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保定三例新型

保定三例新型

發布時間: 2020-11-26 04:21:45

⑴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羊平楊例坡雕刻廠

論中國現代石雕藝術風格——楊例坡
中國石雕已經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是世界雕刻藝術中重要的一個分支,也是石雕藝術的發祥地之一。
傳統石雕技藝的起源應當追溯到漢代以前。早在西漢年間,張良之師黃石公便召集石匠修建殿宇,雕刻獸類飾物。現今北嶽廟,始建於北魏,大殿周圍遍布雕有千姿百態石獅的漢白玉欄桿。故宮博物院歷代藝術館也收藏了出土的大量北魏至唐代的石雕造像,其形態優美,精雕細琢,堪稱北魏期間佛教造像藝術之佳作。之後石雕藝術經唐代而日趨成熟,至元代又有一個質的飛躍,將建築雕刻、建築裝飾與石雕巧妙的結合,明清則將這種建築裝飾藝術發展到了高峰,而如今的現代石雕藝術繼承傳統石雕藝術的雕刻風格之外,廣泛吸收和借鑒國外雕塑藝術的風格,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產生一種新型的石雕藝術風格,這種風格不僅為中國雕刻業內、業外人士所接受,也為國際石雕界專業人士所認可,無論在商業領域還是在公共環境領域都被人們所接納,並廣受好評。

在世界藝術史上,中國古代石雕可謂是整個東方美術的代表,中國美術以其獨有的藝術特色在世界藝術之林中獨樹一幟,在人類文化發展史中,數十種古老人類文明相繼消失,而中國石雕的藝術特色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仍舊保持了其自身的獨特的藝術內涵,這和中國石雕的傳承性是不無關系的。

一、高科技應用於現代石雕工藝,產生獨特的藝術風格
新時代的石雕藝人對傳統的石雕工藝進行了繼承、發展與創新,吸收了木雕、玉雕等技術之長,他們更是運用高科技手段,剔去過去的粗重,配以靈巧和精細,而且製作時間在現代雕刻工具的大量使用下大大縮短,因科技發展和時間周期的縮短,現代石雕被雕刻成千姿百態的現代工藝品,龍亭龍柱、瓊樓玉閣、飛禽走獸、人物花草及仿古器皿等,現代石雕在保持與發揚傳統雕塑藝術之精華的基礎上,又賦予了現代石雕以時代氣息,使中國石雕在海內外享有「巧奪天工」、「石破天驚」之盛譽。如今,石雕作品已形成幾十大系列,幾千個品種,燦若繁星,如今遍及全國各地的現代石雕作品,均系現代石雕的典型之作,無不受到國內外的高度贊譽。因此,藝術風格轉為精雕細琢,形成了現代石雕的獨特風格。
石雕經過千百年的傳承與發展,盡管在新的時期呈現出鮮明的特色,但從整體上講,這一優秀傳統民間藝術及其地域淵源的藝術特點,已經與現代文明的節奏呈現出了一些不協調的現象,現代雕刻工具的大量使用,使傳統工具和工藝正在逐漸退出,面臨消亡;受現代文明的影響,城市園林建設中使用的現代雕塑作品越來越多,年輕一代的石雕藝人更多的傾向於創作現代藝術風格的石雕作品。

