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知識的創造包括

知識的創造包括

發布時間: 2020-11-26 06:06:08

創造力包括知識,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這種說法對嗎

不對,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因素構成。

創造力能夠產生新思想,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成功地完成某種創造性活動所必需的心理品質,由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多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

創造力為一系列連續的復雜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動,它要求人的全部體力和智力的高度緊張,以及創造性思維在最高水平上進行。由創造力富有成果的表現看來,創造力是教育、培養和實踐的結果。問題在於洞察創造活動的全過程,為促進創造力創造先決條件。

(1)知識的創造包括擴展閱讀:

創造力的培養:

1、保護好奇心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就能促使他們對創造性活動擁有濃厚的興趣,從而促進其創造性活動的進行。對學生任何奇特的問題,應給予鼓勵和贊賞,不應忽視或譏諷。

2、解除學生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懼怕犯錯誤是阻礙獨創性發揮的一個重要因素。學生有時往往會因為怕犯錯誤而不去嘗試,從而失去發展創造性的良機。因此,教師應該解除他們怕犯錯誤的恐懼心理,鼓勵學生大膽進行一些嘗試和冒險。對學生所提問題,無論是否合理,均以肯定態度接納他。

3、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提出的與眾不同的見解、觀點。對平常問題的處理能提出超常見解者,教師應給予鼓勵。同時,採取多樣的形式和方法支持學生的創新精神。

⑵ 知識管理是如何創造價值的

企業內部的知識主要都是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包括有顯性和隱性兩個方面:版
顯性知識權:能以書面文字、圖表、數學公式、聲音、影像等加以表述的。
隱性知識:知道但難以言述,只能存在於個人大腦中,如主觀的理解、直覺和預感等。
機構專有知識:與組織機構的業務密切相關,且由機構擁有的專門知識,如機構的文件、檔案、產品資料、業務流程、規章制度、合同、報表、商標專利、客戶資料等等,都屬於機構的專有知識。
企業內部的知識管理應該照顧到知識的全生命周期,從知識的產生到再利用以及自我發酵、完善各個生命周期階段中都應該有對應的功能進行管理支持,樓主可以了解會博通綜合知識管理系統,有一套以知識管理為基礎的辦公自動化解決方案。

⑶ 知識是誰創造的

你好,是組成我們人類整體的個體創造的!這其中包括你,每個人都能創造知識!

⑷ 社會環境對知識創造的影響因素主要有

摘要:
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
把握住創造力,
就是把握住了先機.
創造力是並非是個別人特
有的天賦,
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能力,
而且創造力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而是像智力一般
在不同程度上不斷發展的.
想要掌握創造力,
就要了解其影響因素.
我將其分為外在因素和
內在因素分為討論.外在因素包括,社會因素、教育因素和文化因素.內在因素包括智力、
知識、思維風格、人格和動機.每個人都是擁有創造潛能的.我相信,無論是外在因素還是
內在因素,只要理清其關系,便可以對我們自身創造力的發展起到深刻的作用.
關鍵字:創造力;影響因素;智力;環境;創造潛能
正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
僅僅著眼於智力已然是遠遠不夠的,
是否擁有創造力有可能成為生存
成功的關鍵.
創造力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能力,
而非個別人的天賦.
而且創造力也不是固
定不變的,它可以像智力一樣在不同的程度上不斷發展.為了跟上迅速變革的社會的步伐,
創造力的培養、
提高已迫在眉睫.
如今我們需要討論創造力的影響因素.
我將分別討論外在
因素和內在因素.
一、外在因素
首先,
外在因素包括社會心理影響因素,
教育影響因素和環境影響因素.
這三點作為主
要的外因素,在促進創造力的同時也制約了創造力的發展.
(一)社會影響因素
1.
在社會影響方面,
最關鍵的是文化的影響,
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
在中國的教育制度
下,
老師總是只規定一個正確答案,
對其他答案的人則給予抨擊.
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教育制
度下的學生逐漸喪失創造力,
並喜歡固定於一致的模式.
正因如此,
大大的限制了學生創造
3
力的發揮,使學生更加趨向於盲目相信權威,而因害怕批評指責很難提出自己大膽的觀念,
從而影響學生創造力的發揮.

⑸ 什麼是知識創新

知識作為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廣義的知識創新泛指對知識的創造性、新穎性變革。知識創新是指通過科學研究,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獲得新的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知識的過程。科學研究是知識創新的主要活動和手段。知識創新包括科學知識創新、技術知識特別是高技術創新和科技知識系統集成創新等。知識創新的目的是追求新發現、探索新規律、創立新學說、創造新方法、積累新知識。統稱為「」。在現代社會通常可以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關於事物狀態的知識,回答「是什麼」的問題;二是關於自然過程的原理和運行規律的知識,回答「為什麼這樣」的問題;三是如何面對客觀事物,解決問題的能力、技巧、方法、策略和路徑,回答「怎麼做」的問題;四是誰具有某種知識的知識,回答「屬於誰」的問題。

