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電流的發明

電流的發明

發布時間: 2020-11-26 12:23:19

『壹』 電流是誰發明

電流是指電荷的定向移動。電流的大小稱為電流強度(簡稱電流,符號為I),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導線某一截面的電荷量,每秒通過一庫侖的電量稱為一「安培」(A)。安培是國際單位制中所有電性的基本單位。 除了A,常用的單位有毫安(mA)及微安(μA) 換算為 1A=1000mA 1mA=1000μA 電流的微觀表達式 I = nesv 。式中的n表示單位體積內的自由電荷數,e是電子的電量,s為導體橫截面積,v為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速率。 電流的基本計算式 I=C/T=U/R 電流的方向 物理上規定電流的方向是正電子的流動方向或者負電子的流動的反方向 一般情況下,電子指的是負電子,除非特別說明是正電子 電流形成的原因 電壓是使電路中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電流產生的條件 1、必須具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 2、導體兩端存在電壓(要使閉合迴路中得到持續電流,必須要有電源)。 電流的單位——安培 電流單位安培,符號是:A. 它的定義是:安培是一恆定電流,若保持在處於真空中相距1米的兩無限長,而圓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導線內,則兩導線之間產生的力在每米長度上等於2×10-7牛頓。該定義在1948年第九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得到批准,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安培被正式採用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之一。 電流的測量-電流表 使用電流表時都有哪些要求 1,電流表的符號:-A - 電流表的使用方法 1.電流握模攔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2.正負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4.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1.確認目前使用的段胡電流表的量程. 2.確認每個大格和每個小格所代表的電流值. 先試觸,出現問題時先解決. (1)指針不偏轉: (2)指針偏轉過激,超過滿刻度又被彈回, (3)指針偏轉很小, (4)指針反向偏轉. 電碼睜流的四種效應 1熱效應 2磁效應 3化學效應 4物理效應

『貳』 是誰發明的電流

安培

『叄』 安培是發明研究出什麼的人

安培最嫌模主要的成就是1820~1827年對兄余電磁作用的研究。
①發現了安培定則
②發現電流的相互作用規律
③發明了電流計
④提出分子電流假說
⑤總結了電流元之間的作用芹塵緩規律——安培定律

『肆』 是誰發明了交叉電流

Nikola Tesla 交流電的發明

今次為你介紹天才科學家——Nikola Tesla

他的名字就是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 -1943)。1856年7月10日,他誕生於前南斯拉夫克羅埃西亞的斯米良,他父親是一所教堂里的牧師,自小就在基督教的家庭里長大。1880年畢業於布拉格大學後,於1884年移民美國成為美國公民,並獲取耶魯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他一生的發明多不勝數,就如: 1882年,他繼「愛迪生」發明直流電(DC)後不久,即發明了交流電(AC),並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交流電發電機,並始創多相傳電技術。 1895年,他替美國尼加拉瓜發電站製造發電機組,致使該發電站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水電站之一。 1897年,他使馬可尼的「無線傳訊」理論成為現實。 1898年,他又發明無線電搖控技術並取得專利(美國專利號碼#613.809)。 1899年,他發明了X光(X-Ray)攝影技術。其他發明包括:收音機、雷達、傳真機、真空管、霓虹光管……等甚至以他名字而命名的磁力線密度單位(1 Tesla = 10,000 Gause)更表耐歷渣明他在磁力學上的貢獻。 為何這么非凡的科學家仿似從未有歷史記載呢?從未有人傳頌? 答案就是因為他那些另類「未知的發明」雖然對人類有著重大的貢獻,但與此同時卻促使很多「賺錢」的企業瞬間結業。所以他的名字將永遠被抹去了。

時代的異端:交流電的發明

讀者們試想大家回到1888年裡,當時眾多報章皆大肆報導:著名直流電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Edison)宣稱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是科學界一大「異端」,他所發明的交流電(AC)直接影響人類的性命安全,並屢次展示狗只和貓只如何通過交流電後瞬間死亡(「電椅」死刑亦因此被啟發出來)。

當大家以為「專家」就等如權威,「專家」就唔會為著一己私利而將事實隱瞞。甚至你將會命定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確是科學界的「異端」,千夫所指。