二、石雕單一色彩觀念被突破,現代石雕展現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
傳統石雕藝術,主要是單一色彩,在古代不同的石料湊在一起雕刻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現代石雕則突破這一限制,把不可能變成了現實,使現代石雕具有強烈獨特性和鮮明的時代性,多色石雕刻作為石雕藝術新生代,迅速地傳播到海外,在國際倍受推崇。這種特色必定會在今後的石雕創作史上廣為流行,也必將得以發揚光大,生產工藝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成功應用國外先進的生產設備與工藝,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精美絕倫的石雕產品分布世界各地。用中國雕塑界的「泰山北斗」錢紹武老先生概括的一句話:中國現代石雕工藝水平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三、石雕在建築領域的應用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呈現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
石雕運用在建築裝飾中,尤其是用於現代的建築石雕裝飾中,因其有資源緊缺的趨勢而更顯彌足珍貴。
運用於建築中的石雕藝術,是我國一種古老的建築形式。比如牌坊、柱子、欄桿等建築,其中一大部分雕工精緻細膩,刀法嫻熟,很多已經被列為重點保護文物保護。在現代社會中,運用於建築中的石雕藝術更前進了一大步,除保留傳統建築裝飾外,現代雕刻建築裝飾的范圍越來越廣泛,用於各種西方藝術作品、賓館、園林裝飾、還有石桌、石凳、石燈、龜龍硯、浴盆、花架、壁爐等家庭裝飾用品。石雕造型的藝術思想也逐漸融入到建築裝飾領域。作為中國雕刻藝術中的石雕藝術,前人給我們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寶貴文化藝術遺產,我們現代人不僅要好好借鑒和傳承優秀的民間石雕藝術的精髓,更要在傳統的基礎上提高並創新出為我們人類造福的建築雕刻藝術,使其更好地為我所用。
四、石雕在環境藝術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在環境藝術觀念的變遷中,城市、建築是環境藝術的主要載體的體現者,從這個意義上講,環境藝術觀念的變遷,可以從建築藝術觀念的變遷中看到它的足跡。從建築誕生之日起,它便是作為人的環境出現的,它就是環境藝術。在對待與環境相關的城市雕塑等藝術時,石雕在其中所佔的比例非常大。
對於現代石雕藝術,我們應該通過歷史學、文化學和圖像學等多角度的分析和判斷,找到現代石雕藝術產生的根源。同時,我們也能看出,石雕藝術的發展和風格的演變往往不是其自身單線的延續與成長,更多的是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不同文化之間、不同藝術種類之間的相互交叉和影響作用的結果。現代石雕的造型藝術在引入外來藝術的同時,必然也對自身的藝術風格產生影響。通過在思想文化領域的統一,以及藝術風格與形式上的吸收、綜合與演變,形成了新的藝術風格。而今後中國石雕文化和藝術風格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仍延續發展變化的趨勢,無論是內部文化還是外來文化,都被一點點地吸收、同化、綜合,最終在世界藝術領域中將形成了中國石雕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
論人物雕塑造型藝術的特點------楊例坡 中國古代人們作畫時講究「氣韻生動」,說明一件真正的藝術品要具有它自己內在的生命力,而一件雕塑作品講究其造型藝術則有著更重要的意義。藝術是人們精神、思想、和感情的產物,故其造型需以它特有的形象、思想為構圖基礎,是以神形兼備表現的,而且是建立在理想空間和精神環境上的藝術。

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造型風格,尤其以人物為內容的作品更為突出。早在公元前的新石期時代就有藝匠在陶器上刻、印、描的各種花紋中的紋樣出現,如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器及河南安陽出土的「殷墟」遺址中,就有商代罕見的陶塑和石雕的俑人,這些石雕人像的雕刻風格雖然比較原始,但都以石度勢,使人物神情宛然,饒有生趣,身上還刻著當時青銅器上流行的雷雲紋,藉以顯示衣著的華麗。從新石器的彩陶、商周的青銅、漢代的磚刻、戰國的帛畫、北魏的壁畫到唐代的佛雕、宋代的泥塑等,都無不具有它時代的造型風格特點。

研究這些特點,對於提高藝術水平將有著重要的作用 。巧用、借用、融會貫通於造型之中,可達到更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當然,藝術的真實並不等於生活的真實,只有把生活中的自然物體進行藝術地再創造,才會賦予新的造型及藝術生命。

雕塑作品既有相同於其它藝術品的一面,又有區別於其它作品的一面,它要受到諸如形式、製作、牢度、承重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它具有自己特有的風格特點。所以,在設計與製作上,既不失去其傳統手法,又要對其高度的概括和提煉。加強其主要特徵、氣質、動勢和神采,恰到好處地比原人物更強烈、更生動、更簡練、也更能感人。如在設計製作彌勒佛時,古代之參考亦不少,但我則在原型的基礎上強調他坦胸露肚的身軀,胖腦袋下的大耳垂及特有的大肚;在臉譜上賦於襟懷坦盪,不拘小節,開言便笑,笑中帶怪的形象,使人們第一眼就給予大有「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的感覺;塑造觀音,則在她仁慈的面容、飄灑的外衣和手中的凈瓶、楊柳上做文章,使其顯示出簡潔而節奏明顯,豐腴而不虛,近人而不俗,美而不媚,靜中有動,飽滿結實而流暢,體態幽雅而灑脫;而老壽星的造型則著眼於他那前傾碩大的額頭和一縷飄然的銀須上,只要我們抓住特徵,不管人物在形式上,方法上的變化多大,都能巧妙地駕馭於雕塑之特點上,無論怎樣將作品進行誇張、變形、再加工,使人第一眼就能認出來,並給人一種真正的藝術享受。

