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評審
作為職稱評審的業績成果形式多樣
如發表的論文、獲取的專利了,當然最好是發明專利,其次是實用新型專利,或外觀專利。
還有著作權,參加項目獲得的各級科技獎項,取得的經濟效益等等。
⑵ 實用新型專利與發明專利在成果轉化、商業化以及職稱評審等方面有哪些區別
首先先來區別一下實用新型專利與發明專利:
第一,實用新型只限於具有一定形狀的產品,不能是一種方法,也不能是沒有固定形狀的產品;
第二,對實用新型的創造性要求不太高,而實用性較強。
這里補充一下,產品的形狀是指產品所具有的、可以從外部觀察到的確定的空間形狀。對產品形狀所提出的技術方案可以是對產品的三維形態的空間外形所提出的技術方案,例如對凸輪形狀、刀具形狀作出的改進;也可以是對產品的二維形態所提出的技術方案,例如對型材的斷面形狀的改進。
先說成果轉化及商業化:實用新型專利與發明專利在這兩方面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主要是分為以下兩種途徑:
1、通過平台轉化
隨著社會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也出現了許多專利交易或者成果轉化平台,例如科易網等,可以通過這些平台進行轉化,尋找投資人。
2、通過專利轉讓
多接觸資本市場,弄清楚資本運作規則,再通過科易網等平台進行專利轉讓、專利許可、技術持股等方式將專利進行轉化。
至於職稱評審,無論擁有哪種專利,都是可以加分的。例如高校、醫院等單位,無論是本科院校還是大專院校,都可以評職稱,但是職稱評比難度是不相同的,大專院校一般是教學為主,而職稱很重要的是科研能力(包括論文,課題,專利等),可以通過科易網平台購買專利,從而為職稱評審加分。
而發明型專利相較於實用新型專利來說,含金量大很多,參考價值也相對高很多,不過只有經過實質性審查的發明專利才有分量。
⑶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申請高新技術企業需要滿足的條件如下:1、成立年限
申報企業須注冊公司一年以上。
2、知識產權
(1)企業必須具有在中國境內所授權或者核實的知識產權,並在有效保護期內,且企業必須是知識產權的所有者。
(2)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必須有自己的知識產權。
(3)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對企業採用分類評價工作方式,分為Ⅰ類和Ⅱ類:
Ⅰ類:國家農作物品種,授權發明專利,國家新葯,植物新品種,國家一級中葯保護品種以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
Ⅱ類:包含軟體著作權,外觀專利以及實用新型專利。
(4)知識產權如有多個權屬人時也只能由一個權屬人在申請時使用,不得多人共同使用。
(5)專利的有效性是以企業申請高企認定前所獲得的授權證書以及通知書,並能夠提供相應的繳費收據。
3、科技活動人員
研發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員的總數佔比大於10%。
4、近三年研發費
上一年銷售收入≤5000,00萬元:三年研發費用佔三年銷售收入比例不低於百分之5。
上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20000萬元(含2億元)間:三年研發費佔三年銷售收入比不得低於4%。
上一年提高銷售業務收入>兩千萬元:研發費用(三年)佔比營銷收入(三年)不得小於3%。
研發費用的歸集需要由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進行專項審計,並按照「研發費八大項「來進行的。
5、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收入佔比
高新技術產品的收入占企業的總收入(同期)必須高於百分之60。
企業想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可以到微略知識產權,微略知識依據企業的發展規劃和實際需求,為企業量身定製未來1-3年可申報項目的預案,使企業享受到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和資金資助。
⑷ 實用新型專利對評審職稱有用嗎
專利在部分地方評審中是有很大作用的:對擁有專利在職稱評審中的加分情況:在衛生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標准條件(試行)中的第二大項業務條件中明確指出「獲得一項國家專利,發明專利8分,其他專利4分。」在「工程技術職務高級任職資格評審標准條件」中同樣明確指出 獲得一項國家專利,發明專利為10分,實用新型專利為5分,外觀設計專利3分。在「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破格申報指導條件(試行)」中明確指出 「或者獲兩項以上國家專利,其中至少一項在實踐中推廣應用。」 從以上各種規章制度中可見,在現如今的職稱評定中專利已不可或缺,專利可以提升自己職稱評定概率,專利在手,職稱評定又多了一個必勝的砝碼。
另外,擁有專利技術除了能在職稱評審中起到加分作用,專利還可以創造個人價值,比如:1.擁有3項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可以加入中國發明家協會,成為發明家。2.可以用知識產權獲得股份、股權,成為企業的股東,享受股權分紅。3.醫生、技師、教師、科研人員在評職稱時可以獲得加分。4.公務員、官員擁有專利證書容易被作為技術官員、專業官員、業務官員得到提拔晉升。5.增加了大學生進入高新技術企業的幾率!6.出國留學,申請名牌大學時可以加分。
從現在開始,注重自己身邊的知識產權,發揮自己的創新優勢。專利申請,專利買賣,就上八戒知識產權,一站式專業服務,解決你所有的專利問題,讓你申請安心、買賣無憂。
⑸ 實用新型專利 價值評估 如果要自己評估的話 怎麼評估啊
專利技術價值評估資料搜集目錄
一.企業基礎資料
1. 工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及稅務登記證、生產許可證等。
2. 企業簡介;
3. 公司章程;
4. 企業營銷網路分布情況;
5. 企業產品質量標准;
6.新聞媒體、消費者對產品質量、服務的相關報道及評價等信息;
7.其它。
二.專利技術資料
1.委託方專利產品研發情況簡介、專利研製人簡介;
2.專利證書及相關受理、轉讓、變更(合同)等法律文書及價款支付憑證;
3.專利說明書;
4.專利技術基本情況調查表(見附表);