但事實上,今天大家卻知道,世界是何等需要「交流電」的存在。「交流電」昌悄的發明卻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增進了工業的發展爛羨並加促「科學的進步」。但為甚麼愛迪生三番四次攻擊「交流電」和它的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呢?答案就是「交流電」的出現卻直接威脅了愛迪生所經營「直流電」的生意。因為使用「直流電」實在太多的缺點和限制。就如:「直流電」不利長途傳輸,每隔 1公里則要增設發電站,但「交流電」卻可變壓器變壓作為長途輸電。相對使用「直流電」價錢亦較為昂貴,並且效能與幼臚W亦遠遠不及「交流電」。基於利益上的沖突,便促使愛迪生展開與特斯拉的斗爭。

結果,他為偉大科學家「愛迪生」共發明了24項新設計,直流電發電機的設計,並由「愛迪生」取得專利,加以大量生產。可是他努力的報酬卻換來,只是一場無情的騙局和嘲諷。結果,特斯拉心感忿怒並自始脫離「愛迪生」和他的公司。這亦是歷史上電流之戰的序幕。

1888年,特斯拉得到西屋公司(Westing House)的企業家喬治?威斯汀豪斯(Geovge Westing House)支持研發埋藏腦海6年的交流電發明。半年後,即替他研製的「交流電發電機」取得專利,並應美國電機工程師學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邀請講解和示範「交流電」發電的研究成果。因為「交流電」的效能這比「直流電」優勝,因此「交流電」亦開始廣泛採用,並慢慢取替傳統「直流電」的位置。在嚴重的生意利益威脅下,特斯拉即大受愛迪生抨擊,並冠以「科學異端」之名,一場無人道的「科學迫害」則應運而起。雖然今天「交流電」成為工業和社會供電的主流,甚至「交流電」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帶來無比的方便和幸福。但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名字卻一直被人遺忘,甚至一直未受到應有的平反。這就是「正統」科學的傑作。

百年標記的尼加拉瓜水電站

如果大家曾到過美國尼加拉瓜大瀑布(Niagara Falls),相信大家都會為這幅壯麗的奇觀而發出由衷的贊嘆。

數以萬噸的河水從四方八面匯流,以山崩地裂之勢傾瀉下來,河水猛然沖擊的隆隆聲響,確實令人生畏。在這條川流不息的河流里,卻蘊藏著意想不到的豐富資源。

1897年,舉世知名的「尼加拉瓜」水電站,第一座必v達10萬匹馬力的發電站於此建成,兩年後更成為遠及35公里外的美國紐約州水牛城(The City of Buffalo)的主要供電來源。其後十多座大大小小的發電站相繼建成,致使水電站每日所生產的電力,足以供應美國紐約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總需求的四分之一,其電力輸出量實是驚人。而這項足足超過100年以上的電力建設至今仍然運作如常,從未間斷地生產出無窮無盡的天然能源,這實是人類近百年科學上的一大標記。

但大家可曾思想過,究竟是誰發明和設計了這項偉大的供電設施呢?

原來這項科學上的百年標記,正是天才科學家特斯拉(Tesla)在三十多歲時的一項建設,當中共運用了他9項專利發明。藉著特斯拉所發明的「交流電發電機」和「交流電輸電技術」,不但提供了更大量的電力輸出,以改善人類在生活上的需要,並且更將「電力科學」帶進另一個境界。

其實在當時的工商業、街燈和民居,皆使用著費用高昂的「直流電」。因為在電路上的損耗,使用「直流電」時必需每隔一公里便建設一套發電機組。所以在建造「尼加拉瓜」水電站時,如將電力以「直流電」方式傳送,輸電至35公里以外的紐約州水牛城,幾近是一件沒可能的事情。但是天才科學家特斯拉(Tesla)在建設「尼加拉瓜」水電站時,乃採用了他所發明的「交流電」供電及輸電技術,使電力藉著變壓方法傳達得更遠更廣。結果他這項劃時代的發明,實現了人們藉著「尼加拉瓜」水電站作遠距離供電的夢想,並且帶給人們一個既方便又便宜的用電生活。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特斯拉(Tesla)的貢獻,便在「尼加拉瓜瀑布」旁的公園中,矗立了特斯拉(Tesla)的銅像,以表揚他在「尼加拉瓜」水電站上的貢獻。

無私的奉獻:免徵收交流電的專利版稅

就像一直被抹煞了的偉大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Nikola Tesla) ,他一生的發明卻見證著他對社會「無私的貢獻」。雖然他一生致力不斷研究,並取得約 1000 個專利發明。可惜,他晚年卻是窮困潦倒、長年經濟拮據。原因他一生刻苦的研究不是為著一己之「私利」,乃是為著人類而創造出一個更美滿和安舒的生活。雖然,過去有不少企業家利用了這位天才科學家的愛心和才華,而騙取了他的研究成果和榮譽。可是,晚年的他依然為著人類的幸福而努力研究和發明。

