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火銃是誰發明的

火銃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 2020-11-25 20:03:13

A. 火銃泥活字版羅盤造紙術最早發現的是哪種發明

當然造紙術了,造紙術在東漢的蔡倫對它進行改良和推廣之前就已經發明,近年回的考古發掘中多次發現了西漢答時期的紙張殘片。西漢距今2000年以上了。而火銃泥活字羅盤這些東西最多隻能追溯到宋代,也就是1000年左右,和造紙術發明的時間相比晚的多。

B. 排槍戰術是誰發明的,我只記得是中國明代一個人,求他的名字

戚繼光,二列排,不像日本那樣的是三段擊

而且不成規模,後世被稱為鴛鴦戰法的就是這個排槍戰術

C. 火銃營出於哪個朝代

說到「火銃營」的由來,你就得先了解一下「火銃」的歷史。

火銃,有時又稱「火筒」,是中國古代第一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

火銃的創制是中國元代兵器製造的重要成果(請注意是元朝!),它是依據南宋火槍尤其是突火槍的發射原理製成的。現存的元文宗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所制、安放在架上發射的盞口銃,元惠宗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研製的手銃,分別是當時所制大型火銃和手銃的代表性製品。

火銃以火葯發射石彈、鉛彈和鐵彈。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出土實物。它們在構造上基本相同,都由前膛、葯室和尾銎構成,是元時期軍隊的重要裝備。

再來說說這「火銃營」。雖然目前有很多史書都有記載:明王朝建立後,由軍器局和兵仗局專造碗口銃(和盞口銃類似)和手銃。銃身都刻有銘文,主要內容有造銃地點、單位、監造官員的職務和姓名、造銃的軍匠和民匠的姓名、用銃衛所的名稱、使用火銃的教師和習學軍人的姓名、火銃的重量和造銃年月等,基本上反映了火銃製造和使用的情況。自明成祖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到1424年)起,火銃得到了長足的發晨,增加了品種和數量,改進了結構,提高了質量,組建了專用火器的「神機營」等等。

但只要你稍微將此引申一下,就不難得出,由於火銃畢竟是發明於元朝,且因其射程遠、威力大、壽命長、可反復使用等優點,發明不久就成為(元朝)軍隊的重要裝備。

另據文獻記載,到元末,火銃已被元軍和農民起義軍廣泛使用。《元史•達禮麻識理傳》更是有至正二十四年(1364)元軍使用成批火銃作戰的記載。

由此可見,當時元軍批量使用火銃的部隊單位就是「火銃營」的雛形和出處了。呵呵!~~

D. 銅火銃是什麼時候被發明被怎樣利用了

現在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這類武器——銅火銃,便是元帝國時期創造的。金屬管形火器相對於用機械拋射的火葯炸彈和用弓箭發射的火箭以及用火葯推進的原始火箭來說,是最有前途的火器,因為它把火葯的動力和殺傷力結合在一起,而且可以直接瞄準並在遠距離殺傷敵人。當蒙古帝國衰落之後,東方世界便開始慢慢失去對西方的技術優勢。最後,曾受到東方威脅的歐洲人便依靠改進了的火器來進攻東方最古老的帝國。當然,這是成吉思汗去世600多年後的事了。

E. 炮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元朝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的銅炮,這是現在已經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大炮。
小說中的一聲炮響,指的不是作戰用的炮,你問的是大炮還是? 唐朝晚期才正式發明的火 葯,而在漢末,尤其是在三國演義的評書中,常會出現「某某方向突然一聲炮響,殺出一隊人馬來」,這里的炮其實不是爆竹,更不是大炮而是一種瓦製作的鼓。

F. 大炮是那個國家發明的

當然是中國

隨著火葯的發明,中國於唐末宋初,人們在石炮的基礎上,用火葯代替石塊發射出去,成了原始的火炮。
公元1044年,北宋曾公亮等編寫的軍事著作《武經總要》中,就有火炮火葯復雜的配製方法記載。到了元代,進一步發展成金屬鑄成的火銃,即火炮。現藏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銅火銃,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金屬火炮,它重6,94公斤,長35,3厘米,火炮口徑為10,5厘米,銃筒中部蓋面鐫有「至順三年二月十四日,綏邊討寇軍,第三百號馬山」三行銘文。

G. 火銃是何時被發明的

火銃是13世紀時中國發明的,是元、明水陸軍的重要裝備,也是當時最先進威力最大的遠射兵器,曾在各次戰爭中大顯身手。1389年,在定邊(治今雲南南澗彝族自治縣)的戰斗中,明將沐英率領3萬騎兵,用密集的火銃火力,射擊叛軍沖鋒的百象陣,結果俘獲大象37頭,其餘的都被打死,並殲滅敵人4萬余,獲得大勝。