闡明人物雕塑造型藝術之特點,也非易事,它包括面廣,渉及面大。我根據這些年自己實踐創作中的體會,從四個方面談談感受:

一、准確的造型,塑造真實的形象。

古今中外,無論各個歷史時期,雖其特點不一,而在人體的造型中,人體的和諧、豐富、精緻、均衡,都蘊含著大自然的法則,及一切的要素:剛健、雄勁、豪放、高雅、質朴、柔媚、甜美、苦澀、靜穆、凝重、溫厚、灑脫、卑微、輕浮、狂怪、懦弱等等。我們要塑造農民、工人、軍人、運動員等人物造型,就要有其各自的特徵:憨厚老實,樸素無華;動感強烈,豪邁有力; 堅定剛毅,無往不勝;飛舞的氣勢,跳躍的節奏,運動的美等。再綜合平時的藝術感受、生活見解、藝術創作經歷等所有知識,透過外表,體會內在的真實,產生新穎、獨特的現代人的蓬勃向上、堅韌不拔的藝術形象。並在體形面的轉折上,要十分明確,即使在不同的環境及光線的影響下,也要使形象顯示出很強的體積感,從任何一個角度,都能是一個結實而完美的造型,輪廓鮮明,簡潔,富有韻律。

如我的一件作品《嚮往未來》,以大塊面幾何體及不規則的圓相結合的造型中,憑借兩個少女的上下翻飛的長發,給人以迎風抖動、飛出畫面的感覺,使之陶醉於嚮往未來之美好的遐想中,增強形象的真實、感人度。而塑造佛像則不盡其然,這里要注意佛門的情性是靜的,心意不表之於外,在佛經上的佛是法力無比和摒絕雜念的統一體。因此,佛像造形宜用靜的基調,菩薩的姿態閑靜而又有普度眾生含有善良的特徵。金剛則須具氣沖鬥牛、力拔千鈞的形象。

二、概括的造型,表現豐富的內容。

「集眾家之長,成一家之法」這是我的座右銘。在人們的生活當中,其感情流露於形式,有時顯得微妙而富於情趣。如果把這些微妙之處成功地反映到作品中來,經過概括的藝術處理,便可成為一尊富於情趣的藝術品。如我在製作《七子戲佛》時,把生活當中小孩的抓耳撓腮、盡情戲耍的姿態融合進去,周圍不大的空間里,有七個形態各異、天真爛漫的童子,腳踏佛肩,手抓彌勒的眉毛,盡情戲耍,左邊的三個童子互相合作,上拉下頂,一個憨厚可愛地望著大肚佛,一個手托凈瓶,另一個剛從人種袋裡剛剛露出頭來,機靈調皮的小臉,都顯露出明朗活潑、天真可愛的格調,而下面則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劈鑿而成,力圖用這些動態的造型使人覺得有趣並為之動情,達到這個目的就算是一件較為成功的作品。我在其它作品中,都做了類似的嘗試,抓住各種人物形象的細節特徵,用洗煉的手法再現出他們各自的精神面貌。

三、明快的造型,倍重感覺上的效果。

人們總有這樣的感覺,石頭是硬的,而棉花是軟的,這種直接的感受,一是來自質感,二是來自量感。一些傳統體載的作品,無不帶著濃厚傳奇神話色彩的民族風格,如殷周的雕塑以裝飾性極強的手法,構成神秘、庄嚴、甚至有恐怖奇異的造型感覺;南北朝的雕塑挺拔有力;唐代的菩薩飄帶鬆弛,方頭豐滿,高髻帶寶,肢體修長,亭亭玉立等。這些都是通過明快的造型給人的直接感受。如果不注意藝術的效果而刻意加工,其結果往往是畫蛇添足,適得其反。

各類雕塑作品,不但要有較高的表現手法,而感覺的效果也就是從質與量的感覺上是不容忽視的。重視感覺效果的目的,是使造型人物產生音樂節奏,使之富有動人的韻律。當然,作品本身雖發不出音響,但力圖通過感覺撥動人們心中的琴弦,使作品構成一曲悅耳動聽的樂曲,給人以崇高而美的感受。

