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誰發明的
『壹』 音樂里的「1234567」是誰發明的
所謂簡譜,是指一種簡易的記譜法。有字母簡譜和數字簡譜兩種。一般所稱的科譜,系指數字簡譜。數字簡譜以可動唱名法為基礎,用1、2、3、4、5、6、7代表音階中的7個基本音級,讀音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個數字的時值名相當於五線譜的4分音符。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17世紀時法國天主教方濟名會教士J·J·蘇艾蒂加以改進後用來教唱家教歌曲。18世紀中葉,著名的法國思想家J·J·盧棱再加改進,大力倡導,並編入他的《音樂辭典》之中。19世紀,經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3人的繼續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這種簡譜在西方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 19世紀末葉,簡譜傳到日本,再傳入中國。1904年沈心工編著出版的《學校唱歌集》是中國最早自編的一本簡譜歌集;之後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學校,30年代隨著救亡歌詠運動的開展,簡譜得以在群眾中廣泛流傳。 數字簡譜的雛形初見於16世紀的歐洲。17世紀時法國天主教方濟各會教士J.J.蘇艾蒂加以改進後用來教唱宗教歌曲,並著有《新的數字方法教唱宗教歌曲的試驗》等書。18世紀中葉,著名的法國思想家J.-J.盧梭再加改進,大力倡導,並編入他的《音樂辭典》之中。19世紀,經過P.加蘭、A.帕里斯和E.J.M.謝韋 3人的繼續改進和推廣,才在群眾中得到廣泛使用。因此這種簡譜在西方被稱為「加-帕-謝氏記譜法」,簡稱為「謝韋記譜法」。 關於字母簡譜,主要為美英等國所通用。其中如H.C.格洛弗首創,J.柯溫完成的可動唱名法。它以d、r、m、f、s、l、t,7個字母作為基本音符,其中除第7音讀作ti外,其餘各音與數字簡譜的讀音一樣。有關半音的記法:遇升高時一律加e,降低時一律加a,高八度在右上角標1,低八度在右下角標1。其時值及節拍則以縱線表示強拍,雙點表示弱拍;橫線表示延長,單點表示數音連結成一拍。 由於簡譜的記法與中國的工尺譜(流行在中國民間的一種文字譜)相當接近,在中國簡譜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就世界范圍而言,中國是把簡譜吸收的最好、最發揚光大的國家。而五線譜,通過教育體制,以西方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已基本流行於各個國家,在院校里也是必修項目之一,它為世界音樂統一於一譜提供了基礎。 在中國簡譜的發明者是李叔同。 上面說的太那個了,不通俗,反正記住1234567是什麼,小節線|、休止符0、延長符——就行了!
希望採納
『貳』 誰發明了歌曲
中國音樂起於何時?這個問題頗難確定,據古籍所載,伏羲女媧時,已有「琴」、「瑟」、「簫」的發明。這時的「琴」即是現在所講的「古琴」之前身。圍繞古琴所作的詩所發生的故事不計其數,有詩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的故事,可見琴聲乃心聲。古琴在國樂中佔有極高的地位。「箏」之淵源於「瑟」,與「琴」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戰國之際流行於秦,故史稱「秦箏」。「箏」之音色華麗優美,明亮抒情,善於表現行雲流水的意境。今天我們將「琴」、「箏」並置,呈現在您的眼前,願您能在悠悠琴聲中,領略到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淵源及厚重的藝術底蘊。古琴,亦稱七弦琴,或絲桐、綠綺等,因縛弦七根又稱「七弦琴」。琴體由面板和底板膠合而成,形狹長。弦外側的面板上嵌有十三個圓點的「徽」。唐朝詩人劉長卿詩句:「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則指的是古琴的音色。
今天和人言及中國古典音樂和西方古典音樂的時候,有人人為在近來的兩三百年的時間里,中國的音樂,特別是古典音樂已經在走向一種沒落,不僅是各種樂器沒有發展,就連作曲家也是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才出現的,更不必說各種樂譜(更有甚者竟然說中國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樂譜)。
就鋼琴一種樂器而言,早在BAROQUE時代,已經有一個發展的雛形,然後在經過古典,爛漫,現代,甚至後先代,其工業已經發展到相當的地步,其音色音調都已經相當完美精確了,而中國的古典樂器確實一直裹足不前的。
