從自身的發展和世界經濟潮流為專依據的,也是根據全球屬各個國家合作越來越緊密的條件下開始進行的,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促成了中國新型大國的建立:
第一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的發展離不開合作
第二方面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離不開合作與共贏的理念
第三方面弘揚以合作與共贏為核心內容的集體主義主旋律,適合中國的發展需求。
8. 中國特色大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是一個宏遠的目標,是大國的特色
9. 如何推動建立以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
1、中國必須構建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
伴隨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國家之間政治、經濟、安全、文化關系網路越織越密,世界各國日益聯結成一個高度相互依存的整體。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設良好的內外環境,必須立足我國文化傳統與發展實際,以全球的視野、高超的智慧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構建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
發揮中國智慧構建良好大國關系,為推進偉大事業築牢基礎。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大國關系的互動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國際體系的走向,影響各國發展。建設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構建良好大國關系,是建設新型國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一步推動我國改革開放事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內在要求。
2、合作共贏是新型國際關系的核心理念
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關於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系列重要論述,首先必須把握合作共贏這一核心理念。只有將維護人類共同利益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出發點,加強國際互動與協調合作,才能在增進共同利益中實現各國更好的發展。
這種關系是對話而不對抗的新型關系,要求在求同存異中擴大全球利益。在國際體系正發生革命性變革的新時期,各國空前的相互聯系、交流和依存程度,使沖突與對抗性關系的成本代價難以估量,和則兩利、斗則兩傷與求同存異、合作對話,越來越成為普遍共識與優先選擇。
順應這一潮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走對話而不對抗的國際交往新路,在處理中美、中歐、中日等系列國際關系中,超越我國與西方國家在經濟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發展模式等領域存在的差異,堅持以平等對話解決爭端、以相互協商化解分歧,不僅增進了共同利益,而且有效地維護了國際和平大局,擴大了全球利益。
(9)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擴展閱讀
在推動世界未來發展中貢獻大國智慧。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面對國際社會領域出現的各種新矛盾和新問題,中國實施務實外交,無論是開出加強政策溝通、推動改革創新、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四劑葯方」助力全球經濟治理。
提出強化政治投入、強化國家責任、強化國際合作、強化核安全文化「四項措施」打造國際核安全體系,還是倡導尊重網路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四點原則」建設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等等,都全方位地為維護國際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提供了更加科學合理的選擇方案。
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全球持續發展,需要進入新時代的中國著眼未來世界格局的發展變化,在繼續貢獻中國智慧、全面提供中國方案的實踐中,不斷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