四、豐富的想像,注意綜合的完美和統一。

在實際生活當中,人們對每個事物的認識都有區別,但想像中又總會把這個與那個聯系起來。所謂「想」就是主題的思考,是主體的意念的活動;「象」就是主體的意念,思維對某一客體物體表象的依附。把主體想的東西與某一客體事物聯系起來,似是而非,非而又是,產生新意識,使嶄新的思維結果創造出新的藝術形象。這個思考,依附的過程就是想像力。所以,以民族的風格及習慣,想像力的延伸卻是相通的。比如看到松樹想到長壽,看到荷花想到高潔,中國人喜龍鳳,日本人喜龜等,都是富有豐富想像力的表現。豐富的想像力是一切藝術創作的生命。

意識的形成與習慣的建立是水乳交融的,無論內容和形式風格如何變化,其表現都是相當豐富和具有感染力,沒有藝術家的情感在內,是不能有如此的情感表達的。以佛教經典為依據的佛像,諸如敦煌石窟、雲崗、龍門及平遙的雕塑為例,這些雕塑不違經文且又大膽獨創,生動活潑,造像的形象美而概括為人的特徵,又不像其中某人,在佛教中釋迦牟尼、阿難、迦葉、菩薩、天王、力士、飛天、地神等形象,在教義中是神,在現實中是人,因為沒有現實中的人也不可能有想像出理想中的神。尤其敦煌莫高窟菩薩的豐腴肢體及嫵媚的表情,絕對屬於從天國降臨人間的少女的寫真,所不同的是在升華為神像的藝術作品時,注入了藝術家豐富的想像、感情、理想、審美觀點、心靈刻畫以及運用純熟的技藝等,從衣紋到表情的處理上,更有鮮明的典型性格,是造型完美的統一之典範。

總而言之,准確、概括、簡練、明快的造型藝術是人物雕塑的重要問題。研究這些特點,在於更好地提高技術水平及創造水平。當然,高超的技術不能停留在自然形態的模仿上,而藝術品位的高低,在於對質的理解,情感的投入。除上述之外還取決於它的表現意圖的完美統一。因此,將寶貴的遺產繼承發揚,融新時代特點為一體,將會創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來。 論雕塑介入環境藝術------楊例坡 人類對現代生存環境的焦慮。技術與理性為人類築起工業化的都市環境,人們在理性的庇護下躲避了自然的危害。然而,技術與人造物的增值則嚴重地阻隔了人與自然的生命聯系。人們久違了陽光、砂石、草木和新鮮的空氣。污染、噪音、單調、沉悶、冷漠高節奏等現實因素或心理感受無時不在攪攏著人們。這一切動搖和破環了人類建立於對抗自然之理性基礎上的自信、樂觀和幸福感,一種憂慮於人自身逐漸喪失的危機感在迅速加強。事實上,我們已經降臨並生活在這種令人憂慮和沮喪的空間環境中。拯救這個環境也是拯救自我。生活於其中的每個人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而環境藝術家們(建築師、園藝師、工業設計師、雕塑家和畫家)則肩負著更大的責任。 雕塑作為環境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將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

人們似乎已從離異狀態中醒悟過來,他們不再迷戀和沉溺於完善的物質功能的享受,而期待和要求對物的全部佔有:從物質到精神,從功用到審美。這標志著新觀念的崛起,它要求校正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的關系。它主張人與自然親和融合;主張人與人消除隔閡相互交流和依賴;主張人自身的靈與肉、理智與感情協調平衡;這一切便是現代文化反省意識的主題,簡而言之就是「回歸自然」。

雕塑作為環境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也必須分擔改造現代環境的歷史重任。它應該在一種新的意義上介入環境。這種意義並不是說它會客觀地構成一種環境,而是說它要以新的態勢展示新的環境藝術觀念,滿足現代人的審美要求。換句話說,介入環境的雕塑應該具有高度的適應彈性,使審美主體能獲得感受聯想和充分自由。