在特斯拉眾多的發明裡,人類最受惠的莫過於交流電 (AC) 及交流電發電機了。在世界每一角落,經貿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和生活的享受都有賴交流電的幫助。就像 2003 年年尾的美國大停電和歐洲大停電,導致社會和經濟陷於大癱瘓;甚至國內經濟發展蓬勃,可是供電不足更延誤不少企業和工廠的發展。可見「交流電」在我們的生活里卻是息息相關,對近百年的人類確是有著莫大的貢獻。

原來早於 1882 年,特斯拉已經發明了世界第一台「交流電」發電機,更於 1885 年發明多相電流,和以多相傳電的技術。事實上,現今全世界每一個地方均以 50/60Hz( 赫茲 ) 傳送電力的,並經實驗為最有效之傳送電力的方法,而這項發明亦是特斯拉所研究出來的。

所以正如 1990 年 7 月 10 日一次美國國會會議中, 10 多名美國參議員藉此記念特斯拉 134 周年生辰之外,更表揚他在電力學上的貢獻和他如何改變了人類對發電概念的認識。甚至在這次國會會議中,特斯拉更被稱譽為比愛迪生 ( 直流電的發明者 ) 一生的貢獻更偉大。

自從,愛迪生發明「直流電」後,人們皆要付出高昂的電費來換取生活上的方便,所以經營輸出「直流電」可算為當時最賺錢的生意。及至 1884 年,特斯拉脫離「愛迪生公司」後,他才有機會遇上西屋公司負責人喬治?威斯汀豪斯 (George Westinghouse) ,並於 1888 年正式將「交流電」帶給當時代的社會。

並且在 1893 年 1 月位於芝加哥的一次世界博覽會開幕禮中,特斯拉展示了「交流電」如何同時點亮了 90,000 盞燈泡,震懾全場。因為這是「直流電」根本不能達到。事後,特斯拉更因而取得了「尼加拉瓜水電站」電力設計的承辦權。

正因「交流電」取代了「直流電」成為供電的主流。而特斯拉更擁有著「交流電」的專利權,所以在當時每生產一匹交流電時,他即可賺取一美元的版稅,瞬間他變得富甲一方。可是,當時一股財團勢力正掀起要脅特斯拉放棄此項「交流電的專利權」,並意圖獨佔取利。結果,經過多番交涉後,他決定放棄「交流電的專利權」,但條件就是「交流電」將永久公開此項專利,好讓它成為特斯拉免費給予這世界的禮物。因此,他便撕掉了「交流電的專利」,並損失了收取「版稅」的權利。從此「交流電」亦再沒有專利,成為一樣免費的發明。

一位對世界無私奉獻的發明者,雖然一生經歷不少斯騙、冤屈、逼迫、惡意中傷和抵毀,甚至他一生無私的奉獻卻得不到後人的記念和贊揚。可是世界卻因為他的發明、他的交流電,而改變了。

當你能夠在炎熱的夏天,享受到清涼冷氣時;當你在欣賞著繁華都市的夜景時;當你使用著家居每一樣家庭電器時;又或者當你正在使用電腦瀏覽此篇文章時,希望你能夠知道有一位電力的改革家,卻曾為這世界無條件地付出了他的一生。

『伍』 誰發明產生了電流

不能說「誰發明產生了電流」,電是一種自然界客觀存在的一種物伏扮理缺廳灶現象,所以不回能說是發明了電,答只能說發現了電這種物質。

比較主流的說法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科學家和發明家本傑明·富伏稿蘭克林。曾經作過著名的「風箏實驗」,在電學上成就顯著。

『陸』 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能產生穩定、持續的電流裝置的人是誰

發明人:AlessandroVlota(亞歷桑德羅 福達)義大利人,發明了電能存儲器

『柒』 電是誰發明的

你好,電的出現改變了社會的進程,讓社會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模式,達到了一個更加「光明」的社會。關於電是誰發明的,很多人有誤會以為是愛迪生發明了電,這其實是錯誤的。愛迪生准備的來說不是發明了電燈泡,而是發現了可以耐高溫發熱的鎢絲而已。真正發明電的人是一名美國科學家,他的名字叫富蘭克林。

電的產生到應用其實也是經歷了很長的過程,在那個不那麼進步的社會,確實可以理解的。像現在社會科技進步那麼快,每一項新的發現可能只需要幾年時間就可以轉化到實際應用上。但是在那時候電的出現確實很大的改變了社會的進程,為後來的工業革命奠定了基礎。