可我認為中國的傳統古典音樂一方面有工業的因素在裡面,同時也和中國的傳統思想在裡面。首先,中國對於藝人是一種歧視態度;其次,傳統的思想里是力求簡約無為清凈閑適的不象西方的力求嚴謹細致:關於中國的樂譜如廣陵散樂府詩經宋詞元曲比比結實,只不過現在所謂的樂譜部分已經失傳,而只留下了文學部分了……等等,我並沒有說中國沒有樂譜,我和你一樣是反對說中國沒有樂譜這么一說的,我知道中國古代的記譜方法是用宮商角子羽這些文字來記譜的,包括詩經楚辭樂府唐詩宋詞元曲都是有譜的只不過,在儒教統治的古代,藝人一直處在三教九流的最底層,和妓女一般,只是比花子高一些,所以那些中國古典的個種藝術形式都只是以一種文學的形式流傳下來的(萬班皆下貧,惟有讀書高)。所以才給那些只有半吊子的所謂漢學家看成是中國根本沒有古典音樂。
對於,古典音樂,我的一個觀點是中國的藝術是高於西方藝術的,他之所以不讓西方的,或者只崇尚西方文化而對自己文化毫無研究的人們接受,是因為中國文化是一種綜合的包羅萬象的文化藝術,他是被西方劃分政治哲學藝術社科天文等等學科的綜合體,例如一首古詩詞他同樣又是一種哲學觀點的體現,又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古詩詞的唱法據說已失傳了)等等:同樣古代的士人如果靠上功名,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他可能作為政治家同時有時文學家,軍事家改革家(中國原先的文人都是博覽群書的,其實就只一篇文章中原本就有很多方面的知識道理)天文學家地理學家等等;如果官場失意的話他就有可能成為藝術家棋手甚至醫生(歷來的古代文人當中有很多都是擅長歧黃之術的)。
古琴美學思想中的道家思想
道家對古琴美學思想影響深遠。《老子》崇尚自然為美,排斥人為之樂、有聲之樂,推崇「淡兮其無味」的音樂風格,倡導自然、無為、體現道之精神的「大音希聲」。莊子繼承了《老子》的自然觀,主張「法天貴真」,對束縛人性、違反自然的儒家禮樂思想進行了毫不留情地批判(見《駢拇》、《馬蹄》等篇)。但莊子並沒有完全否定有聲之樂,而是提出「中純實而反乎情,樂也」的命題,要求音樂表達人之自然情性,而不應拘於人為的禮法。基於此,《莊子?大宗師》所載子桑「父邪,母邪?天乎,人乎」的悲歌在古琴審美中就不但實現了對情的肯定,而且實現了對悲樂的肯定,《莊子?讓王》中提出的「鼓琴足以自娛」的命題,則強調了古琴音樂的娛樂作用、審美作用。
老、莊上述思想滲透在其後古琴美學思想的各個方面。《老子》「淡兮其無味」的思想被阮籍、嵇康、白居易、周敦頤、徐上瀛等人吸收、發展,在音樂審美上形成對「淡和」之樂的崇尚,限制了古琴音樂風格的多樣性,對古琴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消極影響;《老子》「大音希聲」的思想則為陶淵明、白居易、薛易簡等人所繼承,使崇尚「希聲」之境成為眾多琴人追求的目標;莊子「得意而忘言」的思想被陶淵明等眾琴人所繼承,使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成了古琴音樂審美中的重要特徵;老、庄對自然之美的推崇為嵇康、陶淵明、李贄等多人繼承,使古琴美學思想重視人和自然的聯系,追求人和自然的統一;莊子以自由為美、音樂可自由表達感情的思想又被嵇康、李贄等人發展,提倡音樂要成為人們抒發心聲的藝術,而不是封建統治的工具。另外,老、庄明哲保身、退隱出世的思想也對古琴美學思想有一定的影響。
《老子》「淡兮其無味」、「大音希聲」的觀點受到琴人的一致推崇,對古琴音樂審美產生了重大影響。「淡」出自《老子?三十五章》「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文獻顯示,《老子》提出「淡」的范疇後,在漢代之前並未引起大的反響。魏晉之後,經學受創,玄學盛行,「淡」之審美受到重視,所以阮籍說「道德平淡,故五聲無味」,提倡恬淡之樂,排斥美聲、悲樂。至唐,「淡」開始被較多地用於形容琴樂風格,「清泠由本性,恬淡隨人心」、「曲淡節稀聲不多」、「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等琴詩表明恬淡之音已被唐人作為古樂、雅樂的標志而受到推崇,在古琴音樂審美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宋周敦頤援道入儒,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對《老子》的思想加以吸收、融合,提出「淡則欲心平,和則躁心釋」的「淡和」說,從而使「淡和」成為儒、道兩家尊崇的音樂審美觀。「淡和」審美觀既與道家恬淡的主張相符,又與儒家中和的主張相合,所以被眾多琴人所接受。宋真德秀在《贈蕭長夫序》中就竭力贊揚古琴「希微」、「寥寥」之風格,明嚴天池也說:「惟鼓琴,則宮商分而清和別,鬱勃宣而德意通,欲為之平,躁為之釋」(《琴川匯譜》)。徐上瀛則認為「琴之母音,本自淡也」,「琴聲淡則益有味」,並說「淡」就是要「使聽之者游思縹緲,娛樂之心,不知何去」(《溪山琴況》)。清汪