誠如人類接近自然的途徑是多向的那樣,雕塑藝術介入環境的方式也是多樣的。西方的一些雕塑家已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如卡得爾的活動雕塑,以自由運動的客體造成時空變幻的視覺效應,使審美主體產生豐富的體驗和自由的聯想;蘇聯馬馬也夫高地的《祖國--母親》,以群體空間的綜合造成一種特殊的空間機制,令人產生身臨其境的現實情感體驗;史密斯的雕塑把造型要素抽象到最低限度,使它融合到自然中去;里伯曼的雕塑的空間形體構造的偶然性和隨機性,使審美主體在對自然性狀的空間形態的觀賞中產生愉快的心理效應。

環境藝術觀念的變遷。城市、建築是環境藝術主要載體的體現者,從這個意義上講,環境藝術觀念的變遷,可以從建築藝術觀念的變遷中看到它的足跡。從建築誕生之日起,它便是作為人的環境出現的,它就是環境藝術,只不過人們真正認識到建築作為環境藝術的性質比較晚,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才認識到這一點。所以說,環境藝術觀念的變遷與建築觀念的變遷是同步的。

自20世紀中葉始,歐美等國家一些建築師和藝術家提出了「環境藝術」或「環境意識化」的概念,人和空間的關系就被提到了首要位置。在對待與環境相關的城市建築、城市雕塑、壁畫、園林等藝術時,雕塑家不再孤立地把城市雕塑作品作為目標,而是從文化和審美的視角來關注人們的生存空間,將環境與藝術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綜合性的設計。作為公共藝術的城市雕塑,從設計開始就與環境產生了密切的聯系,它必須通過建築與環境要素相協調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也只有與建築物及其環境在空間尺度上的和諧才能產生美感
關於對曲陽石雕傳統技藝繼承與創新的思考——楊例坡 曲陽石雕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元,歷史文化悠久,底蘊深厚,在中國雕塑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漢代祭祀活動的流行,北魏崇尚佛教的風盛,對曲陽石雕的發展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時,曲陽的石雕佛像、獅子就已獨具藝術風格。到明清時期,石雕工藝日益精緻,創作出了國際藝術名品。近代,盧進橋、甄彥蒼、安榮傑等人繼承和發揚傳統技藝,在不同方面開拓了新的領域,促進了曲陽雕刻的振興。

隨著朝代的更替,經濟的興衰,曲陽雕刻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歷經滄桑,已被風雨洗煉的更加魅力無窮。從漢朝墓前的石馬、石虎到清末「仙鴿」、「干枝梅」,從雲岡石窟、樂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故宮、圓明園、頤和園,到天安門前的金水橋、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再到引灤入津工程母子雕像,再到井崗山群雕,處處閃爍著曲陽雕刻藝術的光輝,也見證著曲陽石雕藝術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傳承與創新的歷程。千年的手工釺鑿,雕琢打磨,賦予了曲陽石雕鮮活的生命力。曲陽勞動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和巧奪天工的技藝創造了非凡的雕刻藝術成就,孕育了大批雕刻藝術名人,打造了曲陽歷史文化品牌,為我們留下了寶貴遺產。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市場經濟大潮洶涌,人們的商業意識和利潤觀念越來越強。曲陽傳統的雕刻技藝也不斷受到沖擊,開料、刨荒、工具製作和錘釺等傳統的雕刻技法已經跟不上產業化、機械化生產節奏,深厚的藝術品味逐漸淡化,傳統的技藝瀕臨失傳,傳承傳統技藝的積極性受到很大破壞。如何來拯救、保護曲陽石雕這枝千年奇葩,讓它在現代化大生產的背景下煥發出更加炫麗的神采?這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和面對的問題。一方面,我們面對的是如何讓曲陽石雕的藝術生命更好的延續。另一方面,是如何把產業化的市場拓展得更寬,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之真正成為富民的產業。

2006年5月20日,曲陽石雕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盧進橋和甄彥蒼成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0月28日河北工藝美術協會新組建的雕塑藝術委員會在曲陽成立,並與河北省版權協會簽訂了《推進河北省雕塑行業版權保護工作合作協議書》。這些成績的取得表明,石雕作為文化遺產,其傳統技藝將以行政和法律手段得到保護,使作品不被他人抄襲。任何粗製濫造的行為,要受到限制。這對石雕轉型、上檔升級以及對創新積極性的保護十分有益。