5.專利產品項目建議書,合資合作意向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或技術改造方案;
6。專利技術檢測報告,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證書,專利技術檢索資料,行業知名專家對技術的評審等;
7.年交納的專利申請費、維持費、年費等各項費用的收據、憑證;
8. 行業專家對於專利技術新穎的鑒定意見
9. 專利登記薄副本
三.財務資料
1.委託方近五年(含評估基準日)資產負債表、損益表或與專利產品相關財務收益統計;
2.專利產品開發研製資金投入及費用統計(表一);
3.委託方未來五年發展規劃;
4.委託方對該專利產品未來3-5年的收益預測及編制說明(C表)。
四.其它資料
1.專利產品獲獎證書、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
2.專利維持年費按期繳納承諾書。
3.委託方承諾書。
技術評估的必要性
1)合資時可作價入股。2006年執行的新公司法第27條明確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全體股東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得低於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30%。
可確指知識產權型無形資產:商標權;專利、非專利技術;著作權等。
2)吸引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公司不會讓自己的錢去打水漂,他們對項目的篩選極其慎重,對技術項目的科技含量、新穎性、成長性、成熟性、風險性等都很關注,然而他們更關注的是技術項目的市場獲利能力。一個處於初試、中試時期的項目如果沒有風險投資的注入,往往會前功盡棄。但如果拿著權威無形資產評估機構對其技術無形資產出具的評估報告去找投資機構,一定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質押貸款。《擔保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可以出資質押貸款。產權人及銀行對知識產權的價值認同是否統一,這就需要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為其評估客觀的公允價值。
4)交易的需要。在轉讓、拍賣、許可使用等情況下應對技術無形資產進行評估。
5)為侵權索賠提供價值依據。中國加入WTO後,涉及到知識產權領域的侵權官司會越來越多,對知識產權損失的價值如何計算,這也需要無形資產評估機構的介入。
⑹ 專利對評職稱有什麼用
在技術發明、創新、改造、專利、推廣、應用中,取得的經濟效益連續二年(申報高級職務的前二年)占該企業利稅總額(400萬元以上,貧困山區200萬元以上)20%以上的主要技術負責人。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省、部二等獎以上;地市一等獎以上(含發明獎、成果獎、自然科學獎、星火獎)項目的主要完成者;獲得國家級金、銀產品獎或省、部級名牌產品獎或優秀工程獎的主要生產技術負責人;創國家級、省級新產品獎的主要生產技術負責人。
具有以上二條可破格申報高級職務者
(6)新型材料評審擴展閱讀:
根據《司法鑒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細則》
第二章 申 報 條 件
第十三條 破格申報司法鑒定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獲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科研課題的主要完成人(限獲獎項目的前三位完成人)或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科研課題的第一完成人;
2、作為第一責任人主持並完成1項以上國家級科研項目,並在SCI或者EI收錄刊物上發表2篇以上本專業學術論文;
3、他具有特殊專業技能、取得重大專業成就的鑒定人員。
申報人員任現職期間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可以適當放寬本細則第七至十二條規定的學歷、資歷條件的限制。
⑺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後給出了評審意見是需要修改補正嗎
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文件,在主動修改的期限內(申請日起2個月)可以多次修改。
針對審查員就同一個缺陷發出的《補正通知書》,只能補正兩次。(第二次補正不合格就駁回申請了)
⑻ 申報高企需要准備什麼
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材料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一)申報材料總目錄。
(二)企業承諾書
(三)《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簽名、加蓋公章。
(四)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
(五)IP(知識產權)相關材料。材料上傳順序必須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中的「知識產權匯總表」一致。每個上傳文件請標注具體知識產權名稱並加註編號。
(六)企業人員相關資料。提供2019年12月和申報時上月度社會保險參保證明,如參保人數與實際職工人數有差異的,提供相關說明和證明材料;編制科技人員名單(序號、姓名、身份證號、學歷及科研工作崗位),有兼職、臨時聘用和外籍科技人員的,提供相關聘用協議。
(七)RD(研究開發活動)相關資料。材料上傳順序必須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中的「企業研究開發活動情況表」研發活動編號順序一致。每個上傳文件請標注具體研發活動名稱並加註項目編號。研發活動說明材料包括:近三年各級政府部門立項安排的科技計劃、新產品試制計劃文件復印件(可簡化封頁和項目頁);企業自行安排的研發項目和相關立項計劃和依據;委託開發和合作開發研究的項目,提交委託開發和合作開發協議。對已驗收或結題項目需附驗收證明、結題報告、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用戶報告等。
