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是哪年發明的
Ⅰ 電話是幾幾年發明的
發明電話的人叫做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出生於蘇格蘭愛丁堡,1922年8月2日逝世於加拿大巴德克)是一位美國發明家和企業家。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 1870年貝爾移民到加拿大,一年後到美國。1882年他加入美國國籍。 貝爾本人是一個聲學生理學家和聾啞人語的教師。在他之前,德國人菲利普·雷斯曾發明過一台電話機,但其傳聲效果極壞,實際上無法被使用。1876年3月10日貝爾與他的同事試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電話機。
Ⅱ 電話機是誰在哪年發明的
貝爾發明的
全名 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
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Ⅲ 行動電話是在哪一年發明的
最新摩托羅拉手機大全就是手提式電話機的簡稱,或稱行動電話,香港地區也稱行動電話,是一種攜帶型無線電話。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打了一通,引得過路人紛紛駐足側目。這個人就是新款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帕。當時,庫帕是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
Ⅳ 電話機是哪位科學家發明的/
電話的出現要歸功於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說話聲音為空氣里的復合振動,可傳輸到固體上,通過電脈沖於導電金屬上傳遞。
貝爾於1876年3月申請了電話的專利權。並創建了貝爾電話公司(AT&T公司的前身)。關於電話的發明者尚存爭議,美國國會2002年6月15日判定義大利人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
加拿大國會則於2002年6月21日通過決議,重申貝爾是電話的發明者,另外一部分人則認為伊萊沙·格雷是電話的發明者。
2004年,在加拿大廣播公司舉辦的「最偉大的加拿大人」評選中,他被電視觀眾評選「十大傑出加拿大人」。
(4)電話是哪年發明的擴展閱讀:
一、電話發展
最初,每一對電話是用兩根鐵絲連接起來的。然後,交換台使電話線集中到一個地點、其他的發明——如放大聲音的真空管和在陸上及海底連接長距離的同軸電纜一一極大地擴展了電話服務。
晶體管取代了真空管。到了60年代,通信衛星又消除了對地面線路的需要。今天,一束束的玻璃纖維用激光傳遞人們彼此間的通話。
這些發明當中有許多項發明——包括有聲電影和立體聲錄音,隨同23000項其他專利——來自1925年建立的貝爾實驗室。
約翰·戴維斯是貝爾實驗室消費產品部執行主任。他說,當我們進入90年代的時候,可以預期電信將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二、相關歷史
電話機是美國人A. G. 貝爾於1876年發明的。他用兩根導線連接兩個結構完全相同、在電磁鐵上裝有振動膜片的送話器和受話器,首先實現兩端通話。
但通話距離短、效率低。1878年出現了炭精送話器,使電話機送話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話器結構也有改進。最早的電話機是磁石電話機,靠自備電池供電,用手搖發電機發送呼叫信號。
1880年出現共電式電話機,改由共電交換機集中供電,省去手播發電機和干電池。1891年出現了旋轉撥號盤式自動電話機,它可以發出直流撥號脈沖,控制自動交換機動作,選擇被叫用戶,自動完成交換功能。
從而把電話通信推向一個新階段。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出現了按鍵式全電子電話機。除脈沖發號方式外,又出現了雙音多頻(DTMF)發號方式。
隨著程式控制交換機的發展,雙音頻按鍵電話機已逐步普及。電子電話機電路正在向集成化邁進,話機專用集成電路已廣泛用於話機電路各組成部分。
各種多功能電話機和特種用途電話機也應運而生。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將撥號、通話、振鈴三種功能集於一塊集成電路上的電話機。隨著話音識別技術的發展,直接用話音「撥號」的新型電話機也正在出現。
最初的電話機(終端)是由微型發電機和電池構成的磁石式電話機,打電話時,使用者用手搖微型發電機發出電信號呼叫對方,對方啟機後構成通話迴路。
後來,1877年愛迪生(T.E.Edison)發明了碳素送話器和誘導線路後通話距離延長了。同一年又發明了共電式電話機。1891年終於發展到A.B.Strowger發明了自動式電話機。
Ⅳ 電話機發明於哪一年
發明者蘇格蘭青年亞.貝爾和助手沃特森發明的。1875年,1877年8月15日你好,世界上第一台電話機問世,「會說話的機器誕生,樓主
Ⅵ 電話是哪年發明是哪個人發明
