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誰創造教
㈠ 道教正一派教團是由哪位祖師創立的
正一教由道教創始人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立,並著寫《老子想爾注》為天師家學,為後期道教發展打下了基礎。
㈡ 道教的創始人是誰,創教人又是誰呢,創始,創教又有什麼區別呢
道教的創始人是張道陵,也就是張天師,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道教是建立在道家思想基礎上的,區別就是道教講究鬼神說,長生不老,道家只是講究無為而治,修煉身心。
㈢ 道教是誰創立的我國第一部史書是什麼
道教創始人 ---張道陵
道教-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
道教是在中國古代社會宗教回信仰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宗教,具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徵。它的信仰根源一方面來自中國占代社會的原始宗教意識,或者說早期人類對自然現象虛幻的錯誤反映,認為萬物有靈及靈魂不滅的觀念;另一方面則是先民的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其次是神話和傳說中對鬼神的祭祀。
中國道教從創教的1800多年來,—直道脈不斷,宗派繁衍成為中國的國教。青城山也成為了道教的祖庭和聖地。從南北朝時期道教西傳後,道教影響遍及東南業各國。如今,作為中國道教教理、教義主要來源的老子《道德經》,是目前世界上最多的譯本。老子有關「道」的理論,早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青城山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保護區後,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成為了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之地和朝拜、觀光的聖地。
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作者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
為《資治通鑒》作序的宋神宗便稱贊此書「所載明君良臣切摩治道,議論之精語、德刑之善刑、天人相與之際、休咎庶證之院、威福盛衰之本、規模利害之效、良將之方略、循吏之條教,斷之以邪正,要之以治忽,辭令淵厚之體,箴諫深切之義,良謂備焉。」
㈣ 道教誰最早,誰是道教第一人。
我是個道士
道教是張道陵祖天師創立的,當然是張道陵
黃帝是始祖
老子是道祖
張陵(張道陵)是教祖
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福生無量天尊
㈤ 道教的創始人是誰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三大教派道、儒、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 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倡導道德,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范,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儒家以仁義教化為核心,強調主體道德和聖人教育的自覺自覺,如何從主體本身強調善惡的必要性,為歷代尊崇。道家以順應自然為核心,提倡無為而治,當人們無法在各種社會關系中認識自己時,道教就有其獨特的發揮。佛學以慈悲、大愛、解脫為核心,引導人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生活道德。
道家文化的創始人老子,是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與哲學家,世界歷史文化名人。道家經典之作《道德經》,中心思想是“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老子主張無為,順應自然。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㈥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創始人分別是誰
佛教:喬達摩·悉達多 成道後叫釋迦牟尼
道教:張道陵
伊斯蘭教:穆罕默德
基督教:公元之初,猶太教內部分化為四個宗派:撒都該派、法利賽派、奮銳黨、艾賽尼派。經過現代學者對《死海古卷》的研究,認為基督教可能由艾賽尼派發展而來。基督教的產生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耶穌只是發展了它並不是創立
㈦ 道教的創始人是誰
道家的創始人、道教的始祖是老子。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生活在公元前6世紀。中國古代歷史學家司馬遷說老子是孔子的當代人。除此之外,司馬遷的著作《史記》中也有一本老子的傳記,也被稱為《史記》。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老子是楚國人,楚國位於今天的中國南部。
(7)道教誰創造教擴展閱讀:
老子的成就主要體現在《老子》一書里。《老子》,又名《道德經》或《德道經》,和《易經》《論語》被認為是對中國人影響最深遠的三部思想巨著。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1、天道理論
道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本原與本體,締造、成就了天地萬物。但道成就天地方物,並非有意作為,而完全出於無意作為。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得其然也。自然是對道之狀態與作為的形容,而非道之外更有一實體的自然。
2、辯證思想
老子在《道德經》第四十章提出「反者道之動」。這就是說,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所謂「物壯則老,「兵強則滅」。同時,事物的發展、事物向反面的轉化,並不是一下子實現的,需要經歷一個數量上不斷積累的過程。
㈧ 道教起源於哪裡創立於何時教主是誰創始人是誰
首先必須明確一個概念,即諸子百家中的道家與後來的道教沒有關系。道家與道教都以以「道」為最高信仰,但之間完全不同,道家的道是追究宇宙萬物的本原關系。而道教的道是求仙的途徑。
雖然道家創始人老子被當作道教大神之一,但老子並不問求仙的道。
漢代社會因為戰亂頻發,統治者未能達及的邊緣地區和自然災害導致貧困災區下層百姓對宗教產生急迫的需求,民間的一些遺存巫師利用鬼神崇拜、神仙思想,輔以陰陽之術,和上層所崇尚黃老的思潮逐漸融合,一系列原始道教開始形成。
到漢末其中的兩支影響甚大一是太平道,另一個是天師道。
漢順帝時(126年—144年),於吉等人所傳的《太平清領書》得到廣泛傳播。到漢靈帝時,張角奉《太平清領書》傳教,號為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影響甚廣。 後來,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衰落,經過歷朝歷代的共同打擊,雖有復起,但漸漸式微。
同樣是在東漢順帝時,張道陵於蜀郡鶴鳴山得道,招徒傳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也有研究稱,乃因其崇信北斗南斗等五斗星,加之與蜀地彌教結合,故稱五斗彌教,後訛為五斗米教)。其子張衡其孫張魯保據漢中多年,後又與最高統治當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響從西南一隅播於海內,遂發展為道教正宗天師道。成為中國道教的唯一源宗。
道教的實際創始人是東漢的張道陵。
㈨ 道教和佛教的創始人分別是誰,佛道兩教主要是做什麼的.
嚴格地講:道的思想起源於軒轅黃帝
道家創始人是老子
道教創始人是張道陵
道家與道教是有區別的。
當道家思想成為宗教,才能被國家支持,其思想被實現於國家行為。
譬如儒家,一直沒有成為儒教,雖經漢朝董仲叔百般努力也不曾將儒演化為宗教釋迦牟尼,他的本名叫喬達摩.悉達多,是一位王子。公元前6世紀,他出生在印度北部的迦毗羅國(今尼伯爾境內),他的父親就是當時的國王凈飯王。他的父親非常喜歡他,希望他能繼承王位可他志不在此,他富有同情心,喜歡幻想,常常提問一些「古怪」的問題,試圖找到解救世人的痛苦。在35歲那年,他終於想通了解脫人間痛苦的道理,創立了佛教。 佛教主張人人生而平等,同情不幸受苦的人,宣揚只要今世做了善事,來世就有好報;今世做了壞事,來世就有惡報。釋迦牟尼的這些主張,逃避嚴酷的現實,有消極的一面;但其中也有勸人從善的積極面。 公元前485年,釋迦牟尼逝世。據說他的遺體火化以後,骨灰結成許多五光十色的顆粒,佛教把這種顆粒叫做「舍利」。後來,有八個國王分取捨利,把它珍藏在特地建造的鐵塔中供奉,以示對釋迦牟尼的景仰。在北京西靈光寺的「佛牙塔」里,據說就藏著釋迦牟尼的一顆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