(八)近三年研發費用專項審計報告或鑒證報告。經具有資質並符合《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下同)研究開發費用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並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中介機構出具專項審計報告應當在企業按研發項目單獨建賬(准確歸集核算輔助賬)的基礎上進行審計。
(九)PS(高新產品(服務))相關資料。上傳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的具體說明,相關的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材料。
(十)近一年高新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報告。經具有資質並符合《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
(十一)科技成果轉化說明材料。材料上傳順序必須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中的「科技成果轉化情況」一致,每個上傳文件請標注具體成果名稱並加註序號。簡要說明涉及的關鍵技術和轉化所取得的成效(200字以內)。轉化方式為自行投資實施轉化的,自有技術應明示實施轉化相關檢測、銷售證明和所取得的成效;受讓他人技術成果的,還應補充提交技術轉讓協議。
轉化方式為向他人轉讓技術成果、許可他人使用技術成果的,應當提交相關成果轉讓協議或合同,科技成果轉化已取得成效的,應當提供產品質量檢測、新產品銷售、用戶使用報告等相關材料。轉化方式為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應當提供相關合作協議,科技成果轉化已取得成效的,應當提供產品質量檢測、新產品銷售、用戶使用報告等相關材料。
(十二)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證明材料。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制度,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研發費用輔助賬等具體說明材料;企業研發機構設立的批復、研發機構簡要介紹及主要科研儀器設備,有產學研合作的提供產學研合作協議;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台等具體說明材料;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優秀人才引進、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等具體說明材料。
(十三)國家或行業標准證明材料。材料上傳順序必須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中的「企業參與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制定情況匯總表」一致,每個上傳文件請標注具體標准名稱並加註序號。標准證明材料,須包含標准封面和顯示有申報企業名稱參與制定該標準的相關頁面等。
(十四)企業財務審計報表。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十五)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包括主表和附表),經主管稅務機關蓋章確認。
微略擁有來自社科院、中科院、同濟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知名傳統代理機構等單位包括審查員、檢索分析師、專利、商標、版權代理人、律師在內的高素質專業服務團隊,可以為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科技項目、體系認證咨詢、技術咨詢的規劃服務。
⑼ 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對職稱評審有用嗎
有用的啊。而且在副高、高級職稱評的時候,優勢更明顯, 加分高,競爭的優勢明顯。所以期刊VIP平台在之前的論文服務基礎上,又開了著作、教材、課題、專利的服務。如果沒有用,就沒有必要出現這個了。
⑽ 教師職稱評審可以辦理實用新型專利嗎
目前,在職稱評定中都加入了專利申請項目的考核。擁有專利可以獲得職稱加分。
為了激發發明人、設計人的創新活力,專利申請現如今已納入多數企事業單位的職稱評定體系,進一步激發高校、科研機構和文化事業單位的自主創新活力,使其真正成為科技創新。將獲取發明專利、植物新品種、計算機軟體等知識產權作為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稱評定、職級晉升的重要條件,加強企事業單位和權利人的知識產權保護。
以下舉例專利在部分地方評審中的作用:
淄博市對擁有專利在職稱評審中的加分情況:
在淄博市衛生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標准條件(試行)中的第二大項 業務條件中明確指出「獲得一項國家專利,發明專利8分,其他專利4分。」
在「淄博市工程技術職務高級任職資格評審標准條件」中同樣明確指出:獲得一項國家專利,發明專利為10分,實用新型專利為5分,外觀設計專利3分。
在「山東省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破格申報指導條件(試行)」中明確指出 「或者獲兩項以上國家專利,其中至少一項在實踐中推廣應用。」
從以上各種規章制度中可見,在現如今的職稱評定中專利已不可或缺,專利可以提升自己職稱評定概率,專利在手,職稱評定又多了一個必勝的砝碼。
另外,擁有專利技術除了能在職稱評審中起到加分作用,專利還可以創造個人價值,比如:
1.擁有3項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可以加入中國發明家協會,成為發明家!
2.可以用知識產權獲得股份、股權,成為企業的股東,享受股權分紅!
3.醫生、技師、教師、科研人員在評職稱時可以獲得加分!
4.公務員、官員擁有專利證書容易被作為技術官員、專業官員、業務官員得到提拔晉升!
5.增加了大學生進入高新技術企業的幾率!
6.出國留學,申請名牌大學時可以加分!
從現在開始,注重自己身邊的知識產權,發揮自己的創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