1、電話是一種可以傳送與接收聲音的遠程通信設備。早在十八世紀歐洲已有「電話」一詞,用來指用線串成的話筒(以線串起杯子)。電話的出現要歸功於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說話聲音為空氣里的復合振動,可傳輸到固體上,通過電脈沖於導電金屬上傳遞。 貝爾於1876年3月申請了電話的專利權。
2、電話機是通過電信號雙向傳輸話音的終端設備。歷史上對電話機的改進和發明包括:碳粉話筒,電話人工交換板,撥號盤,自動電話交換機,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雙音多頻撥號,語音數字采樣等。新技術包括,ISDN,DSL,模擬行動電話和數字行動電話機等。
所以電話是1876年貝爾發明的。
Ⅶ 電話是哪年被發明的
電話發明爭奪戰
「華生,快來幫幫我!」這是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赫赫有名的電話發明者——打給助手的求救電話,時間是1876年3月10日。作為有歷史記載的第一次電話,它改變了世界。
通信的需求自古就有。早年,主要是通過信使傳遞敵人入侵的警報或各國統治者間的信函。但是,這種人工傳遞歷時長,速度慢,因此又出現了信號塔之類加快通信的嘗試。
1667年,最早的可傳遞聲音的「細繩」電話誕生,但這種電話傳送聲音的范圍十分有限。
電磁現象的發現實現了第一套電報系統的發明。雖然這套系統不支持聲音的傳遞,但它證明了長途通信的可能。
迄今為止影響最深遠的電報系統是由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發明的。整個系統只有一條線路,運行成本比較低,又兼具高效性和易於操作的優點。它不僅在美國得到應用,歐洲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國家也相繼採納。
莫爾斯電報系統的廣泛運用充分說明了通信的重要性,下一步的研究目標是如何通過線路傳輸聲音。為此,許多科學家進行了大量艱苦的研究工作。1861年,一位德國教師菲利普·賴斯製作了一台被他稱作「通話機」的機器。這台機器可以通過一根線路傳輸同一頻率的聲音。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當提到電話的發明。一定會聯想到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貝爾是蘇格蘭人,他的母親和妻子都是聾人。1870年,貝爾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在加拿大,貝爾繼承了父親的職業,幫助喪失聽力的人學習說話。同時,他對電學有極大的興趣,這也是日後他得以成功的關鍵因素。
貝爾進行了大量研究,探索語音的組成,並在他發明的精密儀器上分析聲音的振動。在這台儀器上,振動膜上的振動被傳送到用炭塗黑的玻璃片上,振動就可以被「看見」了。
按下來,貝爾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將聲音振動轉化成電子振動。這樣就可以通過線路傳遞聲音了。幾年下來,貝爾嘗試著發明了幾套電報系統。漸漸地,貝爾萌生了一個想法,發明一套能通過一根線路同時傳送幾條信息的機器。他設想通過幾片銜鐵協調不同頻率。在發送端,這些銜鐵會在某一頻率截斷電流,並以特定頻率發送一系列脈沖。在接收端,只有與該脈沖頻率相匹配的銜鐵才能被激活。
實驗中,貝爾偶然發現沿線路傳送電磁波可以傳輸聲音信號。經過幾次實驗,聲音可以穩定地通過線路傳輸了,只是仍然不清晰。
由於繁重的教學任務,很長時間里貝爾的研究都沒有進展。1876年,在貝爾30歲生日前夕,通過電線傳輸聲音的設想意外地得到了專利認證。貝爾重新燃起了研究的熱情。1876年3月10日,貝爾的求救電話宣告了人類歷史的新時代的到來。
貝爾並不是惟一致力於發明電話的人。一個叫伊萊沙·格雷的人就曾與貝爾展開過關於電話專利權的法律訴訟。格雷與貝爾在同一天申報了專利,但由於在具體時間上比貝爾晚一點,最終敗訴。
其實,電話的發明者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義大利人,1845年移居美國的安東尼奧·梅烏奇。
梅烏奇痴迷於電生理學研究,他在不經意間發現電波可以傳輸聲音。1850年至1862年,梅烏奇製作了幾種不同形式的聲音傳送儀器,稱作「遠距離傳話筒」。
可惜的是,梅烏奇生活潦倒,無力保護他的發明。當時申報專利需要交納250美元的申報費用,而長時間的研究工作已經耗盡了他所有的積蓄。梅烏奇的英語水平不高,這也使他無法了解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發明。
隨後,命運又給了梅烏奇一個更大的打擊。1870年,梅烏奇患上了重病,不得不以區區6美元的低價賣掉了自己發明的通話設備。為了保護自己的發明,梅烏奇試圖獲取一份被稱作「保護發明特許權請求書」的文件。為此他每年需要交納10美元的費用,並且每年需要更新一次。3年之後,梅烏奇淪落到靠領取社會救濟金度日,付不起手續費,請求書也隨之失效。
1874年,梅烏奇寄了幾個「遠距離傳話筒」給美國西聯電報公司。希望能將這項發明賣給他們。但是,他並沒有得到答復。當請求歸還原件時,他被告知這些機器不翼而飛了!兩年之後,貝爾的發明面世,並與西聯電報公司簽訂了巨額合同。
梅烏奇為此提起訴訟,最高法院也同意審理這個案件。但是,1889年梅烏奇過世,訴訟也不了了之。2002年6月15日,美國議會通過議案,認定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
