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病狀
㈠ 突然出現眼花頭暈是新型疾病嗎
「突然出現頭暈、眼花的症狀,可能是一過性腦供血不足,可以見於體位性低血壓,在久蹲突然站立後會出現頭暈眼花的症狀。還有腦動脈硬化引起的,老年人腦動脈硬化以後會引起腦組織血管狹窄,血流減少引起局部腦組織出現缺血、缺氧症狀,會出現頭暈眼花...」
㈡ 新型病毒SARS是由什麼引起的疾病
非典型性肺炎(SARS)是指還沒找到確切的病源、尚不明確病原體的肺炎。目前特指在中國2003年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
中國2003年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由於醫療部門不能明確地找到致病的原因,所以在對本病的命名上曾經有過一些曲折,一開始醫務人員給了它一個臨時性的名字——「不明原因肺炎」(Unexplained pneumonia,簡稱UP)。這種診斷在臨床上對原因未明的疾病是允許的,也是比較常見的。後來,由於對本病的流行病學以及病理有了進一步地了解,知道這是一種最早是在醫院外所患的感染性肺實質的炎症,於是提出了「社區獲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簡稱CAV)這一診斷。最後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不能培養出細菌,對普通的抗菌無效等重要依據,「非典型肺炎」(Atypical pneumonias)這一診斷終於浮出水面,並見之於眾多媒體,成為最權威的說法。而有的專家傾向於認為非典型肺炎就是過去特指的由支原體、衣原體所引起的肺炎,由於這次發生在廣東的肺炎已基本排除了支原體、衣原體感染引起,故不能稱為非典型肺炎,應該稱為「非典型的肺炎」或「非典型性肺炎」以示區別。
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是相對典型肺炎而言的。①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症狀比較典型,如發燒、胸痛、咳嗽、咳痰等。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增高,抗生素治療有效。②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發現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病原引起,症狀、肺部體征、驗血結果沒有典型肺炎感染那麼明顯,一些病毒性肺炎抗生素無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體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個明確的診斷。其臨床特點為隱匿性起病,多為乾性咳嗽,偶見咯血,肺部聽診較少陽性體征;X線胸片主要表現為間質性浸潤;其疾病過程通常較輕,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稱起源於1930年末,與典型肺炎相對應,後者主要為由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20世紀60年代,將當時發現的肺炎支原體作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體,但隨後又發現了其他病原體,尤其是肺炎衣原體。目前認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主要包括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軍團菌和立克次體(引起Q熱肺炎),尤以前兩者多見,幾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這些病原體大多為細胞內寄生,沒有細胞壁,因此可滲入細胞內的廣譜抗生素(主要是大環內酯類和四環素類抗生素)對其治療有效,而β內醯胺類抗生素無效。而對於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無效的。
流行病史
2002年11月16日,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例特殊肺炎患者。在佛山市發現了2~3個病例。此後,河源、中山、江門、廣州、深圳相繼出現類似病例。
2002年12月15日,紫金縣的黃可初和郭杜程先後住進了河源市人民醫院。曾經接診過他們的5名醫務人員先後出現與患者相同的症狀。恐慌的人們在河源各大葯店門口排起了長隊。當時的人們涌到了葯店,但是根本不清楚應該買什麼葯,只是跟風搶購一些抗病毒葯品。有人一下子竟然買10多盒。不久,全城葯店此類葯品脫銷,買不到葯的人更加恐慌,直到晚上9時多葯店關門還有人在排隊。更有的家長趕著去學校將孩子接回家避「禍」。
2003年1月2日,中山市收治類似病人。由於對這種病缺乏了解,醫務人員並沒有及時防護,中山市某醫院有七八個工作人員被傳染。從1月16日開始,中山市「肺炎流行」的謠言蔓延開來,市民紛紛到葯房購葯用以防備,一些人一買就是幾十盒。記者了解到,一盒普通的羅紅黴素10多元一盒,好一點的則要28元一盒,大多數市民一買就是好幾百元。中山市最大的葯品連鎖店「中繼大葯房」負責人說,16日開始,前來葯店購買羅紅黴素的市民便開始增多,17日達到高峰,其屬下的8個連鎖店有一半出現羅紅黴素脫銷的局面。
2003年2月6日,廣東非典型肺炎進入發病高峰,全省發現病例達218例,一下子增加45例,大大超過此前單日新增病例。而這些病例主要集中在廣州,相當一部分還是接診的醫務人員。「先是從醫院內部員工給親友發出提醒簡訊,然後由這些親友傳給更多的社交群。正月初八到初十左右,已經流傳廣泛。而在廣東,有相當的市民擁有兩部手機。」據廣東移動通訊的簡訊流量統計,這3日其用戶共發了12 600萬條簡訊,快趕上大年三十到初一期間的拜年簡訊流量了。而極度泛濫的信息帶來了災難性的社會大恐慌。2月10~11日,廣州街道呈現出一片蕭條景觀,酒店、餐館及各種娛樂場所無人光顧。12日,連北京的葯店都採取限購板藍根(同仁堂的2盒、其他品牌5盒)的規定。
流行病學
空氣飛沫近距離傳播,家屬及醫務人員有可能經接觸病人的分泌物感染。
流行病學規律:男女之間發病無差別,從年齡看青壯年佔70%~80%,與既往的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體弱的老少患者居多不同;因最初起病時防護措施不夠,醫務人員屬非典型肺炎高發人群,但經採取措施後醫務人員的感染率已從最初的33%左右下降到24%左右;在家庭和醫院有聚集感染現象。
預防
避免前往人煙稠密的地方。