然而,除此之外,還存在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有了外界的重視與保護,那麼作為從事雕刻的藝人或企業家們怎樣承擔起手工技藝傳承發揚的重任,並使雕刻的藝術品位及其價值在市場經濟中得到充分的提升和體現呢?當我們把目光從對利潤的苛求中抽回,認真審視自身時,會真正發現熱切追求的目標是多麼急功近利,多麼盲目淺薄。如果忽視了石雕的特色屬性和生命力所在,也就忽視了一個真正的利潤增長的巨大空間,實在是無異於殺雞取卵。因此,我們應該調整觀念,在追求利潤增長的同時,也要著眼石雕藝術長遠的發展。在為傳承、創新石雕藝術做出積極努力的過程中,我們才能坦然地去收獲那份雕刻藝術得到大提升、產業實現大發展所帶來的應有的利益。這樣兩相結合,豈不更有意義。

藝術作為人類精神生命的本體,在不斷延伸著物態化的確證。人們在這物態化的對象中,直觀到自己的豐收和變化,而獲得精神上的培養,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所謂生命就不只是生物性的原始力量,而是積淀了社會歷史的情感,也就是人類的心理本體的情感部分。它是「人是值得活著的」強有力的確證,藝術的最高價值便不過如此。

石雕屬於工藝品類,主要體現手工技藝。所謂技藝,是指通過以實物為載體,將雕刻者的主觀素養以技術手段融入到作品中的本領。藝術是雕刻的靈魂和生命。成功的藝術作品不僅要具有歷史性,同時還要具有開放性。它隨著時代、隨著讀者觀眾而不斷更新,不斷展示出它的新的「意味」,這種人生「意味」與社會、自然融會貫通,相互協調,使藝術作品所傳達出的命運感、使命感、歷史感、人生境界感具有了神秘的偉大力量。只有個別的才是普通的,而普通的概念、理論都缺少這種生命和力量。這就是石雕藝術可以傳承和創新的前提。

石雕既擔負著日常使用功能,又具有純粹的審美對象(藝術品)功能,石雕市場應當包括有型的市場需求,更應包括精神文化上的市場需求。石雕藝術遺產已經積累在人類形式和情感當中,只有把這種人工製作的物質對象成為審美對象時,藝術品才真正地出現和存在。

雕刻藝術的形式、思維是自由的又是開放的,是包容的又是兼收並蓄的,這給其創作及產業發展帶來了寬廣的空間。不同藝術作品之間可以相互借鑒,但不可以簡單抄襲、模仿。在雕刻技法、用工上,精工細作當然更好,相反,如果有別於粗製濫造,能達到粗獷豪放、以簡勝繁的藝術效果,亦嘗不可,它的藝術性和商品價值不減反增。因此提倡藝術的提高,並不會與商家降低成本、盡量地追求最大利潤、取得競爭優勝相矛盾。

其實,無論是對手工技藝的執著堅守,還是對機械工具過份依賴,最重要的是務必保證雕刻品的藝術含量。可想而知,大量依賴機械工具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通過手工的製作才能成功地將人的價值理念、情感思維通過有型的石料等載體,充分融入到作品之中,才能更好地展現石雕工藝的魅力。

當把建立保護基地、博物館、確定傳承人作為對文化遺產進行搶救的方式的時候,更需要有人創作出符合時代特點的優秀作品,使之傳播開來。另外,版權保護對保護創作者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雕刻行業,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首先要有能夠潛心研究藝術的興趣和氛圍,要培育一批真正的代表人物和領軍人物。

我們大力提倡傳統手工雕刻技藝,以此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這對於真正做大做強雕刻產業來說,只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還需要反思當前制約雕刻業快速發展的銷售渠道、經營管理方法、理念以及不正當的競爭秩序等問題,取得一一突破,重新構建產、學、研、銷的產業體系,有效抵制對藝術的輕視和對市場的盲從,從而使悠久的雕刻技藝有利於催化一個強大產業的優勢,並在產業化的繁榮發展中獲得傳承和創新的營養,使千年古樹綻放出美麗的容顏。