『叄』 MP3是誰發明的
第一台MP3隨身聽:Saehan MPman F10
許多人都以為第一台MP3是 Diamond在年發布的Rio 300,實際上,MP3隨身聽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997年3月。當時一位三星的部門總經理Moon,在飛機上閱讀一份文字、影像與MP3綜合的簡報。當 Moon閱讀完畢,要摘下耳機時,發現他座位旁邊的旅客正聽著MD。回到韓國後,他將這個想法提給當時有總裁尹鍾龍。可惜的是,當時三星正在進行組織重整,無暇兼顧Moon的發展提案。而且1997年第4季,亞洲金融風暴的企業裁員風,Moon也難以倖免於難,因此離開三星。但是,Moon卻把這個想法帶到另一家韓國企業Saehan(世韓,1995年從三星分離出來),並在1998年推出第一台MP3播放器MPman F10。F10不僅啟動了MP3硬體的市場,也吸引韓國多家廠商跳進MP3播放器市場,至今,韓國在MP3硬體方面還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許多先進的產品都來自於韓國。據說,Rio 300的創始人之一是從韓國的世韓公司挖過去的,而創新的Nomad一代則根本就是OEM三星的YEPP系列的一種。
1997年春的一天,韓國三星公司某集團的總裁Moon先生。出差在美國回到漢城的飛機上,在他的筆記本電腦上看他的同事給他發出的一分報告。這是一份圖象、文字、音樂合成的簡報。Moon先生在看這分報告時,突然心血來潮想到,電腦上的音樂播發系統要是將其取下,獨立發展成一個產品,這不是最好的音樂隨身聽嗎!可惜半年後,發生亞洲金融風暴。三星公司受到巨大的沖擊。統領一萬多人的Moon先生被迫提早退休。
1998年MPM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F-10 MP3音樂播放器。Moon先生是MPMAN公司的總裁,原來他離開三星後,帶著他的沒有完成的心願在MPMAN公司實現了他願望。幾個月後韓國的其他公司也相續推出了不同類型的MP3產品。
MP3的第一個市場就是在韓國本地。1999年的韓國已是全球INTERNET 寬頻技術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電腦和網路的普及很快的帶動了這個新產品的發展,2000年韓國本地的市場已近30萬台。第二個市場就是日本,憑著韓國和日本的長期貿易關系和技術合作關系,韓國的產品幾乎可以與日本的產品比美,產品很快且順利地進入了日本市場。SONY推出MP3產品已是2001年的事情了。
『肆』 曲轅犁是誰發明的
江南農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改進前人的發明,創造出了曲轅犁。
『伍』 dj舞曲是誰發明的
歌曲推薦_- 希望你喜歡!!
I MISS YOU 羅百吉
HEY OH 慢嗨經典
la bomba(大爆炸)
boom boom dollar(超級勁爆)
皇冠一刻鍾 DJ舞曲
b what u wanna DJ舞曲
floorfiller DJ舞曲
說到傷感,英文中有一首眾人皆知的傷感歌曲,曾經聽死過幾個美國人,它叫黑色星期天。接下來是歐美的
Oli.P——Show me love(強薦)
Prinz Songz——never your gone(強強……強薦)
Britney Spears——Out From Under(強強……強薦)
Britney Spears——everytime
Deutschl——i said i love you
Marc Terenzi——Love to be Loved by you (薦)
logo——our own way(強強……強薦)
Maria Arredondo——Burning
日韓:JEY——哀願
ルルティア——セレナイト(強強……強薦)
大冢愛——金魚花火
未知——男人也沒有辦法(薦)
ERU——因為是兩個人(薦)
朴孝信——雪之花(強強……強薦)
熊木杏里——風の記憶
未知——眼淚的告白(想哭就聽這首歌吧)
最終幻想主題曲——素敵(強強……強薦)
Ritsuko Okazaki——水果籃子(強強……強薦)[太好聽了,非聽不可的一首歌]
『陸』 誰是世界上第一發明歌曲的人
其實音樂的產生可以追隨到原古時期是人類消遣時間娛樂的產物,最初的音樂應該起原於非洲,類似現在的鼓舞。因為人類有社會性行為,所以是我們人類祖先共同的產物,而不是某個人發明的。最初的音樂不只是表達心情,也傳達著危險的信號,如同現在的靈掌類動物和具有社會性行為的動物等其實都會編出自己的音樂。來娛樂求偶報警等,
『柒』 曲棍球是誰發明的