通風良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經常開窗通風。在公共汽車或計程車要開窗通風。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雙手清潔,並用正確方法洗手。用皂液,流水洗手,時間在30秒以上。雙手被呼吸系統分泌物弄污後(如打噴嚏後)應洗手。應避免觸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觸摸,應先洗手。
注意均衡飲食、定時進行運動、有足夠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公共場所經常使用或觸摸的物品定期用消毒液浸泡、擦拭消毒。
在公共場所人群擁擠的地方可以戴16層紗布口罩。但在空曠的地方活動或在大街上行走就沒有必要戴口罩。
避免探視病人。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口鼻。
提示:好的心情,好的心態比種種嚴格的預防措施都顯得重要,是否能夠遠離疾病,在於自身的免疫能力。適當感染一些病毒並不是完全不可。非典的傳染性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可怕知識點不能濫用抗生素預防SARS
由於SARS是由於病毒引起,所以,針對細菌有效的任何抗生素類葯物,均對此疾病無明顯療效。傳統意義的「非典型肺炎」,可能是由於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病原體引起,或由罕見細菌引起,則可能會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有敏感性,即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即紅黴素類)可以作為特效葯物治療。但若傳統意義上的「非典型肺炎」也是由於病毒引起,則抗生素也無效。此時,若運用抗生素,實為抗生素的濫用。
目前已經找到治療「非典」的方法,中國和歐盟科學家聯手,成功找到了15種能有效殺滅「非典」病毒的化合物,為合成「非典」療葯物提供了新方法。中歐科學家2005年6月9日在杭州結束的「中國——歐盟、非典,診斷及病毒研究」項目學術年會上公布了這一成果。
㈢ 新型肺炎簡稱什麼
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賽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將正式被命名為「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
其中,「CO」代表Corona(冠狀),「VI」代表Virus(病毒),「D」代表Disease(疾病),「19」代表疾病發現的年份2019年。與此同時,由於引發該肺炎的冠狀病毒與引發SARS的冠狀病毒具有高度親緣性,該病毒被命名為「SARS-CoV-2」。
「擁有一個名字很重要,它可以防止人們使用其他不準確或帶有污名化的名字。」譚德賽表示,「我們想要一個不影射任何地理位置、動物、個人或群體的名字。」
這也是世衛組織自2015年發布新型傳染病的命名指南之後首次使用該指南。譚德賽表示,「這次的實踐也提供了一種標准範式,可供將來任何冠狀病毒在起名時參考。」
㈣ 為什麼新型疾病都是在中國發現的,有人針對中國嗎
這想法……
好無語,但也不排除。
疾病的發生往往有很多原因。誰也無法確定新疾病到底會不會產生。我們能做的只有預防。
㈤ 懷疑自己得了新型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
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有哪些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後人體早期的症狀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狀有相似之處,主要表現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也有少數病人會表現為胃腸道的反應,比如腹痛和腹瀉。
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會出現發燒的症狀,發燒度數在37.3度以上。另外還會出現呼吸道相關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疼痛等。
隨著症狀的加重,病人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會出現呼吸窘迫等嚴重症狀。進行影像學的檢查會發現肺部有磨玻璃一樣的肺間質的改變。表現嚴重的還會出現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
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暫時沒有有效的疫苗預防方法,做好個人防護是最切實可行的方法,包括:
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
盡可能避免與任何錶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多飲水、注意休息,提升免疫力。
居住及工作環境中多保持通風狀態。
懷疑自己得了新型冠狀病毒怎麼辦?
懷疑自己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時,要第一時間與家人和朋友隔離,不要外出,避免病毒交叉感染。
身體進一步出現發熱(發燒度數>37.3度)、咳嗽等異常臨床表現時,要第一時間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這樣能夠更好的控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
在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到指定醫療機構進行排查、診治。要保持醫學觀察14天,14天期間如果無其他症狀發生,才可以解除隔離。
以下是其他關於冠狀病毒的其他專題解讀:
【預防知識】積極防護,保護自己
【科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常用口罩種類盤點
若您在疫情期間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使用:新型肺炎患者同乘查詢
查看各地實時交通封禁狀況可關註:疫情出行管控消息速報
若您出現身體不適狀況,可足不出戶,在線免費問醫生:阻擊肺炎免費問醫生
㈥ 聽說又有了一種新型怪病 「類艾滋」,具體什麼症狀呢
越南裔美國人阮金得了一種怪病,未檢出感染艾滋病毒,卻有類似罹患艾滋病的症狀。艾滋病帶給人類的恐慌尚未消退,一種和艾滋病極為相似的神秘疾病又襲來,它被稱作「類艾滋病」。患了「類艾滋病」的人免疫系統會失靈,這幾乎和艾滋病的症狀一樣。與起源於非洲的艾滋病不同,「類艾滋病」專門以亞洲人作為攻擊對象,目前發現的患者多來自泰國和中國台灣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