⑵ 2月9號保定新增三例是哪三例

2月9號保定新增三例是哪三例啊,還是增加data,好好保護自己吧。

⑶ 急急急小狗眼睛下面起了一個疙瘩

櫻桃眼」在獸醫臨床上稱為犬瞬膜腺突出症或瞬膜腺肥大、增生,是純種小型長毛犬常見的眼科疾病之一。主要症狀是病犬瞬膜腺從內眼角露出或向外反轉,嚴重者突出物形似紅色小櫻桃掛在內眼角,故稱為「櫻桃眼」。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動物醫院自1995年以來,共收治31例,經採用手術切除,配合葯物治療,取得良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
發病特點:
本病各種犬均可發生,主要發生於抗病力較弱的小型長毛犬上,如獅子犬、北京犬、比格犬、西施犬等。所治療的31例中,獅子犬11例、京巴犬6例、比格犬3例、拳師犬2例、西施犬3例、哈巴狗1例,其它雜種犬5例。其中單眼發病22例,雙眼發病9例。病犬性別差異不大,幼齡犬發病明顯高於成年犬,2~10月齡多見。全年各季節均可發病,但主要以春末夏初、秋末冬初居多。病程短者2~3天,長者達20天左右,一般發病為7~10天。
2、
臨床症狀:
大多數病犬初僅見患眼輕度充血流淚,有的犬用前肢撓抓患眼。隨病情發展,可見患眼第3眼瞼邊緣出現初如綠豆大小、後如黃豆甚至花生粒大圓形、粉紅色的增生物突出於內眼角。初期該增生物多能自行回縮於眼瞼內,以後增生物迅速增大而不能回縮,其顏色由初突出時的粉紅色轉為紫紅色。
、治療方法
本病僅用葯物治療無效,手術切除是特效療法。
3.1器械和葯品:
彎頭止血鉗及有鉤鑷子各2把,尖頭直組織剪1把,滅菌干脫脂棉球若干,2ml注射器和6號注射針頭各2支,氯黴素眼葯水,速眠新846復合麻醉劑、蘇醒靈適量。
3.2患犬的保定:
取犬側卧或仰卧保定,患眼朝上,注意切實固定頭部,防止晃動,以免術中傷及結膜、角膜等。施行全身麻醉並滴眼麻醉。體型較大的犬全身麻醉用速眠新846復合麻醉劑肌肉注射0.1~0.15ml,局部麻醉用1%利多卡因於眼內眥點2~3滴,3分鍾後即可施術;對體型小且性情溫順的犬,畜主或助手能夠保定的,用2%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2~4ml浸透棉花局部按壓,2~3分鍾後即可手術。.3手術式:
病犬患眼用0.1%新潔爾滅或1%硼酸清洗消毒並麻醉後,術者用有鉤鑷子或止血鉗夾持增生的瞬膜腺,輕輕牽引至能充分暴露瞬膜腺和識別第3眼瞼外形為止;然後用止血鉗從瞬膜腺基部與第3眼瞼交界處鉗夾,注意切勿傷及第3眼瞼並切實夾持血管;然後由助手以手術剪緊貼止血鉗剪去增生瞬膜腺,繼續保留止血鉗至少5分鍾,然後緩緩解除止血鉗,如果仍有較多血液流出,則應繼續留鉗,直到不出血後才能取下止血鉗。取下止血鉗後,滴入氯黴素眼葯水2~3滴,最後用蘇醒靈注射液催醒。蘇醒用量為每公斤體重0.1~0.15ml,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術後用氯黴素眼葯水配合氫化可的松滴眼,每次1~3滴,每日3~4次,連用1周。
4、討論:4.1「櫻桃眼」是小型長毛犬的常見眼科疾病,一般對患犬造成機械性損傷,影響視力及美觀。由於臨床用葯無效,只有通過手術切除方可治癒。
4.2瞬膜腺是重要的淚腺,不少獸醫工作者傾向於將瞬膜腺徹底切除,以防復發。筆者認為,全部切除會影響淚液分泌量,常可導致乾性角膜結膜炎,宜在手術過程中適當保留部分瞬膜腺,有利於患眼機能的完全恢復。
.3本病發生原因尚不確定。多數學者認為可能與遺傳因素或腺體分泌過剩有關;有學者認為排泄管阻塞或損傷是本病的主要原因;也有人認為,毛發等異物刺激也是本病的誘因之一。
4.4在本病的治療上,摘除增生物後的止血和抗感染是關鍵。筆者採用鉗夾法止血,效果確實。用燒烙止血法和結扎止血法,效果亦可。
多半是這個了!!!
參考資料:網路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