如今在梅烏奇的出生地佛羅倫薩有一塊紀念碑,上面寫著「這里安息著電話的發明者——安東尼奧·梅烏奇」。
Ⅷ 最初發明的電話的是( ),你知道的電話有哪幾種哪些電話號碼不能隨便撥打
電話的發明家是英國人亞歷山大·貝爾。
自從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機至今,電話機技術經歷了磁石電話機(1876至1896年)、旋轉式撥號電話機(1896至1963年)、按鍵式電話機(1963至今)和無線電話機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旋轉式撥號電話機的出現才使電話機實現了自動撥號。
不能隨便撥打119 110
Ⅸ 電話是哪年發明的
「華生,快來幫幫我!」這是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赫赫有名的電話發明者——打給助手的求救電話,時間是1876年3月10日。作為有歷史記載的第一次電話,它改變了世界。
通信的需求自古就有。早年,主要是通過信使傳遞敵人入侵的警報或各國統治者間的信函。但是,這種人工傳遞歷時長,速度慢,因此又出現了信號塔之類加快通信的嘗試。
1667年,最早的可傳遞聲音的「細繩」電話誕生,但這種電話傳送聲音的范圍十分有限。
電磁現象的發現實現了第一套電報系統的發明。雖然這套系統不支持聲音的傳遞,但它證明了長途通信的可能。
迄今為止影響最深遠的電報系統是由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發明的。整個系統只有一條線路,運行成本比較低,又兼具高效性和易於操作的優點。它不僅在美國得到應用,歐洲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國家也相繼採納。
莫爾斯電報系統的廣泛運用充分說明了通信的重要性,下一步的研究目標是如何通過線路傳輸聲音。為此,許多科學家進行了大量艱苦的研究工作。1861年,一位德國教師菲利普·賴斯製作了一台被他稱作「通話機」的機器。這台機器可以通過一根線路傳輸同一頻率的聲音。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當提到電話的發明。一定會聯想到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貝爾是蘇格蘭人,他的母親和妻子都是聾人。1870年,貝爾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在加拿大,貝爾繼承了父親的職業,幫助喪失聽力的人學習說話。同時,他對電學有極大的興趣,這也是日後他得以成功的關鍵因素。
貝爾進行了大量研究,探索語音的組成,並在他發明的精密儀器上分析聲音的振動。在這台儀器上,振動膜上的振動被傳送到用炭塗黑的玻璃片上,振動就可以被「看見」了。
按下來,貝爾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將聲音振動轉化成電子振動。這樣就可以通過線路傳遞聲音了。幾年下來,貝爾嘗試著發明了幾套電報系統。漸漸地,貝爾萌生了一個想法,發明一套能通過一根線路同時傳送幾條信息的機器。他設想通過幾片銜鐵協調不同頻率。在發送端,這些銜鐵會在某一頻率截斷電流,並以特定頻率發送一系列脈沖。在接收端,只有與該脈沖頻率相匹配的銜鐵才能被激活。
實驗中,貝爾偶然發現沿線路傳送電磁波可以傳輸聲音信號。經過幾次實驗,聲音可以穩定地通過線路傳輸了,只是仍然不清晰。
由於繁重的教學任務,很長時間里貝爾的研究都沒有進展。1876年,在貝爾30歲生日前夕,通過電線傳輸聲音的設想意外地得到了專利認證。貝爾重新燃起了研究的熱情。1876年3月10日,貝爾的求救電話宣告了人類歷史的新時代的到來。
貝爾並不是惟一致力於發明電話的人。一個叫伊萊沙·格雷的人就曾與貝爾展開過關於電話專利權的法律訴訟。格雷與貝爾在同一天申報了專利,但由於在具體時間上比貝爾晚一點,最終敗訴。
其實,電話的發明者是一個默默無聞的義大利人,1845年移居美國的安東尼奧·梅烏奇。
梅烏奇痴迷於電生理學研究,他在不經意間發現電波可以傳輸聲音。1850年至1862年,梅烏奇製作了幾種不同形式的聲音傳送儀器,稱作「遠距離傳話筒」。
可惜的是,梅烏奇生活潦倒,無力保護他的發明。當時申報專利需要交納250美元的申報費用,而長時間的研究工作已經耗盡了他所有的積蓄。梅烏奇的英語水平不高,這也使他無法了解該怎樣保護自己的發明。
隨後,命運又給了梅烏奇一個更大的打擊。1870年,梅烏奇患上了重病,不得不以區區6美元的低價賣掉了自己發明的通話設備。為了保護自己的發明,梅烏奇試圖獲取一份被稱作「保護發明特許權請求書」的文件。為此他每年需要交納10美元的費用,並且每年需要更新一次。3年之後,梅烏奇淪落到靠領取社會救濟金度日,付不起手續費,請求書也隨之失效。
1874年,梅烏奇寄了幾個「遠距離傳話筒」給美國西聯電報公司。希望能將這項發明賣給他們。但是,他並沒有得到答復。當請求歸還原件時,他被告知這些機器不翼而飛了!兩年之後,貝爾的發明面世,並與西聯電報公司簽訂了巨額合同。
梅烏奇為此提起訴訟,最高法院也同意審理這個案件。但是,1889年梅烏奇過世,訴訟也不了了之。2002年6月15日,美國議會通過議案,認定安東尼奧·梅烏奇為電話的發明者。
如今在梅烏奇的出生地佛羅倫薩有一塊紀念碑,上面寫著「這里安息著電話的發明者——安東尼奧·梅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