H. 火銃的發明發展

這一階段從元朝到明朝前期,經歷了約個世紀。元朝發明的火銃,是中國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第一代,這已經是用火葯發射石彈或鉛彈、鐵彈,在較遠距離殺傷敵人的武器。火銃的發明,開始了火器發展的一個嶄新的階段。到明初,火銃除了已形成可以看作是槍、炮雛形的手持銃和大碗口銃兩大類以外,還開始發展了大口徑的銅炮、鐵炮,把火炮製造技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這一時期火銃的大量生產和裝備軍隊,特別是專用火器部隊的組建,使作戰方式開始發生變化。冷兵器雖然在軍隊裝備的武器中仍佔大多數,但火器的巨大作用,已使它成為戰場上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
元朝製造的火銃最早開始於何年,目前尚缺乏文獻記載。但在南宋後期,由於火葯性能已有很大提高,已能以火葯為能源用大竹筒發射彈丸,並掌握了銅鐵管鑄造技術,使元朝具備製造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技術基礎。元朝於至元十六年(1279)集中各地工匠於大都(今北京),利用南宋原有的冶金、火葯和兵器製造業的基礎,研製新兵器。二十年,又將軍器監改為武備監,統一掌管兵器製造。中國現存最早的有銘文的元代火銃,是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至順三年(1332)的製品。火銃採用青銅鑄管,能耐較大膛壓,可以裝填較多的火葯和較重的彈丸,因而大大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銃使用壽命長,能反復裝填發射,因此發明不久就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據文獻記載,到元末,火銃已被元軍和農民起義軍廣泛使用。《元史?達禮麻識理傳》就有至正二十四年(1364)元軍使用成批火銃作戰的記載。
明朝建立(1368)後,除大量生產銅火銃外,還開始鑄造鐵炮。現藏於山西省博物館的明洪武十年(1377)造的3門大鐵炮(明初時較大型的銃已開始被稱為炮),其口徑、身長和重量都大大超過元代的火銃,身管也成直筒形,代表了明初火炮製造的較高水平。明成祖朱棣取得政權後,進一步增加了造銃的數量和品種,並提高了質量,改進了結構,使之更利於實戰。
據史書記載,明軍已大量裝備火銃 。洪武十三年(1380)規定,在各地的衛所駐軍中,按編制總數的10%裝備火銃。二十六年,規定水軍每艘海運船裝備碗口銃4門,火槍20支,火攻箭和神機箭各20支。永樂年間,創建專習槍炮的神機營,成為中國最早專用火器的新兵種。明代的城關和要隘,也逐步配備了火銃。洪武二十年(1387)在雲南的金齒、楚雄、品甸和瀾滄江中道,安置火銃加強守備。永樂十年(1412)和二十年,明成祖下令在北京北部的開平、宣府、大同等處隘口,安裝炮架,加設火銃。嘉靖年間,長城沿邊要地,幾乎都構築了安置盞口銃和碗口銃的防禦設施。火銃的大量使用,標志著火器的威力已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但它還存在著裝填費時,發射速度慢,射擊不準確等明顯的缺陷,因此只能部分取代冷兵器。在整個軍隊的裝備中,冷兵器還佔主要地位。

I. 現代兵器槍是誰發明的是我國哪個朝代的人

中國沒發明火葯槍,只發明了火葯或冷兵器槍。
用手點火的火繩槍和靠燧石發火的燧石槍
■馮·德雷澤發明了從後面裝填子彈的擊針槍

■1871年,毛瑟兄弟發明使用金屬殼子彈的毛瑟步槍,20世紀初又出現了毛瑟反坦克槍

■德國的一位鐵匠戈特發明直線式線膛槍,16世紀後出現了可使子彈旋轉飛行的來復槍

■現代自動步槍和突擊步槍取代了老式笨拙的步槍,小口徑自動步槍又取代了遠射程步槍

■馬克沁發明的重機槍和麥德森輕機槍取代了早期的手搖機槍,並迅速改變了戰爭的進程

■可通用的子彈和實現不同射擊目的的槍族

■1835年,柯爾特發明了著名的左輪手槍

■聯邦德國研製的發射無殼子彈的G11步槍

■德國人首先發明了用於近戰突擊的沖鋒槍

■聲名卓著的毛瑟手槍很快便被性能優異的自動手槍取代了,未來自動手槍向智能化發展

J. 中國史上誰發明火槍

是誰不清楚,
火銃應該算是火槍的雛形吧,至少在明成祖時期就有了。明成祖對抗蒙古的主力部隊就是神機營和三千營。神機營就是以火銃和火炮為武器。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