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教育創造了人

教育創造了人

發布時間: 2020-11-26 06:22:34

① 受教育的,就是人的學習和創造的權利,是人的自由發展和個性發展

有觀點,其實我還是比較贊成的,的確受教育是每個人的權利,因為她來到這個世界,有權利讓他去提升自己。

② 教育創造了人本身 這句話誰說的起源於_____

呃,沒有人說過,是你聽錯或看錯了吧,應該是勞動創造了人本身,恩格斯說的

「勞動創造回了人」答是馬克思主義學說《自然辯證法》(恩格斯著)中的一個命題。

原文:從某種意義上,我們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這一句也成為恩格斯之名言)

《自然辯證法》是恩格斯的一部重要的哲學著作。恩格斯在書中概括了以往的特別是自19世紀以來的自然科學方面的重大成就,強調了勞動在猿轉變為人的過程中的決定作用,提出了勞動創造了人和人類社會等重要思想。恩格斯的關於自然辯證法的思想與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分別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自然科學觀和社會歷史觀。《自然辯證法》從最低級的運動形式一直論述到人及人類社會的產生,從而與唯物史觀銜接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

③ 陶行知創造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他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可以概括為:一個理論,三大原理,四種精神,五大主張。

1、一個理論即生活教育理論,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稱。

2、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本體論,也叫起源論,陶行知認定教育來源於生活,主張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場所論。認定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校,主張教育要依靠社會的力量,應濟社會的需要。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認定在生活中教法、學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

主張事情是怎樣做的,學生就應該怎樣學;學生是怎樣學的,教師就應該怎樣教。教法和學法都來源於做法,統一於做法。

3、四種精神是:

「愛滿天下」的大愛精神;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

「敢探未發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的創造精神;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4、五大主張是:行是知之始、在勞力上勞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六大解放。

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學思想,認為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在勞力上勞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傳都是具體的教學方法。

在勞力上勞心,即主張手腦並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張教學相長;即知即傳,則是主張隨學隨教。

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為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原則。

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兒童的頭腦、雙手、嘴、眼睛、時間和空間,還兒童以自由,從而解放兒童的創造力。

(3)教育創造了人擴展閱讀: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7年秋回國,先後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

1926年起發表了《中華教育改進社改造全國鄉村教育宣言》。1929年聖約翰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表彰他為中國教育改造事業作出的貢獻。[2]1931年主編《兒童科學叢書》。

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當選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長期勞累過度,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

參考資料:網路-《陶行知教育名篇》

④ 如何在教育教學中激發個人潛能與開發創造力

愛因斯坦說:「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著世界的一切,並且是知識的源泉。」青少年時期是發展創造才能的黃金時代,如果青少年時期想像力和創新意識受到壓抑而得不到發展,那麼,牢固的保守的觀念就會形成。想像力與創造潛能,只能藉助創造意識和慾望才能釋放出來,而保守觀念會把創造潛能磨光、扼殺掉。因此,教師應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課堂主陣地,因勢利導,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種有利因素,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1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馳騁想像,埋下創造的種子
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也是世界各國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趨勢。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境,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而興趣是促使學生自己探索學習的內動力。只有打動學生,震撼學生的心靈,滿足其喜好,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一般來說,人們是通過做某件事情而培養起對這件事的興趣的,而語文教學法卻相反,大多數學生正是通過學習語文而逐漸失去對語文的興趣。語文課總是那樣的無趣和乏味,走進語文課堂常常聽到有學生說:不知怎麼學習語文,不知學什麼,不知學了干什麼等,這就要求教師改善以前的古板教學,讓課堂充滿活力,才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教學關鍵在於教師不要拘泥於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活動中善於啟發誘導,語言幽默風趣,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減少學生因學習緊張引起的心理壓力,而且還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到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學生敢於說話,敢於爭辯,無所顧忌,往往會迸發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創造的萌芽。教師要做到「教得輕松,學得愉快」,讓課堂充滿情感的碰撞、情緒的體驗、生命的交流。
想像力是創新能力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會獨立思考,敢於思考,還要勇於創新。如果學生沒有想像力,他們的思維是一個模式,得出的答案是一樣的,那是很悲慘的事。因為愛因斯坦說過:「要是沒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能力的人,社會的發展就無法想像」。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貫徹落實。
2 激發學生的情感,組織課堂爭論,培養創新意識
學生的學習大部分是在課堂上度過的,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教師要用真情實感,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實踐證明,多種情景的創設,可以調動學生的情感,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萌發強烈的探究慾望,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教師要設計好有意義的課堂提問來引導學生,揭開疑惑,打開思路,不斷創新。提問是語文教學的常規武器,精心設計的提問,應該是富有啟發性的,它的外延內涵都應該是廣的,但要注意的是,由於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在對作品的理解和鑒賞上很多時侯,都存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贊可夫說:「教會學生思考,這對學生來說,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問題,因為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勝於解答十個問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
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做學習的真正主人,是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一條措施。問題是思維活動的起點,也是探求真理、創造發明的起點。有了問題才能引起思維,才能進行探索,學生學習、掌握知識也同樣如此。語文課文中的內容豐富多彩,有悲愴壯烈的英雄故事、有妙趣橫生的神話傳說、有如詩如畫的山水景緻、也有激情滿懷的時代贊歌。教師要根據教材的不同特點,創設情景、營造相應的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調動學生豐富的想像,從而有利的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⑤ 誰應當為有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創造條件

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為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創造條件
《教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國家、社會、家庭、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為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創造條件。

⑥ 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於培養有創造性的人才,而不是重復前人所的事 出處

美國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於培養有能力創新的人,而不是重復前人所做的事情」。

⑦ 教育是為了培養有行動能力、思考能力和創造力的活生生的人。是誰說的

應該是陶行知吧

⑧ 為什麼教育扼殺了創造力

  • 教育,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但同時,人有著自我意識上的思維,又有著其自我的感官維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所以,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或許,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種教授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

⑨ 歐美思教育、新東方都是由3個合夥人創建發展起來的,合作人數量,3是不是很關鍵

是的,歐美思教育、新東方都是由3個合夥人創建發展起來的,當然,合夥人的數量會影響事業的發展,但是合夥人的質量更重要,更是創業能不能成,能不能持續發展的核心。

⑩ 為什麼中國的教育要扼殺我這樣的具有強大創造潛力的人物

遭到扼殺?這個很莫名啊,高考年齡放的很寬,各種私費進修、成人高教如火如荼,誰有本事扼殺一個人獲得教育和知識的權利和途徑呢?
一個人的能力包含很多,知識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你雖然具備一定的社會能力,體現了自身的價值,具備了社會地位,終歸你只不過是占據了更多社會資源的人,你的著眼點應該是怎麼用源於社會的所得去回饋這個社會,而不是如此狹隘。知識群體不能用來體現你個人的社會優勢,如果用知識群體里傑出的人比如華羅庚一類科學家,來和你比誰錢多誰勢大誰社會能力強也未必能贏了你,但你還敢如此自誇嗎?中國教育現狀誰都知道有弊端,需要的是合理的解決而不是無情的嘲諷,中國教育的成績也不容抹殺。至於那些世界先進的高端更是等著你這類的各階層精英去拼搏啊,我們都盼著呢!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