『捌』 收集有關電流發明的歷史資料,誰能給我

公元前
624-546 希臘 哲學家達爾斯(Thales),發現摩擦琥珀會吸引細線,有如磁石吸引鐵塊。

1603 英國 吉伯特(William Gilbert,1603-1640)指出地球為一大磁鐵。並以希臘語定義「electron」(電子)一詞。

1660 德國 朱利克( Ott von Guerick,1602-1686)製造摩擦起電機。

1703 荷蘭商人從塞倫島將加熱後能產生電的石頭帶到日本。

1729 英國 格雷(Gray,-1736)認為物質可分導體與絕緣體。

1732 美國 富蘭克林主張電為一流體說。

1733 法國 迪非(Deffe, 1698-1739)發現正負電並提出電為二流體說。

1744 荷蘭 莫欣普克(Pieter von Musschenbroek)發明來頓瓶。

1752 美國 富蘭克林(Franklin,1706-1790)用風箏實驗,證明雷和摩擦電性質相同,因而發明避雷針。

1753 英國 約翰(John Canton,1718-1772)發現靜感應裝置,向皇家協會報告靜電感應。

1772 義大利 加凡尼(Galvani,1737-1798)提出帶電體間的平方反比定律、介電常數概念。

1775 義大利 伏特設計起電盤。

1779 法國 庫侖提出摩擦定律。

1780 義大利 加凡尼(Galvani,1737-1798)發現兩種不同金屬相碰會產生,並稱為動物電。

1785 法國 庫侖(Columb,1736-1806)發現帶電體相互間之靜電平方反比定律及磁極間之磁力,是為所謂之庫侖定律。

1799 義大利 伏特(Volta,1745-1827)發明電堆及電池。

1800 義大利 伏特在英國皇家協會發表關於伏打電池的論文。

1805 德國 古魯特(Teodol Grotous,1785-1822)發表電分解理論。

1820 法國 安培(Andre Marrie Ampere,1775-1836)發現電流與所生磁場強度定律,並提出右手螺旋定則。

1820 德國 蘇維加(John Shuwaiga,1779-1857)發明檢埋畝流計。

1820 奧斯特發表(關於電流對磁針作用的實驗)。

1820 比奧、薩瓦爾發表關於電磁作用的比奧-薩伐爾定律。

1821 美國 戴維(Davy,1778-1829)發明電弧燈。

1821 塞貝克發現塞貝克效應。

1821 英國 法拉第應用水銀與磁石發現電磁旋轉。

1823 法國 安培發表有關電流相互作用的數學理論。

1824 法國 阿雷葛(Arago,1786-1853)製作渦流回轉圓盤。

1825 英國 史達約翰(William Star John,1783-1850)研製成功電磁鐵。

1827 德彎野森國 歐姆(Geory Simon Ohm, 1787-1854)發現歐姆定律。

1830 美國 亨利(Joseph Henry,1797-1878)發現電磁感應及自感等現象。

1831 英國 法拉第(Farady,1791-1867)發脊圓現電磁感應現象。

1832 法國 必柯錫(Picosi,1808-1835)利用電磁感應現象製成發電機。

1834 德國 楞次(Hiinli lenz,1804-1865)發現有關電磁感應之楞次定律。

1834 德國 赫里蒙(Helimon,1801-1874)製成馬達。

1836 英國 丹尼爾(Daniel,1790-1845)發明丹尼爾電池。

1837 美國 摩斯(Morse,1791-1872)發明有線電信機,並編摩斯電訊碼。

1837 美國 惠斯通、柯克在休士頓與卡姆登之間做有線通訊。

1838 德國 卡鳳(Card Phone,1801-1870)發現地面是良導體,並應用於電訊方面。

1840 英國 焦耳(Joule,1818-1889)發現焦耳之熱定律。

1842 克卜勒提出克卜勒效應。

1843 歐姆發現2倍振盪音、3倍振盪音。

1844 冷次提出金屬電阻隨溫度上升按比例增加。

1855 法國 雷昂(Leon,1819-1869)發現渦電流。

1858 德國 布魯加(Bluca,1801-1868)發明陰極射線。

1860 法國 普蘭第(Wass Tolu Plande,1834-1889)發明鉛蓄電池。

1861 德國 李斯(John Lies, 1834-1874)製造電話機。

1863 赫茲著(音響感覺的理論)。

1864 德國 麥斯威爾(Maxwell,1831-1879)發表電波理論。

1866 德國 吉米斯(Weiluna Fone Gemeis,1816-1892)發明自激式直流發電機。

1868 法國 洛魯闌氏(Geroluge Luglulanse,1839-1882)發明以鋅與碳為電極之錳乾電池。