古代曲棍球的發明創造者,可以肯定是亞洲的古國 如中國、印度、波斯等歷史古國中都有記載,當時的人開始接觸早期曲棍球運動 史前期人類為了祝賀勝利歸來,會用棍棒打擊球狀物,同時扔石塊玩耍,這些活動在經過演繹後,慢慢變成了現在的曲棍球 古代中國的步打球比歐洲曲棍球的誕生要早很多,之後慢慢傳入了日本 在我國,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旗被稱為「曲棍球之鄉」,是僅存的曲棍球保留地
『捌』 戲曲是誰發明的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記者周瑋)青春版崑曲《牡丹亭》自8日起連續3晚在國家大劇院上演。燈光映照下,美輪美奐的劇院內演繹著由夢而生的至情故事,讓人不由得恍惚了真實與夢境。
觀看演出的觀眾中,有幾十位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地的知名戲曲專家。他們在崑曲榮膺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六周年之際會聚一堂,共議崑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崑曲被聯合國命名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國家對優秀傳統文化重視和扶持,加上文化人的推波助瀾,使觀看青春版《牡丹亭》已成為青年人的一種時尚。」看過青春版等6個版本的《牡丹亭》,中國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季國平感觸很深。
演出已超過百場,所到之處掌聲雷動,青春版《牡丹亭》的流行引起了季國平的思考。「經典與流行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傳承與發展、借鑒和創新的問題,沒有尊重保護,何來繼承發展;但繼承不可能在真空狀態中進行。今人的態度應該是:尊重前人,敬畏傳統,觀照當下,審慎創新。」
青春版《牡丹亭》在國家大劇院演出,作家王蒙認為「這是很有象徵意義的事情」,說明「崑曲有可能迎來自己新的青春」。
崑曲曾經受到沖擊與冷落,是社會環境使然,也與其本身的藝術氣質有關。「與西方的戲劇文化相比,我們的戲曲是另一種審美體系,它和現實保持相當的距離。」王蒙說,「比如崑曲,與其說它是現實的,不如說它是唯美的。」
青春版《牡丹亭》在保持崑曲藝術典雅寫意、精美細致表演風格的同時,將傳統藝術風貌與當代觀眾審美訴求相調適,展現出崑曲藝術的別樣魅力。王蒙說:「有理由寄予希望,中華文化可以迎來自己的青春,戲曲藝術可以迎來自己的青春,崑曲、《牡丹亭》也可以迎來自己的青春!」
華語作家白先勇是青春版《牡丹亭》的總製作人和藝術總監,這位「崑曲義工」近日又添新頭銜:香港大學崑曲研究發展中心籌備處名譽主席。
對崑曲,他愛到痴迷:「西方的歌劇,有歌無舞,而芭蕾有舞無歌。崑曲,有舞有歌,又有詩的意境,我想還沒有一個劇種能夠達到崑曲這種境界。」
「崑曲在文化上的影響難以用金錢估量,所以我想這項事業絕對值得政府與民間投資。」白先勇說,「學術上的研究、與世界的交流非常重要,崑曲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沒有理由不成為外國學者感興趣的一門重要課題。所以希望有更多大學能夠設立相關的研究機構。」
截至目前,青春版《牡丹亭》已在20多所大學巡演,除了訓練年輕演員,還培養了大量年輕觀眾。白先勇說:「崑曲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常合適作為啟蒙教育的內容。每次到了大學,我都大聲疾呼,快點把崑曲列為大學的正規課程。我們要讓傳統文化在年輕人中紮根,這是重要的一步。」 張得學
『玖』 繁華曲線是誰發明的
Spirograph是一種幾何繪圖玩具,可生成技術上稱為hypotrochoids和epitrochoids的數學輪盤曲線。 它由英國工程師Denys Fisher開發,於1965年首次出售。
自1998年購買收購Denys Fisher公司的公司以來,該名稱一直是Hasbro Inc.的注冊商標。 Spirograph品牌於2013年由Kahootz Toys在全球重新推出,並採用原創產品配置。
『拾』 誰知道曲別針是誰發明的
怎麼才能將一大堆文件有序存放?早先,墨守成規的文書們把它們摞在一起,或用帶子捆成一卷,或用線繩縫綴起來。可突然需要時要從中找出一張得花不少時間。19世紀中葉,為了方便尋找,人們開始用裁縫用大頭針在紙張一角將文件別起來,可是又時常扎破手指。發明一種安全有效的辦公用品的想法,幾乎同時在三個人腦中產生,但普遍認為曲別針的發明者是挪威數學家約翰·瓦勒,因為三人中他的設計草圖上標注的日期是最早的——1899年。
在挪威,這件事總是令其國人特別自豪。二戰期間,德國佔領軍禁止挪威人使用帶挪威國王姓名首寫字母的紐扣,為了強調對民族傳統的忠實,他們在衣服上別上曲別針。不僅如此,1990年2月,還在首都奧斯陸市中心豎起了一個高5米的曲別針形不銹鋼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