⑹ 無論是否按商業價值劃分,知識的創造和經營應當有一個基本准則

無論是否按商業價值劃分抄,知識的創造和經營應當有一個基本准則,這個准則就是符合人類共同的、最基本的價值觀要求,符合法律的要求。
有效的知識管理已經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因此,企業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就必須重視新知識的創造和轉移,就必須努力克服各種障礙來加快新知識的創造,這種創造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其中包括:樹立長遠的知識願景、加強成員間的知識交流、提高員工之間的相互信任和知識共享。
知識創造要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1)積累原則。知識積累是實施知識的創造基礎。
(2)共享原則。知識共享,是指一個組織內部的信息和知識要盡可能公開,使每一個員工都能接觸和使用公司的知識和信息。
(3)交流原則。知識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公司內部建立一個有利於交流的組織結構和文化氣氛,使員工之間的交流毫無障礙。
知識積累是實施知識的創造基礎;知識共享是使組織的每個成員都能接觸和使用公司的知識和信息;知識交流則是使知識體現其價值的關鍵環節,它在知識創造的三個原則中處於最高層次。

⑺ 知識創造的促進條件包括哪些

《創造知識的企業》學習記錄

十萬個idea
04月11日
副標題:日美企業持續創新的動力。

本書講了一個企業或團隊,如何進行內部知識的創造、管理和升級。

什麼是知識創造的本質?

知識創造的本質,是隱性知識顯性化,然後再從顯性知識返回到隱性知識的過程。
什麼是知識創造的條件?

企業最主要的工作是提供有利於知識創造的外部環境或場所。
知識創造如何落地?

高管負責「做夢」,中層管理者負責「解夢」,一線員工負責「圓夢」,要充分發揮中層管理者的重要作用。

《創造知識的企業》的基礎原理

什麼是知識?

1,「顯性知識」,可以用語言、文字、數據、圖表、公式表達的,可用計算機處理的,或儲存在資料庫內的知識。

2,「隱性知識」,屬於個人體驗,難以用語言、圖表、數據等明確表示,進行交流、教授時也較為困難。
知識創造的過程?

1,把一個人的隱性知識轉化給另一個人。

轉化的方式是:觀察、模仿、「潛移默化」,關鍵是去體驗、去領悟這個人是怎麼做的,結果是擁有和這個人一樣的隱性知識。
2,把學到的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

這是知識創造過程的精髓,關鍵是形成文字、語言、程序等方便交流、傳播的信息。

轉化的方式可以是數據、概念或模型。

企業可以通過一些流程設計,來有意促使個人的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
3,從局部顯性知識到全局顯性知識。

把個人產生的顯性知識,與團隊、企業已有的知識重新組合和系統化,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結,形成新的團隊、企業知識。

轉化的方式:手冊、說明書、報告、多種形式的分享,反正就是不停地講、不停地溝通。
4,從企業的顯性知識,回歸個人的隱性知識。

關鍵是讓企業員工消化、吸收新產生的顯性知識,內化成他們自己的隱性知識,引發整個企業的知識創造的良性循環。

轉化的方式:干中學、邊干邊學,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領悟。
知識創造的促進條件

知識創造有5個所謂促進條件:意圖、自主管理、波動和創造性混沌、冗餘、必要的多樣性。

1,是知識創造的動力條件。

每個人要願意把自己的隱性知識貢獻出來。企業要明確知識發展意圖,依照共同願景選擇開發知識,把對知識的培育納入到管理體系。
2,是知識創造的能力條件。

搭建一個具有創造知識能力的團隊。成員由不同職能部門背景的成員組成,具有高度的自主行動能力,利用「最少重要規定」來管理團隊。
怎樣搭建「自組織團隊」?

要注意團隊成員的知識冗餘程度,並且保證人員的多樣性,團隊成員得有一定的共同知識基礎,還要有一定的知識互補性。

提高知識的冗餘程度,可以靠崗位輪換、集體會議、非正式的聚會等;提高知識的多樣性,可以選擇跨部門的成員組成自組織團隊。
中層管理者怎麼保證知識創造落地?

中層管理者要扮演好三個角色:現實的重塑者、知識轉化的加速器、跨越層級的傳送帶和潤滑劑。
怎樣培養或選拔中層管理者?

主要關注他們的能力結結構。

要具備:懂協調、會管理、善謀劃,把握項目節奏;能鬼扯,天馬行空、方便創造新概念;有方法,精通各種知識創造的方法論。

比如:什麼歸納、演繹、比喻、類比等;會挑事,能鼓動大家對話、甚至爭辯;能服眾,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
其他同類書籍

《明茨伯格管理進行時》

⑻ 所有的知識都不是人類創造的,它只是客觀存在的,對嗎

1、知識被傳播的認識結果,都是人類實踐和認識的產物,沒有人類就沒有知識。
2、知識由於被傳播而從主觀意識轉變為客觀存在。知識屬於精神客體,即波普的「世界Ⅲ」。
總之,知識既是客觀存在的(包括書刊上的知識、光碟上的知識和網路上的知識);也是人類的精神產品(因為有些知識不具有科學性,所以不能籠統地用「創造」一詞),真理性的知識都是人類創造的。
(回答完畢,若有價值,請予採納)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