1874 克魯斯將放電效應定為"第四狀態"。

1874 威廉西蒙斯製成應用電阻的溫度計。

1876 戈闌茨坦將真空放電時從負極發出的放射線命名"陰極線"。

1876 美國 貝爾(Bell,1847-1922)發明磁鐵式電話。

1877 美國 愛迪生(Tomas Edison,1847-1931)發明機械式留聲機。

1877 英國 休斯(Lebedo Huse,1831-1900)製成碳式麥克風。

1881 美國 愛迪生在紐約建造火力發電廠,開始供應電燈用電。

1883 美國 愛迪生發現金屬的熱電子放射。

1884 波爾茲曼從理論上證明史蒂芬、波茲曼定律。

1885 美國 史達林(William Starlin,1858-1916)改良雙壓器使其可供應用。

1886 美國 威斯金豪斯(George Wisgenhouse,1846-1914)使用變壓器作交流輸配電成功。

1887 德國 赫茲(Hertz,1857-1894)發現紫外線對放電的影響、經實驗確定電波存在。

1889 哈爾瓦克斯發現充電效應。

1891 斯托尼提義用"電子"的名稱。

1892 第一座水力直流式發電廠在琵琶湖建造。

1895 馬可尼的無線電通訊裝置在英國獲得專利。

1897 德國 湯姆生發表陰極線是電子流。
布朗(Phlude Nludo Brown,1850-1918)發明影像管。

1901 無線電電波橫渡大西洋。

1904 英國 佛來銘(Anbrowz Flamin,1849-1945)發明二極真空管。

1907 美國 胡來德(Le Do Flesdo,1873-1961)發明三極真空管。

1910 美國 克利基(Lebugdo Crige,1873-)發明鎢燈炮。

1910 法國 克路德(Geolugeo Cludo,1870-1960)發明霓虹燈。

1913 范登.布魯克研究原子序數與核電荷的關系。

1925 英國 貝爾度(John Beardo,1888-1966)製成機械式電視機。

1926 布希提出電子幾何光學。

1931 威爾遜提出關於半導體電子能極的威爾遜模型。

1932 安德生發現正電子。
查德威克發現中子。
在德國首次製成電子顯微鏡。

1950 使用"電子學"一詞。



電的發明和應用。電的發明使得人類工業社會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促進了冶金技術、化工技術的發明,促進了以重工業為基礎的工業的發展,象鋼鐵工業、冶金工業、化學工業等等,而工業的發展又促進了英國、美國等國家主要城市的發展。美國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最後一個發展起來的國家,在1920年就完成了城市化的進程,當時它的城市化水平達到了51.4%。眾所周知,城市化水平如果達到了50%,就可以稱之為一個城市國家。

『玖』 最先發明電流磁效應的科學家是誰

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H.C.Oersted,1777-1851) 1820年4月的一天晚上,奧斯特在為精通哲學及具備相當物理知識的學者講課時,突然來了「靈感」,在講族嘩課結束時說:「讓我把通電導線與磁針平行放置來試試看!」於是,他在一個小伽伐尼電池的兩極之間接上一根很細的鉑絲,在鉑絲正下方放置一枚磁針,然後接通電源,小磁針微微地跳動,轉到與鉑絲垂直的方向。小磁針的擺動,對聽課的聽眾來說並沒什麼,但對奧斯特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多年來盼望出現的現象,終於看到了,當時簡直使他愣住,他又改變電流方向,發現小磁針向相反方向敗穗清偏轉,說明電流方向與磁針的轉動之間有某種聯系。 奧斯特為了進一步弄清楚電流對磁針的作用,於1820年4月到7月,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做了六十多個實驗,他把磁針放在導線的上方、下方,考察了電流對磁針作用的方向;把磁針放在距導線不同距離,考察電流對磁針作用的強弱;把玻璃、金屬、木頭、石頭、瓦片、松脂,水等放在磁針與導線之間,考察電流對磁針的影響;……。於1820年7月21日發表了題為《關於磁針上電流碰撞的實驗》的論文,這篇論文僅用四頁紙,十分簡潔地報告了他的察前實驗,向科學界宣布了電流的磁效應。1820年7月21日作為一個劃時代的日子載入史冊,它揭開了電磁學的序幕,標志著電磁學時代的到來。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